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大学这样过”——台前幕后与时光声音的精彩合奏,那是一首荣耀之歌!

沉醉在音乐中的 乐山师范学院 2020-08-22


把我们的梦想放飞蓝天让我们的心彼此相连来到这片美丽沃土我们展翅飞翔用我们的青春点燃生命的激情

……



熟悉的旋律拂过耳畔

大学
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酸甜苦辣都是它的经纬点

从今天开始乐乐将为你(们)记录属于你(们)那份精彩
我的大学这样过
 接下来 就让我们走进那么一群人之中去探寻他们的大学生活
他们以青春之名他们用自已的智慧和汗水正谱写着一曲奋斗与梦想的华美乐章




他们是谁呢

莫急 莫急

且听 乐乐来讲述

关于他们的合奏故事


乐团简介

 


音乐学院二楼有一个叫青年交响乐团的排练厅的地方那里有一群青年那里也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以青春之名,谱一曲交响年华

——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走进他们的世界
看看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正在演绎着属于他们的荣耀




2019年12月5日15:00,此时,距离每周四下午的训练还有15分钟。


而青年交响乐团排练厅外,却早已聚集了一众同学。他们有的在翻看乐谱,指尖有节奏地打在墙上,不时也哼出一段旋律来;有的在小心地擦拭着自己的乐器,不时看一下排练厅的大门;还有的在小声地讨论着。


“最近,那两首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和李云昆老师作曲的《爱之永恒》练得怎么样了?”

“还要再练。”

……


15:05,2018级音乐表演专业的高猛作为乐团的乐务,打开了排练厅的大门,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进入排练厅……预备演奏出他们这一次的“交响曲”。




1

实践

从一堂课到一个乐团


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排练厅,容纳的是八十多位同学和十七位老师的青春与汗水。谁又能想到,这个名为青年交响的乐团迄今为止已有五年的历史。谁还能想到,这个乐团的前生只是一门名为《合奏与重奏》堪堪只有十几个人的课程?


时间追溯至五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某一天,几位合奏课的老师相约碰面了。老师们唉声连连,这堂课今后究竟该怎么上啊?学生的收获大抵也只是记得些死知识,来应付期末的考核。没有平台给予他们去学习,去实践。也没有舞台任他们去发挥,去演奏。没有啊?没有啊!“那不如,我们给他们一个……”不知是谁说了这么半句,后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了。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最后拍案而起,成立乐团!



最初的几个老师、十几个学生,这也算是乐团,实现了从应试型课堂教学到实践型课堂教学的一种突破吧!在这里学习到的内容,不仅仅只是针对于本专业,更是超脱了课程的设置,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青年交响乐团执行团长范文婧,也是曾教授这门合奏课程的老师,颇有感悟:“过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只是为了学分。如今,他们可以真正去实践了。这是在课堂上永远也感受不到的——那种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从校内演出到走向校外,从第一次站在乐山师范学院“秋月海棠”大型迎新晚会的舞台,到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出场演出;从沙湾到峨眉到内江……乐团走出了学校,乐团的每一位同学也走出了学校。在这里,他们学到的不仅仅只是《合奏与重奏》课程上的理论知识,更是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实践能力。



如今的青年交响乐团,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教学机制,无论是在老师、学生的管理,还是在教学任务、演出任务的规划上,都充分体现出这个乐团的风采。


但是,乐团成立之初,亦是充满艰辛。来自经费的压力,来自器乐学生的时间安排,来自每一年毕业生的离开……类似的诸多问题,困扰着乐团里的每一个人。可是,既然选择了这里,那就得走下去。


就如,乐团的艺术副总监兼铜管乐指导教师赵然,在第一次接受重大任务《忆秦娥·娄山关》的排练时,他没有任何渠道能找到管弦乐的伴奏谱。并且这项任务又十分紧迫,所以,他连续熬了三天夜。


夜里微凉,灯光微暗,一影微动。一遍两遍三四五六……他也不知道耳机里回放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手中的笔拿了多久。只是最后,大家看到的是,这个乐团有了他们自己 “版本”的伴奏谱。


虽然当时的编制不够全,缺的乐器声部也很多,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这些困难,最终,出色地完成了那一次的演出。


或许,正因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使学校的各级领导,对于青年交响乐团给予了肯定与支持。在课程设置上,也由最初的一周一节课到一周三节课再到一周六节课,让乐团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进行合作练习;从排练、演出经费上,学校和学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执行副团长郑文英谈及到乐团学习时说道:“学生在乐团的学习,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不仅是技术上的提高,更多的是一种感受、认识。也让他们今后的就业,多了一点选择。”


在艺术百花齐放的背景下,许多城市正在发展中小型乐团,乐山师范学院青年交响乐团也正借着这个契机,希望学生通过这几年的训练,让他们达到相对高的水平、标准。这样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从一门课到一个乐团,这是知识到技能的蜕变;从第一次站在舞台到最后走向社会的舞台,这是学生到演奏者的蜕变。




2

成长

乐团里的来来去去


2017级音乐学专业的龚家叻,从最初进入乐团到现在成为一名乐务,已经两年了。


曾经的她作为一名新生,在第一次加入乐团这个大家庭的时候,带着些许青涩和忐忑。她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几十人的乐团。在这里,每个声部、每一种乐器都需要极致的配合,才能奏出一曲完美的乐曲。


而她的旁边,总有那么一个人,一直鼓舞着她。她是她的师姐,教导她的演奏,指出她的错误,耐心的解答她的疑惑……就这样,慢慢地龚家叻适应了自己在乐团里的生活,也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大提琴技术,在师姐的帮助下逐渐地得到了提升。


在同样的一间训练室,摸着同样的一把大提琴,而如今的她,已是一名大三师姐了。她也不再是那个曾坐在师姐身旁的师妹了,她已成长了,也该她去指导师弟师妹们了。她想起曾经最初的自己,到是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当年,是师姐教我。现在,该我作为师姐去教那些师弟师妹了。”多么相似的场景啊!


“如果,师姐还在就好了。”龚家叻低下了头,充满回忆,“但每个人,也都得成长。”说完她又抬起头灿烂一笑。


五年里,乐团中的人在成长中来来去去。



邹韵娇,音乐学专业2015级毕业生,曾担任乐团钢琴演奏员3年,现考取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方向硕士研究生。李思雨,音乐学专业2015级毕业生,先后分别担任过大提琴声部长及乐团乐务,现就职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遂州实验学校,担任音乐教师及艺术教研组组长。目前,她基于学生特长以及学校发展也组建了小型乐团……


有人毕业了离开了,去寻找着自己的未来;有人继续学习着演奏着,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也有新的朋友进来,慢慢地蜕变成长。所以,几乎每一年乐团都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已经练习至很成熟的曲子,却常常要重新来过。



这种“老带新”的教育方式,不仅让新生得到了技艺的提升,更多的是帮他们迅速地融入这个团体,再则,也使得老生了解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并且,乐团的招收的对象也是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学专业的同学,乐团给予的不仅是一个演奏的舞台,更是一个能力培养的平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渠道。


五年里,乐团变了很多,但不变的正是这种一脉相接的传承,似乎身旁总有个师兄师姐在。


然而,凡事总有那么些例外。


作为乐团中的乐务、长号手——高猛,他便是乐团五年来第一个主修长号的成员。所以,他没有师兄师姐的带领,他便是乐团长号中的大师兄。


“其实,我感觉压力还是很大的。”之前,高猛从未接触过长号,是在集训了三个月后,直接参加的艺考。最后,来到乐山师范学院,来到青年交响乐团。而今年,他需要带领的那两位吹长号的同学,皆是2018级的。而且,他们其中一个学习长号长达3年,另一个更是5年之久。


“他们的基础比我好,毕竟我虽然主修的是长号,但是学习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高猛笑了笑,“有时候,同一个谱子,他们吹得比起我……我就只能练吧!加油地练,使劲儿地练。”他抬起头,看着排练厅的门。里面是正在排练的同学,耳畔间有钢琴声,有大鼓声,有提琴声,有小号也有长号声……


这就是他们的合奏,这就是乐团!“总之,不论压力怎样,我觉得来到这里,便是我的幸运。因为,我得到了锻炼,我在成长。”



来来去去,开始结束,中间的那几年,他们是学生,他们也是老师,他们哼着曲子——前行。




3

绽放

台前幕后与时光声音的精彩合奏



下午3:30,指挥杨小丁老师正式开始授课。



“今天,我们接着上次的谱子来继续练习。先听一段旋律,钢琴准备。”说完,只听得指挥台右边便传来一阵轻快的琴音。接着,又加入了大鼓、大小提琴的声音……一时间整个排练厅乐声不断。


“乐团演出、排练主要以合作性演奏方式为主,重视人才的合作意识培养,注重演奏中团队凝聚力的发挥。”这是乐团资料中的一句话。而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合奏,何为合作的意义。


“有一次演出印象特别深刻,就是40周年校庆的时候,特别是临近演出的前一周里。那时已经搭好了演出舞台,我们就站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地排练。”龚家叻思考了一下,缓缓讲述起那一次他们的经历。


那一次排练,天气酷热难耐,他们就站在舞台上。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只有阳光、乐器和那冗杂着汗水的音乐交响曲在他们的耳畔拂过。从早上7点至晚上11点,就这样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演奏着排练着。


最后,“当我们站在舞台上,真正开始演奏的那一刻起,这一切地付出,都值了,值了!”两名乐务,说到这里,都默契地相视而笑。或许,他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间并不长,但就是在舞台上光艳夺目的那几分钟里,在掌声响起的那几十秒里,一切都值了。


人生,不就似一场演出,演出也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表演。合奏的是音乐,也是乐团中一致的信念——把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我们展现给台下的观众。



今年9月28日,音乐学院校地合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实训楼多功能厅拉开了帷幕,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宴。乐器、华服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整个多功能厅伴随着音乐沉醉了,醉倒在这合奏的柔波里。


而台前幕后,是他们早早就摆放好乐器,是他们训练了几个月的成果展示。也是晚会结束后,他们默默地收拾场地的身影。


周晨,曾经的乐团成员,毕业后,留在了乐团,成了乐团的打击乐首席。但舞台上,他不再是一个老师,他只是一个演出者,他与所有的乐团学生一样,努力做到最好。从早上的准备,至晚上7点半音乐晚会开始,到最后弄完一切大概已是10点多了。中途,他趴在桌上休息了一会儿,但不久就又起来工作了。


乐团中,像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每一个舞台上的那一曲曲合奏,都是无数次的一起练习排练,无数次风里来雨里去,无数次幕后擦去自己的汗水换来的。



一个集体,一个乐团,他们的合奏,他们的舞台,他们的幕后……有一股力量,让他们的心凝聚,那是站在舞台的渴望,那是一首合奏的荣耀。




看完乐乐讲述的故事

是否有些感概


大学如酒 或芬芳 或馥郁 

因为激情 它变得醇厚

大学如歌 或高昂 或低沉

因为憧憬 它变得悦耳


我的大学 这样过


青春 最美的时光
我们相约在那西湖塘拥抱所有的爱 所有的梦让我们弘毅自强


每一个年轻的渴望 都在期待我们的明天更辉煌 ……


从现在起把所有的夜都归于星河把所有的慵懒与沉迷都归还于过去




敬请关注

乐乐的

“我的大学这样过”第二期


如果你有 精彩的故事

也欢迎告诉乐乐

在等风

也在等你



往期回顾

关于四六级考试,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其实银杏人也有自己的微世界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被叫起来发言”
透过乐师的窗,看见最美的你



欢迎原创作品投稿

投稿邮箱:2126253098@qq.com

新浪微博:@乐山师范学院

视频:赵启雄 谭倩 唐海洋 兰林倩

文字:钟校 李佳琪

图片:赵启雄

编辑:钟校

审核:孟繁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