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愿自己有灵魂地工作| 读《选择有灵魂的工作》

yxjdream 向上生长的牙牙
2024-11-25


一拖再拖之后,终于决定要认真开始(准备)找工作了。找工作之旅,战线被我无限拉长,而自己的状态却又一直处于消极怠工状态。一方面,是自己内置的强大的声音,一直在告诉自己,自己并不擅长的行业研究才是出路,倘不能入行,自己的一生可能就要碌碌无为了,而自己却又并不认为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于是,在害怕中消极度日,变成了自己不必去面对现实的最佳策略。这种行为与思维模式,不只出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同样出现在栽了大跟头的考研中。

做完书中回顾过去职业的练习后,发现了自己的这一模式,此乃读本书第一收获。


书中还有一个练习,列出选择职业时的激励因素,想像自己的理想工作并列出这些工作吸引自己的地方,并比较吸引自己的地方与自己所列的激励因素的匹配度,我吃惊地发现,100%匹配(这两项练习不是同时进行的,做后一个时已经忘了前面做的练习)。

通过这个练习,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此乃读本书之第二收获。


在前几天和老师吃饭时,我表达了我心中对于找工作的想法和顾虑,老师觉得我考虑和担心的太多了,我现在需要的不是再继续思考下去,而是采取行动。所以在看到书中有一章的目录就是“先行动,后思考”时,我心中充满了期待,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阐释的。职业转变并不是自己坐在那里就想出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说辞就辞,来一个完美转身。因为这样的职业不是坐在那儿想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通过与别人沟通,再加上自己的思考而得来的。可以先试一试自己想换的工作,做到一定阶段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后,再选择辞职不妨为一个更稳妥的选择。行动与思考,行动后及时思考、反思与总结,也许是一切工作和生活的智慧。

不那么追求完美了,此乃读本书之第三收获。


在我非常传统保守的观念中,我认为做工作一定要非常努力,一定要全身心投入,一定要对老板和工作负责,这是我的职责,但工作中当自己这样做时,老板却并没有同样地对待自己,并没有培养我的意识,他只把我当廉价劳动力,而我却死守着自己的规则而被束缚住。曾经有一刻,我意识到我甘心地沦为了老板的奴隶并为自己的奴性而拼命斥责与否定自己,现在的我想说,这并不是我的错。社会和文化的印记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我却再拿着烧红的烙铁质问自己为何要这般没出息?书中提到,“17世纪的欧洲,宣扬新教工作伦理,认为艰苦的工作对人有好处,会让人更接近上帝。现如今,因为受这种信念的影响,如果我们没有整天埋头苦干,就会感到内疚。”同样内置的还有加班文化,还有做乖孩子的文化,还有不要玩乐的文化。书中还提到罗素甚至认为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就可以享受到体面的生活。随着生产力的提升,我们可以被更多地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创造力的活动,8小时工作也许并非必须。

理念的解放与对自由的追寻,此乃读本书之第四收获。


不知从什么时候听到了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一说,深深认同,但一直苦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大概知道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之人。至于在工作选择上,一想到要将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我就变得很慌张。因为我不知道我所从事这一工作,是否会是我的使命,是否会助于我完成我的使命,如果我走错了路,那我是不是还不如不走?在书中作者提到,使命并不是我们能找到的东西,而是我们去培养并使之成形的东西。

又一牢笼被打破,我也离真实地生活更近了一步。此乃读本书之第五收获。


大概从开始找工作开始,我的困惑被一点点揭开。旧的困惑想清楚了,新的困惑又升起。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我开始思考工作的意义,我开始思考我这一辈子究竟要怎样度过。这一触角延伸到了金融的运行,延伸到了自然万物存在的意义,延伸到了我活着到底可以增加什么价值,延伸到了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哪些是我可以增加价值的,这个世界又是如何运转的。问题越拉越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超出我能在短期弄明白的界限。


然而,有了这些困惑,我却比以前更加不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知,版图被打开,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有了目标,也就为我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以上。中秋快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生长的牙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