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为纸菌为墨,是时候展现药大人的技术了!
今日来自小编的三发问——
你见过微生物吗?
你体验过无菌操作实验吗?
你听说过用微生物作画吗?
你没有听错,就是微生物作画!前段时间,微生物作画——“皿上添花”在药大学子中掀起了热潮。“微生物”三字在药大被屡屡提及,是不是很好奇呢?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吧~
1
活动简介
“皿上添花”是以“寓教于乐”为主题,由我校生科院团委文化交流中心发起,微生物教研室与微生物党支部联合承办的活动。该活动以微生物菌种为原料,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在培养皿上作画并培养菌种,用创造力、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碰撞,创作非凡而美妙的“画卷”。
该活动以比赛形式展开,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部分。
初赛内容包括微生物知识、无菌操作理论答卷和对参赛者设计稿、设计理念的初审;
复赛是在老师指导下,使用统一的菌种对指定图案作画,赛后选出操作技术好及作品质量优的参赛者进入决赛;
决赛则是由参赛选手根据初赛的设计稿,发挥创造力,自主选用所提供的菌种作画,最后通过老师评选与网络投票确定比赛结果。
2
精彩赛场
决赛当天,选手们带着自己的设计稿,在30分钟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有同学设计了凤凰涅槃的图标;也有同学将卡通人物搬到了培养基上。还有更多与药大有关的设计作品:校园中的虞美人、校门标志性的三元环、令人惊艳的曼珠沙华……同学们以自己的创意展现着药大的美丽。
对于这次比赛,同学们都觉得在培养基上作画确实很有难度,不仅要考虑到菌落的生长情况、菌种的颜色搭配,还要考虑对应培养基的使用。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在培养基上呈现出预期的效果,着实不容易,但同学们严谨的操作,熟练的实验技巧,令这些困难迎刃而解。
从培养菌落到菌落成形,同学们的作品一步步完成,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效果,从未想到微生物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其独特魅力。在药大,这样的生物与艺术的碰撞,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了一抹亮色。
3
老师采访
微生物作画的比赛在我国虽举办过两届,但从未走进校园,走进学生中。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活动,我们采访了负责本次比赛的其中一位指导老师——王峥老师。她同我们讲述了举办此次活动的契机:“文化交流中心的同学联系到我们,提了他们想举办本次活动的想法。微生物教研室认为这个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很新颖,并且我校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决定提供平台承办此次活动。”
这类比赛第一次在校园中开展,并无可借鉴的经验。当问及筹备工作的难点时,王老师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考虑到同学们对微生物的知识了解程度不同,或者操作不够熟练,这些可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甚至对人体与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研室与文化交流中心的负责人决定调整赛制并选用无致病性及致病性极小的菌种为原料进行比赛。第二是比赛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准备大量的平板与培养皿等仪器,还需检查菌种的状态。
“这个活动不仅能将文艺气息与科学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还可以增加同学们对微生物的兴趣。”在比赛过程中,她发现同学们的设计稿都很优秀,而且每位同学都很认真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王老师在最后说道:“通过这个比赛,我希望同学们都可以收获到知识与快乐。”
4
学生采访
作者:郭珈利
作品名称
爱我中华
郭珈利是本次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她的作品《爱我中华》的创作灵感源自于我国改革四十周年的发展与成就。她认为天安门有着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了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天安门不仅是我国国徽的元素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旗帜,它能够代表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辉煌。
郭珈利表示,这是她第一次进行无菌操作,在比赛过程中有些紧张。在作画时,平板划线的颜色很浅,几乎看不出来,但又担心描摹多次后菌种会覆盖,可能会出现杂菌污染,所以在比赛中都很小心。
第一次进行无菌操作便获得了好成绩,郭珈利表示很开心,同时也收获颇多,她学会在充满未知的情况下保持镇静、独立思考,并且对微生物培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作者:叶汉挹
作品名称
山海经·蓬莱
叶汉挹是本次比赛一等奖的另一获得者,她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东海之东谓之蓬莱,蓬莱仙境,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玉。”她想要在作品中凸显中国风的元素,所以选择以楼阁祥云等构成图画。同时考虑到培养基作画的特殊性,故以线条的方式呈现楼阁和祥云。
她说在比赛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菌种数目较少,可以呈现的颜色较单调,且自己对菌种的了解不全面,所以最后的效果与预想中有一定偏差。
谈到从比赛中获得的收获,她说自己了解了一些微生物知识以及实验技巧,这对以后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在国际培养基作画大赛作品展出时,她就已经对培养基作画感兴趣,今年能够在学校里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达成了她的一个心愿。
前方大批优秀作品即将登场
你准备好了吗
创意、色彩、技巧,这份药大人的技术活,有没有惊艳到你呢!
药大人都在看
▲▲▲
中国药科大学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 | 蒙锦面 崔凤敏
图片 | 王晓波 杨雨晴 生科院团委学生会
编辑 | 汤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