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读出来。再读一遍。” “来,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情感。”这几天,课堂上说得最多的,便是这样类似的话,说实在的,“啰嗦”得我自己都有点心累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总不喜欢开口读书,嘴巴像是租借来的,怕读坏了,还回去时要收维修金。手懒得扶住书本,眼睛懒得看着课文,嘴巴懒得张开朗读,笔记懒得做,错题懒得订……懒得……懒得……,最终连学习都懒得了。课堂上,如果一个孩子,紧紧地、定定地盯着老师,看似专注力高度集中的样子,然而两眼无神,目中无光,那么这个孩子多半只剩下一副躯壳坐在那里罢了,他的灵魂早就神游去了。
理解不了的朋友,可自行回顾《西游记》中孙悟空灵魂出窍的画面。孩子的灵魂啊,有可能回到昨晚的游戏世界里,拼尽全力与对手厮杀;有可能坐在美味的食物前,细细品味着;还有可能流连于路边的花花草草,树上的鸟虫动物,夜晚的星辰大海。当出窍的灵魂好不容易被老师的点名扯回来了,仍然神智不清,因为他们的目光,正盯在老师那一张一合的嘴巴上呢。至于讲些什么?前晚布置了一个读课文以及阅读课外书的作业。今早上课前问有谁昨晚真的认认真真读过这篇课文的同学举手?环视课室一周,48个学生,仅那么寥寥可数的几只小手颤颤巍巍地半举着。其余的同学,要么低着头,要么不敢看老师,要么就假装左顾而言他。我不禁心生失望:连课文都不愿意开口读,怎么可能读得好书呢?再问:今天有谁带课外书来了?这次举起的小手多了不少,然而,仍有将近十位同学是没有带书来的。这个任务,是昨晚在班群布置的。针对大多数同学放学时走来走去,嬉戏,打闹,聊天等问题,以及针对大多数学生回家完全不看课外书的问题,特意要求从今天开始,每天随身带着一本课外书,在放学等待卫生清洁的20分钟里,全班安静地读一读,逐渐养成习惯。看着学生的状态,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小时候,那时真正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文章里,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有很多动人的情感,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然而,我的读书生涯过于短暂,以至于未能好好体会便结束了。成年后,也读过不少书,但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读书习惯。曾有学生问,老师,你怎么可以一下子写这么长的文章。因为老师爱读书,读的书多了,当你写作时,那些书中的好词好句,便会在你脑子里一一排好队,等着你挑选啊。学生惊讶地看着我,那眼神像是在说:老师,你是在逗小孩吗?这话倒是不假,读的书多了,脑子里容纳的佳句就多,语感就强,写作水平自然有或多或少的提高。很可惜的是,我记性不好,往往这边刚读完一个好句子,回头想用时已全然忘记了。这哪里是排好队等我挑选啊,是我绞尽脑汁才把它们翻出来的好吗!同样是读书的问题,在女儿身上我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结果。曾经,我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姐姐拿着课文,对着手机录音读书,妹妹则在一旁玩她自己的游戏,或是看电视,或是写写画画。当姐姐读完了课文,妹妹竟能脱口而出,课文的内容记住了大半!问起妹妹,为什么能记住?她说:“因为我刚有听姐姐读啊!”“因为姐姐读得很大声,我一边玩一边听,就听会了呀。”按照妹妹这样的说法,只要声音够大,能够抢过她专注力的一半,那么,文章里的内容自然就跑到她脑子去了。再看姐姐这边,课文读个三五遍,她基本就能全文背诵。“我都读了这么多遍了,又这么大声,想不记住都不行!”这不正应了前辈们所说的,大声朗读的好处吗?这对于语感培养,读通句子以及读熟课文,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所以,姐姐每晚读书到群里,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当然,老师不可能人人都检查,有没有读,全靠自己自觉,老师平日里大多只会抽查。然而,当读书成为了习惯后,哪一天没有读书,反而像是少了些什么,全身不自在了。有看过我旧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自学英语的大致经过。当一个单词读上个三五十遍,基本就记住了。当一个句子读上个十遍八遍,也基本就记住了。讲了这么多,是时候给大家分享几个朗读的小妙招,让不愿意读书的孩子开口读起来。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必经之路。随手拿起一本感兴趣的书,大声地朗读出来。经本人亲测,读书时,如果大声朗读出来,不但可以加深印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胆量以及语感。课堂上,当我要求学生朗读时,我会跟着学生一起读,尽量用较大的音量,较浓的情感去读。有些学生读完一小段本想停下,但是看到老师正跟着他们投入地朗读课文,眼睛也及时关注到自己时,这些同学也不好意思停下来了,只好继续跟着朗读了。这个方法应该也有不少班级会用到。做法是,两个人对比朗读,或是两个小组对比朗读,让其他同学点评并给出可改善的建议。再让原本朗读的同学或小组根据给出的建议再次阅读,改善。这种朗读方法,效果较为显著。由于“小观众”“小评委”们点评得头头是道,朗读文章的同学,都很积极,希望得到进步的掌声,得到老师的肯定。记得小时候,设备较为落后,没有PPT,没有音频,但是老师会经常示范朗读课文,我们坐在课桌前静静地听着,听得可入迷了,结束后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我试过在课堂上示范朗读,每次读完,学生都以很崇拜的眼光看着老师,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其实我的朗读水平很低,音色不美,因广东母语的原因,平舌翘舌常读错,胜在感情表达到位,所以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读。当我读完段落,再让孩子们读,他们往往会学着我的样子,读得比平时更投入,更有激情。而在国外,老师大声朗读书本内容给学生听,是每天学校学习的必备内容。
放学回家后,国外的家长也会在睡前给孩子读故事或绘本。当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时,可以让他/她每天读一点给你听,这也是家长与孩子培养感情的好时机。我们的家长也可以多多学习这个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喜欢受表扬,这应该是人们的“通病”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成人希望得到上司领导的表扬,孩子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
每次学生朗读完,我会用 “了不起” “太棒了” “太美妙了,老师听得如醉如痴” 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有时甚至很夸张很崇拜的样子对学生说“你真是个天生的朗读者” 而受到表扬的孩子,从脸上的笑容来看,便可知道他们内心的满足了。把课堂当作一个舞台,课文内容就是剧本,找不同的同学进行演绎,分角色,分性别。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多个角色出现的课文或故事。我试过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开口朗读,把课本内容里的文字,自创了情景剧,硬是搞出几个角色来,请学生上讲台来分角色演绎朗读,加上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台上的同学演绎得热火朝天,台下的同学听得哈哈大笑。如果一个演绎得不好,其他观看的同学有更好的演绎方法,也可上台来PK,课堂充满了乐趣。最后,再全班来齐声朗读,结束课程。当然,这样的课堂,并不能常常实施,毕竟一节课40分钟,可真没有多少节课可以允许我这样做。跟大多数老师理解的摘抄好词好句是同一个意思,但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朗读。不要求多,每日摘抄一句,并在第二天的上课前5分钟朗读出来,与同学分享自己摘抄的句子,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积累,又让其他同学得到了拓展。犹记得去年在读书训练营时,有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积微者速成!这句话我一直很认同。看似细微的积累,每日一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可大成。慢就是快。这种快,是在不经意间的。越是不易被人察觉,越是有效果。一如时间,悄无声息地,让人察觉不到它的流逝,方显无价……作者:温柳云,笔名果茉。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三小学教师,热爱学生,喜欢阅读,爱好摄影、旅行。有作品发表于《佛山市百姓小康故事精粹》及“学习强国”。教育格言:做一名能让学生散发万丈光芒的“大先生”。
—END—
编辑 | 生如夏花 主编 | 卓雅 终审 | 从容战刀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
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
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后发出邀请
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
点击“设为星标”
(或在右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