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行可以没有线路,但一定要有情境

2016-08-18 陌上客旅行







旅行中,我们是被什么打动?《海峡旅游》的编辑团队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之后,都认同旅行中的一次感动往往是因为沉浸于美好场景。或者说,置身于令人心动的——情境。


去年我们做过一期福州永泰嵩口专题,采编团队在嵩口停留数日。一位同事提到这趟行程中她的一点感受:沿着黑暗的河边专注地走上半小时后,进入到码头门楼的光亮里头。这时候,我有点小汗,我在黑暗里边走边想,如果我可以坐下来,有杯热茶,或者还能听个小戏,那就太神仙日子了。


后来我们去三明,见过许多景区,路过很多风景。一位同事却说,她最心动的是某个夜晚灯光下那自然生动的梨花桃花,溪流声影。




2014年12月,我带读者团去安溪,住在当地小茶村的一栋老宅里。那时冬日下午,阳光特别暖,一行人在院中倚栏而坐,有人在制茶,有人在喝茶。然后,村里的老校长就这么披着阳光,拉出一串手风琴声,踱步入院,给我们惊喜。


那一趟旅行给我的回忆是,阳光斜射过屋檐,逆撒在老人肩头,那情景淡黄朦胧,但旅行中意外的、带点陌生的欢愉和感动却特别清晰。


还有百年老宅前摇摇游过一亩方塘的两只鸭子,我们三五人就这么盯着它们从左游到右,从右游到左;武夷山慧苑寺中静静的赏雨与吃茶;泉州夜里有瑕疵却真性情的一曲南音……






这些都是情境。它或大或小,或远或近,可以是我们登上瑞士雪峰的第一帧画面,也可以是第一次深潜看到的蓝洞神奇;可以是日内瓦湖边葡萄庄园里就着夕阳的一顿户外晚宴,也可以是芬兰狼狈的雪地摩托之旅后的一次行军饭;


可以是与台湾新竹小民宿老板娘的一夜畅谈,也可以是厦门街角的一处茶桌仔;可以是狮城丽思卡尔顿酒店一扇窗的风景,也可以是连城客家小村里一株老树的姿态……


最好的情境它可以不花一分钱。因为情境与金钱无关,它关联的是我们的审美,我们的感受力,我们的敏感度。




情境甚至不一定就是舒适的,也不一定就是完美的,但它总是令人感动。这种感动绵密复杂,有奇妙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唤醒着你对舒适生活的陌生感——动荡的旅途中你所经历的,好像并不是你在日常拥有的,你充满期待与好奇;


另一方面,它又让“在别处”的你觉察到亲切——原来感动我们的那一个触点,不过是一株树的姿态,一阵风的轻盈,一曲小调的诚意,一种有美感的生活方式。




而老校长的手风琴带给我的感动中还藏着点不安,因为我知晓它无法复制,所以无比珍贵。这种感动与不安是我难得的生命体验。


而我在前文所描述的、经历过的一切画面,都是我生活所追求的部分。


人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就像文学,它通过一帧帧的画面与情境——不一定有什么宏大的定义与主题——刺激你,不断激活你的生命体验,丰富你的生活密度,让你像旅行一样生活,像生活一样旅行。






而旅行情境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海峡旅游》扎根福建六年,对旅行情境也是一直在感受与摸索之中。我们发现,懂得发现情境,捕捉情境,画龙点睛点画情境,需要对旅行、对人们内心及情感的深刻理解。


然而市场上常见的旅行产品,要么是视而不见最好的情境,把精华倒掉;要么是粗暴地干扰,破坏掉情境,给旅行者观看人工的,刻意的,僵硬的,或者一味奢华的东西。殊不知情境往往自然而然,天然美好。


我们想做的,便是因地制宜,设计旅行者与它们相遇、相处的方式。


这一类的设计,对于福建省内的乡村目的地,尤其欠缺而急迫——我们并没有在码头门楼前看一出戏,那地方甚至连可以坐下来的一张石凳都没有。




旅行产品尤其是乡村旅行产品中情境的缺失,原因多面:


有政绩思维的影响(一定要做看得见的东西和看得见的事情),也有基层干部对城市人旅行体验需求的不够了解,还包括在乡村中缺少合适的人与团队去挖掘、开发、研究这些情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旅行消费和乡村经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往往越是有开发的村子,越不伦不类。乡村旅游的体验并没有吻合乡村的特点,没有乡野气质和人情味道,所谓乡村本真,总是被粗暴掩盖。其他的旅行也是一样。




一个好的机遇是,这个时代的消费精神在改变,人们对消费,从价格敏感转向为价值敏感。


而在旅行这个领域,这种改变更大的意义在于旅行者对旅行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审视。


也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意义隐藏于或奢华或质朴,或舒适或艰辛的不期而遇或刻意为之的旅行场景之中,但他们越来越意识到旅行的意义不是在景点相册里,而是在精神体验中。






基于这些理解,《海峡旅游》创立了陌上客这一旅行媒体品牌,并提出了明确的主张:旅行情境主义。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旅行情境设计师,而不只是简单的旅行产品设计师。我们认为旅行可以没有线路,但一定要有情境。


我们认为的旅行情境主义,除去情境设计本身,还有一些微妙的视角,这些视角当中包含了我们倡导的旅行的态度与真实。




譬如,旅行为什么要那么功利?


因为假期太少太稀缺,我们的旅行变得特别焦虑而机械。你有没有发现出行前自己就像陷入了旅行神经官能症,一大堆的攻略和比价,一波波的行程要处理,而且,就算抱着度假的心,你也总希望再多走几个地方多看一些景点……


而陌上客的主张是,别把旅行看得太重,就让它像在家门口的放松。




又比如,为什么在旅途中,只能做旅行时才做的事?旅行是在别处,别处也可以很生活。旅行与生活的界限,未必就要泾渭分明。


我们不太认可,在旅行中,一举一动都要像个标准的游客,我们认为,可以将你在日常生活中会做的事情,喝一杯酒,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与朋友进行一次谈心,放到移动着的旅行中。


场景换了,情境不同,这些事情也会别有新意,它们与“别处”相结合,会到来最记忆深刻的体验。


我们还笃定模糊了旅行与生活界限的情境主义,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们主张把低频的旅行变成生活化的出行,并且在这些出行中融入你运动的需求,放松的需求,独处的需求,谈话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这些需求本是现代人真实且重要的部分,却被忙碌、功利的生活所压制。


我们希望在陌上客的旅行设计中,越来越贴近并展开这种需求,让你可以好好地、不功利地独自旅行,与朋友旅行,与家人旅行,与陌生人旅行。





陌上客的名字来自于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句话本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情境


8月26日-28日

陌上客的首发团

武夷山清心喜茶之旅也有如下情境体验

 



一场接风喜乐茶会一道山中清雅茶席
一堂具有仪式感的茶习课程一次武夷山中的夏日轻酒会
一本可以在旅行中轻松阅读的茶之书一顿山中急行后清心静性的随喜素斋……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武夷茶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