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位厅官因为引进外资过程中弄虚作假等原因被立案审查:完不成外资招商引资任务该怎么办?

2017-11-10 政经参考

他曾经是区委书记,后来担任地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如今,他被立案审查。他就是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海平。

他被立案审查的原因有不少,但根据江苏省纪委的通报,有一个原因值得我们关注:在完成外资引进任务过程中弄虚作假,用财政资金购买虚假外资造成损失。

大家都清楚,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利用外资是东部地区考核的最重点,尤其在江苏、上海等地区。

所以地方官员压力是很大的。比如就拿王海平来举例。在举例之前请各位先看下他的简历,便于了解具体情况。

王海平简历


王海平,男,汉族,1961年3月出生,江苏淮安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9月任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2002年11月任金湖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2003年11月任淮安市清河区委副书记、区长;2011年6月任淮安市清河区委书记;2012年4月任淮安市清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15年1月任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清河区委书记;2015年8月任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7年7月,王海平被免去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职务,并辞去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大家看下,从2003年到2015年他都是在清河区工作的。作为区里的一二把手,他的招商引资压力其实是不小的。

 

比如说,2014年8月份,当时任区委书记的王海平就主持了当地利用外资工作推进会,他在会上直接说:新批项目数、协议利用外资额等不太理想。

实际上这样的利用外资推进会经常举行,基本上一个月开一次会。大家想想这个压力。到了10月份,王海平同样在利用外资推进会上说,利用外资是市委市政府考核重要内容。

要知道,指标是高的,年年在增长。在2010年年初淮安召开的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淮安市提出新一年的全市招商引资目标——“全市利用外资超10亿美元,各县(区)实际利用外资超1亿美元”。相比之下,2009年该市实际利用外资仅5.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最少的一个县(区)仅5000万美元。

大家也知道,利用外资对于苏南、珠三角等地区还是有角度便利条件的,对于苏北、粤西粤北地区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毕竟区位优势相对不明显。但外资引资指标对于苏北等地并不见得就低。

这就导致部分官员走歪门邪道了。根据官方通报,王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王海平采取的方式如下:王海平主政淮安市清河区期间,急于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利用黄某等人从香港以投资名义汇入的近两千万美元,注册验资后,以工程款等名义返还给黄某(下文就会提到黄某的身份)等人,并支付手续费三百余万元。

这个方式其实在早期,不少地区都采取了类似的方式。那为啥淮安、王海平被首次在官方通报中提及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事件负面影响真不是一般大。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监测发现,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淮安及周边地区20余家公司大量外汇频繁异常结汇,涉嫌跨境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

随着公安机关的深入调查,一个涉及金额近30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基层政府招商引资作假“利益链”渐渐浮出水面。

据淮安市淮阴区法院于2015年12月做出的一审判决,淮安市有31家基层政府参与“借用外资”一事,涉及金额高达近30亿元,基本囊括了该市的主要区县和乡镇、街道。


庭审显示,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借用港澳特区商人的身份,注册纯粹的空壳公司,从中介那里借来“外资”,注资完毕1-3天左右后,再以支付工程款、设备款的名义把资金转回去。按照约定,每用这种方式完成“招商引资”100万美元,中介可收取12.5万-18万元的人民币作为手续费。有的基层政府还被指向中介出具履约承诺书。

在上述淮安市淮阴区法院审理的“非法经营案”刑案中,黄兰英(就是前文提到的黄某)等7名招商引资“掮客”被指非法经营外汇金额达人民币29.7724亿元。

早在2013年,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龚震曾对淮安市引进外资进行过调研。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龚震调研的初衷是当地有良知的官员向他透露“花钱买外资现象严重”。龚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淮安市这股利用外资的“浮夸潮”兴盛于2010年。当年,几近翻番的增长任务激发了重压之下基层官员的“创造力”。保守估计,当年至少5亿美元的到账外资是买来的。为买外资,该市一年的花销至少是8500万元。

事实上,不仅是淮安,这种现象以前在不少地区都存在。但目前情况下,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少,甚至在部分地区基本绝迹。淮安地区也加强了管理。

根据识局君与多个地区交流,在目前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基本上已经没有地区这样做了。现在各地对外资考核非常严格,假外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目前,各地利用外资压力巨大。我们为各位读者奉上外资的一些新趋势,不见得正确,仅供参考。

1、整体来说,大型外资企业在国内布局高峰期已经过去。直白点说,该进来的大型企业基本上进来了。

2、中小外资企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部分欧美家族企业进入中国速度较快。核心原因是还是看中了中国市场,以及部分家族企业子孙后代不愿意接班,加上欧洲经济形势一般,开始逐步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而职业经理人倾向于对外扩张。

3、看中中国资金的外资小企业越来越多,他们希望拿到中国资金,并与有渠道的中国企业一起合资成立公司,共同拓展市场。所以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很重要。而且说上下游企业资源也很重要。资本招商、以产业链招商都很重要。

4、外资公司中房地产投资比例减少。

5、外资中金融要素在增加。实业+金融的组合越来越多。

对于引进外资的考核,希望各位地方政府的伙伴们淡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啥大不了。完不成任务,大不了拿不到绩效奖,反正本来也没多少。。。。。(哭)。


相关阅读:



江苏省纪委通报称,王海平“在完成外资引进任务过程中弄虚作假,用财政资金购买虚假外资造成损失”。此说法在各级纪委关于落马官员的审查情况通报中系首次。


11月6日,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网”通报称,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海平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通报称,经查,王海平“在完成外资引进任务过程中弄虚作假,用财政资金购买虚假外资造成损失”。


记者注意到,如此说法在各级纪委关于落马官员的审查情况通报中系首次。

在此之前,2016年9月,澎湃新闻曾刊发报道《江苏淮安招商引资作假链条:31家基层政府涉嫌买30亿外资》,对一些干部用财政资金购买虚假外资等乱象予以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王海平出生于1961年,曾长期在淮安下属区县工作。


2004年3月,王海平出任淮安市清河区区长,2011年就地转岗清河区委书记,直到2015年调任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海平


王海平在清河区担任党政主官长达十一年。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已于2016年底落马的肖本明(曾任淮安市委常委、秘书长),曾于2005年至2011年间担任清河区委书记,和时任区长王海平长期搭班。(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富贵门往期文章《江苏落马厅官肖本明的涟水往事》)


王海平在外资引进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部分细节可追溯到2012年左右,也就是他刚刚接棒肖本明出任清河区委书记时。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判决书显示,2012年左右,被告人黄某某等,曾“利用淮安市境内某些地方政府部门急于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心态”,通过他人组织境外美元,以招商引资投资款的名义汇入政府指定的企业账户,注册验资后,在政府或相关企业协助下立即以支付工程款、设备款等名义申请银行结汇成人民币,再相继转入被告等人指定的账户。被告人从而按相应比例收取好处费。


其中,在2012年3月至6月间,被告人黄某等人曾为清河区下属三个街道的三家公司,从香港以投资名义汇入近两千万美元,共收取手续费三百余万人民币。

目前,数十名被告人已不同程度地获刑。


除了在完成外资引进任务中弄虚作假,江苏省纪委通报中称,王海平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等等。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对肖本明的“双开”通报中,上述两条同样存在。


江苏省纪委表示,依据相关规定,决定给予王海平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违纪款物予以收缴,其涉嫌犯罪的问题和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来源 / 识局园区研究中心

编辑 / 梁晓雨  审稿 / 石雅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