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重庆7人(组)上榜

文明重庆 2024-03-07


2023年1月18日上午,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重庆共有7人(组)上榜。其中何吉春,谭婷,王昌元,郑友,张龙兴、张奉平、张宏波获评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杜有刚获评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周先进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学习好人榜样力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何吉春,男,1975年1月生,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他退伍后坚持从事公益活动,1990年至今,已累计献血达20200毫升,主动申请加入中国骨髓捐献库,带动家人一起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表;22年间,捐赠25万元资助4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大学梦。2022年,何吉春被重庆市文明办评为“重庆好人”,其家庭被评为“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


捐资25万余元帮助困难学子圆梦


  1995年,何吉春在德感兽医站工作。当地的群众每次谈起何吉春,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并表示,“他的收入不高,省吃俭用资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很感人,很了不起!”


  2000年,大学生张某浩面临辍学风险,何吉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挤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来支持他上学。张某浩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本人深受感动,立志也要成为一名兽医,帮助困难的养殖户。通过努力,张某浩考进了甘孜州白玉县畜牧兽医局,目前,担任麻中乡副乡长。张某浩说,“若是没有何叔叔,我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很感谢他给了我现在的生活。”


  后来,何吉春又陆续资助了4位学生。何吉春说,年幼时好心人帮他交了3.8元的学费,护住了他的上学梦。“现在我有能力了,也应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22年来,他前前后后加起来捐了25余万。


勇战洪水成功营救百余人


  2012年,突如其来的大洪水让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人民被困。何吉春把门板绑在两个大汽车轮胎上,做成简易救援船,成功营救出10余名被困人员。但简易救援船动力不足、稳定性不强、安全性不高、承载量也有限。


  在一次营救行动中,门板上的一名被救人员,掉进了水里。当下,何吉春暗下决心:一定要买一艘机动橡皮艇。“必须买机动的,这样洪水大的地方才进得去!” 何吉春说,第2天他便自掏腰包购买了。3天的抢险救援工作,何吉春硬是用这艘橡皮艇成功营救出56名被困人员。


  2020年德感街道又遭洪水袭击。德感轮渡码头水流湍急,手动船根本无法靠近,何吉春开着他的机动橡皮艇就进去,安全营救了66名被困村民。


以身作则传家风


  何吉春从1990年开始义务献血,至今共献血20200毫升。2015年,在重庆红十字会抽血比对进入骨髓捐献库,后又主动加入中国骨髓捐献库。2020年,何吉春一家三口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成为了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从一人行善带动全家善行,何吉春用行动为“言传身教”写下注脚。


  2022年大年初七晚上,妻子五年级的学生黄某,住在柏林镇的山区,由于80多岁奶奶的失误,导致家中突发大火烧光了全家,黄某父亲在废品站打临工,母亲平时帮人打扫卫生,孩子整天沉默,悄悄流泪,他的状态被何吉春的妻子发现了,得知信息后,何吉春叫妻子把3万多元的积蓄拿出来,为她们重建家园,还为他家买去了冰箱、洗衣机、被子、毛毯、衣物以及生活必需品等,让他一家渡过了冬天。


  于何吉春而言,吃苦是传家宝,奉献是家常饭。他心怀大爱,为善不欲人知,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诸多善事,同事们也都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个“热心肠”。


谭婷,女,1992年11月生,重庆某律所职员,中国首位聋人律师。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听障人士,谭婷在给听障人士提供帮助的同时,通过直播平台免费为听障人士解答法律问题,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和直播讲解,走进社区为听障人士开设普法讲座。她用一双会说话的手,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每个无声的角落,让听障人士感受到正义之光。


靠近光: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谭婷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8岁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丧失听力。但谭婷一直有一股认真刻苦的拼劲,如愿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谭婷大学毕业,偶然看到的一则招聘信息改变了她的人生路径。当时,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唐帅在招收听力障碍者做助理,被其事迹打动的谭婷决定去应聘,为听力障碍群体出一份力。成功进入律师事务所后,谭婷的工作是做好听障委托人和健听人(听力健全人的简称)律师之间的桥梁。“听障群体经历的,我也经历着。我更理解他们,这就是我坚持的理由。”谭婷如是说。


为确保委托人和健听人律师之间的沟通更高效、顺畅,更好地传递听障委托人的诉求,失去听力后就再没开口说过话的谭婷开始进行反复的发音练习。光是“很高兴认识你”这句话,她就练习了3个月。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如今的谭婷已经能和身边的律师流畅沟通。


成为光:普法是一辈子的工作


在接待前来求助的听障朋友时,谭婷发现,听障群体在面临法律问题时常处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状态,她希望自己能成为既懂手语又懂法律的专业人才。2017年,谭婷开始准备司法考试。3年后,终于成功通过法考。“我的使命,就是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谭婷屡次提到这句话。不过,有人也提出质疑:“她连庭都出不了,何谈正义?”


的确,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谭婷面前:虽然她可以说话,但因为听障,需要依靠手机语音转录才能顺利交流。正在百般疑惑之时,她回想起自己做助理的经历,还有她的老师唐帅铿锵的话语:“出庭只有几十分钟,但普法却是一辈子的工作。普法的意义远大于出庭。你就是星星之火,既可以为听障群体普及法律知识,又可以带动更多人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


星星之火,谭婷记住了。从一名手语律师助理到成为手语律师,她一直在朝着自己的使命不断前行。鉴于很多听障人士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时间咨询,所以谭婷时常需要在夜间接听视频通话。咨询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在镜头前,两人无声地交流着,正义的力量也不断传递着。有时候几十分钟,有时候几小时。


每次咨询都不收取任何费用,谭婷也丝毫不因额外的工作感到负担。“这怎么会是负担呢?每一次帮到别人,我都很开心啊!”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爽朗的笑容。她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账号,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和直播讲解。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找到谭婷。她与大渡口区残联一起走进社区,为听障人士开设普法讲座。现在,谭婷手机里的微信好友人数已经将近4000人,全是找她咨询的听障人士。而她帮助过的人数,远大于这个数字。


散发光:越来越多的“谭婷”将出现


谭婷如同一个杠杆,撬动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激起的不只是涟漪,而是更大的波浪,将影响更多人。谭婷通过法考,就是巨石落入水中的那一刻。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出现了。


2021年1月,谭婷所在的律所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西南政法大学2020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正式开班,旨在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会手语的新时代复合型法律人才。实验班是固定专业,学制为4年,学生需要优中选优,上千名新生中只遴选40名学生进班学习。谭婷是实验班的外聘教师。去给学生们上课的谭婷,感到非常开心。“他们都比我优秀。看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来帮助有听力障碍的人,我也更有力量了。”


时间不断流淌,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参与其中,他们共举“同一把伞”,为听障人士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在不远的未来,谭婷将不再是中国唯一一个聋人律师。如今,谭婷所在律所的一位助理已经通过了法考客观题考试,有望成为中国第二位聋人律师。当然,两个手语律师也是远远不够的。谭婷办公桌上的便签上写着:我想用一双会说话的手,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每个无声的角落。这是成为律师后,谭婷对自己的期望。她希望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不忘一路走来的初心,“给听障群体带去更好的法律咨询服务,让无声世界的同胞,感受到正义之光。”


王昌元,男,1933年2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綦齿社区居民。王昌元是抗美援朝老兵,参加过上甘岭战役。从部队转业后,王昌元退伍不褪色,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以亲身经历讲述红色故事,29年如一日义务为社区平安和谐贡献力量。2018年社区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昌元志愿服务队”,现如今志愿者已发展到1800多人。王昌元曾先后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等称号。


  义务宣讲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王昌元18岁入伍,参加过多次战役,荣立二、三等功3次。退休后他主动进社区、进学校,开启了长达29年的红色故事宣讲员历程。
  “上甘岭有一次战斗,从凌晨开始,一天下来,我们击退敌人30多次进攻。中午12点,副班长牺牲了,连遗体都找不到。深夜我们连撤下来,原本有130多人,就只剩下50多人。”2022年“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綦齿社区邀请王昌元以亲身经历为孩子们讲述上甘岭战斗的故事。
  讲自己的经历、讲红军的故事、讲党的历史,在社区会议室、在农村院坝、在革命故居、在红军烈士墓,给在职党员讲、给退休同志讲、给社区居民讲,王昌元叮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牢记革命精神。有时一天讲两三场,他也全然不觉得累。
  身体力行 让志愿服务温暖社区
  王昌元热心公益、热心社区服务,谈到志愿服务,社区居民自然就会想到王昌元,他已成为社区志愿者的代名词。
  每天穿行在社区里的王昌元,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候拿着倡议书,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讲解。每次社区大扫除、清扫楼道、清除“牛皮癣”、绿化环境,他虽然腿脚不便,但还是一次都没有落下,年轻人们劝他歇一歇,他总是说:“没事,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做点有意义的事,值得!”
  2018年3月,綦齿社区专门成立了以王昌元名字命名的“王昌元志愿服务队”。
  在王昌元的带动下,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这个志愿队一成立,他的战友也自发加入进来,在志愿服务队中就有160余人是退役军人。如今,王昌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已从最初的300多人发展到1800多人。
  义务调解 让社区生活更安定
  从退休那天开始,王昌元就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积极参与社区治理。29年来,他义务调解社区各类纠纷3200余件,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王老”或“王团长”。
  王昌元可以说是公安系统最年长的编外警务人员,积极协助綦江区公安系统开展宣讲、教育工作。“社区里有他,我们特别放心。”“他平时特别注重收集信息,但凡社区出现任何异样情况,总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社区民警对王昌元赞不绝口。
  綦齿社区每月召开院坝会,王昌元会提前一天拿着小喇叭沿着居民楼逐家逐户地通知。虽然右腿患有滑膜炎,但小组37栋楼,他每次都要走个遍,确保通知到每一户人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党员本色,在有生之年,多给群众跑跑腿,多办点实事、好事。”王昌元说。


郑友,男,1983年1月生,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编辑、记者。14年来,他为贫困学子提供资金帮扶、签署器官捐献协议、成立“友邻志愿服务队”。近年来,郑友获评重庆市“十佳田坎记者全国优秀公益记者”“重庆好人”等称号。


身体力行助人脱困


14年职业生涯,郑友在报道新闻事件中募集到的善款超过300万元,让30余户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回归生活正轨,100余人重拾生活信心。


2016年8月,大渡口区国际复合材料厂工人马某飞去世,捐献器官救人两个月后,他的两个孩子意外早产,生命危在旦夕。郑友在报道并呼吁社会救助这个困难家庭的同时,积极帮助这个家庭在一周内筹集到20余万元善款。


同样在死亡边缘徘徊,经郑友报道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还有“小得救”。12岁的“小得救”因先天性畸胎瘤被亲生父母遗弃,养父母收养后却无钱给她治病。从2012年开始,郑友一直持续关注这个小女孩,通过连续追踪和媒体呼吁,共为她募集善款近9万元。筹得善款后,医院为“小得救”做了畸胎瘤全切手术,让她重获新生。


点滴微光照亮他人


2020年初,来自湖北利川的方某斌一家人暂住重庆。妻子刚动完手术,两个孩子嗷嗷待哺,找工作又四处碰壁的他,在绝望中通过网络求助找到郑友。在交谈中,方某斌甚至表露自己有了轻生的念头。郑友一边安慰方某斌,一边给素昧平生的方某斌转去600元钱,鼓励他直面困难。接下来,郑友垫资3000元钱,为方某斌一家人租好房屋,将这一家人暂时在重庆安顿下来。随后,他又牵线搭桥在九龙坡区石桥铺的一家货运公司为方某斌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正是郑友的关爱,最终支撑方某斌一家人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之后,他一家人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时至今日,35岁的方某斌仍一字不漏地保留着和郑友的聊天记录。他说:作为一名陌生人,郑友如此慷慨相助,解的不是他一时之困,而是救了他一家人,这个恩情终身难忘。


而早在此前,郑友先后以个人名义对奉节、长寿、垫江等在内的多名困难学子进行过一对一的长期性资助,用自己的点滴微光照亮他人前行之路。


力所能及温暖社会


为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温暖,郑友牵头成立丽景社区“友邻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发动爱心企业开展慰问活动。如今,队伍壮大到近百人,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其中,2021年中秋节前夕,服务队对丽景社区近20户困难户、空巢老人及残疾人进行结对帮扶。


2017年9月,在大渡口区金泰路采访中,郑友获悉颜某兵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女儿梦想拥有一台电视机帮助纠正普通话发音后,除了将随身携带的数百元现金交到对方手上,还于次日自掏腰包购买一台电视机送到他的家中。垫江县新民镇8岁女孩董某洁患上白血病,正是郑友的呼吁,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如今,当初倍受病痛折磨的董某洁出落成嫣然少女,2020年,更是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庆交通大学。四川阆中的夏某兰,龙凤胎出生时儿子夭折女儿病危,她靠着售卖气球筹钱。郑友介入后,两天时间便募得35万元善款,解决了她们一家人的燃眉之急……这样的事例,在郑友的从业生涯中不胜枚举。


作为一名媒体人,郑友长期奋战在一线,弘扬传播社会正能量,独家挖掘报道了“时代楷模”杨雪峰、“无腿村医”李菊洪、“拾荒校长”吴定富、“新时代忠诚为民的好民警”冯中成等先进典型。在生活中,郑友热心公益,是充满爱心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在郑友的笔下,有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有百姓生活、百味人生。善是一首没有休止符的歌,绵延不绝,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温暖社会,郑友将一如既往,勇往直前。


张龙兴,男,1952年5月生;张奉平,男,1976年11月生,系张龙兴之子;张宏波,男,1996年11月生,系张奉平之子。祖孙三人系重庆市忠县汝溪镇溪沟社区居民,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汝溪河民间河长。重庆启动实施“河长制”后,张龙兴自告奋勇成为一名民间河长,担负起汝溪河桐油滩段的河道保洁任务。受父亲影响,2018年开始,返乡创业的张奉平开始与张龙兴一道巡河。2020年,耳濡目染的张宏波也加入到巡河队伍。祖孙三代接力巡河,在让桐油滩变得水清岸洁的同时,也让沿河两岸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六旬翁甘当河长


  张龙兴家住汝溪河桐油滩畔。他从小喝汝溪河的水长大,沿河滩涂也是他和小伙伴的儿时乐园。2008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张龙兴回到家乡,发现屋后的河流变黑变臭了,河道垃圾遍布,鱼虾也不见了踪影。看到这一切,他心痛无比,心里萌生出了拯救汝溪河的强烈愿望。


  汝溪河桐油滩的河流中,有一道50多块条石组成的跳礅,方便居民过往。一遇涨水,上游及两岸涌来的白色垃圾漂浮物就会将跳礅空隙塞满。张龙兴总会将漂浮物清理到岸边,让河流恢复畅通。


  2016年,忠县全面实施“河长制”。时年64岁的张龙兴得知此事喜出望外,主动向社区请缨成为一名民间河长,负责管护汝溪河桐油滩河段。民间河长没有酬劳,张龙兴却乐此不疲。他自费购买火钳、竹扒等工具,每天坚持下河捡拾垃圾。因年岁渐高,张龙兴右腿膝关节不时隐隐作痛,走路比较吃力,只好杵着拐杖巡河,只因他相信,有朝一日桐油滩会变成曾经的那样。


  贤儿孙紧随其后


  为方便照顾父母,2018年,张龙兴之子张奉平返乡创办了一家小微企业。“我在一个水凼里看到有条鱼比筷子还长”“几个钓鱼的主动将鱼饵袋子带走了”“今天的河水看起来好清亮”……每天吃饭时,张龙兴和儿子分享巡河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晚上闲聊时,张龙兴不时提醒家人,保护生态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除了对家人进行教育,巡河时,张龙兴还挨家挨户劝导沿河两岸居民不要将垃圾、污水倒进河中,动员大家共同爱河护河,保护生态环境。


  受到父亲影响,张奉平工作之余和父亲一道巡河。担心腿脚不便的父亲滑倒,张奉平便穿上水靴专门捡拾河面漂浮物,让父亲只需捡拾岸边垃圾。渐渐地,张奉平由配角变为主角。张龙兴、张奉平父子俩风里来雨里去,将桐油滩沿河两岸打理得干干净净。2020年,张宏波回到家乡,在祖父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张宏波也加入巡河队伍,坚持每天巡河。


  “爷爷年岁已高,父亲也在慢慢变老,但我会坚持巡河,并带着我的儿孙继续巡下去。”张宏波说。


  众居民齐心护河


  张龙兴祖孙三代义务巡河,良好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乡亲们。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深刻改变,垃圾入桶、污水集中处理、垂钓者随身带走垃圾渐成习惯。


  汝溪河沿岸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爱河护河队伍中。当地居民谢某经营的建材公司,曾常年在汝溪河采砂。了解到张家三代人的故事后,谢某主动弃船上岸发展生态农业。在民间河长和沿河居民爱河护河的同时,当地政府也采取关停养殖场、关闭采砂场等措施从源头改善汝溪河水生态环境,并投资修复两岸生态。


  如今的汝溪河,河水变得清澈明亮,鱼群遨游浅底;两岸芳草萋萋、绿树依依,凉亭、长廊点缀其间,错落有致,犹如一幅优美画卷。汝溪河水环境持续变好,让张龙兴祖孙三代的工作量减轻不少,他们由原来的每天一巡变为两天一巡。


  “桐油滩是我们的生活家园,汝溪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张龙兴经常说的这番话,被张奉平、张宏波铭记于心,并体现到了行动中。


杜有刚,男,1973年9月生,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四湾村村民,肢体三级残疾。他用15秒生死时速,从死神手中抢救正在溺水的两名年轻女孩的生命。2022年获评“重庆好人”称号。


  危急关头 奋不顾身


  2022年7月17日16时30分左右,天气炎热,杜有刚独自在河边乘凉,彼时河边除了他,还有两名小女孩在河对岸戏水。大约过了几分钟,杜有刚看到一个小女孩没了踪影,另一个则只剩一只手浮在水面上胡乱地拍打。杜有刚心里咯噔一下,“完了,两个孩子溺水了!”危急时刻,杜有刚来不及多想,一头扎进水里,以最快的速度向河里挣扎的女孩拼命游去,由于水流太急,10多米宽的河面他用了近10秒才游到女孩身边。此时,他潜入水底准备抓起女孩的脚拉到河岸,但发现另一个女孩已经完全沉底,如果先救一个的话,另一个肯定会没命的,命悬一线,他一手托举一个孩子的脚,一手抓住另一个孩子的衣服,拼尽全力,艰难地将两个小女孩拉上岸。此时,一个孩子已经昏迷,另一个孩子正不停地咳嗽、向外吐水,杜有刚立即对昏迷孩子开展急救,经过近1分钟的努力,昏迷的孩子连吐了几口水,才悠悠转醒。而此时的杜有刚已精疲力尽,躺在岸边大口地喘气。


  回忆险情 心有余悸


  在确定两个小女孩脱离危险之后,杜有刚嘱咐两个孩子赶紧回家,看着孩子离去的背影,他随手把湿透的衣服拧了一把,便离开了。几天过去了,当记者见到杜有刚,谈及他勇救落水女孩的事时。杜有刚回忆道:“事情发生得太快了,当时看见两个小女孩在水里挣扎,救人要紧,没想其他的。”


  当问到当时是否害怕时,“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思考,从我下水到上岸,可能就用了15秒时间,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的,我右脚以前受过伤,行动有些不便,如果当时体力支撑不够,那后果想想都可怕。”杜有刚回忆道。


  面对赞誉 谦虚淡然


  7月20日一大早,获救女孩的家长带着一面鲜红的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来到了杜有刚家里,向杜有刚表达他们一家人的感激之情。


  “掉下去之后,我拼命想往上浮,但是浮不起来。眼睛是睁开的,却什么也看不到,嘴里呛了几口水,想喊救命也喊不出来,要不是有杜叔叔,我和姐姐可能已经给淹死了,感谢杜叔叔的救命之恩。”其中一个小女孩感激地说道。


  “谢谢,谢谢……如果不是你,我不知道两个孩子现在是怎么样,我这个家可能都要垮掉。”小女孩的父亲紧紧握住杜有刚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遇到这样的事,不论是任何人,都会伸出援手得,我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都会做的事情,真的没什么。”杜有刚的回答很朴实,翻来覆去都是这几句话。


  “杜有刚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不仅良心好,人也勤快,不管是集体的事还是个人的事,需要帮助的,他都积极参与。”杜有刚的邻居说道。杜有刚笑着说:“能够挽救两个孩子的生命,我就感觉非常开心、非常值得。”


  凡人善举 彰显大爱


  小女孩落水事件发生后,因担心还有人溺水,杜有刚砍了一些竹子,制作了100余根救生竿,免费投放在深水旁。他又找到汽车修理厂,找来了一些废弃轮胎,制作成简易的救生圈,悬挂于深水谭附近。此外,杜有刚找到村委会,要了一支喇叭和防溺水宣传音频,只要稍有空隙,杜有刚都要去河边走上一圈,拿着喇叭播放防溺水宣传音频,积极劝返下河戏水的大人小孩。自2022年7月21日以来,他累计劝返下河戏水300余人次。


  杜有刚的个子不高,胆量却很大,力量不多,付出却不少。村民都说他是条汉子。危难时刻彰显大义,生死关头全力相救,壮举背后彰显了他骨子里的善良和勇敢。


周先进,男,1991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石松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周先进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带领石松村群众推动全村发展,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带领4460名石松人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2021年,周先进先后获得“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好人”等荣誉。


  桑梓情动 踏上返乡路


  2017年,周先进已经在重庆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干了3年,时任公司生产技术主管,月收入8000余元,春节回家时,颇有点“衣锦还乡”的意味。但在家乡看到坑洼泥泞的道路、贫困户破旧的房屋、原始的农业耕种销售模式,让周先进感到并不舒心。当他得知自己的家乡石松村仍然挂着市级“贫困村”的帽子时,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回到公司后,周先进常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市级贫困村帽子、发展滞后的产业、泥泞的道路、贫困户凌乱破旧的房屋……如同一帧帧清晰的照片,不断在周先进的脑海中浮现。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在城市里衣食无忧,而在自己的家乡,还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这颗年青火热的心突然萌生了“回家去,干点事”的想法。


  2018年4月,周先进怀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敢叫石松换新颜”的决心,毅然辞别了大城市生活和优厚的待遇,重披“农袍”再出发,以“本土人才”的身份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村长助理。因为工作出色,2019年9月,周先进当上了石松村的党总支书记,带着群众搞基础建设,发展沃柑产业,扶持困难群众搞养殖、帮务工、提高收入。2020年底,石松村51户153名贫困群众全部跨过贫困线,石松村也摘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因为城里工作的经历,有人把周先进叫做“主管”书记。


  筛良选优 探路新稻田


  脱贫攻坚的任务完成了,周先进却并未感到一丝轻松。农桑勤而利薄,农村劳动力又少,农业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仍然摆在面前。“务工收入来得快,水果收入高,但是要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守住耕地红线,还是要发展水稻种植。”周先进想“要让人愿意种水稻,还是要把利润提得更高一点。”如何让水稻的利润变得更高?周先进首先想到的是要种植更加优质的水稻,但是水稻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不能随便拿来“试水”,周先进想先建一片筛选田。


  筛选田也需要土地,周先进当即联系了市里面的专家,经过调研试验选中了马岚坳社的20亩地,土质状况在石松村极具代表性,最适合用于品种筛选。村里缺乏启动资金,周先进便带着村社其他干部一起上门和群众讲道理、讲好处。“卖人情”、“磨嘴皮子”,前面几户人家还算顺利,到了老陈家,迟迟谈不下来。老陈有3亩多地,之前一直是包给种粮大户的,每年不用种地就能有1000余元的收入,转给村里收入成了“水中月”,老陈不太乐意了。周先进又厚着脸皮上门了,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到筛选园地的建设思路,拉着老陈细细地说了两个小时。老陈的心思渐渐活络了,可仍是犹豫。周先进见势,一拍胸脯:“老陈,你们的土地都是入股到我们合作社的,如果今年分红没有之前你的收入多,差多少,我从自己荷包里面补给你!”老陈当即同意了转包。


  2020年春天,周先进试验田种下渝香稻、竹香稻、黎香优等12种稻米,筛选出渝香稻、竹香稻等3种适合在石松村种植的优质水稻。“之前,我们种植的是晶两优,一亩大概能产900斤,单价在1.2元,渝香稻一亩能有1000斤,单价在1.5元,亩均能够增收420元。而且渝香稻产出的大米在口感上也更有优势,更有卖点,销路也会更好一点。”说起试验田的稻谷,周先进如数家珍。


  推广种植 走向禾下梦


  选好品种,怎么能种下去,这是把筛选结果转化最重要的一步。


  “不能光让老百姓自己干,要自己带着干!”周先进说“光告诉老百姓是好东西没有用,自己先用,才能带着老百姓用。”石松村有个马岚坳土地股份合作社,是集体的合作社,2020年种了200亩的稻谷,亩产才780斤,年底收入只有16万元。周先进一狠心,把集体的200亩全部都种成了渝香稻。“集体种植的面积小,影响也不够,还是要扩大种植面积才能带动老百姓。”周先进这样想,又带着去年试验田产出的大米上了种粮大户的门。走了3、4家,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村里面其他的种粮大户都问着上了门。2021年,5户种粮大户种植渝香稻800亩,亩均增产100斤,增收300元。马岚坳专业合作社种植渝香稻200亩,收入32万元,比2020年增长200%。当初不愿意把地租给村里面的老陈,这一年得了2300元的分红,比转包给大户的时候多出1200元。


  看到了成效,老百姓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2022年,石松村连片种植渝香稻1700亩,稻谷产量达120万斤,产值超过180万元。禾下乘凉的梦想,看起来越来越清晰了!


  不辞辛劳 搭起销售桥


  刚刚种下了稻谷,周先进又把心思转到了农产品的销售上。石松村有个梦康农副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专门帮老百姓卖农副产品的。2021年,合作社销售农副产品18万斤,销售额达180万元,入股群众分红8万元,集体增收15万元。“这还不够。”周先进觉得“稻谷的利润太薄,老百姓的积极性还是起不来。”周先进动起了造个品牌的念头。周先进带着石松村的资料,与重庆市农科院取得了联系,很快申请了“石松优农”商标,又带着驻村工作队一起为货物做了统一的包装设计。


  2022年初秋,稻谷收了,本该是农闲的时候,周先进却忙了起来。送烘干厂房,跑大米厂,烘干大米、抽真空、包装,周先进带着骨干党员当上了免费劳力,一手一脚把一车车稻谷变成了一袋袋大米。2022年,梦康农副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大米4万斤,收入14万元。“一斤谷子1.5元,一斤大米3.5元,如果是精选,价格还能高点。老百姓的收入,有得算!我们多跑点路也值得。”周先进乐呵呵地说,“现在是真的主管了,管着3个合作社,任务很重,工作很多,但是看着秋天成片的金黄,我的心里也像洒满阳光一样!”


  “这才刚刚起步,今年我们马上要启动2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这里的土地将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实施,农村劳动力不强的问题也将更好地解决。接下来,需要努力的还很多,怎么把米做精做好才是关键,我还想申请个地理商标,让石松村的品牌能够传得更远、叫得更响。”周先进心里有着一个“远大”的目标,“争取把我们石松村打造成为重庆的五常!”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详细名单


来源:中国文明网、文明重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重庆7人(组)上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