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資訊|《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8期目錄
類型:集刊
ISBN:1029-4740
出版年: 2017-12
平裝本:250元
頁數:128
開本: 16 開
摘要: 本期共收錄論文三篇:雷祥麟著〈以公共痰盂為傲?香港、紐約與上海的反吐痰運動〉、陳耀煌著〈二十世紀中國華北農村基層領導特質的演變—一個口述歷史的考察〉、劉潔著〈抗戰初期華東淪陷區親日群體研究─以「大民會鎮江聯合支部」為中心的探討〉;及書評兩篇:潘博成撰〈Johnathan Farris, Enclave to Urbanity: Canton, Foreigners,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毛升撰〈沈志華,《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
目 錄
論 文
雷祥麟:以公共痰盂為傲?香港、紐約與上海的反吐痰運動
摘要:本文前部曲〈公共痰盂的誕生〉企圖回答一個素樸的問題:為什麼經過長達一個世紀的反吐痰運動後,中國人仍然需要痰盂?本文進一步追問:為何痰盂會持續地在中國與西方間引發強烈的惡感,從而提醒雙方,彼此是何等地不同?本文由華人社會中的第一個反吐痰爭議(香港,1907至1909年)出發,一方面追溯啟發它的源頭,紐約市衛生局自1890年代所發起的反吐痰運動,另一方面向下延伸至1930年代上海發起的反吐痰運動。透過跨越三地的比較架構,本文指出三地的反吐痰運動在追求抑制肺結核傳播的相同目標中,卻走上了反向的歷史道路:華人領袖開始擁抱衛生而要求在公共場所普設痰盂,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卻開始採用「個人化的痰瓶」與「自我隱藏的痰盂」,而終於揮別公共痰盂。更重要的是,相較於美國反吐痰運動要求市民徹底戒絕吐痰的惡習,香港與上海的反吐痰運動卻在教導華人「吐痰入盂」時,重新肯定了吐痰的習慣與需要。令人意外地,正是由於反吐痰運動,華人開始以新近興起的公共廁所為模型來構想公共痰盂,採用機器大量製作白色搪瓷痰盂,並在代表進步意識的公共機構內(學校、醫院)普遍設置,以至於當人們將痰涎吐入這種新式痰盂時,竟能以自己實踐了衛生現代性而引以為傲。
關鍵字:反吐痰運動、痰盂、習慣、情感的歷史、文明
陳耀煌:二十世紀中國華北農村基層領導特質的演變—— 一個口述歷史的考察
摘要:本文擬利用二十世紀滿鐵與三谷孝等學者對華北農村的調查,重新檢視二十世紀中國農村基層領導特質的演變。學者如杜贊奇等人也曾利用滿鐵的調查資料探討1949年以前的華北農村,提出著名的國家內捲化理論。本文除了將重新檢視此一理論外,還欲進一步探究1949年以後中國農村基層領導特質的演變。究竟1949年前後中國農村基層領導的特質有何不同,1950年代、1960年代,以及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農村基層領導的特質又分別發生了如何的改變,此一改變與外在的客觀環境與國家政策的變遷有何關係。本文將利用前述兩套口述歷史紀錄,佐以其他檔案材料,試圖探究農民眼中清末以來迄1980年代各個時期中國農村基層領導的不同特質,及其所反映國家政策與客觀環境的變遷。
關鍵字:滿鐵農村調查、口述歷史、國家內捲化、村莊領導、農村幹部
劉 潔:抗戰初期華東淪陷區親日群體研究——以「大民會鎮江聯合支部」為中心的探討
摘要:1937年底,華東地區相繼淪陷。日軍為減輕華東淪陷區的抗日情緒,鞏固統治,於1938年7月在上海成立大民會。大民會在鎮江的分支—大民會鎮江聯合支部—於1938年10月成立,1940年底解散。大民會在鎮江既籠絡了部分頭面人物主持會務,也拉攏了一部分中下層民眾成為會員。然而,前者徘徊於妥協合作與民族情感之間,態度模棱兩可;後者儘管為生計所迫而接受了日本當局的「救濟」,對親日宣傳卻消極抵制。降日民眾在忠奸與存亡之間的兩難抉擇,反映了抗戰初期淪陷區社會的複雜面相。
關鍵字:親日群體、大民會、鎮江、淪陷區、抗日戰爭
書 評
潘博成:Johnathan Farris, Enclave to Urbanity: Canton, Foreigners,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毛 升:沈志華,《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
注:转载请注明转自“近现代史研究动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