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联首颗原子弹爆炸内幕

雷墨 看世界杂志 2019-04-20



美国首颗原子弹试爆两个月后,以英国科学家身份参与美国“曼哈顿工程”的德国人克劳斯·福克斯,向苏联提供了长达33页的关于那颗原子弹的详细材料。


最近,美国打算退出《中导条约》(全称《美国和苏联消除两国中程与中短程导弹条约》)的事,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何这事非同小可?因为这个1987年签署的条约是核武器诞生以来,美苏两个核大国达成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限制核军备竞赛条约。


这种射程的导弹如果搭载核弹头,意味着对方几乎没有预警时间。一旦局势紧张,导弹腾空而起之时,很可能就是核大战梦魇的开始。那么,曾经把地球人置于毁灭危险的美苏核军备竞赛是如何出现的?这要从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说起。


  “谍影重重”  


1949年8月29日莫斯科时间凌晨4点,苏联在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境内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


△1949年8月29日,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画面


这距离美国1945年7月16日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仅4年时间。当时尚未从二战的废墟中完全恢复的苏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破美国的核垄断,让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阵营颇为震惊。


首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前,苏联已经初步具备了制造原子弹的科研和工业实力,但离自主研发还有相当距离。起关键作用的是来自美国的核情报。从解密的史料看,苏联那颗原子弹爆炸后腾起的巨大蘑菇云中,闪现着苏联情报人员的“谍影”。


△苏联核弹之父——库恰尔托夫


苏联核弹之父库恰尔托夫曾说,这些情报为苏联科学带来无法估量的重大贡献,“使我们在解决问题上省了很多极费力气的阶段,了解到解决一系列科技问题的新途径”。苏联核武项目总负责人莫洛托夫说得更直白:“我们的情报人员干得非常好,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都偷来了。”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起,苏联就特别重视对外科技情报的搜集工作。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核情报成为重点搜集目标。在那之前,苏联已经开始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编织庞大的间谍网,专门负责搜集核情报的部门代号为“C处”。



二战爆发后,这张间谍网迅速扩张,并一直高效且成功地运作,直到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才因一位苏联驻加拿大外交人员的变节而被瓦解。


1941年9月25日,第一份高价值核情报被送到莫斯科—英国正式启动代号为“合金管”的原子弹研制工程。这份情报来源于化名为“李斯特”的英国外交官唐纳德·麦克林。他是冷战期间盛传的“剑桥五杰”之一。


△“剑桥五杰”


“剑桥五杰”均毕业于剑桥大学,有的是直接参与“合金管工程”的科学家,有的则任职于能直接接触核情报的重要部门,他们都从1930年代起被招募为苏联间谍。麦克林本人曾任英国驻华盛顿领事馆一秘,东窗事发前于1951年叛逃苏联。


除了“剑桥五杰”,苏联还有其他情报来源,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克劳斯·福克斯。他是德国核科学家,因遭到纳粹迫害在1933年移居英国,随后加入英国籍并受邀参与“合金管工程”。也是从那时起,福克斯一直源源不断地向苏联提供核情报,直到1950年2月被捕。


△苏联间谍克劳斯·福克斯


福克斯是苏联极有价值的情报来源。他不仅在英国核武研发起步阶段就参与其中,而且在战事吃紧、英国核武研发工作转移到加拿大之后,又随研发团队赴加拿大。


更为关键的是,他在1943年以英国科学家的身份参与了美国的 “曼哈顿工程”。美国首颗原子弹试爆两个月后,福克斯向苏联提供了长达33页的关于那颗原子弹的详细材料。根据解密的史料,认定苏联首颗原子弹是美国的“仿制品”并不为过。



得益于包括麦克林、福克斯等在内的情报,美英的核武研发过程,对苏联来说几乎是单向透明。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情报为苏联解决关键的技术难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政治试爆”  


苏联首颗原子弹的“仿制品”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49年8月29日的试爆很大程度上是“政治试爆”。也就是说,苏联需要通过尽快掌握核武器,弥补在战略上相对于美国的弱势,是否自主研发并不是优先考虑。


△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的实验地点


在核物理基础研究以及对原子弹可行性论证等问题上,苏联与当时的先行者美国、英国、德国差距并不是很大,真正落后一步的是政府决策。


有史料显示,苏联从1938年就在着手研制原子弹,但这项工作因二战爆发而中止。直到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局势逆转后,苏联才重新重视原子弹研发。1942年9月28日,斯大林签署《关于组织铀研究》的国防委员会密令,苏联核武项目正式上马。这一天,也被称为苏联核工业诞生纪念日。


△斯大林


然而,即便“上马”了,苏联的原子弹研发也没有开足马力。包括斯大林在内的不少苏联高层,都对原子弹这个当时地球上还不存在的事物一直将信将疑。苏联情报部门负责人贝利亚,直到美国首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前,都还在怀疑美英可能在利用假情报,误导苏联把资源投入没有前景的事情。不过,来自英美的核情报言之凿凿,为保险起见苏联也不敢轻易叫停核武研发。


尽管对于美国首颗原子弹的尺寸形状、内装核材料、爆炸当量乃至试爆时间,苏联事先都得到了精确的情报,但当蘑菇云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升起时,斯大林还是大为惊讶。



一方面是“眼见为实”,另一方面是美国试爆的时间点1945年7月16日—斯大林与杜鲁门、丘吉尔在波茨坦开会的前一天。在斯大林看来,美国选择这个时间点试爆原子弹,无异于对苏联的恐吓。


自那以后,苏联的原子弹研发才真正开足马力,整个国家机器围绕原子弹制造高效动员起来。当时斯大林下令,对核武项目负责人库恰尔托夫的要求“无条件满足”。本来库恰尔托夫对苏联首颗原子弹有自己的设计方案,但斯大林要求“精确复制”。


△第一枚苏联原子弹RDS-1模型


曾参与原子弹研发的苏联科学家尤里·哈里顿在回忆录中说,当我们得知美国已经成功进行原子弹试验时,我们意识到,我们最好也按这个方案搞,“必须以最快和最可靠的方式来证明,苏联也拥有原子弹”。就这样,苏联的首颗原子弹,在政治紧迫感中“提前诞生”了。


  冷战加速器  


丘吉尔1946年3月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但那时苏联在军事上的弱势是显而易见的,美苏力量上的绝对不对称,决定了冷战对抗的“低烈度”。



苏联没有“正面应战”的本钱,1949年4月美国组建北约时,苏联手中还没有原子弹,这或许是莫斯科没有立刻采取针锋相对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时,苏联不仅成功试爆了首颗原子弹,还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


核军备竞赛是冷战对抗的重要领域,假如苏联的首颗原子弹试爆延后数年,或者说美国长期垄断核武器,冷战的历史将会改写。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首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成了冷战的“加速器”。美国氢弹项目的正式启动(1950年),直接触发因素就是苏联以超出美国预期的快节奏试爆原子弹。



直到1949年8月,美国情报机构还认定,苏联在1953年年中前制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性极小。杜鲁门甚至乐观地认为,苏联人永远也造不出原子弹。当美国在1949年9月确认苏联成功试爆原子弹后(美国通过侦察机搜集空气样本确认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爆,苏联当时没有对外公布),美国国内对于是否研发威力更大的氢弹是有争议的。


但这些争议很快让位于政治。杜鲁门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决定研发氢弹,以期在不能保证核垄断的情况下,获得针对苏联的核优势。



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不到一年时间,苏联在1953年8月成功试爆首颗氢弹。美苏核军备竞赛就此拉开帷幕,紧随其后的就是冷战的升级。




作者 | 本刊记者 雷墨

编辑 | 谢奕秋 xyq@nfcmag.com

排版 | 龙明佳,Keith



点击发现更多好文



点击订阅2019年全新《看世界》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