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工作指南》之博物馆简史(李飞执笔)



编者按:本文是《博物馆工作指南》的其中一篇。《博物馆工作指南》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策划、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组织编著,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惠及更多博物馆同行,现为读者全书公益连载。




博物馆概览






博物馆简史



提起博物馆,很多人总会联想起精美的历史文物。然而博物馆既然号称博物”那么它的藏品和展示必然是广博的,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类历史上产生的古物,至少还要有博物学(即自然史,natural history)方面的藏品,如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工艺美术品等。自人类历史上看,现代博物馆从诞生到现在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而汉语“博物馆(院”一词在1841年左右创造出来到现在,还不200年,所以收藏了各种古物、看似很“古老”的博物馆,若和图书馆(藏书楼)档案馆(档案典藏机构)等比较,其实还是一个相当年轻的新式机构。“博物馆”这种社会建制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兴起于大航海时代,中国的博物馆也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这就直观说明了博物馆的重要特征:它脱胎于欧洲的历史文化传统,伴随西方势力在全球的扩张,博物馆从观念到实体机构,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博物馆体系。


众所周知,“博物馆”对应的英文是“museum”,那么到底什么才是“museum”?为什么又要用“博物馆”来翻译“museum”?“museum”在西方的发展,和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又各是什么样的情形?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博物馆的定义和历史谈起。


中外博物馆定义的演进




对于中国而言,博物馆首先是一个舶来品,是晚清以来中国向西方和日本学习借鉴的结果。汉语“博物馆”一词发明于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出现于1841年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因为要介绍西方“museum”这种机构,不得已才要专门创造一个新词“博物馆”以方便使用。那么西方的“museum”究竟有何等魅力,值得要专门为它创造一个新名词?


图1  1841 年《四洲志》中出现了“博物馆”一词,当是该词的最早出处,《四洲志》几乎被全文收入《海国图志》


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museum”。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艺术和科学知识的是一群女神,统称为“缪斯”(Moûsa),英文写作“muse”。祀奉缪斯诸神的神殿,希腊语写作Mouseîon,英文就是在“muse”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场所的后缀“um”,就成了“museum”,意为“祭祀缪斯诸神的神庙”,所以“museum”源于Mouseîon。缪斯诸神既然掌管艺术和科学知识,那么在她们的神殿中收藏代表艺术和科学知识的各类器物、博物学标本和书籍以取悦神灵,就是很自然之事。目前追溯西方“museum”的历史,多要谈及希腊化时代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该王朝建立者托勒密一世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幼年之时两人一起在亚里士多德门下接受教育。亚历山大去世后,托勒密一世占据埃及建立王朝,定都亚历山大港,打造了一座典型的希腊化城市。在城内他修建了一座祀奉缪斯诸神的神殿(即Mouseîon,museum),殿内除供奉的缪斯诸神和专门的祭司外,还收藏了大量的自然类和人文艺术类实物,并附有图书馆、植物园、动物园、天文台、天文学院和竞技场以及休息室、工作室等。在这个神殿中还驻有四类学者,分别为天文学家、作家、数学家、医生,他们专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著名者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都曾在此工作。这个神殿功能上类似现代的国立研究院,但因同时收藏了大量的古物、自然类标本、艺术品和书籍,内涵远比今天的“研究院”丰富。所以欧洲后世,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多以“museum”形容某人的收藏之富,或指某一个与世隔绝、可供人潜心研究的场所,如知识分子的书房,这是“museum”最初的含义。


图2  阿波罗和九位缪斯女神一起舞蹈。作者巴尔达萨雷·佩鲁齐(Baldassare Peruzzi)(1481—1536)


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后,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市民公共文化的发达,常有富裕的私人藏家把自己的藏品出售或捐献给国家或某公立机构的现象,如1683年英国贵族阿什莫尔就把他拥有的货币、徽章、武器、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以此为基础,牛津大学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通过公开陈列的形式,向公众和学者展示阿什莫尔的藏品,成为世界上较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博物馆。从此之后,欧洲出现了大量名为“museum”,虽源自私人收藏却对公众开放的机构,这时的“museum”不再是与世隔绝的神殿,而成为理想层面能让普罗大众集中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


19世纪之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几乎横扫全球,诞生于欧洲的“museum”,因有着独特的教育公众的价值,遂和铁路、学校、轮船、蒸汽机、报纸、邮局一样,成为西方文明先进发达的象征物。直到1915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胡适还在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


然而国际上对“museum”却一直没有清晰固定的定义。在“museum”事务方面,全球最为权威的当属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简称ICOM)。ICOM是关于博物馆学和博物馆管理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1946年11月在法国巴黎成立,成立之初就对“museum”进行了定义,指出“museum”是包括收藏了艺术、科学、技术、历史、考古等诸多藏品的机构,还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但不包括图书馆,除非图书馆中有常设展览室。1951年ICOM对“museum”概念进行修订,指出博物馆是为了公众兴趣设立运行,旨在保存、研究和运用多种方式(比如展览)让公众娱乐、学习的场所,公共图书馆和常设有展览室的机构都属于“museum”。1969年又修订强调“museum”是为了研究、教育和娱乐而收藏和展示各种具有文化或科学意义的藏品的常设机构。1970年后,伴随西方新博物馆学思潮的萌动,开始重视并强调博物馆要为社会与文化发展服务,所以1974和1995年的两次“museum”定义,皆明确指出博物馆是要为社会服务,且对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机构。之后又经过2001年、2007年两次修订,改为:


博物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常设性机构。它为了教育、研究和欣赏之目的而获取、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这个关于博物馆的定义影响较大。2019年ICOM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试图推出一个关于“museum”的新定义,但最终未获通过。2022年8月,ICOM特别大会在捷克布拉格召开,通过了博物馆的最新定义: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这个最新的定义和2007年的表述相比,明显增加了关于博物馆要“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要“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和社区更多互动,为公众提供各类体验,背后则反映出对博物馆发挥更多社会功能的期许。


再来看看中国对“博物馆”的官方定义。


1936年上海博物馆陈端志在《博物馆学通论》中认为:“博物馆乃保存最足以说明自然的现象,及人类的业绩等物品,利用之以为民众知识的向上,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之一种设施。”这个定义中规中矩,指出博物馆首先要保存与自然和人类相关的物品,博物馆的目的在于推进民众知识和发展文化事业。


1949年后,中国对博物馆的定义受苏联博物馆学较大影响。如《苏联博物馆学基础》提出博物馆是“文化纪念物——独一无二的、罕有的、某点突出或对当地说来是典型的物品的国家主要储藏库,也保存有我国自然财富的标本和其他能反映自然历史的物品……既是科学研究机关,而同时又是科学教育机关”。这种把博物馆看作国家机关,肩负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功能的观点,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博物馆事业。1961年11月文化部编印《博物馆工作概论》,就把博物馆定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发布《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继续沿用这样的说法。


2005年文化部颁布《博物馆管理办法》,提出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这个新定义强调了博物馆的非营利性,显然呼应了ICOM在1974年后关于“museum”的新定义,背后也透露出中国博物馆的创办主体由此前国家机构的一家独大,开始向社会力量扩展。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明确指出:


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这是中国目前关于博物馆的最权威定义,这个定义与ICOM2007年的定义基本相通:ICOM的定义强调了“museum”要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且是一个常设机构;中国关于博物馆的定义虽没有这层意思,但专门有一条明确指出“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所以,国际关于“museum”的定义和中国对博物馆的界定,其中有重合的部分:博物馆要收藏、研究和展示关于自然和人类历史文化的藏品,对公众开放,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是非营利性机构,且能对社会发展和公众起到服务作用。这也是现代博物馆的核心特征。



世界博物馆发展简史




博物馆和收藏的关系密不可分,相生相伴。从人类史来看,“收藏”的历史非常古老。如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的纳波尼德国王就从地下挖掘出2000年前的基石,他自己收藏古物,他的女儿恩尼加迪公主也收藏了不少美索不达米亚文物。在中国历史上,《尚书·分器》记录了周武王克商之后,将作为战利品的殷商贵族所存之青铜器、玉器分给有功贵族。商代妇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中,发现有来自新石器时代“早于妇好几百年或千余年的古玉”,可见中国王室收藏古物风气,至少从考古材料上看,可推至晚商(公元前1200左右)。


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之前的收藏主体,多为王室、贵族、市民、教堂、神庙等,收藏种类也不尽相同。如古罗马时期,罗马皇帝哈德良就热衷收藏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物,艺术品、自然标本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也是王室和贵族的收藏对象,这些收藏基本不对外开放。中世纪时期的欧洲,遍布各地的修道院收藏有大量圣人骸骨、宗教圣器等,当然主要是为了宣传宗教思想,偶尔会把收藏的圣人遗骸或圣椅放在阳台或阁楼上展示,供大众朝圣、观赏。除修道院外,热衷收藏的贵族、王室和富裕市民也很多,收藏的种类各式各样,大体上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自然界中的稀有物、珠宝、工艺制作品、人物肖像画等。


14—17世纪,欧洲处于文艺复兴时代,涌现出非常多的藏家和艺术品赞助商,其中很多具有王室或贵族的身份。那一时期的收藏,也是贵族们彰显身份、互相夸耀的方式,就连梵蒂冈的教皇们,如保罗二世、西斯图四世、保罗三世等也顺应潮流,收藏了大量古典时期的雕塑、艺术品和各类非宗教文物。家族式收藏也相继出现,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其中一个著名人物劳伦佐不但收藏古典时期的古物,还收藏了很多当时的艺术品,如雕塑、书籍、绘画、珠宝、乐器、浮雕,还把教皇保罗二世的收藏收入囊中。当时的贵族收藏一般被称为“奇珍室”(cabinet of curiosity),但劳伦佐为了标榜自己收藏数量多、档次高,而使用了“museum一词,据说他是第一个用“museum”称呼自己收藏的人。


这个时期的收藏同样多种多样,王室收藏如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到菲利普四世,一直在搜集意大利等地古典时代的艺术品;法国国王法兰西一世,建造了卢浮宫和枫丹白露宫园,用来存放他收藏的珍奇;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收藏了1700多件绘画、雕塑作品:这些是属于艺术的。随着欧洲殖民势力在世界的扩张和航路的不断开辟,兴盛的海外贸易将欧洲以前闻所未闻的动物、植物等自然物和各类人造物不断带到眼前,由是激起了欧洲人对博物学的研究兴趣。植物园在各地开始兴建,矿物、化石、动物标本成为重要的收藏物。其中奥地利斐迪南大公二世颇具代表性,他的收藏种类包括艺术品、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种子、宝石、武器、肖像画、象牙、金银器、纺织品、陶瓷、徽章、机械工具和手卷等。这些王室或贵族的收藏几乎都不对外公开展示,往往秘不示众,或只在一个小圈子内互相夸耀。这个时期的“museum”,保留了缪斯神殿的最初含义,即指代某藏家收藏之富,或一个与世隔绝、可供单独读书研究的地方,具有私密和不对外开放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代之后,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欧洲经济大发展,富裕的市民阶层和中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加,也加入了收藏大军。如1683年英国贵族阿什莫尔将他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成立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1753年,英国博物学家、内科医生和收藏家汉斯·斯隆去世,根据他的遗嘱,他的71000多件藏品(价值5万英镑),以2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国家,英国国会于当年6月通过法案,批准以这批藏品为基础建立大英博物馆,这些都是对公众开放的公共博物馆。国家或团体力量(如大学、学会、地方组织等)介入博物馆事业后,欧洲的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大发展期。首先是国家公立博物馆的纷纷出现,如1793年法国卢浮宫变成博物馆对外开放,这是博物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继英、法之后,匈牙利、丹麦、奥地利、捷克、荷兰、德国、瑞典等国都成立了国立(国家)博物馆,对民众开放。区域博物馆、城镇博物馆也都相继成立,藏品以本国或本地的博物学标本、历史民族古物或工艺制造品为主,目的在于教育民众。如《申报》1875年11月4日第1版《创设博物院》一文称:“泰西各大城池夙有成例,凡在该地方人,必公建一院,将飞禽走兽以及各动物并列于内,以便博物者随时赏玩。如在府城,则将阖郡之物实之;如在都城,则将天下之物实之,名曰博物院。”


图3  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木刻版画


1773年,在尚未独立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成了一座公共博物馆,收藏了自然类标本、木乃伊和一些武器及民俗类珍奇。继而博物馆大师皮尔(Charles Wilson Peale)在费城创立博物馆,收藏自然标本和各类珍奇。1846年英国富商詹姆士·史密森(James Smithson)赞助成立了华盛顿史密森研究院,这是美国最重要的博物馆机构之一,收藏了从艺术品到工业展品的大量实物。19世纪受惠于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的精英们不甘心在文化艺术方面做欧洲的附庸,遂兴建了一批高质量博物馆,如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元气大伤,美国却一枝独秀,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成长为美国社会的文化艺术中心,段勇在《当代博物馆》中认为,它们“代表着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


随着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亚洲,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公立或私立博物馆纷纷建立,博物馆协会这种行业组织也就应运而生。1889年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ICOM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代表博物馆和博物馆从业者的国际性专业组织,也是国际博物馆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组织。



中国博物馆发展简史




汉语“博物院”一词,目前所见最早出现于1838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所著《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一书,指的就是美国费城自然科学学会附属的“museum”。所以汉语“博物院”一词诞生之初,“博”的这个“物”,就是指动物、植物和矿物。但汉语的“物”含义又很宽泛,几乎所有非“人”的物品,皆可用“物”来替代,这也造成了今天中国“博物馆”含义模糊、指代不精确,比如很多地方建立了“某某博物馆”,但只收藏历史文物,观众进去后发现除了历史文物,动物、植物、矿物和别的工艺制造品都没有,这样的“博物馆”其实名不副实,改为“某某历史博物馆”方名正言顺。


图4  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书中出现“博物院”一词,可能是该词的最早出处


19世纪的欧洲,以“日不落帝国”英国为代表,科技发达,技术进步,加上资本主义制度需要占领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西方势力几乎席卷全球。在历史浪潮中,诞生于欧洲的“museum”这个社会机构,也被介绍和移植到中国。那个时期也有远游海外目睹“museum”的中国人,他们深刻认识到“museum”的重要性,如王韬游览大英博物馆后在《漫游随录》中写道:


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


意思是说,博物馆收集了古代文物和来自五洲的各类物品,让士人和庶民自由观看,与书上的知识相互参照,民众知识由此扩展,这才是建立博物馆的深意。概括说来“museum”的作用就是教育民众,为国育才。


对于不能踏出国门的广大中国人而言,国内也有一些博物馆的例子。在19世纪的中国,澳门、上海、香港、青州等地都出现了由外国传教士、外国商人或外国学会创设的博物馆。如182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在澳门设立澳门英国博物馆(British Museum in Macao);1872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韩伯禄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馆,收藏长江中下游动植物标本;1874年英国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在上海创办亚洲文会博物馆,收藏中国境内的鸟类、兽类、爬虫类等标本,也涉及一些古物和艺术品。这种类型的博物馆进入20世纪后依然有所延续。这些博物馆虽在中国境内,创办主体却不是中国人或中国机构,经费不来自中国,人员不来自中国,只是藏品源于中国而已。此类博物馆,可看作西方博物馆的分支和衍生,它们一方面为西方了解中国的自然和历史知识提供了实物资料,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为当时有限地参观过这些博物馆的中国士大夫打开了一扇窗口,让他们知道在西方还有这么一种“博学有方”的机构。


1900年庚子之变后,清朝政府决心变法图强,实行新政,一时之间,如教育品陈列馆、考工厂、劝工陈列所、商品陈列所、农事试验场(万牲园)等纷纷开办,旨在用公开陈列实物的方式推动中国现代教育、工业、商业和农业发展,培育专业人才,由此开启了中国后世学校博物馆、商业展览馆、工业博览馆、农业博物馆、国货陈列馆、教育专题博物馆、动物园等多类型博物馆的先河。今天认为是中国人自办最早的公共博物馆——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和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由直隶总督端方于1910年创办的陶斋博物馆,都在这个阶段出现。


图5  南通博物苑苑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延续了清末新政的思路,在教育部内设立社会教育司,负责全国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动植物园事业。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设建立了国立历史博物馆,以接收的太学器皿等文物为馆藏。1914年,内政部将清廷奉天、热河两地行宫的部分古物运到紫禁城的武英殿、文华殿,建成古物陈列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以帝王宫苑和皇室收藏开设的博物馆,首开皇室收藏和宫殿社会化的先例。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博物馆类型增多,如1915年北京卫生陈列所、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陈列馆、1916年保定教育博物院、1918年江西省立教育博物馆、1919年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1925年江西省立科学博物馆、1927年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等。这一时期博物馆的特点是多为官办的专题类博物馆。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博物馆史上的一件大事,开放当天,北京城内“万人空巷,咸欲乘此国庆佳节,以一窥此数千年神秘之蕴藏”。然而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展览,多为青铜瓷玉等历史古物,或珐琅、珠宝、书画等皇室收藏的艺术品,缺乏博物学和工艺美术方面的收藏和展示,当时已有人指出“故宫博物院”名不副实,改成“故宫历史博物院”较为贴切。


1928—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中国博物馆迎来发展黄金期。各地陆续兴建博物馆,如1927年河南博物馆、1928年兰州市立博物馆,1929年广州市立博物院、1929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1930年天津美术馆、1934年广西省立博物馆以及1937年上海市立博物馆等。中央政府亦筹备设立国家博物馆,1933年成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下设自然、人文、工艺三馆。这一阶段因博物馆数量众多,全国达到近百所,1935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以“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为宗旨,调查编行《中国博物馆一览》,编辑出版《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博物馆协会组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大量博物馆内迁或关闭,中国博物馆发展黄金期由此中断,抗战胜利后不久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因时局不宁,博物馆事业难有起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中央政府重视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博物馆事业,使博物馆成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文化部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专门管理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1951年文化部《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指出“博物馆事业的总任务是进行革命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博物馆使人民大众正确认识历史,认识自然,热爱祖国,提高政治觉悟与生产热情”,并且强调“博物馆事业仍应以改造原有的为主,仅在个别有条件地区,得筹建新的博物馆”。此后大批省(大区)级地志性博物馆和专题纪念馆等先后建成,如1949年东北博物馆、沈阳故宫陈列所,1950年西南博物院、上海鲁迅纪念馆,1952年上海博物馆等,1956年山东博物馆完成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三部分内容的地志性基本陈列,成为全国第一家地志性省级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基本停滞,很多博物馆被迫关闭,或撤去展览。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文化事业领域内全面拨乱反正,中国博物馆迎来又一个快速增长期。从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中,全国博物馆在数量、类分布创办主体方面,呈现出多元井喷的特点。1988年统计全国文化系统共有博物馆903家,截至2021年,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总数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有5605家,占比高达90%以上。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有1200多家,覆盖面广、类型全面、体系多元、便于人民群众随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形成。


从历史上看,博物馆的本质,是私人收藏社会化、公开化的结果,所以对于博物馆而言,藏是最为核心的业务,没有收藏,或不进行收藏,馆舍修得很大很气派,也不能称为“博物馆”,因为无“物”可博。而现代博物馆的核心特征,无论“museum在西方,还是“博物馆”在中国,均强调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自然类标本和与人类有关的历史文物、工艺美术品实物,以举办展览等方式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常设的非营利性机构。由此可见贯穿于“藏品公开”“服务公众”的公共意识,是博物馆的核心特征,若丧失了这种公共性,博物馆也就倒退回文艺复兴时期,沦为仅供私人赏玩的“奇珍室”。


在当代中国,创办博物馆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或者私人,都需在相关管理机构登记核准。对于博物馆的定名,尤其值得注意,严格说来,必须要同时包括自然类(博物学)藏品和有关人类活动的历史文物等,才能称为“博物馆”,如只收藏了历史文物,不妨直接命名为“历史博物馆”,走专题性博物馆发展之路,如此方名正言顺,名实相副。要之,“博物馆”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极具开拓性的概念,凡是公藏、公开、为社会公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常设展示机构,都可纳入“博物馆”的范畴。


深圳博物馆李飞执笔

新书上架中博艺廊优惠价点击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博艺廊Museum Sho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