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可以试试这样做!
祖庆说
手机是把双刃剑,他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毁掉了多少孩子的前途。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和管控手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
今天,郭老师给您支招:改善亲子关系,努力给孩子营造远离手机的场域环境。
依然是一个家访的周末,自学校启动“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理”全员家访制后,我的周末不在属于我。
这周末,虽然是假期,但还是给自己排了满满的家访任务。
“该轮到小A家了”。可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你这孩子,到现在还没做完作业,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把手机收起来!”
“再玩一会,马上就好了。”
“这个手机没收了,去做作业。”
“你好烦啊!把手机还给我!”
随后,传出一阵桌椅摔倒在地上的声音,还夹杂着争吵声、哭喊声。
作为班主任的我不知如何是好?家访第一次遇到如此尴尬的事情,我是进门还是不进门呢?这是个问题。
进了门,我将面对一对刚吵完架的父子,“我做好准备了吗?”我在心里问自己。不进门,偷偷地走掉,“我是位合格的班主任吗?”我再次问自己。
门外徘徊了许久的我,还是鼓起勇气敲了门。
小A爸爸开了门,我观察到他此时脸色极红。但还是热情地邀请我进家,给我倒了茶。我说明了家访的来意,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
此时小A爸爸难为情地说:“老师是想听真话还是什么?”“当然是真话,大真话”O(∩_∩)O哈哈~我笑着说。
“就在你进门前不到5分钟,我俩刚干了一架”小A爸爸说道。
作为班主任,本能的问道:“因为何事打架?小A这孩子敢跟你打架?他在学校可是乖乖男一枚哦!”
了解情况后得知,此次冲突的原因就是小A放学回到家后,没完没了地玩手机。爸爸看不过去,就直接没收手机,孩子因此和爸爸争执起来,最后还打了起来。
“老师,孩子究竟为什么这么沉迷手机呢?”孩子的爸爸既着急又难过地问我。
“如今,科技发展了,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让很多心智不成熟、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一边安慰孩子的父母,一边回答爸爸的问题。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你们,不光是你家孩子,很多孩子都跟小A 一样,沉迷手机。
我想主要是手机能给人带来随时更新的新鲜感、强大的掌控感、以及被需要感吧!再加上手机上的各种社交软件、游戏软件带来的快乐、简单、初级、容易的满足感,因而吸引力也特别强大。”
“没错没错。”孩子的爸爸点点头,若有所思。
我继续说:“第二个原因,是大环境使然。如今,衣食住行和娱乐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吃饭、出门、公交、地铁、作业、逛街等,都可以通过手机搞定,因而几乎每个人都成了‘低头族’,这样的大环境对于孩子而言,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
孩子的爸爸更用力地点头,不好意思地说:“是的,我自己也是个低头族,一有空就习惯性地看手机。”
还有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压力调整方式。当面临压力带来的不适时,就会本能性地寻求转移压力的方法。因此,刷抖音、打游戏、看剧、购物等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成为转移压力的首选。小A现在六年级了,不知你们有没有给他施压呢?
小A爸爸说:“我倒没有,就是他妈整天唠叨,孩子这不行,那不好的”。
“现在的孩子上学压力也很大,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调节。”我都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这一套套理论,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就像在做讲座一样。
此刻,我庆幸自己当初在“继续教育”平台选课时,选了“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这门课,如今终于派上用场了。
孩子爸爸听完我的话后,似乎有点理解。“原来是这样,那么,老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手机,让他不沉迷手机呢?”爸爸继续追问道。
对于爸爸的疑问,我笑了笑,喝了一口茶,给出了我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给足孩子无条件的爱。”我说道。
学生爸爸有些不解:“老师,不是要帮孩子戒除手机吗?怎么还跟无条件的爱扯上关系了呢?”
我不紧不慢地说:“‘无条件的爱’是能够无条件接纳和理解孩子。因为在深圳这个节奏如此之快的城市,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太少。
“请问你平时陪孩子的时间多吗?”
“老师,你知道的,我们都是双职工家庭,有时候周末都要加班。”爸爸回答道。
“那就是了,孩子在你们那里得不到足够的爱和陪伴,便只能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我回到。
“小A爸爸,你试着给孩子充足的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我想他也就不再需要通过手机去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和缺失了吧!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许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无条件的爱还可以修复亲子关系哦!”我继续说着。
“还有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先跟他约法三章,制定好玩手机的规则,并达成共识,不要去强制没收‘作案工具’。”
听到我的话后,孩子爸爸有些不好意思,“刚才,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二话不说,强制没收他的手机,怪不得孩子那么生气,我以后会注意的。”
我点点头继续说:“其次,就是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价值感。培养他各种兴趣爱好,在人际交往中找到价值感,那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周末休息的时候,我可以带孩子多去户外活动,我们可以去爬山、去游乐场玩。孩子喜欢运动,我也可以陪他去跑步、打篮球。我们还可以去图书馆、书店逛逛,这些都是他喜欢做的事情。”听完我的话,孩子的爸爸一下子想出了很多方法,十分开心,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是呀,周末班级微团队活动也希望你积极组织并多带孩子参加,这可是难得的亲子相处时光哦!
“最后,请给孩子营造一个‘场’,配合亲子关系的改善,效果更佳哦。”
“老师,什么是场呢?”爸爸不解地问。
“场”是心理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事的冲动会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如,进入图书馆以后,我们不自觉地就会受到“场”的影响,产生读书的冲动。
利用这个概念,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比如,把家里的学习区和娱乐区分开,在家里打造远离手机的场域环境,在特定的时间里,把全家人的手机放到特定的地方,主动进行人机分离,人为地创设一种电子静默的空间等等。通过这些方法,配合亲子关系的改善,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哦。
孩子爸爸听完我的方法,握着我的手说:“难怪孩子那么喜欢你,郭老师不仅有爱还有方法。太感谢你了老师,接下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其实,当他说出感谢二字时,我也打心底感谢自己!多亏自己平时有关注到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学习,要不今晚的家访就没任何指导意义了。
从小A家出来,我的脚步轻快了很多。期待家长和孩子的改变,家校沟通、配合,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简介:
郭凤 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学校小学语文科组长;南山区优秀教师;光明区优秀班主任;深圳市第十五届冰心文学中华文化文学导师。两次获得南山区统编教材资源包设计比赛一等奖;南山区微课比赛一等奖;录像课比赛二等奖;所带班级获“深圳市少先队红旗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