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盘点 | 生物安全动态摘编(第40期)

2018-04-13 科技部社发司 社发科技

——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委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物安全研究小组整理生物安全动态信息,内容主要聚焦于生物安全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进展、国内外科技战略与规划、领域内热点事件以及专家观点评述等相关内容。


社发科技对生物安全动态信息进行摘编,全方位、多角度的提供国内外生物安全领域重要信息及动态,供广大粉丝学习借鉴。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第40期的摘编内容。



1

重点关注


特朗普任命强硬派约翰·博尔顿为白宫安全顾问 曾参与2001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五次审查会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前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接替麦克马斯特担任新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后者于4月9日走马上任。他一直在共和党政府倍受重用,最初涉足外交安全业务是在他担任国务院裁军与国家安全副国务卿(2001年-2005年)的时候。据曾与之共事的多位人士表示,比起单单对朝鲜强硬的鹰派,博尔顿更像是一个“美国单边主义者”。裁军领域的相关人士一致认为,过去博尔顿被任命美国为裁军与国际安全副国务卿后的2001年11月19日在日内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BWC)第五次审查会上发表的演讲突出体现了他的行事风格。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签署于1972年,旨在防止生物武器的使用和扩散。2001年的审查会上,共有144个签字国代表出席会议,旨在批准各国为实现生物武器有效核查而草拟的《强制履行议定书》。 但博尔顿在演讲中表示“这份草案仅仅是聊胜于无的水平”,“美国不会参与任何允许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流氓国家(rogue states)开发并部署生物武器的所谓协议”。他表示,协议中针对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国家的惩罚措施太弱,并公开点名包括朝鲜在内的六国为开发生物武器的国家。 他提出“我们应当修订草案,要求签字国将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行为入刑,写入各国国内法”。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国纷纷出面协调,但美国毫不动摇,最终会议未能达成协议。这是1980年以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审查会首次未能发表最终宣言就失败结束。当时提交到会议讨论的《强制履行议定书》草案是协定签字国历经7年谈判达成的成果,就这样付之流水。深谙当时情况的一位消息人士说“博尔顿到达谈判现场后说的一句话是 ‘我对这个不满意’,然后他说美国不会接受这个草案,就离开了会场”,“即使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指责,他依然我行我素”。

某裁军和安全领域的专家表示“博尔顿曾认为,通过多边机制解决问题或检验协议内容的效果太差”。也就是说,他在谈判中宁可给盟友或友邦造成损失,也会专注于追求美国利益。因此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总统闪电启用博尔顿正是因为他的行事风格符合自己标榜的美国优先主义。

信息来源:韩国中央日报


2

重大事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防控机动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开题

3月27日~28日,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召开“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防控机动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开题论证会。

“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防控机动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是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三五”期间支持的唯一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类的课题,2017年立项,国拨总经费2428万元。课题以国家生物防护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联合了国内相关领域的7家优势单位,目标是针对第一类病原微生物引发烈性传染病的现场应急防控需求,研制帐篷式 BSL-3 实验室系统及关键生物安全装备、烈性传染病员收治系统及配套装备、烈性病原微生物现场检测技术与装备,并通过对系列装备的综合效能评估和示范应用,达到产品化、实用化的目标。课题研究成果将使我国在生物安全技术与装备保障方面实现从应对第三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向应对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跃升,对于实现我国生物安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显著。

信息来源: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第十届联合指导委员会在北京会议

3月27-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CABI东亚中心共同主办的农业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联合指导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会议上,联合指导委员会还一致通过了1)联合实验室2018年工作计划和预算建议;2)农业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欧洲实验室”成立计划(以下简称欧洲实验室);3)欧洲实验室的合作研究优先领域和行动计划(2018-2019);4)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共同联合培养国际留学生计划;5)联合实验室成立10周年活动。此次会议明确了联合实验室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支持中国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南南合作,建设欧洲实验室,实现联合实验室的国际化发展与创新,从而切实支持我院科技创新工程以及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并加强我所与CABI、南南合作,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助力我所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植保研究机构。

在技术咨询会议上,双方12位专家就生物防治类(绿盲蝽、茶翅蝽、铃木氏果蝇、黄杨绢野螟、苹果蠹蛾、植物病原线虫抗性机制)的5个在研项目,“一带一路”植保国际联盟、植物智慧(中国)和主要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等项目进展和成绩进行了汇报了;同时还汇报了欧洲实验室启动进展和工作计划、欧盟援助的水稻害虫综合治理和玉米害虫综合治理项目审计报告以及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联合培养国际留学生的计划等。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东南亚传染病预防研究研讨会”举办

3月28日-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携手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在云南普洱成功举办“东南亚传染病预防研究研讨会—威胁与挑战”。研讨会主题报告聚焦云南省,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如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等接壤地区,研究评估了由于人类和动物频繁迁徙所引起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重大传染病威胁,识别了当地对于传染病威胁的控制和反应情况,以及控制新发病原体传播的途径与方式。会议讨论并评估了疟疾、登革热和黄热病等蚊传疾病,阐述了目前研究的相关进展、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和应对措施等,并将通过与会单位为东南亚各国促进和干预传染病研究策略提供有效信息。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广东检验检疫局首次获得独立承办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项目

4月10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达“2018年度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计划”,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申报的“口岸新发传染病防控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作为检验检疫系统唯一项目成功获得全额资助,这也是该局首次获得独立承办科技部对外培训项目。

为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和“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与发展中国家分享传染病防控经验,该局将充分发挥好“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卫生处理安全及适用性检测重点实验室”作用,认真做好培训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好国家任务。

该实验室作为检验检疫系统唯一一个资质齐全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应对口岸新发传染病中屡建奇功:检出全国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全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全国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成功从全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样本中分离出裂谷热病毒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首次成功分离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为保障国境卫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评估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中的工作

3月28日,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发布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应对埃博拉疫情中的工作,尤其是国会拨款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估。截至2017年9月30日,USAID为埃博拉疫情承诺的16亿美元中,有4136万美元用于了131个埃博拉恢复项目。此外,USAID从国际灾难援助账户中为粮食援助、农业市场支持等粮食安全项目承担了大约1.185亿美元的债务,全球卫生计划中的4550万美元用于援助埃博拉幸存者和世界卫生改革项目。

截至2017年9月,USAID完成了131个项目中的62个,有65个正着进行中,还有4个项目尚未启动。2016年,USAID启动了对其埃博拉恢复活动的评估。虽然承包商已经完成了评估的一些设计要素,但是USAID并未编制完整且准确的项目清单。GAO此次的审查包括了对USAID的埃博拉恢复项目、USAID执行这些项目的情况、USAID其他相关恢复工作的评估等。

信息来源:https://www.gao.gov



美国科学院将召开“合作生物参与计划”会议

美国国防威胁降低机构(DTA)的合作生物参与计划(CBEP)致力于减少危险病原体及相关材料、专业知识、新出现传染病等带来的威胁。美国疾控中心(CDC)近期与全球卫生安全议程(GHSA)进行了合作,CBEP也因此有机会在GHSA范围内推进其安全目标。因此,CBEP委托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国家科学院(NAESM)进行共识研究,以促进生物和卫生安全的重要合作伙伴一起制定协调一致的方案愿景。NAESM委员会就此将于2018年4月23-24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第一次会议。包括CBEP的Lance Brooks,CDC的Rebecca Martin,DOD的Terry Rauch,国家安全委员会的Hillary Carter等都将在会上发言讨论。

信息来源:https://www.eventbrite.com



美国国会预算局讨论被忽视热带疾病修改法案

3月21日,美国国会预算局发布报告,讨论被忽视热带疾病(NTDs)修改法案(H.R.1415)。H.R.1415授权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支持NTDs治疗的研究、培训与报告工作。该法案还要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向国会报告NTDs情况,并召集临时陪审团研究美国寄生虫感染等问题。2017财年CDC共获得2450万美元用于制定降低寄生虫和疟疾导致的相关死亡、患病与致残的战略。国会预算局估计,根据H.R.1415,2018-2022年期间,美国需要2100万美元用于NTDs。

信息来源:https://www.cbo.gov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成立的流行病情报服务系统开始招收“疾病侦探”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成立了流行病情报服务系统(EIS),于2018年4月18日开始招收“疾病侦探(disease detectives)”,吸收那些流行病学领域的专家到公共卫生领域,这些EIS官员将被分配到传染病、慢性病、损伤预防、环境与职业健康等领域,在CDC或其他联邦机构、州或地方卫生部门工作。要求是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分医师、兽医、护士、博士水平的科学家的专门要求。

信息来源:https://www.cdc.gov



Neuralink公司将针对脑机接口研究进行动物试验

3月28日,作为从事脑机接口技术和大脑植入开发的Neuralink公司表示,公司将首先尝试为残疾人群提供脑植入物。改技术可以通过提供运动皮层到肌肉激活位置的神经分流,帮助瘫痪或截瘫患者;还可以为中风或切除癌症病变而导致脑损伤的患者提供修复;也可以帮助存在记忆问题的老年人增强记忆力。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已为此研究投入了6500万美元。公司表示,其研究工作将遵循CNC/NJH的动物生物安全标准。

信息来源:https://www.cnbc.com


3

科技动态


《自然》:我国科研人员蝙蝠体内找到仔猪致死性腹泻疫情的冠状病毒源头

4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新加坡DUKE-NUS新发传染病研究所和美国生态联盟(Ecoheath Alliance),确定了2016-2017年造成广东仔猪场发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腹泻的病原为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和2002-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发生于广东,都由新发冠状病毒引起,源头都是菊头蝠。蝙蝠是多种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SADS冠状病毒的发现与溯源研究证实,蝙蝠携带的某些冠状病毒可跨种传播至家畜并造成严重疾病。因此,针对蝙蝠持续开展冠状病毒的监测,发现、鉴定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蝙蝠冠状病毒,对于防控新发传染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https://www.nature.com

 


《自然》:我国科研人员在脊椎动物RNA病毒的发现、遗传与进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4月5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张永振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脊椎动物RNA病毒的发现、遗传与进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建立了能筛查各类病毒的病原体筛查体系,利用这一国际顶尖水平“病毒探测器”,截至2017年底已发现了1600余种全新的病毒,包括新种、新属、新科,甚至新的病毒目,目也是当前病毒分类的最高单位,从而成为世界上发现全新病毒最多的研究团队。他们新发现的病毒极大填补了病毒学知识的空白,颠覆了现有的病毒分类规则体系,揭示了RNA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由此重新定义了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亦为揭示生命的起源进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信息来源:新华网



《科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首次解析2型单纯疱疹病毒核衣壳高分辨率结构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团队研究员王祥喜、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红荣、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新政、中国食品与药品检定研究院教授王军志等合作,首次解析了疱疹病毒α家族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核衣壳的3.1A原子分辨率结构,阐明了核衣壳蛋白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和精细的结构信息,并提出了疱疹病毒核衣壳的组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核衣壳与包膜蛋白的组装以及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治疗奠定了基础。

信息来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



Small: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制成功新型广谱抗流感病毒黏膜纳米疫苗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副研究员陈建军合作,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广谱性抗流感病毒黏膜纳米疫苗。该疫苗基于自组装纳米颗粒展示流感病毒保守抗原表位,诱导高效免疫应答,在小鼠中对同亚型和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致死性感染均能实现保护。该疫苗经鼻腔免疫,避免注射途径引起的肌肉损伤,且免疫时不需添加任何佐剂,使用过程更加安全方便。

信息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我国揭示两种高致病性禽流感H5N8病毒的重组类型

2月7日,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和早期预警中心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特殊病原体和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全姣团队,研究揭示了中国中部的湿地和湖泊可能在传播H5N8病毒上起关键作用,阐明了该病毒跨种传播时氨基酸的变异,且强调了持续监测野鸟和活禽市场中H5N8病毒的必要性。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PLOS ONE: 我国发现寨卡病毒重组亚蛋白疫苗可为免疫活性老鼠提供保护

3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金侠课题组研究成果,文章揭示了寨卡病毒包膜蛋白亚单位疫苗作为免疫原通过激活小鼠获得性免疫系统为免疫活性老鼠提供保护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分别表达E80蛋白,并将两种免疫原免疫小鼠。结果显示这两种免疫原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中和抗体反应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并且这些诱导的免疫反应可以在寨卡病毒的感染时为免疫活性的小鼠免提供保护。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新杂交害虫威胁全球农作物

4月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宣布,该组织研究人员在巴西发现一种由棉铃虫和谷实夜蛾杂交而成的新害虫,有可能对全球农作物安全构成更大威胁。研究成果显示,这种新害虫具有谷实夜蛾51%的基因,同时遗传了棉铃虫强大的抗药性,因此比这两种害虫更具威胁。目前,南美洲已经受到这种新害虫的影响。开展害虫杂交品种研究对保护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计划主任保罗·德巴罗博士认为,类似杂交害虫有可能入侵别国且难以被发现。这一发现有助于加强澳大利亚防御和应对生物威胁的能力。虽然可以采用杀虫剂等方式防治这些害虫,但就全球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加强对害虫自身的研究,例如基因测序等更为重要。

信息来源:新华网



Nature:哈佛团队首次发现摧毁致病菌防御堡垒的关键结构

3月28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Andrew C. Kruse课题组发现,塑形、伸长、分裂和孢子形成(SEDS)蛋白家族成员RodA蛋白是一个肽聚糖聚合酶,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角色,这让RodA成为了极具潜力的新一代抗生素开发靶标。在这篇最新文章中,研究团队以2.9 Å的高分辨率报告了嗜热链球菌(Thermus thermophilus)RodA晶体结构,采用基于进化协方差的折叠预测确定了分子置换的可能性。由于RodA在所有细菌物种中都高度保守,理论上只要开发一种抑制剂就能对抗多种有害细菌。

信息来源:http://dx.doi.org



《自然·微生物学》:美国耶鲁大学发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能抗病毒

4月9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可通过刺激宿主细胞形成抗病毒状态,从而降低小鼠对疱疹、流感和寨卡病毒的易感性。这一发现揭示了一种激活抗病毒防御的新方式。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具有潜在毒性,因此在医院里主要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也用作眼耳口感染的外用药。此次,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岩崎明子团队报告发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导致树突细胞——免疫系统的“哨兵”分泌信号传导蛋白,从而在肺黏膜内诱导产生对病毒的抗性。现已表明,只有在感染病毒之前使用抗生素才会产生这种效果。此外,该效果是短时的,包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膏或能附带一些针对病毒的防护,但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并不能提供任何保证。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表明了抗生素如何能够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并且揭示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激活抗病毒防御的新方式。以上发现还将有助于开发效力更强、毒性更低的新型药物——模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效果,用作广谱抗病毒药物。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4

观点扫描


邓启云、刘耀光、李继明等:“基因编辑”必须管 但别“一刀切”

3月28日,美国农业部发表声明,对未利用植物害虫的新技术育种模式,培育出的农作物将不进行监管,其中包括基因编辑技术。4月3日,科技日报刊发《“基因编辑”必须管 但别“一刀切”》报道。报到指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籍华人、“千人计划”专家表示,美国不监管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是误解。该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美国农业部主要根据是否在新技术育种模式中使用有害菌来源转化工具为基础进行监管;美国环保局则以是否使用内置杀虫剂等对抗虫农作物进行监管;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管局,也会监管这部分技术产出产品的安全性。因此,“不管”是有“定语”的。后两部门,会根据个案,具体分析和监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表示,基因编辑不等于传统转基因。他介绍,尽管两种技术都能导入外源基因,前期也有相同操作,但存在两个主要不同。首先,基因编辑有转基因不具备的“编辑”功能,即只针对目标生物的具体基因进行敲除和定点突变,得到的产品,仅对基因组已有基因“原位”编辑,无论怎么“编”,都是目标生物自己基因的修饰。其次,基因编辑的产品能通过后代遗传分离规律,把转基因操作中导入的外源基因成分,如T-DNA片段、“标记基因”等完全剔除,转基因技术却很难做到“了无痕迹”。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魏建华强调,转基因和基因编辑都属中性技术,不能简单定义为有害或无害。公众担心的焦点,在于是否引入“外源基因”,从而带来潜在风险。但只要有严格的监管体系,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完全可以科学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千人计划”专家李继明等均认为,“基因编辑”需要管,但该“分类管理”。让刘耀光担忧的,还是上述这类几乎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被“监控”的基因编辑作物,一直无法得到政府审批的市场准入,很可能“蒙混”入市场。毕竟,基因编辑技术育种“风靡”生物界,简单、高效、低成本是重要原因。利益“诱人”。李继明认为,截至目前,我国对基因编辑产品是否需监管,及如何监管尚未有明确政策。如果再不尽快制订出作物基因编辑分类和分段管理的政策或指南,在生物技术领域可能会丧失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邓启云介绍,对生物专家而言,基因编辑技术“门槛”并不高。基因编辑技术在应用中,有一个利用遗传分离手段,去除转基因“介质”的过程。但如果该步骤操作不严格,有造成“转基因污染”的隐忧。应加强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并对前期研发流程严格管控,与转基因作物分类管理。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网


来源: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社发科技

微信号:sfkj_gzh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