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系列谈】丁有宽“读写结合法”过时了吗?(张祖庆&丁素芬)

张祖庆 祖庆说 2024-01-09


【丁素芬】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研究者开启“读写结合”的教改实验。丁有宽老师对此有16字理念,“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我印象非常深刻。但是,7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即读即写”式的读写结合非常多。关于读写结合,在功利和等待之间,如何平衡?祖庆老师,可以举您的课例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张祖庆】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实验,是语文教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丁有宽先生结合上个世纪农村小学生普遍找不到课外书阅读的现状,创造性地开展读写结合实验,从模仿起步,建立了以记叙文为核心的读写结合五十法,推动了那个时代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改革。谁都不否认他的历史贡献。当前教材的一些编写理念,就是很好地吸收了丁有宽先生的读写结合经验。
 
但是,我们也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确实有存在着机械理解并执行读写结合的事实,即你上面提到的“即读即写”的做法。不少地方教研部门规定,教师必须在一节课当中,有一个读与写结合的环节,且必须要留出不少于10分钟写的时间。在我看来,这种机械的读写结合观,是新的形式主义。
 
从目前来看,这种“即读即写”,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言语形式的仿写,另一种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补白。
 
基于言语形式的仿写,一般是指依照课文言语范例,仿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所谓的实现“言语形式迁移”。

以《少年闰土》为例,可以安排三个内容的仿写:
 
1.对闰土外貌的仿写;2.特写镜头开篇的仿写;3.用鲜活的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仿写。
 
而基于教材内容的补白,要么是填补言语空白,要么是续写课文。
 
1.言语空白填补:《穷人》西蒙把孩子抱回家来:"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教师让学生把省略号中桑娜的心理活动,补出来。
 
2. 续写式补白:《少年闰土》——多年以后,闰土和文中的“我”见面,两个人会说些什么?《穷人》——“桑娜拉开了帐子……”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这种仿写和补白,不能说没有价值。

其实,只要围绕教学目标,且能设计精当的训练,这种“即读即写”也是很有价值的。至少,当堂让学生对文本言语形式有更好的理解,并通过言语实践很好地得以消化和正迁移。这种仿写,相当于绘画中的素描、写生,是有一定作用的。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仿写一定要结合语境。

比如我们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第二段的写作特点是“群像描写——个体描写”。那么,在教学中,学到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那段,我们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抓住人物神态,适当想象,用“群像描写——个体描写”的结构,迁移运用,写写五位壮士屹立顶峰的画面。这,就是结合语境的迁移。
 
再如《穷人》一文中,桑娜“忐忑不安”地想这段,我们可以去研究,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省略号表达桑娜的内心世界,领略托尔斯泰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当堂练笔时,我们可以设计还原西蒙的内心世界的练笔——
 

迁移效果非常好。这也是结合语境的“即读即写”。
 
再如,《金钱的魔力》,老板对顾客说的那段长长的话——
 

作者运用“机关枪说话法”,采用不分段不停顿、极其夸张的写法,尝试借助语气词和感叹号加以渲染,刻画了一个见钱眼开阿谀奉承的势利商人形象。课堂上,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写写文中的“我”丢失了百万英镑,服装店老板是如何讨债的场景。强调:写的时候,运用“机关枪说话法”。孩子们仿写得非常精彩。

你看,这就是在语境中迁移。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看到不少老师脱离语境在搞跟课文内容无关的训练。
 
【丁素芬】是啊,这种脱离语境的训练,我把它叫做“出戏”。就像在看戏,看着看着,突然出了戏,这是很尴尬的。
 
【张祖庆】比“出戏”更值得警惕的是,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设计“补白写作”。其实,这种补白,最大的问题是“买椟还珠”。表面上看,是训练了写作,丰富了课文内容。而实际上,恰恰最需要带着学生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这才是写作智慧之所在,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补充作者的故意留白之处。
 
留白才是智慧,才是需要我们细细揣摩并学习的。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中的“即读即写”,是有一定用处,但作用可能有限或者是有副作用的。
 
【丁素芬】祖庆老师提到的“买椟还珠”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也是司空见惯的。确实是这样,我们的老师,往往在不需要补白的地方,拼命让学生补白。恰恰需要研究“留白”的时候,却轻轻放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那么,如何吸取丁有宽读写结合法中的合理部分,如何规避“即读即写”的可能弊端呢?祖庆老师有无相关的好建议。
 
【张祖庆】语文老师要建立“大读写结合观”。读写结合,不是简单地读一篇仿一篇,而是读和写的深度融合。
 
读和写,怎么深度融合?
 
一是用写作促进阅读。

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在《为学习而写作》一文中强调:“把写作当作学习的过程,当作自己做学问的一种手段。”“当你有某种感想,经过初步思考而觉得其值得写出,你便决心将它写出时,你的思考力随着文章的展开而展开,随着文字等锻炼而锻炼……写视发展锻炼思考的重要方法。”
 
日常学习中的批注,简单的读后感,以及课后答题,都是一种读与写的融合。教师要重视这种细水长流的日常读与写的融合。
 
二是系统阅读群书,提升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要跳出功利思维。要确立量变到质变的观念,努力追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不是立竿见影。
 
读写结合,要向植物学习。巴西的火红花、非洲的尖毛草,起初长得都貌不惊人,但在关键的时候,突然爆发惊人力量,开出让人惊艳的花儿,长出壮观的模样。其根本原因,在于火红花和尖毛草一直不停歇地在长根。

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生长,其实也可以给我们的读写结合以深度启发。阅读,先于写作;写作,需要等待。
 
比如,写作童话,我们可否不要读一篇仿一篇,而是带着学生系统地大量地阅读童话,归纳童话写作等几个基本模型,然后试着创造自己的童话?
 
比如,写穿越类的幻想小说,我们可否不要读一篇仿一篇,而是带着学生阅读大量的幻想小说,研究幻想小说的基本模型,发现其“幻想通道”的密码,试着寻找自己的幻想通道,写出一个个精彩的穿越故事?
 
比如,写探险小说,我们可否不要读一篇仿一篇,而是事先阅读大量的探险类的书籍、探险小说和所要探险地方的咨询,然后去编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探险小说?
 
……
 
一定是可以的。
 
【丁素芬】祖庆老师强调了很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树立“大读写结合”的理念,读写结合,既要设计精准的“即读即写”,更要追求立足长远的“读写深度融合”。

—END—
原创:祖庆说  编辑 | 小南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