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想了好久,决定将这样的祝福送给你

中秋还在加班的 乐山师范学院 2019-07-1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击欣赏▼

乐师官媒·中秋特别原创

出镜演员/刘婕

视频拍摄/李边豪 许文山 毛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在中秋节惆怅之时,想告诉天下人:人不能长欢,月不能长圆,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又何苦囿于这一时的分别呢?你和我都好好的,今晚的月亮也好好的,夫复何求。这句话放在今天,大概也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月圆”吧!为了传递这美好的祝愿,官微君以“水调歌头”为基调拍摄了以上这段视频。借此,为广大读者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也希望,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能够借助新时代的工具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月明中秋夜 桂香盈盈天

互动:关于中秋都有哪些历史渊源?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与元旦齐名,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佳节。

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习俗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诗词



 ︽

·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明代徐有贞-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宋代苏轼-


 ︽

·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宋代苏轼-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定要记得给远方的家人送上祝福,

无论是父母一个表情的回应;

还是正在准备中秋佳肴的小视频;

亦或是一个承载着美好祝愿的红包;


都让这个象征着团圆,

却咫尺天涯的节日,

充满了温暖与美好!




最后,借苏轼的话

对大家说一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祝大家中秋幸福,平安喜乐!



出镜演员:刘婕

视频拍摄:李边豪 许文山 毛珺

图片拍摄:李边豪 许文山 毛珺

部分图片:网络

文稿来源:唐欢欢 网络

图文排版:唐欢欢

图文审阅:梁晨


 你可能还想看 


00后终将以一场青春的正步证明自己

新生十日谈 | 长师萌新请接招!报国参军梦等你来实现

因为“山竹”,乐师的军训多了一抹雨中军绿

军训教官篇|其实军训场上的教官是这么练出来的!




-欢迎投稿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

-发送至:212625309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