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斩获国际大赛第一名,药大I-mask团队再创佳绩!
2020年8月28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手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花旗中国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青年创客挑战赛”正式落下帷幕。我校“I-mask—防PM2.5鼻用温敏凝胶”项目团队与来自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参赛项目团队同台竞技,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从200多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初创组”唯一一项一等奖,取得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强强联合
朱秉德,男,药物化学专业1901502班2019级本科生,担任I-mask项目经理、创新创业协会行政副队长、班级班长、组织委员。
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三届“青年创客挑战赛”初创组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一届网易游戏论文大赛执行团队全国前三十名、第六届江苏“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黄鑫,女,中药学专业1902101班2019级本科生,担任I-mask项目实验组成员、中国药科大学创新创业协会人资部部长。
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三届“青年创客挑战赛”初创组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六届江苏“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项目——基于中药挥发油缓解视疲劳保健品的研发。
李妍,女,药物制剂卓工班2019级本科生,担任I-mask项目实验组成员、创新创业协会的初创企业家俱乐部部长、木之源项目负责人、班级组织委员。
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三届“青年创客挑战赛”初创组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六届江苏“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曾获校级2019-2020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木之源项目组获得苏皖大区秋季未来力峰会全pass卡,负责的木之源项目被选为校级”互联网+”重点项目。
项目介绍
背景
2013年,随着“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如何改善呼吸健康成为了人们日益关切的话题。近年来,各类呼吸道防护产品不断更新,加之今年疫情的爆发,此类产品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需求。因此,团队也将产品开发目标从聚焦于雾霾防护转变为日常呼吸道防护。与此同时,他们还关注到传统防护产品如口罩等,由于受外形限制,不适合在劳动、运动以及高温天气时使用,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若佩戴口罩,虽能满足防护需求,但舒适性差,若不戴口罩,则缺少相应的呼吸道防护,患上尘肺、硅肺等疾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于是,团队萌生了打造一款新型呼吸道防护产品的想法。
创新
“I-mask—防PM2.5鼻用温敏凝胶”项目产品的三大创新点使得I-mask团队同比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其采用泊洛沙姆类高聚物实现温敏凝胶技术,并首次将该技术创新应用于日常防护领域。
二、其突破了传统口罩外型的限制,更加适应特殊职业人群使用场景。
三、具有黏膜保护、润滑鼻腔、吸附异物、抑菌消毒等功效,全面提升了防护作用。
搭建团队,共同成长
要在短时间内组建好一个团队,并取得如此成就,其中必然付出了诸多努力。朱秉德表示,刚接手项目时,他便收到了大量的文件,其中包括项目计划书、PPT、答辩稿等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资料,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不光是要熟知文件中的内容,还需要与前一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对接,向研究生师姐请教项目中学术性较强的部分。对于财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知识盲区,他需要寻找相应的老师、学长学姐进行了解,并与上一届的项目成员进行沟通,确保对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朱秉德看来,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校赛到省赛到国赛,团队成员互相包容、不断磨合、各司其职,将团队合作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偶尔的决策失误并不会引起队员们的不满,相反这更像是团队情谊的催化剂,面对项目的停滞不前,甚至是需要从头来过的情况,队员们也未曾气馁,而是互相鼓励,不断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每当我想临阵脱逃,却总能在转身时发现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的队员们,他们的包容与鼓励给予了我莫大的勇气。”
队员们还回忆到,在一次答辩中,受行程影响,李妍需要在赛前一天内背完一篇将近十分钟的文稿,而文稿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名词和术语,异常拗口,大家便一同帮助她查找理解专业术语,最终顺利完成答辩。这一路走来,队员们从起初的志同道合到如今的惺惺相惜,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利,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友谊。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2020年暑假,在多数学子返乡出游之际,I-mask项目组队员们便已投入到了赛前准备工作中,大家笑着说:“项目经理的假期几乎都奉献给这个项目。”除了队员们自身的努力,老师们也为团队提供了许多的指导与帮助,8月26号晚,朱秉德向团委处的老师提交了比赛材料,当时已是半夜十二点,本应休息的老师却在半夜接收了材料,并与朱秉德一起通宵修改项目计划书,这让朱秉德深受触动。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备赛过程中,熬夜通宵是在所难免的,但队员们却不以此为苦。他们聚在一起,共度难关,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变得更加亲密。
宽兮绰兮,君子不器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在这高手如云的比赛中,I-mask团队和赛场上的每一位竞技者一样,一次次面临着心理上的冲击,稳中求胜便成了团队致胜的关键。
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心理负担,朱秉德回忆,“我们是抱着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去的。”在比赛现场,他们主动与各高校团队的同学沟通,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龄人,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他们看来,能与众多高校团队同台竞技,接受评委老师的指点,便已是一次大有裨益的经历了。
冷静致胜离不开团队的和谐共融,平日里,团队氛围极好,偶尔的嬉笑玩闹深化着队员间的友谊,一旦涉及到工作,大家便各擅其事,凝心聚力,在朱秉德队长的带领下,团队以一种平衡力结合向心力的方式过关斩将,最终斩获殊荣,给无数个辛苦的日夜以最好的奖励。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据悉,“I-mask-防PM2.5鼻用温敏凝胶”项目将作为中国区代表之一,参加2021年的“亚太地区青年共创实验室峰会”,与来自其他25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青年创业者共同探讨青年如何通过社会创新创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对于I-mask项目团队来说,2021年的峰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展示平台,也是一项较高的荣誉,面对激烈的竞争,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因此,团队打算把握好当下,继续完善深化项目,发现项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做好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争取在明年的峰会中再创佳绩。
老师有话说
孙春萌导师:
I-mask项目组自2018年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春夏秋冬。在这期间,学校潜心培育、递进扶持,他们默默耕耘、砥砺前行,才有了今天的破茧成蝶、争得殊荣!I-mask项目致力于改善呼吸安全、促进呼吸健康,是将药学生的责任担当诠释于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具体实践!希望I-mask的队们能够始终不忘“守护人类健康”的初心使命,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奋勇拼搏,不断磨砺意志品质,在新的起点继续前行,在新的高度继续攀登!
吴方导师:
作为I-mask项目商业部分的指导老师,我见证了该项目的整个孵化过程,从最初的创意逐渐完善,到商业模式建构形成,再到现在的产品探索落地,都饱含了小伙伴们的智慧与汗水。未来实践中或许还会遇到更多无法预期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坚信我们项目团队的能力和胆魄,我们一定会继续一往无前!坦白说,我经常被他们服务社会的渴望和创新创业的激情所感动,衷心希望他们能够达成内心所愿,成为真正的创变者!
张昆导师:
作为财务部分的指导老师,我和他们一起评估项目和公司的前景,规划未来的发展。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相信团队的能力,他们一定能把口头和纸笔上的财务预算变成真正的盈利。衷心希望他们能够达成最终的目标,加油!
关于比赛的回忆会渐渐模糊,摆在I-mask团队面前的,仍然是未知的旅程,所幸的是,获得的荣誉并未让他们固步自封。药大后浪,亦德亦勤,他们将不断地优化和改良产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字 | 受访者自述 程萌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程萌
指导 |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