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能人回乡怎么干?一位市委书记近3500字脱稿讲话,专门谈了这件事!

2018-04-09 政经参考

来源 | 政经参考综合整理于基层政库等


“年轻时在外打拼,‘少年不知愁滋味’,到了现在这个年龄,‘醉里吴音相媚好’,有能力、有愿望回乡创业,所以这个时机非常好。”


4月6日,清明节期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与来自全国29个省市30多个商会的86名黄冈籍企业家代表在黄州共话能人回乡。


刘雪荣从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谈了能人回乡这件事:为什么要干这件事?为什么能够做这件事?能人回乡能够做什么?能人回乡如何推进?


3500字脱稿讲话通俗透彻,信息量很大,有很多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相信看完后,你会对当前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推荐收藏反复阅读。



刘雪荣同志

在黄冈能人回乡创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8年4月6日  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商会会长,朋友们: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个风清景明、慎终追远的季节,大家怀着共同的心愿,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地赶回,缅怀自己的亲人,感恩自己的家乡。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市工商联、市总商会把大家邀请到一起聚一聚聊一聊,我觉得很有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共黄冈市委、市政府,代表750万家乡人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陆续收到来自家乡的微信和邀请函、倡议书。市委、市政府也发了一个公众微信,叫《市委市政府出台“千人计划”,喊你回乡创业啦》。各县市区也都通过各种方式,邀请能人回乡创业。这是当前全市上下一项共同的任务。


能人回乡创业,我觉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所有从家乡走出去的、在外地工作的同志,我们都欢迎回到家乡创业或者在家门口就业。狭义的就是我们最近提出来的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我国引进高端人才有个“千人计划”,我们提出的是黄冈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的特点体现在“三个聚焦”上:


第一,聚焦“三农”。聚焦农业农村农民,解决“三农”发展问题。


第二,聚焦规模。要求创业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发挥农业规模效应。


第三,聚焦目标。计划在今年6月底以前,引进1000个有实力、有意愿的黄冈在外能人回到家乡,到农村去投资兴业。


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有力推动黄冈决胜全面小康、加快老区振兴崛起,为此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强有力推进。这里,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干这件事?


首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内涵是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靠实干才能实现的美好蓝图。从哪里干起呢?我们需要引进大量能人回乡,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


其次,是助推精准扶贫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黄冈是湖北脱贫攻坚主战场,任务十分艰巨。脱贫攻坚措施是“五个一批”:产业扶贫一批、异地搬迁扶贫一批、教育扶贫一批、医疗扶贫一批、政府兜底一批,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输血”类,二是“造血”类。


“输血”类就是国家拿钱,通过转移支付、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直接扶持贫困户,如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政府兜底等。在医学上,对生命有危者进行输血是为了保存生的希望,但要恢复健康必须增强造血功能,增强自身免疫力,让他能自己下地走路。扶贫同样如此。要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根本上要靠产业,靠市场主体的带动。


黄冈在产业精准扶贫上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政府+市场主体+金融+保险+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模式。如果没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目前,全市参与到精准扶贫中的市场主体有2000多家,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带动力不强,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增量,这还得靠家乡人,靠从家乡走出去的能人,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其三,是落实“三乡工程”的需要。


“三乡工程”即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


“市民下乡”就是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去,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带动农村消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


“能人回乡”就是让在外能人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创新创业。


“企业兴乡”就是回来办企业,推进乡村发展。


所以,我们实施能人回乡“千人计划”,正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乡工程”决策部署的落地举措。

第二,为什么能够做这件事?


我把它总结为“两好一多”:


第一个好,是政策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三权”如何分置呢?即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放活土地经营权。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都是高含金量的政策。


第二个好,是时机好。


我们提出实施能人回乡“千人计划”,可谓正当其时。为什么呢?改革开放以来,从家乡走出去那么多人,成长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成功人士,有50年代、60年代的,还有70年代、80年代的,中坚的骨干力量集中在70年代、80年代,处在30多岁、40多岁,事业兴旺、如日中天,正是事业的高峰期,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技术、经验,具备相当的能力。


这个年龄的人还有个共同特点,随着年岁增长,乡愁越来越浓,家乡情结越来越重。年轻时在外打拼,“少年不知愁滋味”,到了现在这个年龄,“醉里吴音相媚好”,有能力、有愿望回乡创业,所以这个时机非常好。


一个多,是能人多。


据粗略统计,黄冈每年在外面打工的,在130万到160万人之间。其中,当了老板的成功人士大概有6万人。我们提出“千人计划”引进1000人,在6万人里仅占1.7%,100个人里面回来1.7个人,这个保险系数很大了。


所以,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到了能办这个事的时候,到了能办成这个事的时候。


第三,能人回乡做什么?


简要回答就是回乡创业。具体来说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回乡兴办一二三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人回乡“千人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天给大家发了一个材料,介绍了黄冈市的银杏、油茶、蕲艾、虾稻、畜牧产业相关情况,这都是非常好、特别适合回乡投资的产业。既可以搞种养业,也可以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办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


第二个方面,采用市场化的举措。


我们请能人、老板、企业家回来投资,就是要成立公司、办专业合作社,用市场化的办法来推进乡村振兴。这就要求市场主体具备实力、达到一定的投资规模。


根据我们这几年的切身感受,千万级至亿元级的市场主体,最适合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与贫困户紧密联结。市场主体实力少于1000万元,带动能力非常有限;实力过大,好比航母开到近海,水太浅难以停靠。当然,千万只是个概数,并不是非得刚好1000万元,分一年、两年、三年投,也都可以。


第三个方面,把农民纳入到市场体系中去。


千百年来农民难以脱贫致富,根本原因是农业的小农户小生产小作坊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与市场体系距离远,不可能致富。能人回乡就像一个桥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让贫困户参与到企业的组织化生产经营中,就能把农民带到市场的大海里去。


打个比方,农民过去的生产方式,如同一个小舢板在家门口的小水塘里面划一划,翻了可以拉起来;如果要到大江大河甚至海洋里去,他没这个本事,得靠大船把他带到大江大海里去。这个大船,就是我们的市场主体。现在让农民买一张船票,搭上你这艘船,到大市场的广阔天地里面去,这样农民就致富了,农村就致富了。


根据我们这些年的体会和经验,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的渠道有三个:


一是土地流转得租金,农户拥有土地的承包权,流转经营权得租金,一年大体上500块钱左右。


二是资产资源入股得股金。


三是到企业打工得薪金。如果一个企业带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农户、贫困户,他就能稳定脱贫致富了。


第四,能人回乡如何推进?


3月15日,黄冈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发出《关于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加快培育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新动力的通知》,发出了致黄冈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一封信,诚邀能人回乡创业、回报桑梓。县、乡、村三级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政策层面,我市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加快推进银杏、油茶、蕲艾、稻虾、畜牧产业发展的扶持措施,推出了19条高含金量的优惠政策。


工作层面,三月份启动后,四月份进一步动员,5月份考察洽谈,6月份签约,下半年开始实施。今天,我们把商会会长动员起来,会长回去后把网络的几百家几千家会员发动起来,必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推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这就是我们的“千人计划”。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诗人余光中写的那首著名的诗“乡愁”。我希望大家把乡愁转化成乡恋,用乡恋把自己变成乡贤,通过千千万万的乡贤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富裕美丽新黄冈。


刘雪荣同志简历

刘雪荣,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黄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第一校长。

1980.09——1984.07,华中工学院电力工程系电机专业学生

1984.07——1985.03,十堰市汽车制动蹄厂车间主任助理、团委书记

1985.03——1985.12,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

1985.12——1987.03,十堰市汽车制动蹄厂宣传科长

1987.03——1987.09,十堰市委组织部干事

1987.09——1989.06,十堰市委办公室秘书科干部(1988.04任副科级干事)

1989.06——1992.10,共青团十堰市委副书记

1992.10——1997.01,共青团十堰市委书记、党组书记

1997.01——1998.09,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1994.09——1997.07,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习)

1998.09——2000.06,竹山县委书记

2000.06——2001.12,十堰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其间:2000.03——2001.03,美国俄亥俄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习)

2001.12——2003.02,黄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2003.02——2006.07,潜江市委书记

2006.07——2006.08,黄冈市委副书记

2006.08——2007.01,黄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7.01——2013.02,黄冈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2008.09——2008.11,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专题研究班培训;2009.10——2010.01,中组部第九期外语强化训练班培训;2010.07——2010.08,美国哈佛大学中组部“政府高级管理者项目”学习培训班学习)

2013.02——2016.01,黄冈市委书记

2016.01——2016.03,黄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6.03——2018.01,黄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第一校长

2018.01——,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黄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第一校长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


编辑 / 崔璀 

审稿 / 吴玉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