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辫子老师“创意写作36计”(之四)
长辫子老师“创意写作36计”
第四计:小心“形容词”
文/郭学萍
自古以来,诸多名家巨匠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写作经验之谈。
郭沫若说过:“写文章要老实一点,朴素一点,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
英国作家斯坦利·沃克也说:“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显示力量,就以为十个形容词就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斯坦利·沃克又说:“所以,我们要像挑选宝石和情人那样选择形容词。”
一、会用形容词
我的观点是,就像各种各样的颜色一样,本身没有什么好坏,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粉色,有人喜欢黑色,有人喜欢褐色。形容词也是如此,不是可不可以用,而是看你会不会用,能不能用得恰到好处。比如说“浩浩荡荡”这个词语,仿佛每个人都会用,什么“浩浩荡荡的江水奔腾不息”“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浩浩荡荡的队伍一往直前”……这么用也就是司空见惯的媒体语言吧!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写过一本童话书,书名叫“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
晚上七点多钟本来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刻、美妙的时刻。一家人一起吃吃水果,看看电视,讲讲故事,或者到外面去躲个猫猫,数数星星,还或者索性早点躺在床上睡个好觉。
然而,李拉尔的晚上可不是这样,李拉尔的所有的晚上都不是这样,李拉尔和他所有的同学的所有的晚上也都不是这样。对于李拉尔和他所有的同学来说,“晚上七点多钟的幸福时刻”实际上只能是一个梦想,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童话。
这是一个关于童话的童话,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本来可以是孩子们的最平常、最正常、很有趣,很开心的生活场景,而在现实中,它却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一个遥不可及的童话。
在现实中,爸爸妈妈总是以为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没有区别,一放学就该开始做作业,就像妈妈一下班就得洗菜做饭一样。在梦里,李拉尔和他的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区别,这却是因为爸爸妈妈也成了孩子,他们在李拉尔的带领下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玩耍。
(梅子涵等《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在梅子涵先生的笔下,晚上的童话是“浩浩荡荡”的,晚上的玩耍是“浩浩荡荡”的,这里的形容词用得实属艺高人胆大,出手不凡。我也曾在某次带着学生春游后,用“浩浩荡荡”写了一首小诗,
油菜花浩浩荡荡
○郭学萍
油菜花浩浩荡荡
在阳光下
一泻千里
天空装在池塘里
云朵在池塘里嬉戏
这个春天好深啊
仿佛装得下所有的惊喜
(2015年4月14日,于春游途中)
原来,形容词并不可怕,全看你会不会用。不会用的,一用就落俗套,一用就肉麻;会用的呢,一用就点铁成金,一用就化腐朽为神奇。所谓小心形容词,少用形容词,怕只是你没那个本事,不敢用,不会用罢了。如今弄得形容词声名狼藉,实在是有点冤枉了。自己功力不够,还怪形容词,真是有点睡不着觉怪床歪了。
文章个个会写,不过是一堆词又一堆词,由着各人去组装搭配。同一个“浩浩荡荡”,有的是俗笔,有的成妙文,全看各人的文字修行了。
有一本很好玩的书,书名叫“了不起的小盖茨”,作者是英国作家利兹· 皮琼,如果你喜欢看《小屁孩日记》,那么你也一定喜欢看这本书:轻松的语言、幽默的漫画、富有童趣的手绘字,所有孩子感兴趣的元素全都融进了这本书中。而我首先被这本书吸引住的,却是写在开篇的一段推荐语,请注意推荐语中的一个高频词——“稀里哗啦”。
这是一本好玩得稀里哗啦的书。
这是一本好笑得稀里哗啦的书。
我们说不清它是出自谁的手,是作家,还是一个小孩?我们说不清它到底算什么,是小说,是涂鸦,还是一本图画书?总而言之,它是一个怪咖。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校园小说的小学生,那么读它吧,因为它就像是你自己亲笔写出来的那么真实、生动。别的我不敢保证,但你绝对每读一页都会发出稀里哗啦的笑声!
(幻想小说家 彭懿)
“稀里哗啦”,原本是拟声词,通常用来形容雨声,或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却用“稀里哗啦”来形容笑声。这种出人意料,看似不合常识和逻辑,却又准确、形象、生动、精炼地写出了这本书的引人入胜和与众不同。让我们在心中忍不住赞叹一句——亏他想得出!
二、慎用形容词
可是,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因为他们对成语一知半解,运用起来常常令人啼笑皆非。下面是微信圈中被刷爆的一篇小学生习作:
我 的 家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三人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柜台前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有时甚至助纣为虐。
我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后,80分以下女子单打,70分以下男子单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打。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活力家!
是不是还没等看完,你已经忍俊不禁了?这就是简单堆砌成语的结果。所以,对这样的习作,我们要提醒其“小心”形容词。这当然仅仅是个“意外”,或者仅仅是某个网友的一次“恶搞”。
三、妙用形容词
书评家萧乾先生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A.秋天刚到,一些银杏叶就落下来。
B.秋天刚到,一些性急的银杏叶就落下来。
A句就让人感觉很直白,B句只是加上“性急的”修饰了一下,就把黄叶拟人化了,整个句子就让人觉得充满了情味,意境也就出来了。再如:
A.草地上,小野花在开放。
B.草地上,小野花在从容不迫地开放。
B句加上“从容不迫地”,就让小野花有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充满意趣。又如:
A.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同时又是那么清,那么深。
B.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一个地连起来才成。
请注意B句中划线的部分,作者不仅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海水“蓝”“清”的特点,还通过想象把“深”的程度进行了具体描述,诗意美好,引人入胜。
(2018.10.24,全国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团队成果展示观摩活动在苏州吴江举行。上午开幕式后,是我的工作室团队展示,下午是来自东莞的陈德兵工作室展示。很久没有用如此整块时间听课,辛苦着,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