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10月中旬开馆,江北这座图书馆特别在哪?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京江北新区 Author 江小北
给大家带来一则好消息:万众瞩目的南京江北图书馆,将于10月中旬开馆。
以“金石为开”为设计理念,定位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它也是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图书馆公共服务与文化运营在这里创新融合。未来,这里将成为江北乃至南京的文化新地标。
南京江北图书馆
在节奏飞快、信息爆炸的今天,图书馆为什么承载着如此之多的期待?而大众对它的翘首以盼,到底又在盼望着什么?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沉淀。而城市的气质,又是由文化的沉淀决定。“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也是核心的软实力,是深远、持久、广泛的力量。
南京江北图书馆内景
回答开篇的问题:对江北图书馆的期待,其一,因为它是江北无比重要的文化承载。
著名诗人、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在长江与老山的“包裹”之下,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塑造了南京江北图书馆独特的内涵。
整个图书馆外形状似一颗天然原石,被雕琢后呈现出通透晶莹的光彩。面对着大江,面对着大山,打开心胸、徜徉书海,在脑海里跟理想、艺术、生活对话。
建设中的大江北,从来不是“文化沙漠”。长江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交汇于此,共同编织了璀璨的文化标识。
从营盘山出土的陶塑人面像,印证了从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长江边台地上生存繁衍;到2000多年前,项羽在此悲壮卸甲,为后世留名“卸甲甸”;再到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建浦子口城,筑明城墙。
放眼近现代史,从浦镇党小组到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从浦口火车站的“背影”到南京长江大桥的“争气”,再到国家级新区获批后一座座大桥横跨天堑连接南北,江北的史册上从不缺乏光芒。
浦口火车站
厚重的文脉,需要一个文化交流空间,去被呈现、被探讨。
当然,“文化自信”不只停留在过去,更要面向未来。江北的文脉,从来不只在岁月里流淌,更在时代里疾驰。
未来,这里将成为一种以阅读为基底的引力磁场,从“收藏、阅读”转换到“联系、阅读”,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文化客厅”,为江北汇聚更多奋进的力量。
不仅仅是一栋建筑,它更是一个有引领意义的文化生活地标。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书籍整理
对江北图书馆的期待,其二,因为它是江北无比重要的社会发展承载。
以文化点亮生活,对于图书馆的迫切需求,其背后的逻辑是对江北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江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比于其它图书馆,它还有一种重要的承载:为产业赋能。未来,这里将打通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传递路径,打造新区特色产业信息服务中心。针对新区产业特点,提供文献保障、信息参考、社会教育、知识产权等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厚实支撑。
南京江北图书馆内景
“从这里,去认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未来成为每一个江北人内心的共识。
它包罗万象,装得下世间的文明和智慧;它倾囊相授,对每一个求知的心灵敞开大门;它也蕴藏着不动声色的力量,鼓励每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去打破壁垒和边界。
总言之,它包容着五光十色的灵魂。在这里,用生活的感悟去读书,用读书来获取生活的感悟,从一排排书架中间走过,甚至会有一种感觉——那些伟大的灵魂也在这里。
与伟大的灵魂和伟大的作品作伴,内心能被幸福感填满。人类群星闪耀,在这个空间里交汇。
它能教会孩童,学习是你所拥有的最低成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它也能让职场人心灵慰藉,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让灵魂享受片刻的静谧和放松。它是我们每个普通江北百姓的“市民书房”,是我们心中“幸福江北”的一幅具体画像。
走出图书馆,便是日新月异的中央商务区。地铁11号线、地下空间正火热建设中,青龙绿带二期飞龙丽景公园穿越而过。充满呼吸感的建筑群,让城市客厅的封面感扑面而来。
这便是期待其三:它是我们对于江北的信心承载,是“最近的未来”照进现实的样板。
图书馆的拔节而起,是江北新区这8年来发展的生动见证。而以图书馆的开馆为新起点,未来还有太多可期的空间。
“双区叠加”的江北新区自带创新基因,知识便是创新的火种,从这里出发,知识的力量支撑起江北前行的步伐。不只是一座文化地标,它更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
当图书馆功能以及交通配套不断完善,它的辐射意义将不只在大江北,更在于整个南京,甚至是南京都市圈。属于江北的未来,宛如图书馆外立面那份通透晶莹的光彩,值得被更多人注视。
▼
END
来源| 南京江北新区
END
编辑|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钱婧欣
主编| 江风楚韵 责校|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往期精选
1. 正在公示!江北这里的危房计划按“原址、原面积、原高度”翻建
1. 正在公示!江北这里的危房计划按“原址、原面积、原高度”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