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山明女儿:父亲说再给他两年时间 他可以再登一个高峰

文一君 2024-04-1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出   品 |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视频/图片:中国美术学院



2月6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空旷的校园里不时有一身黑衣的人,低着头往南苑报告厅的方向快步走去。


当天,吴山明先生追思会在这里举行。


吴山明是当代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著名浙派人物画家。2月4日其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0岁。


在3个半小时里,先生曾经的同学、同事、同行,以及亲人、晚辈,纷纷讲述了自己“感受”到的吴先生。



注:内容有删减


排名不分先后


在追思会的尾声,吴山明的女儿吴高岚代表家属发言:


刚才看的爸爸的照片,他总是那么温柔、慈爱。我记忆中父亲没有跟我说过一句重话,遇到所有大问题都是跟你商量、你自己看,这是我的意见。


印象中的爸爸每天都在画画。他作为父亲很慈爱,但是永远是很忙。他走了,我肝肠寸断。


他说他是运气很好的人,他不算最有才华的,却谨记“笨鸟先飞”。他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了。这句话他跟我说了很多遍,我现在才能够体会到他的智慧。


他的动画片《山水情》,讲的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情系山水、情系人间。我经常会跟他讨论一下艺术,我们在一起基本上讨论的都是艺术,跟父亲更多像是师生关系。


他教我艺术创作和做人一样,做人要给别人留空间,说话不要说的太满,做事要给别人留余地。


有一次我们在看画册,他说你看这幅画画得太满了,看的人没有情感了,也投入不进去,所以画画也应该包容,给看的人一点空间。父亲是一个很纯真的人,所以他的画也很纯真。


我在看他画的时候,我觉得他的画面有光、有空间、有时间、有情感、有痕迹的岁月、有心灵、有造化,加在一起就是生命,在山水之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把自己的能量都给了艺术,把生命给了画,他的生命就在他的画里。


父亲在临终前有一天意识很清醒,说他想画画,因为他已经半年没拿画笔了。从我记忆到现在从没有这么久他没有拿画笔的时候,我记忆中的父亲都是在画画。


他说再给他两年的时间,他可以再登一个高峰,一个他想要到的高峰。我当时眼泪都流了出来,我说,爸爸会的,一定会有时间的。


前两天我在整理他的文稿时,看到他反复提及要拉长线,我过去不在意,现在回忆起来才有感觉,他说长线里面有形,有情,我现在感觉到他说的长线就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最包容的东西。


父亲是一位很感恩的人,他一直跟我讲一句话,对人一定要想他的优点,哪怕他只有1%的优点,他从来不看别人的缺点,只看别人的优点,这对我的做人有很大启发。


我想这大概就是父亲的整个人生:纯真、光亮。


我先生在父亲辞世后写了一段话,他跟孩子们说,外公一生喜乐,是因为他像阳光一样,照顾周边所有的人,把自己融合在世界中,就像他的画一样,在亲友间,在笔墨间浩气长存,这种喜乐精神是我们家族最宝贵的财富。



|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


吴山明老师仙逝的消息传来,虽早几日已听闻其病重,但仍感猝厉。大师艺道,仁师开缘,仍在眼目前徘徊。老师众般的好,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深夜无寐。


前天夜里北京来电,要我简要评价吴山明老师,我脱口而出:新一代浙派人物画的旗帜,美院中国人物画教学半个多世纪的领军者,宽厚大度的哲匠仁师。


新一代浙派人物画的旗帜,吴老师当之无愧。一年多之前,方增先先生去世,那是创建浙派人物画的一代旗帜。萧萧落叶,漏雨苍茫,现在又一代巨星陨落。


国美中国画教学的领军者,吴老师亦当之无愧,从艺六十余年,任教五十六年,这在艺术界是少有的,而且他担任中国画的学术领军时间亦长。


吴山明老师很早就把握住了中国绘画的“意之大者”,并将“意”的形神兼备,富有远见地接入了线描的训练。在他大量的意笔渍墨探索的同时,卓有远见地进行线描和技法的梳理,反反复复地在教学中深化线描的训练,孜孜不倦地向全社会推荐意笔内涵和线描方法。


吴老师对意笔的运用和积累,对于国美中国画的教学贡献是卓越的。他杰出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是值得我们不断地,长久地领受教诲,珍怀铭记的。


吴老师还是一位仁心厚道的师者。他的面容泰然,慈眉善目。美院上上下下没有不感受到他的和颜慈心,乐意助人的。


我在香港最早的展览,1993年一画廊的个展,就得益于他的穿引介绍。他的身上有一种诚心善意的圆满。这份诚善的圆满,犹如惠风,荏苒在衣,是一份厚朴的真性情,当我们站在他的遗像下的时候,倍感怀念。


在今天上午的告别仪式上,我的挽联是:陶钧墨韵,澡雪神情,一甲子铸就中华意笔高境;慈爱树德,师道立心,半世纪养成现代浙派领军。此刻,我仍然以此联献给吴山明老师,献给他意笔万仞,蕴味悠长的艺者人生。



|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世名:


今天中午,我重新翻阅吴老师的画册,就好像是在跟他聊天。


有句话叫“当时只道是寻常”,吴老师从来都是宽厚随和,热情积极,以前我还是不够珍惜跟他的交流,现在非常后悔和惭愧,真是“闻道方知重,当时未觉恩”。


现在我把今天中午我的感想和大家分享,同时也求教于吴老师行犹未远的在天之灵。


吴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两点:


一是强调意笔线描二是强调水墨速写。


吴老师在创作中强调两点:一是语言的“纯化”,二是风格的“极化”。纯化比较好理解,我谈一点极化。


吴老师讲:要将风格推到极致,需要胆魄,要有狂气和狠劲,要“自作主张”、要“目中无人”。这是另外一个吴山明老师——在这个宽厚长者背后,是一个充满实验性和冒险精神的探索者。


这种探索在1989—1990年代的笔墨实验中发挥到了极致。


他在笔墨的开放中得法,特别的自由、特别的烂漫。他自己讲——“在可控不可控之间得其迹,于似是而非之中求其是”,这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好的状态。


他何以能够进入这个状态?何以能够保持这种状态?我认为这是基于他对黄宾虹的长期研究。


虽然吴老师只是在小学时邂逅过一次晚年的宾翁,但是却终生与之对话。


吴老师对宾翁的取法一望可知,一方面是笔墨同构,笔法即墨法,墨法即笔法;另一方面在于对宿墨法的探研。黄宾虹先生善用浓宿墨,取音乐中的高声段,于浓重中求灵性;吴山明老师善用淡宿墨,取音乐中的中低音部,于灵动中求厚重。黄宾虹是浑厚华兹,层层深秀,吴山明是虚淡晶莹、温润清新。


从1996年《造化为师》的背景山水中,可见吴山明老师对宾翁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这真是“国美之路”上最美妙的事情,对黄宾虹先生最推崇、最孜孜以求的是一位人物画家,吴老师从对宾翁山水画的研习中获得超越前辈的路径。


吴山明老师说:以宿墨做画,虽有时偏离物象,但拓宽了感觉的领域,所谓“混沌中见形痕,朦胧中现灵性”。他强调用“大水大墨”做“水墨散文”,这个“散”的精神,是他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太朴一散,散而不乱,散逸冲淡,淡者愈真。他的宿墨松透灵动,有古淡之质,有鲜灵之韵。


在吴老师1995年画的《大凉山之秋》中,三位老人在晒太阳,纯以淡宿墨的线条勾勒而成,就是他始终强调的拉长线,那线条如此丰富,浓淡干湿,力度节奏,变化万千,所以这三位老人的形象才会如老松,如巉岩,有一种浑茫沧桑之气。


书法中讲究“始转见性灵,点划为情致”,在吴老师的作品中转化出无尽画意。他八十年代的《雪山之鹰》是真正的笔墨实验,拖泥带水,痛快淋漓,简直是宿墨湿笔与枯笔焦墨之间的精妙魔法。


吴山明用他的“大水大墨”营造出满纸氤氲,用水晕墨章成就了一种中国式的光感。这种光感跟西方绘画中的光是全然不同的——光和影在西方绘画的观念中是对立的,而在中国画里,光和影是同一个东西,可以幻化相生,如同水与墨的关系。


从他1980年代开始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阳光》《喇嘛》《备茶》《初雪》中,我们可以观照到他的追求,那是从水与墨的幽淡苍茫中幻化出的中国画独有的光华!这是他近40年的笔墨实验中多次触及到的伟大命题,在这个方向上,有他的未竟之业。


| 书法家金鉴才:


吴山明先生忽然之间去世,心态仍转不过来。从学生时代相识多年下来,吴山明先生对艺术的追求非常执着,对浙派人物画做到了真正的完成。


吴山明为人十分诚恳,于我而言,认识他是我这一辈子的大幸。



|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


吴老师是杰出的人民艺术家、教育家,著名人物画教授,是备受师生尊敬的老师。他以大爱为生,深情为教,被誉为“新浙派人物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坚持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用脚丈量祖国大地。


吴老师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期最长的系主任,也是持续教学时间最长的教育工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定海神针”。


吴老师还开创了三个“第一”:


他的“山水情”水墨画开创了以中国传统笔墨入动画作品的先河,备受国际性赞誉,是中国水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笔;


他是中国第一批美术学科博士生导师,开创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美术学科博士招生的先河;


他是美院第一次获得国家级重大课题的项目主持人,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创作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 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应雪林:


吴山明老师生前是杭州市第一批聘任的文化顾问,是杭州市文联的名誉主席,长期担任杭州市美协的主席,为杭州的文化文艺事业、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非常热心,亲力亲为,作为G20峰会宾馆陈设专家组的组长,他绑着石膏一个一个宾馆去检查。他一直呼吁杭州市要建美术馆,并多方参与给出意见建议。


虽然这个心愿至今还没有实现,但市委市政府将尽最大的努力去协调、落实,努力的把杭州的美术事业做的更好,不辜负吴老师对杭州美术事业的呵护。


|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


为人,吴老师就像阳光洒在草地上,温暖舒适、不急不躁;为艺,吴老师始终以一种创新的品格、开放的姿态来对待艺术和学问,毫无保留地向后辈分享其多年来习作的经验和思考;为教,他是中国美术学院“哲匠”金奖获得者,即便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都坚持出席历年的教学检查;为政,他是浙江省政府参事,终其一生为家乡浦江的书画之乡建设、为中国画人物画的发展奔走相告。在为人、为教、为艺、为政方面,吴老师都备受大家尊敬。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宪生:


我是吴老师的学生,1977年第一次听吴老师的课,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跟着他学习,在教育、在创作、在艺术方面,一直视吴老师为我的榜样。


中国美术学院老一辈教师对年轻老师关怀备至的传统,在吴老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我们毕业之后,凡是有事找到吴老师,他都会积极为大家排忧解难。


在艺术创作上,吴老师从老一辈浙派人物画家的手中接过旗帜并发扬光大,把浙派人物画的教学推向了新阶段。他把潇洒的笔墨和严谨的造型融为一体,做到天衣无缝。


吴老师为艺术奋斗到终身,为教学奋斗到终身,为我们树立了老一辈老师的光辉榜样。


现在,吴老师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后学一代要继承吴老师的遗志,在人物画教学上更加刻苦,努力把浙派人物画的教学推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任道斌:


黄宾虹先生曾讲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长存。吴山明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家,一位社会贤达,一位敦厚的长者,他对美术界和社会的贡献定会永存。


1月30日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不忘初心》,讨论关于博士生培养的问题,讲述了过去20年的情况,得到了吴老师的认可。


吴老师曾有一句话: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他曾为学校南山路改造前后奔走,也为没有先例可寻的博士生培养问题殚精竭虑,他很尊重各位导师的意见,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办好教学,体现了仁者风范。


| 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


吴老师时常鼓励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努力走出舒适区,掌握新技能,这一点令我受益终身。


他主张全科教学,教育学生们先成为一名全科画家,再探寻自己所长,培养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所有文化的精华,像宋元画家一样,具备万物向万形的能力。


他强调要时刻保持文人艺术表达内心和学养蓄深的创作状态,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视野和审美。


吴老师虽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在,我们作为他的学生,愿将他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END—


往期回顾:

一大代表王尽美后人重返南湖

近视率每年降低1%以上,难不难?

家长辅导作业咋会鸡飞狗跳?

想赢在起跑线,最后都会倒在中途上!

最美运河人:傅磊

最美运河人:舒羽

最美运河人:俞杰


我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