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资讯|《清史研究》2023年2期目录及摘要
构建清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是“象征性权威”,还是国家主权再构建?——对《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关西藏历史书写的思考
清代捐纳、捐输概念考辨
清史研究前沿 · 清代法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
清宫窃盗案之分析
清代刑部说帖的撰写及司法权威的生成
李明 (47-56)
私玉之禁:乾隆时期国家对回疆的资源管控与法律实践
清前期蒙古死刑制度考述(1644-1756)
学术专论
清代江浙海域勘界考述
禁令何以消解:咸同两朝京师旗人戏案研究
传教士与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动物分类知识在华传播
李侃 (108-120)
摘要:本文以动物分类知识为线索考证了19世纪下半叶在华传教士编撰的多部动物学文献的底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诸文献反映了何种发展水平的西方动物科学,并总结了传教士在华传播西方动物学的特点和规律。本文认为,传教士的动物学文献向中国输入了1859年以前较为先进的西方动物学知识,但对于1859年后受到进化论影响的动物分类体系没有任何介绍。传教士长期作为传播西方动物知识的唯一渠道,导致在进化论影响下产生的自然分类法没能更早传入中国。
关键词:传教士,动物分类法,生物学,动物学,进化论
1904年第二次英国侵藏战争的赔款问题
李文杰 (121-130)
青年学者论坛
晚清国书与中西国家间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郭黎鹏(131-146)
摘要:西方公使在觐见清朝皇帝呈递国书时的礼仪问题,向来被视为清朝君臣固守传统的表现,实际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英美等国的观感已开始发生转变,从而使国书重新出现,并成为中美交往伊始的信息传递载体。而国书内容与性质的变化,不仅是英美等有约国对华传递信息方式变迁的表现,还与清政府应用西方常驻使节制度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促使晚清时期清廷对西方国家的信息传递出现双重路径。深入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对西方国家传递信息方式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它是中西方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互相调适的过程,充分表明了清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复杂性。
关键词:国书,信息传递,有约国,复杂性
首重京畿:顺直庚子地方赔款的筹付与转变
米斯琪(147-156)
作者简介:米斯琪,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