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的假期,老师怎样读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在小学教语文 Author 李竹平
以下文章来源于我在小学教语文,作者李竹平
平时上班,老师们真的很难有时间读书——身为资深一线老师,我有深切体会,除非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那可是拿健康换来的,常常睡眠不足啊!
老师们不渴望读书吗?
其实有很多老师是非常渴望能多读点书的。
我和学校几位年轻老师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是年轻老师再三倡议组织起来的。他们每天忙工作到很晚,有的经常晚上9点钟后才下班,却在一学期里坚持一起读了六七本难读的专业书——没理由不给他们点赞。
我们原计划每周,至少是每两周抽一个下午的放学后,聚在一起聊聊共读的书,结果经常因为学校有临时的各种工作安排,而不得不改时间,或将两次压缩为一次——足见平时里,时间对老师们来说,是多么稀有的资源——如果可以,老师们一定会将“时间”申请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某些部门的领导也算体恤下情,倡导过要为老师减负,结果却是为老师们创造了更多无私奉献的机会,继课后延时服务之后,又放起了大招——暑期托管了!如果寒假也这么有创意有担当,敢情我们的学生就可以陪老师们过春节了——家长们就一周年假,怎么好意思还辛苦他们带孩子一起过春节呢!他们会不满意的,他们不满意,还谈什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呢!
请原谅我用了很多破折号。
扯远了,还是谈回读书的话题。
老师们为学生提供书单,也常常会遇见热情地奔向自己的书单。可以读,值得读,需要读的书,多得像春天江南的毛毛雨,像夏天森林里的树叶,像小长假里高速路上的车热门景区的游客……可是,假期时间有限,怎么选择书,怎么读书呢?
我只能谈谈个人的经验了。
先说怎么选择书。
第一个是急需原则——梳理一学期的工作,在专业上最缺什么,就优先选择哪方面的书来读。视自己的基础,是相关理论的优先,还是相关实践经验分享的优先,想明白,选正确。例如,一直弄不明白学生的学习有没有发生,若选理论的,可以读读《学习的本质》一类的书,若要读离实践近的,可以读读《可见的学习(教师版)》。
第二个是兴趣原则——教育教学是十分专业的工作,这项专业工作里有很多可以精研的领域或方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选择相关领域或方向的书研读。比如,对儿童哲学教育感兴趣的,可以读读《教室里的哲学》《哲学家小孩》等。
第三个是补短原则——了解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哪个重要方面是短板,利用假期选择这方面的书读一读。当老师的,一定要远离“达克效应”。
什么是达克效应呢?达克效应全称是邓宁-克鲁格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知道得越少,反而认为自己懂得越多。这是一种想明白了就很尴尬的认知偏差。教师不必是也不可能是通才,但任教学科之内的和关于儿童成长和审美教育的,还是多了解和积淀些为好。无知者妄言,多智者慎言慎行。努力多读书,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避免达克效应。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选书,参考参考现成的推荐书单,结合书单来做判断和选择,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再说怎么读书。
我个人的一个“成功”做法是,读专业书,一定要不断与自己的工作经验建立联结。比如我阅读儿童心理学类的书籍,其中的原理也好、案例也罢,总会联结自己熟悉的学生和他们的行为表现。联结不能仅仅停留在脑子里,要动笔批注,甚至可以整理成笔记。这样,既可以加深理解,又可以迁移到时间工作中。
第二个方法,就是与志趣相投的同仁一起读——共读。因为每个人阅读同一本书,既有相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体会,一起交流碰撞,火花就灿烂了。何况,当人的惰性冒出来时,共读的氛围有利于战胜惰性。
第三个方法,就是分类阅读——一次聚焦一个方面的书,或者某一个作者的书,尽量读透彻,读舒坦了。比如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同时读一读《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第四个方法——哦,那是你的、他的、每个人自己的方法,希望大家拿出来分享,让大家能拥有更多新方法好方法。
补充说几句,教师,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一定要读一读优秀的儿童成长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里,有真实的儿童和儿童的心理,能帮助教师用同理心来面对自己教室里的学生。比如《205号教室》《收集名字的小孩》《天蓝色的彼岸》……
当然了,假期是用来续命的——既续生物学意义上的命,也续精神生命,即使是读书,也不要难为自己,别总是冲着硬骨头去。
对了,如果假期要“被自愿”去做托管服务,那无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命,还是精神生命,就别指望续了——大概“人民”也不觉得老师有时间多读几本书,会给他们带来更满意的教育吧!谁知道呢?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
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
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
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
点击“设为星标”
(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