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原谅你,我只想放过我自己

2017-07-07 黄新玉 港女假政经 港女假政经

“你这样对我,以后我也会这样对你!”;“你不养奶奶,以后我也不养你!”;“你抛弃妈妈,以后我也要抛弃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不经意间,总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话,甚至动画教育宣传片也在以此“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否则就不能善终。


乍一听,真有点大快人心,恶有恶报的感觉。可是实际上,很多时候,带着满身戾气,满心仇恨长大的我们,并不会过上我们想要的人生,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的简单粗暴中,已经迷失了自我,变成了我们曾经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本文5061个字,大概8分钟读完。


金融八卦女频道每日为你送上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彩内容,欢迎置顶关注,八妹等你


文/金融八卦女专栏作者 黄新玉

1


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关师傅

李碧华的《霸王别姬》里有一个凶悍的关师傅。

每天打骂责罚,徒弟们伤残病死,

几乎是家常便饭。

他的徒弟小癞子,

因为看到关老爷子对小豆子的痛打惩罚,

下手之重不仅让读者、观众心生余悸,

也让犯了错的小癞子心生畏惧而上吊自杀。

就这样被母亲遗弃、

从小被棍棒打大的小豆子程蝶衣,

学会了关师傅“人戏如一,从一而终”的京剧精髓,

学会了从师哥段小楼那里寻求温暖和安全感,

更学会了师傅的教徒方法。

后来小时候的小豆子、长大后的程蝶衣,

将这种方法同样用在了自己的徒弟小四身上,

不料却引起了小四的愤恨及报复,

从而更进一步引发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可是向来眼毒,嘴毒的李碧华,没有指责,

却用一句话淋漓尽致展现了这位师傅的前世今生:

他的凶悍,盖住所有心事。

曾经的痛苦、不如意、

以及渴望成角的美好梦想,

在这句话里全盘托出。

后来程蝶衣和段小楼两位爱徒因为情感家庭的经历,

一个成为大烟鬼,一个转行去卖西瓜,

让他心中顿起无限的苍凉与无奈,

临终前,他在台上一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道尽了他此生心中的心酸与无奈。

和他的徒弟们一样,

曾经的关师傅也是被这样对待的。

这是关师傅的人生,也是我们的人生。

这是李碧华的毒辣,也是李碧华的慈悲:

因为每一个不幸人生,

追根究底,都有一个不那么幸福的源头;

每一个看似粗暴的人生,

都深藏一个渴望不被粗暴对待的心。


2


 蒋勋

他是台湾文化教父,不仅精通诗书画和小说、

还在散文创作,电影研究与文化批评诸方面纵横驰骋;

曾经,他是大学里被主流道德束缚的美术系主任教授;

他对逃学的学生大发雷霆,怒其不争;

他指望这个成为林徽因,那个变成英若诚,

这个是李白,那个是曹雪芹……

有一天他突然被一个考试写作品分析时写不了几个字,

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却泪流满面的学生打动,

他说:“这个学生就是当年的我。”

 少年时代的他本来是台师大附中样样功课都棒的好学生。

学校的功课渐渐无法满足少年对生命提出的种种问题,

于是他开始看《圣经》、看小说。

东方出版社在台北重庆南路上的小书店成了他最常光顾的地方。

厚厚上下两本《战争与和平》都是站在书店里看完的。

每天看一段,看到哪页就悄悄地折一下页脚,

改天回来接着读。 
看过托尔斯泰

对波诡云谲的大时代里那么多人命运和心灵的描写,

冒着被打被骂的危险躲在被子里啃过一遍《红楼梦》,

蒋勋觉得自己已经没法再去相信学校讲的东西。

成绩急转直下,

好学生成了经常被老师当众惩罚的捣蛋鬼:

如果不能每天背会5个单词,

就一个礼拜在讲台边罚站。

“我怎么可能一天背不会5个单词?

我就是故意不背,

固执地站在那里跟一个我说不清楚的强大东西对抗。” 

他在对抗学校、帮妈妈绣花、织布挑丝线的时候,

学会了配色、懂得了层次; 

因为一种颜色的线在经线纬线上隔多少根线再出来,

需要计算,更需要记录:

红花需要跟绿叶、跟茎要搭配,

牡丹花才会出来,才会好看……

母亲亲手绣的被子、各种花样的编织毛衣、

用心烹制的各种美食……

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看到了琐碎日常的情调,

更培养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美感。

他还感谢母亲在他面对父亲严厉质问、

发抖时的一把拥抱,

彷佛把一切无法承担的压力都纾解了。

因为这些陪伴,

这些看似无聊却实实在在的陪伴,

让他体会到何为生命之美乃至对生活的热爱。

因为母亲这份爱的滋润,

他常常心疼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

他常常对咨询他孩子该学什么的家长说:

“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去抱抱你的孩子、

带孩子去看看山上的落叶。

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够记住父亲的体温,

将来他走到天涯海角,也能拥有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他从小爱听妈妈讲《白蛇传》,

但因为学校的简单粗暴,

他时常委屈地觉得自己就是白娘子,

身上的“压迫”那么多。

可是等他完成在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的学习,

回台湾编杂志、

进大学当老师当系主任之后,他却惊诧地发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法海。

他决定出走,他说:我没法给这个学生打分。

“体制教育无法结合基本的生活经验,

让我们保留诗意生活,

体制更不能让人成为完整的人;”

出走体制的他开始四处云游,

在市场办美学讲座。

他的听众五花八门,

从菜市场的贩夫走卒到名媛贵妇,

从服刑的犯人到每天工作

到晚上11点、8年不休假的台企金领;

他的演讲主题也是从汉字之美、唐诗宋词、

孤独、情欲、死亡到中国美术史、

西洋美术史、《红楼梦》……无奇不有。

得益于母亲从小的陪伴和熏陶,

琐碎日常也能被他读出诗来;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在高雄给菜市场的小贩

讲《红楼梦》,

课程结束后,

小贩们送给他一条签满名字的内裤作为纪念——

因为他们被宝玉晴雯交换内衣的情节打动,

便也要跟他交换内衣; 

这条内裤被他像宝一样留着,一直舍不得穿。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是他很爱的一句古话,

于他来说,“赤子”的任性是一种坚守。

他把这看成自己的一种修行,经常讲着讲着,

台下就有人哇哇大哭起来,他说:

“所谓文化不过就是做一点这样的事情。”


3



孙俪一家



影视明星孙俪和邓超是娱乐圈有名的模范夫妻,

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各自事业都稳步增长。

可是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孙俪,

却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

她出生的地方是上海有名的棚户区,家境并不好.

更不幸的是孙俪12岁那年,爸爸妈妈离婚了。

至今孙俪还记得妈妈从法院回来的那一天,

一进门就抱着孙俪哭了:

“俪俪,法院只判了2000块钱的抚养费,

我们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那一瞬间孙俪也很难过。

孙俪抱着妈妈说:

“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了,

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

原本因为“他们俩终于不用吵架了”,

觉得挺解脱的孙俪悄悄大哭了一场,

心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

“我没有爸爸了,

从今以后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了。”

看着辛苦抚养自己的母亲,孙俪12岁起恨透了父亲 。

成名之后,孙俪和妈妈生活状况好转。

遇见同样来自重组家庭,

一样不打算结婚、要小孩的邓超的时候,

孙俪已经因为《玉观音》里的安心一举成名。

他们因戏生情,

他逗她开心,给她做爱心早餐,陪她聊天;

她陪他打球,一起对戏,照顾他的生活;

邓超的幽默、贴心、绅士、包容打动了她,

而孙俪的善良、干净、能干也感染了他。

和他们当年不想结婚一样自然,

他们决定结婚了。

婚后,她好像生活得更游刃有余。

她并没有拼命拍戏,但也没有放弃演艺生涯。

她的戏很少,但每部都是精品。

不拍戏的时候她看起来有更丰满的人生:

书法、绘画、养花、陪伴孩子、

和“大孩子”邓超一起犯二、

助力“大导演”邓超的电影……

有些媒体也注意到孙俪和爸爸的关系,

他们去采访孙俪的爸爸。

孙俪爸爸对媒体说:

“对女儿孙俪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她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她妈妈的付出,

看她现在很好,我觉得很欣慰。”

孙俪看到这段采访失声痛哭,

因为父亲对她的维护。

她得知爸爸与继母生了一个女儿,

靠经营杂货店维生但生活相当拮据。

没有想象中的大快人心,却有些于心不忍,

多年僵持的关系,让她的情绪有些复杂。

丈夫邓超发现了后,只告诉她:

“父女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

天下没有哪个父亲是不爱自己女儿的?

你爸那样做,肯定是有他的难处。

你如果和他这样较劲,将来后悔的一定是你。”

除了邓超的鼓励,

母亲的话也让孙俪放心了不少。

有一次孙俪试探性地问妈妈还恨不恨爸爸,

想不到妈妈很平静地说:

“不恨,再怎么样,毕竟他给了我你这样一个女儿,

看着你,就不恨他了。”

看着母亲对父亲也已经宽容,

孙俪决定与父亲和解。

她为多年住在棚户区的父亲买房子,

替同父异母的妹妹安排舞蹈老师,

带妹妹到剧组演戏,

在不明真相的粉丝留言辱骂妹妹的母亲是第三者,

孙俪立即出声维护妹妹的母亲:

“妹妹的母亲不是第三者,我和父亲一家关系和睦;

我常带妹妹到剧组玩,她演过《上海滩》和《甄嬛传》哦。”

从不婚不孩,到婚后有了等等和小花;

从希望把爸爸抛弃,到现在和睦共处。

她自己却云淡风轻地说:

以前年纪小,没有遇见对的人。

孙俪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写:

“我在北京的家里,喝着爸爸亲手为我熬的中药,

看着身边为我削水果的妈妈,突然感觉我一直是个多幸福的孩子啊。

我庆幸自己的宽容让童年时曾经破碎的那个世界,

在我成年之后,重归完整。”

她说,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

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

而爱,可以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


4


《把爱传下去》电影海报


美国一哥们卡里姆“调皮”地做了这样一个社会实验:

扮演一个失业青年在街头问人借钱,承诺隔天把钱还回来。

这不靠谱的举动当然遭遇了无数人拒绝,

接连很多天的失败后,他遇到了一个慷慨的人。

等他去还钱时,

这个借钱给他的人的回复,却令他极为震惊——

大叔并不想要回他的钱
相反,他说,
“请把这些钱给到需要的人手里
去帮助更多的人,把爱传递下去。”
这个理念和这些爱的动作,

源于一部美国电影《Pay It Forward》(中文名:把爱传下去)

这部由影帝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电影曾经感动了全球亿万观众。

电影改编自著名小说家凯瑟琳.瑞安.海德的同名小说《把爱传出去》,

小说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尤金·赛门特(凯文·斯帕西饰)是一位

善于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社会学教师。

阿琳·麦肯尼(海伦·亨特饰)是一位生活拮据的单亲妈妈,

为了抚养儿子特维(海利·乔·奥斯蒙特饰)而没命地工作,

借酒浇愁是她的唯一“爱好”。

这一切在这一天发生了改变,

尤金给特维的班级布置了一道特殊家庭作业: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特维决心从自己做起,

因为他相信做善事一定会有善报,

于是他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请到自己家……

在特维的感召下,

人们从起初的猜疑、嘲讽逐渐地表示认同,

大家惊讶地发现自己在付出爱心的同时,

也在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个世界真的可以变得更美好!

把爱传下去,让这世界更美好。

当你对这世界左看右看看不顺眼的时候,

去改变它;

当你被苛责,被冷漠对待,

去终止它:

因为我们不能选择如何被对待,

但是我们却可以如何去对待。


5




成人对待世界的态度,

往往是儿童时期被待模式的翻版。

心理咨询师Lina的父亲,

对外是老好人,口碑绝佳。

对内暴躁,每天对她责骂暴打。

在她小的时候,经常打得她睡觉不能仰睡,

只能够面朝枕头睡上几天,

等背部、屁股上的棍棒伤好之后,才能够正常睡觉。

而她焦虑的母亲,在她六岁以前,

因为疾病,经常失去知觉被抬回家。

从小,她总是站在众人的身后,

恐惧母亲马上就会死去。

母亲除了一直告诉她耽误了她的事业以外,

也一直警告说,养她到法定年龄18岁,

就扫地出门。

她从小整个的成长过程,除了与书的亲近与温暖,

没有太多的安全感的。

这种儿时受到的伤害,

让长大了的她不惜一切地要去找温暖与安慰。

长大后,为了逃离借钱不还,但看上去孝顺、

只是父母单方面认可的前男友,

无处可逃又一次感觉是孤儿的她,

只好出去住,到处去找安全感。

想要远远地离开父母,离开伤害。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她认识了前夫,

于是在感觉到终于被爱的时候,

主观性地选择忽略了很多事实,

并在闺蜜好心提醒的状态下,

很快结了婚,远远地搬离父母。

可是她依旧没有安全感,她恐惧会被离弃,

她拿着好几个学位和很高的薪水,

仍然没有足够的价值和安全感。

她焦虑,愤怒,惶恐……

于是她开始在众人看起来很好的婚姻中逃离,

在”成功的事业“中抑郁。

直到她开始正视自己从小受到的伤害。

她说:“童年已经是过去,我们没有可能重来,

只能拾起创伤,面对并接纳,

但同时,做自己的父母,

给自己一直没有得到的温暖、安全、爱和接纳。

并一定一定要让自己,

不再像父母一样虐待孩子,

不要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复辙,

再经历自己的痛苦。

虐待与伤害,就在我们这里终止。 ”

她还说:

“整个自我修复的过程,是漫长和痛苦的,

而且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真的修复。

但无论结果如何,有理性与智慧的成长,

都比所谓的传统盲目愚孝,逆来顺受,

都要对整个家族的健康延续,有用得多。

这也是对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负责。”

如今她远赴丹麦生活的她,

可以与女儿平等相处,

也可以在女儿受到不公正待遇时,

挺身而出,据理力争。

她还在北欧简单的生活中,越来越和自己链接:

全身心的写作,安静的打坐,深深的呼吸。

很多时候,她会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

微笑出来。

王宝强事件爆发,

在所有人都在铺天盖地讨论王宝强,

批判马蓉的时候,她却说咱能不谈了吗?

她说“对他人的事太过卷入,

是因为你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放了进去。

你要知道,只有我们的幸福,才跟自己有关。”


是啊,只有我们的幸福,才跟自己有关。

我不想原谅你,我只想放过我自己。



------我是八妹有话说的分割线------


现在每个人都在讲原生家庭的影响,几乎每个不幸的人生,追根究底,都有一个不那么幸福的源头。可是,我们找到了源头,如何才能真正摆脱过去,有一个新的开始,才是真的值得我们思考的。因为重新获得幸福,不是简单一句原谅,粗暴一个回击就可以的。我们不是要原谅谁,我们只是要找回我们自己,因为只有我们的幸福,才和自己有关。



— THE  END —

关于作者【黄新玉】:金融八卦女专栏作者,二姐一枚。个人公众号@sulvwenhua。


本文为金融八卦女原创,转载请获得授权。



金融八卦女APP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500万人的选择。点击阅读原文,这里有更大的视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