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老师,抵得上十个博导!”| 什么课,竟让学员发出如此惊叹?!

祖庆说 2024-01-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痴且狂 Author 干国祥


祖庆说陪你走过第1976


祖庆说


上周日,干国祥兄(江湖人称“干干”)的“统编教材大单元.双主题文本解读”课程,在近4000名教师的期盼中,如约而至。


整个直播,气氛热烈;直播结束,反响强烈。


有一个学员,甚至发出"一个干国祥,抵得上十个博导"的感叹


(点击下方标题1、2、3,阅读相关链接)


1.“老干备课”第一堂反馈


2.听干国祥老师的“神话”单元备课有感


3.一份扎实的听课总结


昨天,干干选择了其中几个代表性问题,在他的公号里作答。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下文为干干原文,文中的“教研组长”为干干自称。(课件附录于帖子)



(“教研组长”干国祥)

看到课友蓝绫的听课笔记,本教研组长表示没法淡定了!认真,可以如斯?

这里仅仅展示几页,其实是厚厚的几大叠!






【提问】

蓝色雨滴:

关于大概念的确定,请干老师做个详尽的解读。在大单元备课中,如何确定符合单元教材内容或者说符合单元目标的大概念?大概念与每个单元的双主题之间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关系?

教研组长(干国祥自称,下同)答曰:


大概念,本身就是我的讲座中的“大概念”,它需要在每一个案例中(也就是每一次讲座中)被逐步理解,开始是归纳,后来是迁移,最后是创造性使用。


仅仅用文字来定义与释义,对“大概念”是不够的,是非大概念的。


简单来说:狭义讲,大概念就是语文要素;广义讲,双主题所指都是大概念——如果不像大概念,这是因为教材编写者还没整理出成熟的概念谱系来。


双主题,建议以语文要素主题为课程焦点,以人文主题为半隐性课程,不要平均下力,要以可以迁移的核心知识(大概念)为中心联系起一切语言材料。


扫码即可关注课程



表扬】


老史:


每一次见干干,总能见到他的成长。可是无论怎样成长,依然是那个回来的翩翩少年!


整节课特别扎实,回到语文的工具性,从故事结构入手剖析文本,老老实实读文章,认认真真理结构。


最让我叹服的是从语文工具入手最后拎出了人文主题。最终借助经典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自自然然融合到一起。整节课大开大合,自由穿梭。


感动于干干的扎实,感叹于干干的深邃,感染于干干诚挚的深爱——感谢有您!



【提问】

时保齐:

这干老师提出的语文大概念——起因、经过、结果,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围绕这一大概念,每篇课文的落脚点和训练点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可谓是以点带面!但您老师的设计是基于广博的知识背景下的,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该如何把训练这种抓概括大概念的能力,以及协调好语文大概念与人文大概念的关系呢?

教研组长答曰:

“起因、经过、结果”作为大概念是教材规定的,是专家和教材编写者确定的,是这一单元最重要的一个“大概念”。这一单元还有居次的大概念“想象”,以及人文主题概念(也属于大概念,但性质不同)“神话”,这些都是教材规定的。但因为教学界之前没有真正的单元设计和单元教学意识,缺乏成熟的实践,所以这些都是作为零碎的知识出现、被理解,而不是作为贯通单元的大概念来进行教学的。

怎样才能处理语文要素类大概念和人文主题类大概念?

这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深度语文提出“径由思,抵达诗”,化用在这里,就是以语文要素概念为显性、为焦点、为路径,重点教学,而人文主题概念除了在极少的特殊情况下,一般作为背景、终点进行教学,而且是通过用语文要素大概念透彻地理解文本,进而达到对人文要素大概念的领会与体悟的。


本教研组长的任务不是确定大概念,而是把抽象的、看似还僵死的大概念复活,让它成为有机的、有力的、能够关联起单元内所有文本、成为理解单元关键的结构性工具。


老师们怎么做?其实还是“学习为次,教研为主”,本组长也准备一直和大家教研下去。


表扬】


宁静:


听干老师的课像评书一样引人入胜,让人意犹未尽,又有些懵懵懂懂。我需要慢慢看回放,慢慢来消化。


今天对大概念有了理解,以前以为把一篇篇文章作为整体来教,就是大概念。听干老师备课才明白,从一个个神话故事中经历从能分析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到能用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析事情,以及能参照起因、经过、结果写一件事,在学习全过程中,层层深入,逐渐理解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大概念及其作用。大概念设计使语文学习从肤浅走向深入,从低阶走向高阶。不知理解的对否?



【提问】

墨青羽mio:

感谢干老师的分享,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兼具细致和广博。

关于神话:
  1. 我想请问如何判断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是否误读,这种远古的神话需要用什么样的资料去考证和分析,还是将其进行哲学和心理学的剖析,取出跟符合现代逻辑的起因和结果?


  2. 关于愚公移山,是否起因和结果出现了误读,故事中的上帝和西方神话中为了传教翻译的上帝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在这个故事中,如何体现我们是无神论的神话故事的呢?


问题有些多,期待老师的答疑解惑,辛苦干老师了。

教研组长答曰:

这里先要作区分:我们面对的,是眼前的这个文本(是现代教材),而且是我们在这里解读,并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过去”,更不存在“客观的神话”。一个解读,包括一次起因、经过、结果的分析是否“误读”,它取决于两点:一是它有没有自洽,也就是能不能自圆其说,经不经得起质疑;二是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不仅人文科学中的真理如此,甚至自然科学中的真理也是这样的。“客观的证据”,其实只是检验它能不能自圆其说的材料。严格讲这个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这里我只能点为止,如果以后有缘,我们在哲学解释学的研习营上再深入讨论。

第二问,先说“无神论”,无神论并不是说没有非神的事物存在(鬼怪、精灵等等),而是说起决定的并非是神灵,神灵本身也是被决定的,他们只是变形的人,在能力上超出一般人而已。东方的上帝,这个词语多次出现在《诗经》上,解释学的意义表明在甲骨文上,它本是指一个部落的创始祖先,周朝人把它抽象化为全部人类的原始祖先,再抽象化为某种上天。瞧,他只是人祖先死后的灵魂,而且不仅有创造祖先(上帝),还有各种先帝(帝甲、帝*)。这和西方的上帝是完全不同的。理解这一点,会更好地理解《愚公移山》的意义,从祖先到后代,这就是大家族的传承——无论我们今天赞美还是反对它,这就是一种实存的存在方式,很有力量,也很悲壮。



表扬】


半亩方塘:


听干老师讲语文,才能听到真正的语文,真正的文化;才能真正感受、拆解文字,明晰前世今生,有温度地抚慰灵魂;才能在难以避免的“礼崩乐坏”面前,不失去那个自由、独立、完整的,真正的自我!



【提问】

中杨铁:

对于神话的解读和深挖,干老师确实做到了既有博大的容量,又有精微的研究。对于神话真正起因的解读,更是让人觉得醍醐灌顶。

但是我有这样的忧虑,类似《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真正原因的解释,是学术界已经成定论的东西吗?如果不是定论的话,给学生直接讲解会不会有后患?我曾经和一位古汉语专业人士讨论过后羿射日这个故事真正的意义,仅仅是这个故事就不止有一个猜想。神话不仅是祖先的幻想,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某些我们无法还原的上古历史。

教研组长答曰:

您的忧虑非常对!这也正是我的忧虑!

语文教学,应该教学学术界有广泛共识的东西(但学术界注定是不会有“定论”这一说法的)。

我是很清楚这一点的,所以我只是在神话学上做“继续努力”,若有个人创新的地方(如夏朝后裔与三星堆的猜想),只是课余点到为止,而绝不能作为教学重点——除非教授的大概念是探究与猜测。

我自己是能够确定自己是走在正规的神话学解释学的道路上的,而且和传统的解释并不冲突,只是更加细致,证据更为充分(尤其是文本自身的证据)。

可能我只是一个例外,因为我本身同时就在做汉字考古、经典诠释、语文解释这些学术性事务——而且出版正规书籍和学术文章都很容易。另外我的学术立场是尊重传统的,不属于语出惊人、剑走偏锋的那类,更不是解放的解释学(意识形态批判)和激进的解释学(否定文本固有意义的激进后现代主义)。

一般老师,建议多读名家解读,积极引进名家、大家的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见解和社会共识有冲突时,不要把课堂当成自己个人想法的布道之地。

当然,最好是教材和教参编写者本身研究了学术界的成果,把它充分地呈现给老师们——最后由老师们忠诚地依据自己的理解来教学。


若不能裁决,最好的办法是把各种观点不带偏见地带给学生,这才是真正的“桥梁”和“道路”。



表扬】


小长芦钓鱼师:


晚上有事错过了直播,熬夜看完录播,太过瘾了!干国祥老师的解读,内容丰富有深度,却能深入浅出,是目前见过的、听过的最有整体观的大单元解读了,真真正正地在探索落实单元整体教学,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确定单元的大概念,再结合单元内容进行大概念的概括——这一步难度就很大,而后续的教学设计皆以此为基础。


我去年教四年级,听课的过程中,以前教学时留下的很多困惑,都得到了回应,比如:想象能教吗?怎么教?起因经过结果直接让学生找不就等于没教?要怎么教?教的意义何在?


74分钟的课,受益匪浅,至于更多的启发,则需要在第二第三第四遍且听且思之后,才敢说有。第一遍听,很多原理自己没想明白,有点跟不上老师的速度了。



【编后】


这是谷里书院邀请干国祥先生为一线教师做的系统文本解读课程。为了这十讲,干国祥先生准备了三十年!


每周一讲,一共十讲,都是直播。


截至2022年1月27日,已有近4000人加入这个备课营。很多学校,都是语文老师全体加入(可开培训发票)。还有不少工作室团队一起加入!


【课程内容】 

 

本课程第一期,以统编语文教材为例(主要是四五年级),每一讲突破一个单元,共十单元。
 

第一讲已直播结束,第二讲1月29日晚直播

扫码即可关注课程

购买后,可回看所有内容



若需盖章通知(报销用),请下方二维扫码获取



详情,请咨询客服(扫下方二维码)

附录:第一讲部分ppt















—END—
来源 | 痴且狂  编辑 | 书生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课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