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路在何方?“如果有人想学,我愿意免费教给他们。”
五千多年文明史、56个民族多元文化生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明珠,近年来,一大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交汇中焕发新机,但仍有许多非遗项目因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等原因徘徊在濒危边缘。如何在发展中传承,让传统艺术走出深闺走近大众,是摆在很多非遗面前的重要问题。
“有很多人问我把手艺传给谁,我想传给下一代,如果有人想学,我也愿意免费教给他们。”金陵旗袍第四代传承人徐建平的话,代表了不少非遗传承人的心声。
今年58岁的徐建平出生于八卦洲,祖父徐有成师从南京一位旗袍制作名家,并将手艺传承下来。耳濡目染下,徐建平16岁开始学艺,迄今为止已在这个行业坚守了40年。
时代更迭,上世纪90年代起,机器逐渐取代人工,以往一件旗袍从量尺寸到打版再到最后成衣,往往要花去一周的时间,而在流水线上,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批量成衣,这对于定制服饰来说无疑是一个冲击,但徐建平始终坚守自己作为手工裁缝的底线。
生计困难的时候,她就靠换拉链、挑裤脚一针一线贴补家用。眼看着同行一个个另谋生路,徐建平不是没有动摇过,她也曾找过加工厂帮忙加工旗袍,但成品却让她大失所望。“做旗袍必须量体裁衣,一针一线手工制成。”徐建平认为做旗袍是一种经验,没办法标准化。她积极寻找出路,靠在农贸市场摆摊渐渐有了自己的口碑,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时尚是一个轮回,近年来传统服装回春,国风带动了旗袍的发展,手工旗袍不再是一部分人所独有的特权,普通百姓也可以消费得起。2018年,徐建平成立个人工作室,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谈及非遗项目的申报,徐建平感触良多:“我是2021年申报的区级非遗,之前不知道可以申报,还是比较可惜的。”2023年1月,徐建平的金陵旗袍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名录,“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确实非常有用。”对于后期申报省级非遗,徐建平充满了期待。
©南京市文化馆
但如今手工艺人稀缺、非遗传承年龄断层等原因,让这门技艺正处于日渐式微的境况,这让徐建平深感遗憾。眼看着手工旗袍将成为中国服装界一大发展行业,为何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其实不难理解,传统手艺需要一个人从基础工开始练起,苦熬好几年才能出师,这其中的艰苦不亚于十年寒窗。
©南京市文化馆
“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低付出高回报的行业。”晋升为江北炙手可热的裁缝,随着订单量越来越多,年近花甲的徐建平依然日日奋战在缝纫机前。
“工业化进程对传统手工艺冲击很大,所以国家才要成立机构来保护非遗。但我们自己也要寻找出路,不能被时代给碾碎。”金陵竹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双衡对记者说。
在位于顶山街道龙虎巷56号的金陵竹刻定山馆,各类精致纤巧的竹刻作品陈列有序,《南京长江大桥》《中国梦》《抗疫》……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精品都出自年逾七旬的龙双衡之手,从事大半辈子竹刻的龙双衡说,竹刻虽取自古法,但在传承中不能因循守旧、固步不前,需要创新才能拥抱新时代。
“这几年,借力各类短视频平台,非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龙双衡表示,不可否认,新媒体与非遗产之间正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
“但大家都抱着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态,真正想要把它传承下去的人还是少之又少。”龙双衡介绍,竹刻艺术走的精品路线,完成一件作品,动辄要花一两个月乃至半年。“这门艺术全靠扎实技艺功底和刻苦实践,任何徒有虚名的急功近利与浮躁,都不可能达到如此境界。”
“但实际上很少会有人花钱买。传统工艺是慢工出细活,不适合当今快速消费文化。”
传承不易,坚守更难。让从事一辈子竹刻的龙双衡倍感欣慰的是,目前各级部门对非遗产保护力度加强,他的金陵竹刻定山馆就是在街道的扶持下开馆的。如今,他招纳门徒,培养弟子,近期还被南京艺术学院邀请开展项目合作,为学生们传授竹刻文化、技法,他将自己50年来总结的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
©江北新区文化馆
竹刻文化在他家里也影响深远,“已经培养出竹三代了,儿子、孙子从小跟着我煮竹、刻竹……
孙子龙应轩已经尝试独立雕刻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龙双衡还定立下“四代竹人传承谱系表”,共吸纳聚集了竹刻爱好者四五十人,“金陵竹刻定山馆从不保守技艺,乐意免费招徒传授,亦师亦友,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在龙双衡看来,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是一种精神的接续。
“年轻”的表达方式,能够打破人们对非遗的刻板印象。
6月9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江北新区长芦首届非遗节精彩开幕。开幕式上,由街道青年党员、共青团员、辖区企业青年代表组成留左大鼓表演队首次登台亮相,这是江北新区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的生动实践。
©长芦街道
作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长芦街道现有“留左吹打乐”“湾北小马灯”“达摩传说”“方巷人走北”等7项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涵盖长芦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等多个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的凝聚。如何保护非遗文化?长芦街道可谓倾尽全力。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守正创新,也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长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0月,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长芦街道“留左大鼓”非遗文化基地正式落成启用,不仅具备非遗项目演练、非遗文化展示等功能,同时还能满足非遗团队日常训练、群众非遗文化体验、居民日常娱乐休闲的需要。在长芦街道,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凝聚民心,号召更多年轻人近距离感受家乡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长芦街道
抢救、呵护、传承、弘扬……关于非遗保护的呼声从来不少,传统文化需要走出深闺,走进现代生活。
但走进现代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其传统技艺,在记者看来,就非遗本身而言,其“文化遗产”属性表明它并非现代生活普遍适用且具有先进性的工艺和技艺;就传承人而言,非遗项目普遍不能为传承人提供稳定的、有增长前景的收入,作为小众的、历史的、遗留的东西,非遗不可能一直保持生命力,只能选择更适应时代需求和审美的项目,才可能被大众和市场接受。
END
END
来源| 《新江北报》编辑部
来源| 新江北报/江北新时空深度报道记者 韩正莲
来源| 《新江北报》编辑部
来源| 新江北报/江北新时空深度报道记者 韩正莲
编辑|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王若卉
主编| 江风楚韵
责校|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