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古】香港曾有殖民地「首都」?

2016-11-20 香港薈

在西環閒逛,你會發現該區充滿著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如:香港大學、醫學博物館等等。其實,因為該區正是香港殖民地時期最早發展的區域,更曾是香港「第一個城——維多利亞城」的其中一部份。

1870年的維多利亞城海岸。


香港開埠初期只有16條村落,逾半數在港島南岸,位於北岸的有8條:黃泥涌、筲箕灣、群帶路、紅香爐、西灣、石塘咀、掃桿埔、亞公岩,加上市區,總人口約為5650人。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華南的人口蜂湧而來找尋就業機會,人口逐漸增加。


維多利亞城

1850年的維多利亞城。


1841年英軍於上環水坑口(即現時的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 )一帶登陸香港後,圈出港島西北部銳意發展。英國當時正值維多利亞女皇在位,為了紀念女皇的功績,英國政府就將太平山改名為維多利亞峰,把香港與九龍之間的海港取名為維多利亞港,而將香港北部一帶的海傍地區,包括了上、中、下三環開闢為城區,也就是政府首次拍賣時所賣出的地區。當時對於這個城市的命名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皇后城(Queen's  Town),一個是維多利亞城(Victoria's Town)。最後決定採用維多利亞城這個名稱。

1880年,從半山區俯瞰維多利亞城及維多利亞港。


英軍又將下亞釐畢道一帶劃為政府專用地段,並稱為政府山,將港督府等行政管治機構,建於政府山上。後來的輔政司署(1848年落成)、督憲府(1855年建成)、雅利賓政府宿舍,以至英國國教聖公會的聖約翰座堂(1849年建成)都興建在這個山坡之上。「維多利亞城」儼如香港「首都」。

1866年的維多利亞城地圖。


另外,城內亦建立軍事基地,尋政府山以東伸延至灣仔的一大片土地,被英軍軍部圈作興建「美利兵房」、「域多利兵房」及「威靈頓兵房」,成為軍事用地。這個決定對於港島北岸的發展影響深遠——此後商業及住宅區只能循政府山以西及兵房以東的地區拓展。百多年來,兵房橫亙港島北岸心臟地帶,把中環和灣仔分隔開來,直至1979年軍部把金鐘兵房一帶土地歸還政府重新發展,情況才有所改變。


山頂區曾是華人禁地

而維多利亞城,依山勢的不同特點,分成三個區域,包括海岸、半山及山頂。半山區是高等住宅區,而山頂區更是禁地,華人不能輕易在此建造房舍。直至二次大戰結束後,才開始解禁。

7塊城界石位置圖。網上圖片


經過不斷的擴展,香港北面的大部份都劃入維多利亞城的範圍,1903年,港府於《憲報》登了維多利亞城的範圍,這些刻有英文「CITY BOUNDARY 1903」字樣的花崗岩界石,至今尚存,分別位於:


1.堅尼地城105隧巴總站附近海傍的運動場側。(城市西限)
2.薄扶林道近富林苑路口附近山邊。
3.赫頓道,距離旭和道交界處約40米左右。
4.舊山頂道,距離地利根德里交界處約400米。
5.寶雲道東端,距離司徒拔道交界處約500米。
6.跑馬地黃泥涌峽道,聖保祿書院對面。(城市東限)
7.原本於馬己仙峽道的一塊,2007年時被不明人士移走,至今下落不明。

從左到右分別為:黃泥涌道、寶雲道、舊山頂道、克頓道、薄扶林道及堅尼地城界石。



原本於馬己仙峽道的維多利亞城界石(圖左),但07年卻離奇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經過百多年來的發展,城界己不復存在,城界石己失去它的法律效力。維多利亞城亦已被遺忘,現在只保存域多利道及域多利皇后街的名稱,但城界石仍然豎立在原來位於跑馬地黃涌道的城界石的地方。這7塊城界石除了第1塊的位置曾稍作移動,第2塊因原來位置要進行斜坡修護工程而要向南移500米左右外,其餘4塊均豎立在原來位置。惟原本於馬己仙峽道的一塊,2007年時被不明人士移走,至今下落不明。

四環九約

在維多利亞城內,中環是最熱鬧的地方。


而華人則對於維多利亞城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名稱:「四環九約」。

所謂「四環」,即:下環由灣仔道至軍器廠街;上環由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處起至醫院止;中環由美利操場起至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匯處止;西環由干諾道西起至堅尼地城;

1905年的水坑口街。


所謂九約,即:第一約從堅尼地城起至石塘咀;第二約從石塘咀起至西營盤;第三約為西營盤整段;第四約干諾道西以東一段;第五約從上環街市起至中環街市;第六約從中環街市起至軍器廠街;第七約從軍器廠街起至灣仔道;第八約從灣仔道起至鵝頸橋街市;第九約從鵝頸橋街市至銅鑼灣。

1905年的皇后大道西。


政府所公布的「維多利亞城」與華人稱謂的「四環九約」的範圍基本一致,這正是香港從1841年後展起來的區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