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甘肃官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018-04-03 政经参考

来源 | 政经参考综合整理于侠客岛等



在经过了各大央媒、网媒集体发声,网友大片声讨批评之后,“甘肃省‘扶贫公路’偷工减料,刷层涂料就算整改”一事有了正面回应。


2日上午,甘肃省正式对外发出声明:立即启动问责程序,对偷工减料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调查处理


事件


事件的具体细节就不再赘述,可以参看昨天的推文(点此阅读)。简单来说,就是甘肃省的一条总投资近16亿元的扶贫“折达”公路(折桥到达川),被媒体曝出偷工减料,隧道内原设计中的“双层钢筋”,施工后竟然变成“单层钢筋”,被要求整改则敷衍了事,刷层涂料就算完事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条新闻的调查中,央视记者也多次碰壁。找到公路局,公路局称管不了;找到交通厅,交通厅却称应该去找交警,甚至给出这样的处理结果——


上面领导说这个事情,已经接待完了,想待着就待着,不想待着就走,找公路局也行、找别的单位也行。


经过媒体的曝光之后,甘肃省终于正面回应问题。媒体报道,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就此事作出批示:


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不作为不尽责、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严重的案例,发生在三令五申要求转变作风、不推诿扯皮、正确对待各方监督的现在必须严肃问责,责成交通厅党组立即安排查验现场,全面整改路隧问题,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检查,省监委启动问责程序,省政府正式函复央视,表明我省态度,诚恳接受监督”。


各项整改工作也在紧急推行。当地成立了专项调查组,从项目立项、建设、资金、管理全过程进行调查;在进行交通管制的基础上,安排专人24小时疏导车辆,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出行便利和安全;请交通运输部检测中心专家到现场对原维修加固方案进行技术论证,进一步充实完善整改方案;同步明确整改内容、质量标准、施工进度等。


与此同时,责成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在昨天处理6名工作人员(省公路局副局长赵书学、省公路局建设处处长廖海东、副处长杨爱民等6名公务员进行停职处理、接受调查)的基础上,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同时,尽快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此外,甘肃省也启动了问责机制,重点查三方面的违规违纪和工作作风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信访接待、办理情况督查,严查不作为、不尽责、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作风问题等。



问题


官僚主义是一个老问题,不新鲜。但凡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从革命时期开始,中共也多次进行过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一直到十八大以来的“反四风”,反官僚主义显然“一以贯之”。无论是从中央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的需求,还是从“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出发,官僚主义都是必须不断“革”、“禁”、“反”的事项。


从这一事件的产生、酝酿到爆发成为舆情,显然,当地的行政生态出了问题。


坦白讲,以岛叔多年一线实地调研的经验,各地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并不罕见。但是十八大以后,在整改过程中敷衍塞责、推诿至此,也实属少见。


从行政体系运行逻辑看,出现此次事件,暴露出背后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行政惰性太强,相关部门和官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将行政体系最为恶劣的一面展现无遗。


诚然,官僚制具有天然的惰性,它习惯于按部就班,各部门总希望利益最大化、责任最小化。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行业监管部门的公路局,也消极作为,在媒体曝光后仍推诿塞责。可以想像,在相关官员看来,形式上按部就班“履职”,组织调查组、出份调查报告,事情就算完结了。这是典型的科层制“卸责”的逻辑,是在钻科层制的程序漏洞。


二是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并不出在常见的部门职责不清上,而是出在责任单位履职不到位上,很是少见。不能否认,基于部门职权有限等原因,以公路局牵头来组织联合调查组可能力有不逮,但这不能成为其卸责的理由。正常情况下,如果公路局无法有效行使职权,完全可以申请上级部门及主管领导介入嘛。如此拖延不办,甚而应付了事,难辞其咎。


三是政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应性很差,在处理上访及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显示出权力的傲慢。无论如何,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交通厅安排保安接待信访,且让保安代表信访部门领导宣布处理结果,是出于回避舆论监督的动机,还是有意刁难记者采访,都显得过于傲慢


尤其是,在越来越强调舆论监督,也越来越重视信访工作的今天,当地有关部门的做法,说明当地政府的回应性有待加强。



生态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行政生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生态,指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分配及权力运作场域;二是外部生态,指政府与市场、社会、媒体等互动而成的网络。


从这个角度看,当地政府的行政内部、外部生态都不够正常。


从内部生态上看,如此之大、如此之明显的政府失责问题,竟然找不到履职部门;即便有责任单位,还百般卸责。这说明相关部门和领导缺乏担当,也说明其政府机构的权责关系有待理顺;


从外部生态上看,行业主管部门竟然无法有效监管行业问题,这既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原因,也在深层次上说明政府与市场关系之不正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地行政体系对群众投诉、舆论监督如此迟钝,甚至有意排斥,说明当地政府机构既没有认识到政府的回应性是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没有认识到,加强与社会、媒体的互动是避免行政惰性、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其实,如果我们把视野打开一些就会发现,当前大部分地方的政府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清晰的问责机制。因此,在出事之后,他们能够迅速在舆论监督等外部压力的传导下,将舆论关注的一般的“问题”上升到“事件”,加大对其处置力度和速度。


这既得益于外部压力的传导,也得益于科层体系内部处理问题的机制的畅通,比如督查、开放群众投诉等。例如,一般上级领导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之后,哪怕存在“懒政”思维,也多会出于避免引火上身的考虑,迅速处理。


当然,不可否认,科层体系往往有自我封闭和保护的天然属性,它会尽力避免舆论监督等外部力量干扰。不过,在开放社会,这已不可能,也不可逆。然而,这样一个不大可能发生在开放社会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这说明,当地政府的监督体系并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


原因?或许是被官僚体系的惰性给吸纳掉了。毕竟,当地政府是直到央媒介入、大规模曝光之后,才真正“被触动”。



改善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虽然这件事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但痛定思痛,以此为契机,着力改善当地的行政生态,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却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发生此类事件之后应有的进一步行为。


在岛叔看来,对当地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科层体系进行有效动员


我国是一个政治与行政合一的国家,行政行为往往承担着诸多政治功能。普通群众也恰恰是从相关部门和官员的具体行政中,来感知人民政府的职责和道义。经验地看,很多时候,为了行政的政治内涵,各级党组织通过政治动员,往往能够打破行政部门的常规运作模式,使之加速运作,进而克服官僚制的惰性。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很多行政事务,一旦上升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便被赋予了极强的政治性,相关部门及官员也不会将之作为一项普通的行政事务来看待


就事论事,这件事明显反映出当地科层体系惰性太强,日常运转中的动员太少。这才导致相关部门和官员麻木不仁,处理事务时推诿、搪塞。此外,当地对待媒体的做法,也反映出当地科层体系自我封闭的生态太强,不善于运用媒体监督等方式来改善行政生态


如今,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通过开放媒体监督,甚至主动采取电视问政等方式,实现了督查转作风的目的,不仅训练出了政府机构回应外部监督和诉求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了政府机构的日常运作


说实话,如果当地政府能通过此次事件举一反三,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专项整治,严查不作为、不尽责、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作风问题,使计划有序、持续进行,或许是改善当地行政生态的一个契机。


我们常说,危机倒逼改革——这也就是“危机”一词当中,“机”字的真正涵义。


相关阅读:

贾也:欠修的人,失修的路——16亿“扶贫路”咋变“危险路”


导语:投资16亿扶贫路刷涂料算整改

常言道:“世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而致富的路是人修出来的!”

有些人根本就不配称之为人的,欠修的他们是从来不走人路的,自然也就修不出致富路来的。

今天就来说说这些欠修的人修出的16亿”扶贫路“——折达公路!

一、拍案惊奇,刷涂料刷三观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4月1日上午,央视报道称,甘肃投资16亿元的扶贫公路折达公路考勒隧道工程质量差,双层钢筋施工后变单层,存在安全隐患,而“整改”措施竟然只是刷涂料。而如此“整改”,却通过专家评审会,说是去年11月底已经整改完成了。

看完整段视频后,感觉触目惊心。这不是古装剧中才会出现的问题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推诿扯皮玩得溜溜的。连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吃到了“闭门羹”的待遇,如果真的出了事故,那么受害者家属真是投诉无门啊!

整改刷涂料,大大地刷三观了,看来又是单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不可思议的是,如此豆腐渣工程被人发现后,施工方和监理方竟然刷刷涂料就想瞒天过海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作假行为又被人发现后,施工方和监理方依然如此淡定,从来都不当一回事,简直是在拿老百姓生命安全开玩笑了!

谁叫他们这么干的,又谁给他们这么肥的胆子?答案也只能到政府监管部门去找。

记者去政府部门调查,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衙门之气之浓重,令人拍案叫绝。

省公路局的杨副处长抽烟的姿势非常销魂,面对记者吞烟吐雾,将办公室搞得像天上人间一般,面对记者调查,又是一问两摊手三不知,“人家说整改好了,我没空上去看去。我们公路局也是行业监管,正儿八经我也管不了人家,我只能督促一下!

既然公路的事不归公路局管,那调查记者也只能找省交通厅了。

省交通厅那就更是干脆了,直接把调查记者晾在一边,一晾就晾上两天,弄得整个交通厅就只有保安才在上班一般。最后还是由保安代表交通厅信访办,宣布处理结果:“上面领导说这个事情,已经接待完了,想待着就待着,不想待着就走,找公路局也行、找别的单位也行。

调查记者不折不挠,决不死心,表明自己公路局已经先行去过。最后女干部通过电话给出了记者调查方向:“找交警啊!出事故了你找交警啊!??”如此狡辩推诿,如此语气强硬,却还是连和记者见面的胆量都没有,一个堂堂的省厅单位竟然这样,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啊!

这帮人个个采取“一推二拖三不理四耍赖”应对之策。看来见到好处就抢,出了问题就逃,全是不要脸的人。

这也难怪甘肃的路也是全国最差的,也难怪甘肃的路不偷工减料才是大新闻。

二、扶贫攻坚,难攻政治生态

这事现在也只能靠央视记者新闻曝光,才会引起当地官方重视的。

至于当地法律一直处于“空转”状态,充其量就是个摆设罢了。也就是说,一些热点事件一直在发酵,有了社会影响,甚至影响政治生态,于是地方政府才会做些亡羊补牢的事。但即使是“亡羊补牢”了,也可能只是敷衍塞责,做做花架子罢了,最终可能成为“豆腐渣工程”,就等着“屎干了不臭”。

众所周知,甘肃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没有路根本无法发展。现在好不容易国家有了钱,拨下来给你们修路。结果一帮官员和奸商视为生财之道,偷工减料,中饱私囊,造出如此不堪的豆腐渣工程。良心何在,这是陇原父老的发展之路,脱贫之路啊!

看来扶贫扶的还挺精准的,开始专门扶一批官员和奸商了。

他们官商勾结、偷工减料、中饱私囊,枉顾老百姓生命安全。他们不是苍蝇,是老虎!而且是一群老虎,绝对是吃人的一群老虎!

这一群人才是甘肃一直落后的罪魁祸首。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尽管也有发展,但甘肃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始终排在31个省级行政区的倒数第一。原来原因就是在于当地政治生态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想想也是,甘肃近几年的烂事、丑事也够多的,祁连山生态事件、杨改兰杀子自杀事件、扶贫路偷工减料事件……试问哪一件不是折射了当地的政治生态?

连修路挖隧道的扶贫款都敢动,那扶贫工作的呢?细思极恐啊,2020年要全面小康呢!

16亿扶贫路背后映射的社会现状,远远比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情报更多。“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标语曾经成为我国大江南北的标配,可实际情况如何?

有一些地方修路纯粹是为了拿到国家专用款、扶贫款,这拖个一两年去放高利贷或者放银行拿利息,利润从上到下层层剥削;有一些地方则就像甘肃扶贫公路一样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这种做法在修路方面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秘密。谁若是有那种“闲情雅致”去为了正义去曝光,谁就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必须坚决打倒、封杀的。

时间行进到今天,我们国家也没有多少人敢发声了,即使发声了,也未必敢说真话的。毕竟那么多因言获罪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

这事现在也靠央视来批露一下,但即便如此,也是被皮球一样乱踢一阵的!

结语

16亿“扶贫路”被曝光偷工减料,幸亏是央视,稿子没被撤下,才引发社会如此强烈的反响,如今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差不多丧失殆尽了。


编辑 / 崔璀 

审稿 / 吴玉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