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讨论 | 聚焦“四力” 当好“四者” 大力提升学校新闻舆论工作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提出了如何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问题,6月30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又出台了《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6月22日教育部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中明确倡议“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发展主题。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来川视察讲话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本科教育成都宣言本质内涵,是全校新闻舆论工作人员提高理论修养、把握时代主题、增强业务本领的重要任务,更是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为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的具体体现。


把质量要求落实到学校新闻舆论工作,主要体现在要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与公信力,具体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教书育人的记录者、学校发展的推动者和风清气正的守望者。




突出“导”弱化“宣”,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网络信息技术解决了信息传播渠道、手段载体资源、辐射影响范围有限的问题,促进了新闻宣传工作从过去 “大水漫灌”式的单向度“宣传”,转向“细水精润”式的交互多向“引导”,使传统舆论场向“网上舆论场”与“网下舆论场”分化,带来了两个舆论场在新闻信息与舆论引导上的激烈斗争。“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新时代下必须更加突出新闻舆论的“导”,否则会面临着失语失声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导向”是新时期所有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对于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而言,尤其要把正确导向摆在第一位,这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理解

实践决定认识,思想认识又靠舆论引领,而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导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影响着社会思潮、社会心态和社会风气。


从高校承载的职责任务来理解

高校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它是育人的地方,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高校的本职使命,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落实“四个服务”根本要求,所以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更具有育人引导功能,更应强化教育功能。


从高校深化综合改革来理解

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是当下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必然带来原有格局被调整、利益藩篱被破除、旧有惯习被纠正,不可避免带来思想认识的复杂多变。在众声喧哗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倡导用发展的眼光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新闻报道,更加需要通过正面宣传、积极回应、廓清迷雾的舆论引导来凝聚共识,更加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深化改革的思想“定音鼓”。


从时代变迁、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大学生作为年轻人中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对微信、微博、网络直播、抖音短视频、QQ等网络新媒体趋之若鹜,如何提高高校新闻舆论主动权,扩大影响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攻克的严峻课题。




注重“实”减少“浮”,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做教书育人的记录者。


人民网6月初连续三天刊发系列评论文章批评浮夸自大文风。《人民日报》6月13日直接指出“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浮夸荒诞文风问题。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切实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做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注重“实”减少“浮”,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做教书育人的记录者。


必须把真实客观公正作为我们新闻舆论工作的“度量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既要奋勇担当,又要在发表批评性报道时以事实为依据,将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必须充分认识到,对于新闻舆论而言,离开了真实性,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因为新闻舆论的对象是事实,事实本身具有客观性,新闻就是要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是对客观事实的原景再现。没有真实性,事实将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没有真实性的新闻,就会成为胡锦涛同志所说的“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会严重削减新闻的公信力。从舆论学理角度看,新闻报道的真实,包括具体事实和总体事实真实。在把握真实性这一生命线上,我们既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做到具体事实与总体事实在真实、客观、全面、平衡上相统一。把握真实性这一生命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运用辩证思维进行科学的分析选择,以此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认真克服与纠正文风浮夸、内容华而不实的陋习,认真转作风树学风改文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与‘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总书记这番话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要走好新闻舆论工作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一段精辟的话:“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看读者”。新闻是跑出来的,无论资讯如何发达,传播手段多么先进,不深入现场采访是写不出好报道的,不深入师生群众中倾听是写不出有血有肉报道来的。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认真倾听师生员工的诉求心声,把人民性体现到每段文字中、每篇文稿中,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只有时常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群众性,深入每一堂课、扎进实验室,与广大师生交流,在事实现场采写,才能真实记录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客观报道教书育人的鲜活事迹,才能把鼓舞士气、成风化人体现到文字、图片、视频、声音中,用好导向、大格局、接地气的内容影响师生、引导师生,让新闻舆论工作更好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更好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



追求“质”淡化“量”,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做学校发展的推动者。


互联网时代既是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各类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时代。高校作为知识文化创新地,天然肩负着传续人类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气的职责,必须把新闻舆论内容建设放在首位, 既要追求新闻舆论的内涵质量、淡化数量,又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做学校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要警惕流量思维的负面影响。当下社会网络媒体方兴未艾,流量思维大行其道,简单拼点击数、博眼球量,以千万级、亿万级流量论英雄,认为流量意味着注意力、意味着影响力、引导着话题,甚至改变事件走向。在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中也潜藏着追求流量的实用思维。社会舆论之所以关注热议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章成果认定办法,关键在于用“10万+”的流量数据来衡量学术价值,难免有落入俗套实用窠臼之嫌。我们应当认识到,高校有其独特而高远的理性精神与人文追求,大学引领社会风尚向上向善,这意味着大学校园不等于社会现实,大学与社会风尚之间存在着适度的距离。高校这些特性要求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要警惕流量思维,避免过度追求轰动效应、忽视新闻品质建设的倾向。


要深化内容侧改革。高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育人来展开,新闻舆论工作当然不能例外。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的要求。新闻舆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我们必须要按照“围绕师生、贴近师生、服务师生、关照师生”的原则来深化新闻舆论的内容侧改革,在每篇文章、每张图片、每帧视频、每段声音中融入科技、知识、文化、哲思、价值的元素,提高新闻舆论的价值导向与内涵质量。要充分认识到师生员工是学校前行发展的真正主角,教学科研、育人一线是校园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切实做到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师生中挖掘身边的故事,说师生的话,讲师生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才更鲜活、更有底气、更有生活温度。


必须提高新闻舆论能力水平。随着移动化本地化社会媒体持续繁衍壮大,我们面临着媒体形态、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的又一次深刻变革,信息传播的瞬息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交互化,舆论环境正发生着千年之未有的复杂变化。这对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从“只需会写”到“会写+会传播+会导向”的综合化复合型能力素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勉励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需要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之以恒的常学常新、常新常学,着力解决能力恐慌、能力危机与能力短板的突出问题;要创新闻舆论工作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要强化众筹宣传、融合报道、全媒传播,不断提高学校新闻媒体的打开率、师生的阅读量,追求点赞量、正面回应量,着力形成全校上下同向式的新闻舆论生态格局。要树立质量意识,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心牵师生员工,采写师生奋进故事、记录学校发展变迁,用“思考的笔”写出师生砥砺奋进与学校发展的大美华章,用精湛摄影凝固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使新闻舆论工作真正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境界。



把好“关”担起“责”,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做风清气正的守望者。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将其视为党的“喉舌”,主张新闻舆论与理论的不可分割性,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论断,转战陕北时随行毛泽东的只有军委作战部、新华社这两支队伍。1957年毛泽东指出“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五个“事关”重要论断。做好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我们必须围绕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切实把好“关”担起“责”,做风清气正的守望者。


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属性,作为政治家的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一句名言“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天职,在其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不变的知识传播与文明传递,始终按照促进“个体成长、民族发展、国家昌盛、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来培养人才,无论是广泛公认的西方最古老大学博罗尼亚大学,还是北宋时期的岳麓书院,都是在贯彻落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才培养正确方向。作为社会主义大学,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高校独特鲜亮的政治底色,也是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时代新人,这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的政治要求、政治规矩。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新闻舆论工作又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两个“前沿”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把政治建设贯穿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全过程、全领域,突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


必须固牢“两个责任”。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从来都不只是与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相关,全校上下、各级干部都是新闻舆论工作格局中的关键一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深入延伸战略部署,高校党委在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必须要承担起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尤其是各级干部应当对新闻舆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核心内容有充分认识,对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有充分认识。每位干部、每位师生都要切实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


必须严格把关管理。在去中心化的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把关人”理论日渐式微,各种道听途说、夸大其词、虚假报道充斥网络舆论空间,由此而引发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已经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加强了网络舆论空间的严格管控。必须要清醒认识到,由于新闻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把关人”理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只能是加强而不是被削弱,只有规范管理的媒体才能有公信力,只有客观真实的媒体才能有公信力。我们必须严格管控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媒体、网站、公告栏、橱窗、广播、电子屏等各类新闻舆论阵地,认真实施高校校园媒体登记备案制,加强网站、微博、微信和APP的规范管理,着力加强校园媒体舆论生态建设;要定期开展各级校园媒体采编人员的培训,加强师生员工自媒体的管理和引导,加强新闻舆论内容的把关审核,让清廉务实、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浓郁起来。

  

新闻舆论,影响当下,关乎未来。我们要聚焦“四力”,当好“四者”,自觉站在时代的高处,观照全校上下的奋进实践,记录学校深化改革、争创一流的奋斗,记录老师爱岗勤业、教书育人的故事,记录同学们弘毅自强、敢为人先的拼搏,让全校师生从每篇报道、每行文字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汇聚万千力量切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文字来源于新闻文化网

编辑:韩泽葳

审阅:梁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