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车第一大案闪电结束

2018-02-10 专注报道AI 量子位
雷刚 问耕 发自 LZYY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科技界最受期待的交锋、无人车的世纪大战、硅谷最大的庭审案件——谷歌和Uber之间的生死对决,突然闪电一般的结束了。

去年1月,谷歌突然向Uber发难,指责后者设局盗用了自己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随后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去年10月,谷歌据此向Uber索赔10亿美元现金。

在这场争执之中,谷歌一直步步紧逼,不断抛出新证据,最终不但把前员工莱万多夫斯基从Uber逼走,连Uber CEO卡兰尼克也交出了公司的控制权。

似乎这些都不能让谷歌满意。

本周一,案件正式开庭审理。

然而庭审远没有影视作品中那般精彩,包括卡兰尼克在内的多名证人轮番出庭,双方律师就服务器、激光雷达、硬盘等细节展开激辩。

不过直到周四,双方都没有证明Uber到底有没有从谷歌盗取14000页机密文件。

然而这场看似要僵持下去的庭审,却突然在第五天闪电般的结束。

双方和解了。

当然代价是Uber拿出0.34%的股份送给谷歌。这些股票价值多少?现在Uber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所以这个价值要看你给Uber多少钱的估值。

大概的价值区间是:1.53亿美元~2.45亿美元。

这跟谷歌当初的10亿美元诉求相去甚远。据内部人士透露,谷歌周二曾经提出一个“大幅让步”的解决方案:Uber赔5亿美元,这事儿算完。

不过Uber没有同意。

没想到几天之后,谷歌最终接受了再次大幅砍价一半的和解协议,当然还有附带的条款,以后Uber的无人车要被严格监控,以确保没使用谷歌的技术。

一个闹翻天的案子,就这么结束了。据说,本案陪审员有点失望……

不寻常

不寻常的结局,一定有不寻常的原因。

Uber为什么同意赔钱?

首先是谷歌的不断降价,从10亿美元,降低到0.34%的股份。最终这个代价,Uber现任CEO觉得非常划算了。毕竟,这是上任CEO留下的烂摊子。如果继续打下去,有可能还要持续数年,耗费金额同样不菲的诉讼费用。

前不久,Uber获得软银投资时,给对方打了一个打折扣,所以这笔0.34%的股份,其实目前价值其实也并不大。谷歌2013年曾2.58亿美元入股Uber。

了结这桩官司,Uber新管理层就算是跟过去清算完成了。明年,Uber启动IPO上市计划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道路上埋着一颗谷歌的地雷。毕竟这个案件的最可怕结局,就是Uber的无人车计划整个被粉碎,进而丢掉整个未来。

当然最想把官司打下去的,就是前任CEO卡兰尼克,不过现在没机会了。据说其实谷歌也没提出什么新的证据,Uber还没正经展开辩护。

谷歌为什么同意和解?

其实谷歌手上实打实的证据也不多,来来回回还是之前公布过的那些。现有证据只能说明莱万多夫斯基下载了谷歌的机密文件,而卡兰尼克知道这件事。

莱万多夫斯基已经声明,不会在法庭上自证其罪。再打下去,谷歌也没有十足的胜算。陪审团的意见毕竟难以预料。而且有可能传唤谷歌创始人佩奇出庭作证,他可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尤其是这样的场合。

更重要的是,时代不同了。

那个一项关键技术,就能决定无人车格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一个优秀的激光雷达系统,重要性已经不如当年那般重要。

而且谷歌Waymo在无人车这件事上,已经是遥遥领先其他对手。Waymo无人车队的大部分已经转战凤凰城,去年就开始提供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服务。

今天和解的谷歌和Uber,未来还会继续在出行领域上演交锋。

其实滴滴也按捺不住了,可以看看今天我们推送的另外一条:《滴滴无人驾驶测试车首次曝光,已在中美的三个城市进行测试》。

谷歌Uber大战始末

最后回顾一下谷歌Waymo和Uber的这场风波。

一切从莱万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说起。

莱万多夫斯基是谷歌自动驾驶的核心工程师,并在2016年1月离职,5月份,他创立无人车开车公司Otto;8月份,创立不到3个月的Otto被Uber以6.8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再过1个月,Otto完成了一次PR性质十足的无人卡车公开路测,一时镁灯夺目,质疑也随之而来:为何如此神速?是否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更加匪夷所思的意外来自一封激光雷达合作邮件。这封邮件中,谷歌发现有其他之前在Waymo、后来转投Otto和Uber的员工下载了与谷歌激光雷达技术有关的其他高度机密信息,其中包括了供应商列表、制造细节和高度技术相关的工作陈述等内容。

怀疑由此开始,纠纷随之而来。

已从谷歌完成分拆的Waymo发现,莱万多夫斯基离职前,下载了1.4万个高度机密的Waymo文件,包括Waymo专有的电路板设计方案,并且用这些窃取的文件开发Uber的自动驾驶。

一怒之下,2017年2月,Waymo正式将莱万多夫斯基和Uber告上法庭,并且诉讼重点落在激光雷达技术的专利问题上。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告竟然成了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泥潭2017的关键一击。

当时Uber公司深陷内部性丑闻,作为创始人及CEO的卡兰尼克被内外诟病,但正是Waymo的专利诉讼案,让Uber董事会发现了卡兰尼克更大的秘密。

Uber大股东Benchmark发现,Uber天价收购Otto,极可能是一场卡兰尼克自编自导的“好戏”,而且卡兰尼克涉嫌故意隐瞒诸多已知信息,最后导致Uber与Waymo发生诉讼纠纷。

到底怎么一回事?Benchmark在状告卡兰尼克的文件里说得非常清楚。

据Benchmark诉状披露,Uber和莱万早在2015年5月20日,就开始讨论某些技术问题。2015年10月-12月11日期间,莱万和Uber的代表已会见过五次。

另外,在一次一对一的会面后,卡兰尼克亲自建议:莱万应该创建一个公司,然后Uber来收购。

而且早在2016年1月,卡兰尼克就预计到可能会和Waymo打官司。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收购Otto尽职调查的一部分,Uber曾委托法务顾问Stroz Friedberg准备一份关于Otto或莱万是否拥有属于Waymo的任何文件或信息的报告。Stroz访谈了Otto团队的五个人,并对他们的电脑和其他设备进行广泛的审查。

Waymo认为,这次调查足以让Uber知道莱万是否持有Waymo的资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人莱万曾经试图阻止在诉讼中使用Stroz的报告。

并且在2016年6月——收购案官宣前,卡兰尼克已经得知Stroz报告的内容,但他单方面决定不向董事会披露调查结果,因为他担心这会影响他对董事会的控制。

更加不利的消息是,最近的公开信息表明,最早在2016年3月11日,莱万多夫斯基就已经汇报给卡兰尼克、Nina Qi、Cameron Poetzscher、Lior Ron,他拥有的五张光盘中包含谷歌的信息。

但这些信息,卡兰尼克都选择了“留中不发”。

一切的一切,都为Waymo状告Uber埋下了导火索,并且给了莱万和卡兰尼克关键一击。

虽然在Waymo起诉Uber的几个月里,Uber方面还拒绝停止莱万的工作。但2017年5月26日,莱万多夫斯基最终还是被Uber解雇——当然,核心原因是卡兰尼克自身难保。

解雇莱万18天后,卡兰尼克的Uber CEO之路也走到了尽头,2017年6月13日,卡兰尼克也在董事会的压力下,公开宣布辞去Uber的CEO职位。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3群开始招募啦,欢迎对AI感兴趣的同学,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5入群;


此外,量子位专业细分群(自动驾驶、CV、NLP、机器学习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及研究人员。


进群请加小助手微信号qbitbot5,并务必备注相应群的关键词~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