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日报】专访林建强:没有创业经历,就看不到创业痛点

2017-06-27 光大We谷

由于园区越做越好,受到各方关注,光大We谷总经理林建强继5月份接受园区中国专访后,近日,又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今天,南方日报东莞观察头版头条刊载了专访内容。

详细内容如下:


NEWS:


6月中上旬,东莞代表团赴以色列、爱尔兰、英国开展经贸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并参加了省政府在以色列和英国举办的两场经贸合作交流会。作为来自创业孵化领域的代表,光大We谷总经理林建强在访欧期间,与当地多个项目、机构及团队展开了深入对话,开始为国际化产业布局先行探路。


这位有着丰富跨界经历的操盘手,不仅在产业园区运营上颇有心得,还是国家省市各级创业大赛的专业评委及创业导师,看过创业项目超过1000个,辅导过各类企业项目超过300个,大多数创业路演现场都能看到林建强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东莞转型升级全面提速,众多资本介入产业园区运营领域,不断探索创业孵化新路径。近日,围绕产业园区运营、创业辅导与孵化等时下热门话题,林建强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


足不出户对接全球资源值得借鉴


南方日报

此次访欧之行,您有哪些不一样的收获?


林总:印象最深的是走访耶路撒冷风投公司搭建的一个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孵化器。孵化器面积不过五六千平方米,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是耶路撒冷风投公司有参与投资的项目及团队,另一边则是还没有参与投资的项目及团队。这些项目及团队,主要脱胎自以色列国内各高校及军队的科技成果转化。


据孵化器的负责人透露,进驻的项目和团队只需专注于技术攻坚和产品打造,其他包括对接全球市场等其他事务,都由孵化器负责搞定。


因为以色列缺乏广阔的市场应用需求,他们只做前期孵化阶段,项目达到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后,就迅速对接来自全球各地的买家需求。孵化器同样主要依靠早期投资一些优质创业项目及团队获得壮大发展。


以色列的成功经验让我们更加坚信,做创业孵化,一定要帮助项目及团队对接更多的资源,进一步细化创业孵化的分工,才能让更多项目和团队早点毕业,让创新跑在别人前面。


比如,在英国一个生物科技特色园区访问时,我们就发现,园区里有一个由当地公益基金投资的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室,周边是几家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来自欧洲各地的生物技术先进团队来到实验室,研发出新技术、新产品以后,就可以直接拿到旁边的大型药厂,与药厂的市场、技术人员进行无缝对接,探讨合作量产的可能。而在园区内,还活跃着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中介,这些科技中介专门帮助实验室内的项目和团队对接世界各地的市场、资金、生产等资源,可以说创业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全方位对接全球资源。这些方面都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优秀孵化经理人是“稀缺品”


南方日报

在东莞,越来越多产业园在做创业孵化。决定创业孵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林总:综合国内外众多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来看,运营者必须懂得搭建自己的生态,并且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在光大We谷,我们不会来者不拒,让泥沙俱下,而是起码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项目来自某一种产业上下游企业,这样他们的业态就比较统一,彼此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频繁互动,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推动彼此更好发展。


不过,决定创业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运营者能否做好“三创”,即创新、创业、创投。


就东莞来看,目前很多产业园缺乏专业的经理人团队,优秀的孵化经理人现在是稀缺的。创业路上有很多坑,很多孵化经理人自己都没有创过业,看不到创业者的痛点所在,没法解决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更别说教创业者在不同阶段及时迈过这些坑。


其次就是丰富的创业辅导经验。东莞很多产业园、孵化器的老总、高管都没有相关的创业辅导经验,而且不具备持续而强大的学习能力。现在全球创新发展非常快,如果孵化经理人学习能力不够强,怎么能够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最后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给企业投点钱。目前进驻产业园区孵化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初创型中小企业,在天使、VC阶段能够获得的社会资金支持很少。但作为产业园区运营方,我们最清楚哪些企业优质、有潜力,也清楚他们什么时候需要资金。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及时雨,对于一些优质企业进行融资,甚至以合伙人的角色,给企业导入众多资源。


比如光大We谷园区内的一家名叫“取饭宝”的企业,我们经过深入摸底调研后认为这个项目很有前景,就投资占股支持企业的发展。后来,他们要做取饭的柜子,我们就联系清华的校友帮他们开发,开发出来的产品比之前要好很多。再后来,他们说软件也需要提升,我们也帮助对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团队帮忙,迅速缩短项目走向市场化应用的周期。


南方日报

作为众多创业大赛的评委,您会鼓励辅导的企业去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吗?


林总:现在创业大赛太多了,质量也参差不齐。不过创业不能闭门造车,初创型企业就算不参加创业大赛,也要主动到外面请行业大咖给企业把脉,这些人一看就能一针见血地看到企业现阶段及未来面临的问题,和这些人多交流,对企业的成长肯定有帮助。


另外,参加创业比赛,也不要只想着去了要拿怎样的名次,而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加,让大咖点评,然后改进自己的项目,提高团队负责人的胆量和临场发挥等综合能力,借机更好地打磨自己的项目。

保持不断学习是一种潜在优势


南方日报

您去过众多高校参与创业辅导,您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如何?


林总:现在高校创业辅导最大的问题是,授课老师都没有创过业,也没有丰富的辅导经验,创业课程不够接地气,缺乏与时俱进的优秀案例,老师给学生指导的时候,也经常出现针对性、指导性不够的情况。


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广东某高校参加一个创业项目评审。那些创业项目,学校内部已经先过了一遍,三个高校创业导师给项目打分排序。我去了以后一看,发现排名前三的项目没有一个可以落地的。


解决这些痛点的关键,得多请社会上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去高校给学生当创业导师。我们看看美国,很多老师都在开公司,硅谷有很多公司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创业,国内如果体制机制能够放开些,就很可能打开另一片天地。


南方日报

如何看待学习在创新创业中所发挥的作用?


林总:在给学生创业项目辅导的时候,有一些大学生创业团队认为,做好自己的创业项目才是最重要的,对学习不那么在乎。


我经常会对大学生强调一个观点:你看过什么书、学过什么知识,可能不见得现在全部都能派上用场,但却不影响它成为你潜在的优势。看得越多,学得越多,你的潜在优势就越大,总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某个节点发挥出来。


以我为例,在加拿大留学的时候,读的是质量和项目管理专业,主要学梳理统计,即根据数据统计和看曲线,分析项目哪里出问题,其实就是大数据分析。而我的导师做的是人工智能研究,那时候做的最多的就是自然语言处理。


这些都是现在最热门的领域,可当时这些都用不上。在回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与这些领域鲜有交集。不过,现在做产业园运营和创业孵化辅导,这些知识就派上大用场。


所以说,学东西、做事情不能太势利,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现在做的事情。


人物简介:

 

林建强

光大We谷总经理,光大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本科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硕士就读于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长期从事产业运营,包括互联网+、产业园、孵化器、创业辅导、创业投资、并购基金等工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和中外各重量级中文媒体采访和报道。2015、2016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委,东莞著名创业导师及资深投资人,作为创业导师和各大路演的评委专家,看过的项目1000余个,辅导过的项目超过300个。

东莞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东莞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理事长

东莞市企业代理服务行业协会荣誉会长(创会会长)

东莞市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副会长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常务理事

东莞市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

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

松山湖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

东莞市清远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东莞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创业导师。


We仔相信

依托光大集团的综合实力

全球布局的远见卓识

重孵化、投资的运营理念

以及对智慧园区的全力打造

光大We谷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林建强接受【聚焦园区】专访:园区要做产业运营,不能只做“房东”

梁维东市长又又又点赞了光大We谷

点栈创业工场——人工智能及智能硬件专场路演项目征集令

张科:凝聚青年力量,东莞出现创新驱动、创业孵化新模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