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略论老戏骨对影视的破坏性

李子旸 李子旸 2021-01-25


刘宝瑞有一段单口相声《书迷打砂锅》,其中有一个人物,在书馆听评书《跨海征东》入了迷。说书先生都“且听明天分解”走人了,他还愣磕磕地原地不动。书场伙计收拾场子,请他家走吃饭去。他大怒问:“没听见吗?唐王被困淤泥河。是吃饭要紧,还是救驾要紧?”

这个人物当然可笑,但也能看出来,说书先生的表演非常精彩,引人入胜,把观众带入虚拟世界,还难以自拔。

这应该是表演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完全彻底的再现,让观众忘记现实世界,深深陷入他用表演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大家看戏看电影,不就是要享受这种摆脱或者说超脱现实世界的感觉吗?

以往,戏剧所以在民间广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依靠和当时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戏装、脸谱、舞台和丰富的色彩、乐曲,戏剧表演能把观众带入虚拟的世界并沉浸其中。

可能是因为多次反复表演,观众对剧情非常熟悉,戏剧渐渐程式化。程式化的结果就是,戏剧的“表演性”越来越重要,“再现性”却不那么重要了。这让观众有了不同的欣赏感受。

比如,同一部《空城计》。“再现性”带来的感受是,观众深陷戏剧冲突之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揪心于司马懿会不会率军冲进去,诸葛亮能不能挺过这个难关。“表演性”带来的感受则是,观众感叹演员表演得好,唱念做打俱佳,扮相也好看,老生那嗓子,绝啦!

观众的哪种感受更说明表演成功呢?我看还是第一种。

当然,戏剧既然已经到了程式化的阶段,再想“自欺欺人”地虚拟现实,已经不可能了。在剧场舞台,尤其是那些观众耳熟能详的老剧,重点必然转向“表演性”。这到底是损失还是进步,也说不清楚。好在,后来出现了电影电视。

电影电视出现以后,大大扭转了戏剧的“程式化”。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影视表演具备舞台戏剧难以达到的写实度和真实感。尤其是电影,大屏幕再加上影院封闭黑暗的环境,完全可以把观众带入虚拟世界,沉浸在故事之中。“再现性”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这种目的和标准来衡量,老戏骨就很有问题了。甚至可以说,老戏骨对影视有着不小的破坏性。沉浸在故事之中得观众,是不会想起什么老戏骨得。想起老戏骨了,就说明观众已经“出戏”了,也就是跳出影视讲述的故事,转而在一旁开始欣赏老戏骨们的表演本身。

不过,不必简单地认为这是影视创作者的过错。原因很可能和戏剧程式化时期的情况类似——观众对“表演”这事儿知道得太多了。

戏剧程式化时期,资深观众对戏剧的表演,从化妆到扮相,从唱腔到台词,都非常熟悉,有的老观众甚至还亲身上台票过。这种情况下,观众当然只能欣赏演员的“表演”本身,不再可能沉浸在故事之中。

通过布景、服装、灯光、音效、道具、化妆等种种办法,影视作品努力营造高度真实的表演场景,并且,人们一般不会像看戏一样反复观看同一部电影电视剧,观众去电影里票友一把的机会更是几乎没有。种种有利条件之下,本来,观众可以沉浸在影视打造的情境和故事之中,但新时代有了新问题:影视人太爱讲述他们自己了。

可能是为了扩大影响,保持热度,市场推广,现在,影视人往往在各种公共媒体尽量介绍自己,从开始成长,到考入表演学院,同学老师,创作历程,表演心得、片场花絮……只要能引起观众兴趣的,就尽量多说多介绍。

观众呢,也纷纷主动提升自己的观影水平,对演员的表演,要做到“内行级别”的欣赏。“老戏骨”这个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这一切看上去都很好很繁荣,但在不知不觉中,老戏骨们的电影有了程式化戏剧的效果——因为太熟悉,观众很难入戏,很难忘情地沉浸再故事之中。观众一直在冷静、客观地看电影,似乎随时准备从各方面给电影打分。

这是影视创造者想要的效果吗?我觉得不应该是。

老戏骨这个词的流行,其实凸显了一个事实,演员成了比影视作品更重要的因素。演员的表演,不再是为作品整体的表达服务,而是有了单独的价值。“戏比天大”变成了“人比天大”。

而那些乐于念叨“老戏骨”这个词的观众,与其说是在夸演员,不如说是在夸自己,夸自己的观影水平高,能看出表演的精彩所在。

看出来了吧,这是一个人人都急于表现自我的时代。这种时代是好是坏,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