【明师读书】老师,我们遇到的敌人就是自己——《教学勇气》阅读札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细雨栀子 Author 宁超群
天空之城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阅读本书之前,对“源自心灵的教学”这个词组的认识是什么?
答:“源自心灵的教学”,是指对教学的热爱应来自人的内心深处。教学,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我愿意,愿意为之付出,愿意为之痛苦,愿意为之快乐!
01
导言之魅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天空
读《教学勇气》这本书,真的需要勇气。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内容有时候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更因为在如此繁忙的开学之际,我一定要拿起它慢慢读,慢慢读,一句一句地品味,我才能找到读书的感觉。
导言第一句:“我是个用心的教师。”拉近了我跟书的距离。书中提到教室里的欢喜,教室里的痛苦与混乱,也是我常常遇到的欢喜与痛苦。
我曾经想:我虽然喜欢孩子,喜欢当老师,我却不太适合当老师,因为我的心肠太柔软,承载不住现在的社会,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教学三惑
书中提到教学中的困惑有三个:学科,学生与自我。学科的广泛与复杂让我越读书越害怕,我要学的东西太多。对于学生的认识也让我常常惶惑,面对那些可爱的孩子,哪怕我用尽所有的智慧,很多时候对他们还是无能无力。我常常和我的教学对话,和我的教育对话,和我的学生对话,和家长对话,和同事对话,和专家对话,和书籍对话,可我,唯独忘了和自己对话。
“教学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反复咀嚼这段话,内心,灵魂,投射,通达。直面,不回避……一个个词与跳入眼帘,落到心上。
是的,源自心灵的教学,需要直面,需要通达,需要不回避。
探索自己
教导自己去认识自我,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内心生活。问问自己: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我的自我品质是如何形成或缺失变形的?如何因我联系于我的学生、我的学科、我的同事以及我的整个世界的方式而形成或缺失变形的?教育制度如何能够支持和增强孕育着优秀教学的自我?…
当我们真的探索到了自我内部景观,让自己从智能型教师到情感型教师,再变成精神型教师,拥有一种对生命的爱与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那我们也就走上了那条少人踏足的小径,拥有力量去创造条件使学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可以坦然直面惊慌,直面惶惑,直面责难,直面攻击能够更充满信念地为学生服务,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教育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生机。
心灵,带来新生!
导言,带来震撼!
02
教师的心灵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触动神经
“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又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但是那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家里,却再一次确信自己永远干不好教书这一行,这个令人头疼的职业。
我既恼怒于某些学生,又为自己束手无策而尴尬。我反复思考一再在脑海中浮现的问题:到了我这个年纪,是否可以改行?也许在教学之外我还可从事一种新的行业,一种我知道怎样做好的工作?”
这段话似乎不是在描述作者,而是在描述我常常遇到的惶惑!
“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唯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我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地位。看不到光明!”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们常常琢磨这节课怎么上,那节课要用怎样的技术,利用间隙看专业书籍,拓展自己的视野,寻找教学的各种教学技巧,专业各种教学技术,可还是常常限自己于无力。害怕自己辜负了学生,辜负了自己,辜负了光阴!
“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我教语文学科,我就是语文;我是数学学科,我就是数学……”认同自己,让自身完整!哪怕这里有着很多次的伤心,乃至力不从心,我们还是愿意坚持,愿意保持心灵的开放,教学虐我千万遍,我待教学如初恋……
这些,就是教学的真正勇气!
“儿童立场”
虽然我们是“长大了的儿童”,但是毕竟已经远离儿童久矣,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心思,孩子的语言系统,我们真的懂吗?“当我是孩子”比“是我的孩子”的立场更重要。
1.多和自己对话,和自己的童年对话。认同自己孩提时的“乖”与“不乖”。
2.多和孩子对话。用真心,用真情,与他们的言行感同身受。
3.课堂里,倾听孩子,听孩子说出了什么,听孩子还有那些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内容,是保持儿童立场的前提。
4.和孩子在一起,感受他们的喜,感受他们的乐,感受他们的忧愁与烦恼,陪着,就是最好的教育。生命在场,教育在场!
03
恐惧文化的启示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恐惧文化
“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
一个随时小心翼翼、生怕犯错的人,居然要去拥抱过错,实在是太难为我。
《教学勇气》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就从恐惧入手。
病态的恐惧是的我们身心分离,于学生及其学生生活的分离,于自我保护的心灵分离,于主导的认知方式中分离。于是我们变得自我封闭,无动于衷。割断跟人的密切联系能力,破坏我们的教育学能力。
为什么分离?因为分离可以保护我们对抗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之一——恐惧和异己的“他者”直接相对,不管“他者”是学生、同事、学科,还是一种内心自我矛盾的声音。我们恐惧遭遇他者可以自由地成为他自己的情景,恐惧直面他者说出他真实的心声,恐惧面对他者想我直白我可能不希望听到的实话。
我们想要的是符合我们开出条件的相遇,以便我们能够控制其结果,以便他们不会威胁到我们关于世界和自我的观点。教学中,预设过分细致,害怕学生不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其实也是恐惧导致的。
健康的恐惧可以帮助我们存在,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比如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会想方设法提升我的教学能力。我恐惧学生在课堂里没有积极参与,我就会去寻找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度……恐惧也能给生活带来积极的作用,如“旅行给人的价值就是恐惧”。
正如优秀的叫声与学生共同穿越陌生的整理景观的尝试活动。跳出舒适区,面对未知与艰难困苦,恐惧可以让我们集中全力去解决问题,在新的路上有新的感悟,新的触动,新的收获。
我恐惧遇到“有问题背景”的学生。“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这儿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使我们看上去就像好医生。”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那种恐惧跟说这话的医生何其相似。
身心合一
以《热血教师》为切入点,围绕“优秀是教出来的”主题,全校教师研讨了克拉克那55条班规给我们的启示。以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角色,探讨如何践行“人人都是德育者”的理念,分享什么是班规,为什么需要班规,如何制定班规、如何利用班规为课堂服务等方面。老师们的思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给了我很多启发。
同时,我脑子里浮现出电影里几幅学生跟老师对抗的画面。我想,如果我遇到那样的学生,早就放弃了。可是晚上看到对“有问题背景”学生的分析,更加理解了克拉克,一个身心合一的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对学生内部状态的诊断: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少推卸我们对学生困境的责任,这样更有可能形成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要解决对“有问题背景”学生的恐惧,诊断之后,还要有倾听。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种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
我的课堂里,我很关注这种倾听氛围的营造。我有倾听的意识,会耐心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听懂,慎重回应。我请学生回答问题,交流感受,互相倾听。我经常会说:“怎么想就怎么说。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不轻易评判他人的感受,也不轻易否定自己的感受。”“每一个人的表达都值得尊重。”孩子们在课堂里的表达,没有恐惧,很是自由。
04
共同学习最适合所有人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天空
开放课堂,其实是指向同事间的切磋琢磨。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有非常详尽的解释。为了互相印证,我将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又仔细读了一遍,思考梳理如下:
要想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
(一)对话新主题
其内容包括:探讨呼唤教师自我觉醒的心灵导师和学科;探讨我们的恐惧,教师和学生的人性状况;运用悖论的观点探讨教学中的喜与忧,天赋和不足,学习空间的创造;探讨不同的认知途径及其如何塑造我们的教学方式;探究能生成优质教学和促进院子教师自身认同进行优质教学的适当话题,如: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时刻,能丰富我们教学自我感的隐喻和影像。
以前带领语文教研组做主题式课例研讨,其中一个部分就是根据课堂时间线记录课堂关键事件,并谈自己的感受,跟书中提到的“自动的、描述性的和非审判的方式识别我们的成功与失败”非常接近。当时我算教研组引领对话的人,前提就是“大家只谈自己的课堂经验,而非评论别的同事上课应该如何如何。”我设置的课堂观察量表,请同事们分组观察,最后分享:我看到了……我的思考……
那个时候我就想和老师们达成一种共识:我们组成小组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彼此的教学法,而是在其他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的情况下,真诚地把我们自己的经验公开地说出来,同时持开放的态度去聆听。并没有一种教学法被认定是最好的,我们正在同时学习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是藉由他人他人所处的位置去让我们精确地发现自己的内心领域。
关于用“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的句式来探讨我们的独特身份认同所蕴含的隐喻和影像,下一次教研会,可以带着同事们一起做一做。根据作者以他自己探究隐喻的办法,我也尝试着探究自己的隐喻。看到句式,尽快完成,马上接受发自内心的影像,抵抗任何去审查或者修改它的诱惑。
我的答案是“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一丛深山里绽放的兰花。要闻到兰花的芳香,需要艰苦的跋涉,要领略知识的魅力,也许要智力的跋涉。兰花清香四溢,沉浸其中,让人流连忘返,隐喻着知识的魅力。看到了最美的兰花,就不愿意再停留于杂草丛中,只愿意寻求更为美好的东西,隐喻着我就成了学生打开美好世界的一扇窗,吸引着他们向往更大的世界,追求更美的生活。
(二)对话的基本规则。
对话的文化基准包括待人有礼、绝不过问“别人的隐私”,以及在没有确定证据前不妄下判断。人类的心灵不想要被别人“解决”,它只是想要被人看到和被人听到。我们需要设定的基本规则:让我们安静地以接纳的心态面对别人的问题,去鼓励别人的心灵走出来,这种方式并不假定我们知道对于别人来说什么是对的,而是允许别人的心灵以它自己的水准和速度去自行发现自己的答案。
在对话中,要遵循一个强大的、悖论式的信条: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位潜在的教师,而他就是真理的仲裁者,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在服务于共同体中的其他人时,才能听到内心加上的话语。
教师共同体之”明确委员会”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焦点人物正面临着教学中某一个议题的困惑(可能是设计课程、可能是对教室中闹事的学生感到愤怒等等)就将问题明确化,把困惑组织在三个标题之下写在纸上:
(1)一个陈述得十分清晰的问题;
(2)描述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我曾经遇到过的类似经验;
(3)集中描述问题最核心的部分,阐明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怎样的。
第三步,“明确委员会”快要结束时,要记住两件事:
(1)这个过程的价值不是取决于焦点人物的问题是否解决,而是一个播种的过程——想在真实的教育中播种那样——无从确知播下的种子会在何时何地如何开花结果;
(2)在过程中进行的每件事情都要遵守两项保密规则:传统规则就是小组长所说的一切都不要外泄到组外;不寻常的深层机密规则是当”明确委员会“开完后以后,成员不可以接近焦点人物提出意见或建议,尊重那人独善其身的精神需求。
这样的“对话”共同体的意义在于:
(1)只要有条件让我们去聆听、去交谈、去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活生生的心灵教师;
(2)在一个委员会中发展出来的善于接纳的开放态度,会在小组会议结束后带进了他们和配偶、孩子、培养和学生的关系之中;
(3)在那个空间里,我们既接受别人,也接受我们自己;
(4)真实反映不是一个给予忠告的机会,是真实地反映焦点人物不经意说过的事情;
(5)我们都有一种奇怪的自负:以为我们说了什么,就一定明白什么。但事实上我们可能没有听到自己说,即使听到,可能仍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真实反映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从自身的语言和非语言的线索中寻回关于我们自己解决困境的答案;
(6)“彼此聆听”的能力是帮助我们建立交谈的共同体的关键,这种共同体能够帮助我们扩充深化作为优质教学之源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三)需要领导(学术权威)
共同体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需要领导(引领者)如果我们建立进行教与学对话共同体——有益追求目标和时间基本原则的共同体——我们就需要能带领大家奔向那个愿景的领袖。
要发生关于优质教学的诚恳谈话,要校长、院长或其他不在其位但有影响力的人的期待和引导形成共同体。
领导定义:当人们想要做一件事但不能自己去实现时,它为人们提供理由和许可。即:作为组织者,我们并不需要基于恐惧的非敌即友的策略,因为那只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需要一个基于人类更深层的、不清晰的希望的策略,想他们提供理由和许可,让他们去做想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
教育需要的领导:如果领袖要形成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他们需要辨别出教室的自我表述和他们真正的需要之间的区别。然后领袖一定要提供理由和机会使他们真正的需要得意满足。
领导的含义:看透我们戴的假面具并去感受真实的情况。这意味着,正如优秀教师在学生身上看到的事情远比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要多,领导在教师身上看到的事情远比教师看到自己身上的事情要多。它意味着为那些想要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却不知该如何做的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机会和理由。
领导形式:教学工作坊,教学中心,教学顾问,同事观察者,学生观察者。
领导的意义: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能改造教学的过程,它有很多形式,能影响很多人。但是只有领导者期待这种对话并发出邀请,而且提供舒适的空间,它才会真的发生。
领导者的练习:要成为一位打开空间而不是占据空间的领导者,需要经历与教师相同的探究内心的旅程。它是一次超越恐惧、进入真实自我的心灵旅程,一次迈向尊敬别人以及理解我们丢失如何建立联系和变得机智灵活的旅程。随着这些内在品质的深化,领导者更易于打开一个空间,在那里能让人们感到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共同体是受欢迎的。
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也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学习这东西最适合你。 ——怀特《永恒的国王》
学习,共同学习,这是最适合我们所有人的。
05
我们遇到的敌人就是自己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天空
教学改革的四个阶段
组织代表着秩序和维持的原则;变革应当代表的是流动与改变,是社会把其能量输送与更新和变迁的过程。
一个健康的社会鼓励二者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既……又……”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我们要接受悖论,了解运动的逻辑。
1.不再分离地生活
要不再分离地生活,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新的中心,一个游离于体制及其要求之外的中心,找到自身存在的根基,并依靠这个根基更好地抵制组织的价值变成他的内在生命景观时所发生的扭曲。
只要有足够的人用足够长的时间决定要过一种不分离生命的生活,最终就会产生社会和政治影响。但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谋略,而是为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目的而经过深思熟虑的个人决定。
我们遇到敌人,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决定不再作茧自缚的那一刻,我们从制度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并获得对抗制度的力量。外部加诸于你的惩罚绝不会比你加诸于自己、自我贬低的惩罚更糟。
以上是原文片段摘录。的确,我们要寻找安身立命的根基,不是去批判环境,而是批判自我。用引人注目的方式宣告自己不再分离,这样会引来反问盘诘,也会引来盟友。
2.形成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这样的共同体的第一个功能是互相肯定。与其他路人联合起来,有助于他们理解“正常”的行为可能是疯狂的,而追求自身完整才永远是正常的。
第二个功能是帮助人们发展能够代表变革运动愿景的语言,并赋予其力量,使它能够在杂乱无章的公共领域生存、繁荣。因为:当在刚刚解放他们灵魂的人们开始演说时,这种语言是虚弱的——这是在追求现实的社会里谈论梦想的虚弱;是在追逐竞争的社会里谈论共同体的虚弱;是在崇尚谨慎行事的社会里谈论冒险的虚弱。那些使用这些心灵语言的人们,在向可能包括怀疑者和敌对者的大范围观众演说之前,需要有一个场所,来练习,来适应,想获得志同道合的人们的赞同。
第二阶段的力量在于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成一个共同体,增强尚且脆弱的信念。
3.走向公众
当一场变革运动走向公众时,它不但有机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他者,同时它也面临挑战,被迫在其中检验和修正其价值。
生活的世界是凌乱的,它是痛苦的根源,也是创造的源泉,如果我们追求改变,我们必须学会忍受凌乱。
一场真正的变革运动的领导人非常乐意走向公众,和公众交换意见,深明与公众对话是形成威信的途径,在理解和说服之中树立权威。
他始于“你说‘我们’,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
我们必须在这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复杂力量场中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同时我们也要敢于开放自己,面对各种冲突的影响,这样,改革运动和我们自身的完整性就会一起成长。
4.一种非传统制度开始(选择性激励系统)
大多数运动并不摧毁现存秩序,而是不断地对之进行修补调整,就像莫顿所说:“我们不必适应世界,我们可以让世界适应我们。”运动更倾向于调整现实,而不是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应上面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均有精神奖励:第一阶段,精神奖励是每个人读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份;第二阶段,精神奖励是不断从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人们中获得联系和支持;第三阶段,精神奖励是过一种更为广阔的公共生活。第四阶段,人们认识到,任何人所能提供的奖赏都比不上他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所获得的内在奖赏。
那些投入改革运动的人都发现,赚够面包并不是他们生活的主旨,这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面包,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基本的精神饥渴。他们明白人类并不只是靠面包活着。
一场真正的变革运动步数争夺权力的游戏,而是显然扩大了的教与学。现在,世界成了我们的教室,教与学的潜力无处不在。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只需要开放心灵成为真正的自己。
回到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力量,跟我们自身之外的种种力量联合,义无反顾地一同去创造世界。
如果你与我们同在,忠诚于我们,你就带来了丰饶的祝福。这是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的祝福,他们的生活已经被那些具有教学勇气的教师所改变——这种教学勇气是从真我与世界的景观中最真实的地方开始的,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其栖身于此的勇气。
不管什么样的观点,都要在一定的语境(大背景)中才是真理。我们不断强调反复阅读文本,理解作者本意的同时,要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书中的观点。
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