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的傲慢
电影界的编导演等人士,我一直无缘结识,没什么熟人、朋友,直到有了电影《最长的一枪》。这电影的编剧我认识,还比较熟。他的微博ID是 @二逼瓦西里。从此以后,电影界,咱也算是有熟人了。
朋友的作品上了大屏幕,可喜可贺。按说我应该写个介绍、评论之类,帮着宣传推广一下。问题是,《最长的一枪》这电影的故事性很强。要介绍的话,就要复述那个挺复杂的故事。这可并不容易,对此我信心不足。而且,就算我勉强复述出来了,没看过电影的人,还是会不清不楚。聊电影这事吧,前提是大家得都看过,这样才能心领神会越聊越投机。所以,有兴趣,还是买票去吧。
我打算想聊点儿别的。
看这电影的时候,我好几次暗中偷笑——是偷笑,并没笑出来,因为当时的情节并无笑料,有的甚至正在紧张惊心时。我呵呵傻笑,会让一同观影的朋友莫名惊诧。偷笑的原因是,我感到了某种熟悉的情境。这情境,经常出现在那位编剧的日常表达中。看到他把这些写成电影剧本,很有喜剧效果。
这就是老男人的傲慢。
我们这个社会,正在高歌猛进地向消费社会进发。这个趋势其实有不小的问题,值得担忧之处不少,但时代大潮如此,螳臂当车也没用。在消费社会里,一个明显现象就是大家都讨好年轻人。年轻,意味着更充沛的精力,更强烈的参与热情,更多的消费欲望;总之,意味着潜力巨大或现在就已经巨大的市场。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年轻人,谁就站在风口上。
所以,政学商各界,都竭力讨好、恭维乃至追随年轻人的偏好、兴趣、动向,用各种方式鼓励、赞颂、推崇年轻人。谁要是看不惯年轻人的时尚,别人不说,自己都会觉得已经落伍。就算嘴上不承认,心里也会惶惶然。
年轻人如此抢尽风头,其他年龄段的人难免会忿忿然。这位已经人到中年的编剧就是如此。他公然对“追捧小年轻”之风表示不以为然,并多次引用王朔的那句话:年轻算屁啊,谁没年轻过,但你老过吗?
对这种不以为然,我很有同感。年轻当然有很多优势和好处,但年轻也往往意味着愚蠢、片面、偏激和经验不足。回顾自己年轻时的言行,我就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此处省略一万字吧)。
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风气都是相反的。追捧年轻人,基本上是个20世纪的现代现象。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就写道:
这种不信任感——把每一个年轻人视为“不完全可靠”——在当时遍及所有的社会阶层。谁不幸看上去显得特别年轻,那么他就得到处克服那种不信任感。于是,产生了一种今天几乎不能理解的风气:年轻,处处成为升迁的障碍;年老却成了有利条件。
今天,到处推崇年轻、活力、干劲、自信;而在那个太平年代,任何一个想要进取的人,为了使自己显得年老一些而不得不想尽办法打扮自己。刚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医生就已蓄起大胡须和戴上金丝边眼镜。男人们都穿长长的黑色小礼服,步履从容稳重,而且可能的话,挺起一个微微凸出的圆肚子,以体现那种刻意追求的老成持重。
青年人的那种朝气、自信、大胆、好奇、欢乐——这一切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令人羡慕的素质,但在那个一味追求“持重”的时代,却被看作是靠不住的表现。
深入辨析这种社会心理变迁的原因、过程和利弊得失,这可能要写好几本大厚书。这篇小文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这里要说的是,这位编剧显然也感受到了茨威格曾经感受的时代变迁。面对这种他不以为然的“追捧小年轻”之风,他用老男人的傲慢做出了回击。
在回击时,老男人们绝不缺乏手段和武器。
首先,哪怕是不那么出色的老男人,也会因为在某个行业中经营多年,从而拥有年轻人不具备的经验和能力。为了使用这个武器,编剧给主角选定了职业杀手这么一个对经验、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在这一行中,新手永远要敬仰前辈。老男人的优势,显露无疑。
选定了职业杀手这个行业,编剧还觉得不解气,就连杀手的掩护职业,他也特意选择了修表匠。看,又是一个越老越值钱,老男人可以一直鄙视小年轻儿的行业。扮演杀手的王志文第一次在影片中做修表状时,我就在偷笑了。这用意,也太明显了吧。
其次,面对小年轻时,老男人的重大优势之一就是:“这有什么可新鲜的,都是我当年玩儿剩下的啦……”所以,要想表达老男人的傲慢,一定要表现出吃过见过的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绝不能大惊小怪,要把深沉进行到底。
所以,片中的各个老男人角色,都是表情稳重,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更明显的表现则是台词。作为一个北京口音很重,说话啰里啰唆的人,我对此尤为敏感。如果你有意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片中每一句台词都高度凝练,几乎没有废词废字,也没有“哼哈就是、这个、那个,也就是说”等口头语。You know 算是个口头语,但其实是被专门拿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这让整部电影有很强的“话剧感”。恰好主角王志文等人都很有话剧功底。他们可以轻松驾驭此类角色。不但轻松,甚至我感觉,让他们倒贴钱扮演这种角色他们都愿意。在拍摄过程中,这些老男人应该是反复、充分发泄了对“小鲜肉”艺人的傲慢感:“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你们特妈的演得出来吗?昂?”
有人抱怨这电影前半部分的情节交代过分复杂了。其实,正好相反,前面交代情节、展开剧情时,所有的镜头的剪辑,都是高度精炼的。
老男人经常遇到的一种头疼事就是,面对那些思路不清、表达含混的家伙,当他们絮絮叨叨地发言时,你明明已经完全知道他要说什么,但碍于礼节和面子,还要强忍着听他说完。
在会议和社交等场合,我多次看到老男人们的这种不耐表情——年轻人很少见。他们或者开始眉头紧皱,或者开始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脾气暴的,干脆就会打断絮絮叨叨者的讲话,进入下一环节。
所以,精炼、准确、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表达观点,事实上成为老男人当众表达傲慢的一种方式。背后的那种不耐烦和鄙视,清晰可见。很多时候,我都很同情在场的那些不知所措、陷入窘迫的年轻人。
《最长的一枪》的镜头剪辑简直把这种老男人的傲慢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在我感到话已经说清了,情节交待已经够了,接下来就要看到煽情和废话的时候,镜头都会戛然而止,非常精炼,非常合适。我对絮絮叨叨的每次担心,都以放心而结束。这也是我多次偷笑的一个原因。
第三,老男人表达傲慢的一种秘密武器是“绝不提及”。其实,对于年轻人的时尚玩意儿,不管多么粗陋、无聊,大家还是会忍不住去看的。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老男人,会私下偷偷看,然后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出一无所知,以此显示出某种超越感——并不一定是优越感。
因此,一帮老男人聚在一起,表达傲慢和特立独行时,秘诀就是绝不提及流行的时尚玩意儿,相反,要刻意地采用那些老典故、老趣味、老习惯、老做法、老用具。诸如旧上海、法租界、长呢子大衣、白俄、手动剃刀、用烟嘴吸烟、老上海话、藏在冲水马桶里的手枪等种种元素,就算不是故意挑出来的,也足以反映出编剧的“下意识”——我们对时尚完全没兴趣,我们有更丰富更深厚的玩意儿,我们不屑于玩儿小年轻那些无聊的玩意儿……
种种用来表达老男人傲慢的明枪暗箭,在黑暗的影院中飞来飞去,反复表达出小年轻的鲁莽和笨拙,以及老男人操纵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引得我偷笑不止。
偷笑,当然表明同样是老男人的我,很得意于这种对“追捧小年轻”的凌厉反击。不过,虽然如此,这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文艺情节。对那种尽在掌握、从容不迫、搞定一切的人物,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中,我都既不相信,也不看重。我更愿意看到人类苦苦努力、拼命挣扎、耗尽全力,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之后才取得并不圆满的成功的那种意象。太轻松、太顺利的人生,飘飘然,不值得过,反倒缺乏观赏价值。
或许,把老男人的傲慢表达得含蓄一些会更好。固然,年轻人容易愚蠢、偏激和经验不足,他们的大多数选择都是错误的,甚至愚不可及。而且,社会事实上是由老男人们控制的。面对年轻人的张狂和社会一味的“追捧小年轻”,老男人们有理由表达不满和傲慢,并不失时机地给小年轻们一些教训和惩戒。
但同样千真万确的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往往不在老男人的经验和观念中,而是蕴藏在年轻一代无数的愚蠢、冲动、偏激和不理智中。人类注定要把这种成功率很低的沙里淘金进行下去,否则,社会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
电影结尾,李立群扮演的杀手经纪人,和本来被他设计陷害会死掉的小广东见面了。我以为小广东会杀了经纪人报仇。感觉编剧似乎也有这种考虑,经纪人表现出了紧张和不安,但编剧最终还是让老男人占了上风。小广东只有唯唯诺诺。
如果让年轻的小广东把老男经纪人杀了,并且是使用愚蠢、残暴、荒唐的方式杀了,会不会更好呢?有可能吧,我也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