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竹平:吃透用活统编版教材,需要做这几点冷思考

祖庆说 2022-10-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在小学教语文 Author 李竹平


统编版语文教材是强调“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针对以往各版本教材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弊端,由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艰苦打磨”才形成的教育产品。

编写专家指出,这套教材有四个鲜明的总体特色: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接地气儿,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目前,统编版教材的使用已过了最初的探索期,经验和识见在不断积累,老师们对这四个特色也有了更多的实践体验和自我判断。
其中,第一条毋庸置疑,第三条广大一线教师的集中体验可能来自于对“语文要素”的逐步接受,第四条可能主要指课文的更新了。
那么,第二条呢?笔者也是一名耕耘在一线且热爱教学工作的语文老师,曾多次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提出一个现实而朴素的问题:你觉得相比于以往使用的教材,统编版教材是好用了还是难用了?得到的反馈是,不足1/3的老师认为好用了,1/2的老师认为不好用,剩下的老师觉得“无所谓”。
为什么有很大比例的老师并不觉得统编版教材更好用——“接地气儿,满足一线需要”?
大致的原因可能有这样几点:对“语文要素”捉摸不透;被以往的经验所困,难以转身;面对各级相关部门对教材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各种培训对教材“高度有余地气不足”的解读,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被誉为儿童哲学之父的李普曼在《教室里的哲学》一书中有过一句有意思的话:“教科书的编写人常常认为,他们在教材中所表达的意义,会自动地传递给读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或许,统编版教材的编写者并没有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但不可避免会有另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认为自己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教材培训,就笃定教材中所表达的意义,会被一线教师自动理解并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
教材终归是一线语文教师组织实施语文教育教学最权威最重要的凭依,连滚带爬地努力用好统编版教材,是一线教师的职责、要务和实务。
我喜欢在语文教学中“胡思乱想”,所以在统编版教材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思考一些问题,且希望自己的思考能助益教材使用价值的保障。
任何教材,都是不完美的人编写的,肯定也不会是完美的;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使用教材时肯定会有不完美的认识和行动。
在大家都热火朝天地研究和探索如何将先进的统编版教材用好的情境下,对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有意识地做一些冷思考,大概也是必要的、负责任的吧。

冷思考一:关于“语文要素”

关于“语文要素”,我有两点想法。

一是要重视和落实语文要素,但要做到不惟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被定义为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等,当然就语文本体性学习目标的落实而言,毫无疑问,这个新生概念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但是,从它的“大概性”的定义就可以看出,语文教学重视和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还要避免只盯着语文要素。
其一,若教师的功夫都下在了语文要素上,就会不知不觉落入“工具论”的陷阱,忘记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工具之外,还有精神涵养、文化浸润、审美提升等同样极其重要的课程价值和成长诉求。显然,这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是走不远的,甚至是危险的。
其二,正因为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所以在人文线索上,不可能做到都与语文要素“携手共舞”,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教材单元中的诗文,尤其是古诗词,并不承载落实语文要素的职责——古诗词之外,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一文,就与“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无关。
二是要明白,语文要素并不等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的,要从中看出学生通过学习内容和活动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这样看来,语文要素就过于笼统,甚至抽象了。
所以,教师在进行单元解读时,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解读语文要素,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单元学习目标。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别把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点开链接阅读——虽是胡思乱想,也当不会毫无价值。

冷思考二:关于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统编版教材以教材内容的方式体现了对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视——教材编写了“快乐读书吧”。

如果梳理一下小学十二册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大家一定会发现,无论从题材还是体裁上衡量,所涉及的整本书类型,算得上是很丰富的了。但是,有了“快乐读书吧”,真的就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爱上阅读吗?同样是现实中的交流,笔者得到的印象,是令人失望的——大多数老师都觉得,“快乐读书吧”并没能促进学生更爱读书、读更多的书、快乐地读书。
原因何在?
一是“快乐读书吧”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将“让学生更爱阅读”作为一以贯之的首要目标来落实,再加上教研员强调“考试要考”,师生就都失去了读书的“初心”,快乐也就无从谈起了。
笔者曾与一名校初中生聊读书话题,得到的反馈令人惊讶:他们的语文老师只允许他们读教材中“规定”要读——也就是要考的书,不允许读其他整本书。
二是在“快乐读书吧”提供的书单之外,有更多值得学生阅读且学生也更喜欢阅读的好书,却因为“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任务,教师无暇顾及,学生也无缘得到鼓励。这实在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是,在“整本书阅读”、“整本书共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这些概念上,大家没有去思考和厘清,所以在课程行为上,也就忽视了真正做到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整本书共读”,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以及阅读生活赋能。
或许,不久会颁布的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与分享”学习任务群,能够给整本书阅读课程带来新气象。期许中吧。


冷思考三:关于策略单元

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元认知的学习和应用,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质,是极其重要的。统编版教材重视阅读策略的教和学,是对以往教材的一个巨大突破。

不过,统编版教材所明确涉及的阅读策略是极其有限的,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提高速度”,六年级“选择方法”,而一些公认为很基础的阅读策略,并没有成为教材学习内容的直接选择,比如图像化、联结、自我监控等。
笔者以为,像图像化、联结、预测、提问、推断、自我监控等基础性的阅读策略,不仅应该成为显著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而且应该更早地出现在教材中。
比如一年级和二年级,就要让图像化、联结、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成为元认知学习的对象。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学生能够自觉而熟练地在阅读中运用基本的阅读策略,其阅读体验就会更加积极,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我曾经就阅读策略单元的理解和教学写过一篇小文《统编版策略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打开链接阅读。

冷思考四:关于口语交际


听说读写,语文学习的要务,口语交际同时指向了“听”和“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口语交际能力,真的能通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和活动得到训练和提升吗?
答案恐怕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其情境往往比教材中的话题情境更加复杂,其交际目的的达成与否,也不是可以在创设的情境中可以判定。
当然,就基本的交际礼仪、态度、语言运用策略的学习来说,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和活动,肯定会发挥一定的价值。
首先,一线老师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的是,教材提供的口语交际话题,是不是落实具体学习目标最合适的话题,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学生,话题的选择是否应该进行调整,而不是一味地“执行”教材上的话题。
其次,口语交际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和反馈,进而再进行必要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大家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于口语交际,我也写过一篇小文《口语交际教学,话题与目标到底是什么关系》。 
当然,要用好统编版教材,仅仅有这些冷思考是不够的。我们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应该让实践和反思成为一对关系亲密无间的伙伴,要敢于创造,也要敢于质疑。
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是我们的责任。
—END— 
来源 | 我在小学教语文  编辑 | 乘以零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 特级教师王林波这样教《国宝大熊猫》   ● 作业太多可以“举手”申请减少或免除?一起来看这所学校的作业管理制度!   ● “杠杆解”:班主任面对“录音”事件的智慧应对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
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
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
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
点击“设为星标”
(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