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女性喝彩,她们在各行各业闪着光

“三八”国际妇女节特辑
为女性喝彩,她们在各行各业闪着光
WOMEN'S  DAY


无关年龄

WOMEN’S DAY

无关职业WOMEN’S DAY
致敬每一个她……


今天是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几乎每年,她们都在忙碌中度过自己的节日。在家庭中,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在工作中,她们是司机、警察、教师、护士、志愿者……“她”身兼多重角色,但最重要的是,“她”是光荣的劳动妇女。她们用铿锵的步伐,奔跑在各行各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担当”。



01601路驾驶员黄霞
传递温暖的“城市摆渡人”巾帼绽芳华,致敬“她”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她的故事)


每天早上5点45分,601路公交车在始发站准时发车。在黄霞当班的日子里,她凌晨4点就得起床赶往场站,迎着蒙蒙亮的天色,检查刹车、轮胎、车门,开启她一天的城市“摆渡”。这样的工作,黄霞已经坚持了17年。

在乘客眼中,她是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黄师傅”,她的微笑和蔼可亲、问候礼貌周到,车内干净整洁、驾驶安全平稳,带动了助人为乐、爱心奉献的良好风气。在同事和领导眼中,她是勇于承担公交运营重任的“霞姐”,她从不抱怨喊累,默默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安全、服务工作做到细微之处,多次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车,做好人好事不留名,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为传递南京“公交人”的奉献和服务精神,浦口客运公司工会于2021年牵头成立了“黄霞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已吸纳了包括黄霞在内的8名优秀职工,大家会在工作间隙来到工作室,从公交驾驶员、修理车间等各自不同岗位工作的点点滴滴出发,互相学习经验、总结做法,分享心得体会。“我们工作室还会定期组织公益活动,走访困难群体,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黄霞介绍。
依托“黄霞劳模创新工作室”,黄霞与同事们查找大量资料,开发出“驾驶员性格测试”软件,并总结出“3346”优质服务工作法,让驾驶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安全行车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据了解,“3346”工作法即“三稳”“三勤”“四心”“六要”,内容包括“稳起步、稳驾驶、稳进站”“热心帮助乘客、耐心解答乘客问询、细心做好服务工作、真心解决乘客困难”等“公交人”日常工作需要记牢的关键点,目前已逐步在全公司推行,形成了良好的效果。


十多年来,黄霞对公交事业的执着追求,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也为她换来了诸多荣誉。2018年“最美左驾 南京好司机”;2019年“南京市五一巾帼标兵”“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2021年南京市第九届“最美交通人”“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面对各种嘉奖,黄霞谦虚低调,只将“付出就有回报”作为人生的信条。城市不歇、车轮不停,黄霞和601公交线路上发生的暖心故事也将不断继续。



02铁骑队员王珩
大桥上的铿锵玫瑰巾帼绽芳华,致敬“她”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她的故事)


在南京长江大桥和江北快速路上,市民总能看到一群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们头戴警用头盔,身穿着荧黄色骑行服,驾驶着大功率警用摩托车,保障道路畅通有序,守护市民安全出行,他们就是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铁骑队员,队伍中也有不少女“骑士”,王珩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交警大队,刚从路面巡逻回来的王珩穿着一身铁骑服,英姿飒爽。路面执勤、骑行巡查、应急处突、交通纠违……这些都是铁骑队员每天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强度,我们与男铁骑队员没太大差别。”王珩说。


踏入警营前,王珩是女子发射营的一名导弹兵,入伍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18年,卸下戎装的王珩通过严格选拔,成为南京市首支护桥铁骑警队的一员。入警五年多来,王珩始终肩负着优秀退役军人和实战教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长江大桥60度炙烤淬炼和日夜百里巡线中默默绽放着芳华。



在很多人的眼里,铁骑这身行头非常“拉风”,颜值够高。但深入采访后,记者才了解到这份工作的不易。三伏天暴晒、雨雪天逆行,滚动巡逻,随时待命……这些都是队员工作的常态,尤其在夏天穿着厚重的装备迎接扑面的热浪,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来回反复好多次。虽然工作辛苦,但聊起这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王珩的眼睛里始终闪着光,在她眼里,女队员巾帼不让须眉,从来没有一个人因身体原因耽误过工作:“穿上这身警服,就必须义无反顾。”


2021年9月10日,王珩在大桥执勤时主动发现、及时救助一名因校园暴力患有抑郁症的轻生女子;2022年7月18日早高峰,她紧急开道护送急病儿童就医,儿童康复后来队敬礼致谢的视频被平安南京、扬子晚报等官方视频号相继报道,点赞量破万;五年多来,王珩累计救助轻生群众17起,开道30余次,帮助其他困难群众上百人,值守岗点先后获评南京市“十佳巾帼文明岗”“辅警巾帼示范岗”,她也先后荣获江北新区分局“优秀退伍军人”、南京市公安局“十佳女辅警”,2021年、2022年荣获南京市公安局辅警个人嘉奖各一次。


荣誉满身,依然坚守基层。面对特殊的职业赋予的使命,王珩用忠诚、努力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美丽风采,成为穿行在城市的一道独特风“警”线。



03“创业者标兵”许世惠
端起“一碗面” 迈向致富路巾帼绽芳华,致敬“她”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她的故事)


孩子体弱多病,又接连遭遇父母去世双重打击,伤痛与压力犹如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是屈服于命运就此躺平,还是站起来自强自立,许世惠毅然选择了后者——困境面前不妥协,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如今,靠着勤劳的双手,她不仅自己走上致富路,还带动许多女同胞共同致富,成了大家口中的“致富女能人”“创业者标兵”。
许世惠是土生土长的六合人,1977年出生于六合瓜埠的一个农村家庭。35岁那年,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女儿又因高烧医治不及时落下了病根,体弱多病。为了照顾女儿,她和丈夫商量后开始四处打零工,直到将女儿送进高中。为了解决家中的经济困境,细心的徐世惠发现六合市场面馆生意很兴隆,人们对面条情有独钟,于是在2017年,也是她的而立之年,迈上了创业的道路,开起了牛肉面馆。
万事开头难,于她而言,资金、人手、技术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但徐世惠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也要开一家具有六合特色的面馆。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她筹集了50多万元的资金,一个人当起了“光杆司令”——采购、厨师、服务员一肩挑。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食材,洗菜、炖牛肉……一天要忙10多个小时。虽然很苦很累,但当她看到自己的面馆有了一定的市场,有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看到许多顾客都是回头客,进得来,吃得好,还会再来,心里就感到特别的欣慰。
回忆创业之初的情景,许世惠坦言生意并不太好,但她注重研究市场和顾客,善于总结。她发现,要想赢得市场,让顾客满意,自己的面馆必须有独特的风味。于是她通过多方拜师学艺,总结出一碗面条从下锅到起锅只要30秒。而要想面条美味可口,关键是牛肉汤要做到家,选择牛肉、牛骨头、牛燕翅作原料,用煤炉火慢炖15个小时,才能确保汤汁的可口。许世惠不断创新厨艺,面馆也一步一步走上正轨,生意越来越兴隆,站稳了六合市场。如今,不但有六合的老顾客,外地来她面馆就餐的客人也都成了她的“回头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许世惠自己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带动同胞姐妹们共同走上致富路。缺资金的,她也给予最大的支持;缺技术的,她毫无保留手把手去教……有的姐妹在她的帮扶下,开起了夫妻小吃部,有的开起姐妹小吃部,多名姐妹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别贡献。
致富后的许世惠不忘回馈社会,她热衷公益事业,她的面馆经常面向社区高龄老人开展免费吃面条活动。闲暇时间,她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水滴筹等公益活动,教社区居民做面条。每年暑假,她与关工委部门对接,为单亲家庭的孩子送上免费的午餐……
许世惠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拼搏奉献、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她的身上,唱响了新时代巾帼之歌,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诠释了中国最美女性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做到了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



04江北新区“最美养老人”陈雨婷
情暖11载,让失能失智老人“有爱有护”巾帼绽芳华,致敬“她”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她的故事)


志愿服务“带头人”、矛盾纠纷“调解员”、关爱失能老人“先行者”、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在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明发社区,有一位老人们爱挂在嘴边的“小丫头”,她身兼多重角色,无私奉献,总是出现在老人们需要的地方,播撒志愿服务的“雨露阳光”,用实际行动书写巾帼志愿精神,她就是江北新区“最美养老人”陈雨婷。
“我们送去的爱心和鼓励可以帮助失能老人抚慰伤痛,传递一份关怀和温暖,也有利于形成‘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今年31岁的陈雨婷是南京江北新区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的介护主管,虽刚过而立,但今年已是她从事一线养老服务工作的第11个年头。
“用所学的养老知识去让更多老年群体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于我而言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陈雨婷告诉记者,因为家庭的原因,自己从小就喜欢和老人亲近,在大学期间,空余时间也常会和朋友结伴去敬老院做志愿者,虽然每次结束都会腰酸背痛,但每每看到老人们洋溢的笑容,就会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正是怀揣着敬老、爱老的初心,2020年,陈雨婷加入了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她凭借专业知识背景及相关工作经验,成长为江北新区年度金牌银发顾问,还凭借着出色的护理能力担任了公司的介护主管,带起了团队。


但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在做一线养老服务工作的日子里,陈雨婷见到过即便一方瘫痪但依然不离不弃、互相照顾的夫妻俩,被奶奶照顾的先天智力缺陷男孩,长年瘫痪在床的老人……“他们的家庭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一袋米、一桶油、一辆轮椅、一份补贴,往往就能让他们再出门感受阳光,让家人如释重负地缓一口气儿。”
也正因如此,在陈雨婷看来,“希望”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多年来,她为为无数失能、失智老人长期提供无偿上门服务,为养老中心的老人们送去节日惊喜、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困难家庭宣讲政策、链接资源,号召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奔波在救人、助人的道路上,就是想要为更多人带来生活的希望。


“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去实现我自己的梦。”这是陈雨婷写在日记本扉页中的文字,用一个人的力量影响一群人,众志成城完成爱心接力作为陈雨婷多年来的努力方向,也是她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的初心写照。
如今,诚如陈雨婷所愿,她所负责的南京江北新区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已然成为江北志愿服务的“能量源”,而她也始终相信,未来的志愿服务道路会因更多年轻力量的涌入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



05“班主任新秀”谢鸳
师泽若水 润物无声巾帼绽芳华,致敬“她”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她的故事)


谢鸳是沿江小学六(3)班班主任,也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班主任的身份对她而言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她用瘦弱的肩膀勇敢挑起重担。她是区德育重点孵化项目中作为核心成员,也是区第二届“优秀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中作为核心成员,还是38名学生最亲爱的谢老师。


尽管生活里谢鸳是一个活泼外向、向往自由的年轻人,她对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评价却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深知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但她会用初心去保持对教育的热爱,保持谦虚、认真和积极进取的心态,以百倍的努力砥砺前行、迎接挑战。


激发想象力和唤醒共情能力是谢鸳的“法宝”,她的课总是非常生动有趣,用语言为学生打开通往真善美的大门。《别让默默无闻,掩盖他的独特优秀》诉说着她对学生温情脉脉的关心,“童话里的世界”是她送给学生飞向自由的翅膀,《写“美”不用“美”字》是她为学生推开的看世界的窗户……


在小学的课程里,语文几乎是和德育最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谢鸳既是学生们语文学科的引路人,又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守望者。“我们班的学生很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对孩子管教的时间、精力有很大差异。因此,我除了语文教学和管理班级以外,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上花的精力也很多。”在谢鸳看来,学生的品德和情商的培养与学习同样重要,她把尊重他人和换位思考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让师生情和学生的友谊像胶水一样,把整个班级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这是谢鸳带班以来的第一届学生,在见证学生成长的同时,学生亦是陪伴着她成长。


“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学生画老师的Q版画,有一位同学家长说,孩子不用看我的照片就把我画出来了,还画得很形象。”能被学生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铭记在心里,是谢鸳老师觉得最幸福的事。



06精卫中心护理部主任助理赵娜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巾帼绽芳华,致敬“她”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她的故事)


赵娜,1991年出生于南京市大厂街道,自学校毕业后便进入南京市胸科医院工作,一干就是八年。后为照顾家庭,赵娜选择在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至今已有五年。从学习到精通,从学生到护士,从职场新人到管理岗位,一路走来,护理行业已然成为她一生的羁绊。


这位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护士,有着十分坚硬且柔软的内核,而这种内核,是真真实实被“打磨”出来的。回忆起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赵娜说:“有位患者病情发作后会不记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发病期会大喊大叫,与正常状态下判若两人,但事后患者也会向我致歉,我非常理解她,也并不会放在心上。”在精卫中心工作以来,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稳定的精神内核,赵娜多次蝉联“群众满意奖”。


深耕护理行业13年之久,赵娜的工作能力与日俱增,“很多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掌握了,或许是在胸科医院呆了八年的原因,现在处理起来很自如。”每天到岗后,赵娜第一件事情便是进行常规查房,协调各病房的护士工作,观察病人与中心环境无异样后便开始制定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因护理对象特殊,赵娜不断精进自己在精神疾病和双相情感障碍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温暖在精神领域里迷失的患者。在她的办公室里,精神疾病相关书籍成堆摆放。


   作为新时代女性,赵娜是幸福的:“靠自己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但我的丈夫在这个方面给与了我很多支持与帮助,家人被他照顾得很好。”谈及如何兼顾家庭与事业,赵娜充分表达了对另一半的感谢。


在精卫中心工作,赵娜最大的感受是“去机械化、工作时间骤减”,“与以往模式不同,现在自己的时间充裕一点,可以陪伴家人了。”赵娜说道,“工作之余我报了个舞蹈班,想拾起多年前的基本功。”


选择做一名精神卫生中心的护士,赵娜无疑是勇敢且强大的,谈及自身,她戏谑自己“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祝所有女性节日快乐!






END

来源| 新江北报全媒体记者韩正莲 杨彩红 梁雅欣 张怡宁 朱葛嫣然 何子涵 通讯员 孟常春 马有学

海报制作| 董波

编辑|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王若卉

主编| 江风楚韵

责校|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往期精选

1. 江北几十年的老旧危房,何时能改造?有什么要求?2. 今年开工,南京北站这样建!3. 这家小店,有点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北新时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