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在还有多少韩国人认识汉字?

丛嫣霖 看世界杂志 2019-04-20



从前汉字是韩国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象征,但是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后,汉字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这是后期政府和学者们要求废止汉字的重要原因。


汉字是出现在朝鲜半岛最早的文字,其在半岛的多舛命运,不亚于一场宫斗大戏的女主——从汉代时期传入半岛的初来乍到,继而赢得圣心,再到近现代时期的失去圣宠,甚至被打入冷宫,最后到当代的洗清冤屈、重获重视,汉字在朝鲜半岛走过了漫长历程。


在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1446年颁布“训民正音”之前,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官方文字。即使是现在,韩语中来源于汉字的词语仍占据70%以上,但是百余年来,汉字已渐渐远离了普通韩国人的生活。


△韩国人身份证上标识着对应的中文姓名


如今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在韩文名旁都会有对应的汉字标识,在各大道路、旅游景点、地铁站等地方随处可见汉字的踪影,这种变化都是从金大中政府之后出现的。


对于功课沉重的韩国年轻人来说,是否在韩文、英文之外再投入精力去学习中文,是颇为纠结的一件事。


  汉字的统治,正音的崛起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可以追溯到汉文帝时期(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随着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四郡,当地人与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更为紧密,汉字作为中原文化的载体也在当地得到更大传播。



在汉字传入之前,朝鲜半岛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汉字传入之后,当地人就把汉字作为自己的书面语言。那么,他们对汉字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到底有多深呢?


根据史书记载,早在高丽王朝时期,《玉篇》《字林》《字统》等字书就已成为贵族子弟的基本教材。《说文》以及《国语》等汉字著作,更是成为国子监教学的内容,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点科目。但是,这一时期的汉字还是局限在王室贵族阶层,普通百姓并没有学习汉字的权利,只会说当地固有的“韩语”。


△汉字教材《玉篇》


为了改变平民 “大字不识”的情况,1443年世宗大王在学者们的帮助下,创造出朝鲜民族的第一套文字体系——“训民正音”。


“训民正音”的出现,起初并没有威胁汉字的“正宫”地位,因为王公贵族们还是依旧使用纯汉字,“训民正音”只是作为女子和普通百姓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标记方式而被使用。所以,“训民正音”在被创制时并没有被称为“韩文”或者“韩字”,而是被贬称为“谚文”。我们现在所说的“韩文(한글 )”,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名称。


△训民正音


韩文与汉字的最大不同在于,汉字是表意文字,韩文则是表音文字。所有的韩文就像是英语的字母,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发音,字的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含义。


韩文出现之后,虽然没有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汉字从此有了韩式发音和写法。这也为后来韩文代替汉字打下了基础。 


  废止论vs混用论  


进入近代,由于西方开化思想的传入,民间渐渐出现了汉韩文混用,甚至完全废除汉字的言论。根据不同的政治背景,可以将这一过程分成四个时期:韩末开化启蒙期(1880年-1910年)、日帝殖民时期(1910年-1945年)、美军政时期(1945年-1948年)以及大韩民国时期(1948年至今)。



在第一个时期,朝鲜王朝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文化、政治方面充满变动。在这个时期,汉字废止和韩文专用的发起人并不是韩国的进步人士,而是美国传教士。


因为传教士们为了在韩国传教,首先需要习得当地的语言与文字。在学习的过程中,美国传教士们觉得汉字晦涩难懂,而韩文简单易学,所以开始在韩国国内宣扬废除汉字。这也成为了韩国“去汉字化”的开端。



第二个时期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日本在统治韩国的初期,并没有对语言文字做限制,所以在这个时期以周时经为中心的“朝鲜语学会”成立了。学会的组成目的及意义,就是汉字废止和韩文专用。


朝鲜语学会的主要活动概括如下:第一,确立了韩文日;第二,发行杂志《韩文》;第三,辅助确立了《韩文使用规范》;第四,组织编纂了韩国国语字典。但是好景不长,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中后期,日本为了践行“民族抹杀”政策,中断了韩国的所有韩语教育,且韩语、韩文的使用也遭到了禁止。



日帝殖民时期是韩国民众对汉字意识变化的重要时期。日本在殖民统治中采用了“民族抹杀”政策,韩国民众只能学习使用日语。在此之前,汉字是韩国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象征,但是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后,汉字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这也是后期政府和学者们要求废止汉字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时期和第四个时期是美军政时期和大韩民国时期。在日本统治时期,韩国的官方文字是日语而非韩语,所以韩国在摆脱日本统治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在废除日语的同时推进韩语的使用。



这个时期的汉字废止是由政府主导,所以要求废止的民间声音并不多,反而很多学者在杂志新闻上发表反对全面废止汉字的文章。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分成两大派别,一是汉字废止论,另一个是汉韩文混用论。


汉字废止论的学者认为,汉字废止运动是为了全面使用韩文,汉字和汉语词汇会影响韩语自身的发展,这与民族主义精神息息相关。作为19世纪50年代汉字废止运动的代表人物——崔贤培曾经预想过汉字废止之后的景象:



所有国民都可以读懂文字,国民的知识水平大大提高。国民可以通过报纸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的大小事情,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提高,从而促进生产。


  汉字的废止与复兴  


韩国光复之后,通过出台“美军政令六号”确定了韩语作为唯一的官方语言,确立了韩语的法律地位,并且在1945年12月8日通过了汉字废止决议案。


决议案的内容为:小学以及中学的课本必须全部由韩文编纂,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韩文后面以括号的形式标记汉字;为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与邻国的交流,在中学需设置汉文或中文课程。



这个决议只是确定了教科书中的韩文专用制,在报纸、杂志、文书上仍然实行汉韩文混用制。并且,此决议案是在大韩民国建立之前颁布实施的唯一文字规范,以此为基石,大韩民国在建国的同时也颁布了“关于韩文专用的法律”——大韩民国的公式文书要用韩文书写,只有在短期内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并用汉字。


“短期内有需要的情况下”这句话并不严谨,由此造成了韩国的公文和报刊发行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汉字和韩文并用的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状况,1970年朴正熙政权强化废除汉字政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朴正熙颁布的“韩文专用五年计划”。即从法令颁布的1968年开始,至1972年为止,从学校教科书到户籍、公文等,全部使用韩文作为唯一的标记手段


朴正熙政府颁布的“韩文专用五年计划”,与此前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政策不同,是没有任何余地的强制性政策。虽然民间还是有很多学者对此表示不满和抗议,但汉字废止已是大势所趋,学者们也无能为力。


△2018年7月3日,韩国举行“三一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现场悬挂了多面不同历史时期的韩国国旗,其中一面上,还印有来自《易经》的三个繁体汉字“不遠復”


后来,随着韩国政权的更替,不同政权对汉字的态度也各有不同。金大中在1999年发布总统令,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并用汉字”以确保准确地表达公文的内容。但是近代以来百余年废除汉字的征程,已使得韩文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原本就缺少群众基础的汉字,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升。韩国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开始重新重视汉字,恢复使用汉字的呼声渐渐高涨。汉语课程已恢复成为韩国中高等学校的正式教育课程,并且成立了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意在复兴汉字。



1999年金大中总统曾经发表“如果无视汉字,则很难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典书籍”的讲话,并且表示“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共同桥梁”,继而提出“汉字并用推进计划”,要求在政府公文、人名、地名、道路名以及传统名胜古迹等方面并用汉字,以免出现因韩文一字多义带来的混乱情况。


至于汉字教育方面,其实在金大中政府时期,“汉文科”也曾经作为中学选修科目出现在学科课程中,但是后期随着政权更替,汉字和汉字教育并没有受到新政府的重视,也就渐渐消失在学生的课堂上。



而近期根据韩国某媒体对家长和教师的民调,83%的人(家长89.1%,教师77.3%)赞成小学生学汉字。又有韩国专家发表“学习汉字有利于青少年智力发育”的研究报告,可见社会和学界是十分支持和看好恢复汉字教育的,未来汉字重回韩国课堂也并不奇怪。只是学生自己怎么想,还要看社会的引导情况。




作者 | 丛嫣霖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编辑 | 胡万程 hwc@nfcmag.com

排版 | 龙明佳,Keith



点击发现更多好文



点击订阅2019年全新《看世界》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