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上的真实“灭霸”

蔡运磊 看世界杂志 2020-08-27

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


2020年1月10日,美国侨领陈灿培夫妇捐赠“杜立特行动”及飞虎队史料仪式,在浙江衢州博物馆举行。


这批史料包括承担“杜立特突袭”的B-25同型战机零件、“杜立特突袭”行动纪念徽章、“杜立特突袭”参与者的亲笔签名,以及当时的报刊记录等。


在2019上映的大片《决战中途岛》中,盟军首次空袭日本东京的美军将领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只是个昙花一现的配角,但此人在世界军事史尤其是美国航空史上,曾连续创造多个世界第一,堪称美军战神、灭霸!


美国“弦高”


漫威电影中的灭霸(Thanos),不但拥有无法超越的战斗力、恢复力和敏捷度,而且对绝大多数精神攻击都能产生免疫。


他还是一位战略家,乘坐一个装有进攻性武器且能穿越银河的浮空王座,就拥有了宇宙立方、无限手套、宇宙之心等大杀器……所有这些,都让我想起了杜立特。



漫威电影中的灭霸


首先,杜立特是飞行员中当之无愧的NO.1:麻省理工学院首批航空工程专业博士之一,首个在12小时内驾机横跨美国,首个进行仪表飞行,飞行时间虽然只有十多分钟,却宣告了航空器可以摆脱天气和黑夜的制约,进行全天候飞行。


更牛的是,在二战中,他是唯一率队轰炸过德、意、日三个轴心国首都的美军将领……这些传奇经历,任何人只要创造其一,就足以扬名立万,何况这些令人咋舌的辉煌居然都归属于他。


其次,他不仅是007式的孤胆英雄,更是一位战略家。


如1934年,他提议将空军从陆军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兵种,并促使自己首次退役后供职的壳牌石油公司开始研发专用的航空燃料——辛烷﹣100型航空汽油。1938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宣布该油品将作为所有飞机的标准用油。



1985年4月,时任总统里根(左)授予杜立特上将军衔


在壳牌工作期间,通过环游世界,杜立特发现德日两国在军事航空领域进步神速,认为战争已箭在弦上。回国后,他就像爱国商人弦高一样,利用一切机会在一切场合表达他对美国军事航空的担忧,为美国航空事业发展奔走呼号,惜乎收效甚微。


无奈之下,杜立特想起了自己的老上级——时任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的阿诺德将军。这位“将军大哥”与杜立特,可谓“梁山兄弟——不打不相识”。


一次飞行训练中,小杜居然坐在起落架的连杆上着陆了。基地司令闻讯,立马让小杜同学停飞了一个月。这位基地司令就是阿诺德,但大哥也从此记住了这个大胆又才高的小弟。



一顿分析猛如虎后,杜立特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己愿随时重回军队效力。阿诺德当然非常希望这位飞行天才回到现役,但遗憾的是,当时法律规定,“上尉以上”军衔的预备役军官是不能召回现役的。


为此,194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有关征召预备役军官的修正案。杜立特就是首个被召回现役的预备役军官。


军中“灭霸”


身为军人的杜立特,自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其他人却眼红了,有人说他从中尉晋升少校是坐了“直升机”,有人讥讽他在壳牌公司捞足了油水又想来混个一官半职。


“……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


这是中国画家石鲁写于1963年的诗句,用来形容杜立特毫无违和感——他淡淡一笑,转身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工作状态——首先就解决了通用公司在为当时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P-38、P-39和P-40提供发动机时遇到的技术难题。



其次,他认为航空队禁止在恶劣天气下飞行的规定是荒谬的,理由相当接地气:“战斗绝不会只在好天气进行,所以必须全力研制全天候的飞行设备。”


《孙子兵法》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杜立特也一样。他有短板,也曾遭遇过不少“罗生门”,但常有贵人相助,而他也能及时“止损”“回正”。甚至在养伤期间,他都能钻研出航空史上飞机的首次外滚翻动作。


就像拿破仑一样,杜立特从出生就个子不高。当年上学时,为免于“校园欺凌”,他开始用拳头自卫。其英语老师刚好又是学校的拳击教练,就此发现了小杜同学的拳击天赋,于是开始系统地教授其正规的技击术。很快,年仅15岁的杜立特就赢得了西海岸业余轻量级拳击冠军。


得意忘形中,杜立特就开始“古惑仔”起来,常常参与街头斗殴。直到一次被警方拘留,杜立特才领悟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深刻内涵,发誓绝不再犯法,也绝不再盲动。



功不唐捐。成为优秀的飞行员后,杜立特认为,正是从体操和拳击运动中,他才获得了非凡的平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进而使飞行生涯受益匪浅。


杜立特没有固步自封,他常常一连几小时分析如何将飞机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抓住一切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飞机,不仅研究发动机、螺旋桨,还琢磨燃料及润滑剂等因素对飞行的影响。刻苦的钻研,使他成为学者型飞行员。


1925年11月,杜立特在施奈德航空速度锦标赛中,通过计算发现,只要在转弯时采取小幅度俯冲,就可以保持直线飞行时的速度,进而实现“弯道超车”;更绝的是,他还发现,如果改变螺旋桨的螺距,还能获取更高的速度。



杜立特在1925年施奈德航空速度锦标赛中驾驶的飞机


随后在实践中,他以平均373千米/时的速度拔得头筹。次日杜立特决定豪赌一把,向组委会提出直飞3000米的请求,结果以394千米/时的速度破了自己的纪录。


“杜立特行动”



“时穷节乃见,危难出英雄。”让杜立特一举成名的时刻终于出现了,这就是1942年4月18日的空袭东京(Tokyo Raid),又称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


当时指挥运载B-25轰炸机的美军航母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哈尔西(绰号“蛮牛”)评价道:“这是整个军事史上一次最勇敢的飞行!



B-25米切尔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起飞


那么,上帝为什么会独独垂青这个来自加州的小个子呢?老上级阿诺德对此专门予以说明:“挑选杜立特领导这次几乎是自杀性的任务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他无所畏惧,技术出众,不仅能自己去完成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且还能将自己的精神传授给他人。”


事实上,当时阿诺德只是指派杜立特去挑选并训练参战的飞行员,并没有同意他赤膊上阵、带队出击,但经不住杜立特的再三请求,才答应了他。


临行合影时,杜立特颇具深意地在炸弹尾翼,系上了日本的“友好”奖章——都是战前由日本政府授予美军官兵的奖章。杜立特用这样独特、幽默的做法告诉大家:用炸弹顺路帮个忙,让这些虚伪的奖章统统滚回它们的老家。


摄影师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场景,于是有了太平洋战史上最为著名的照片之一。



参与1942年空袭东京时,杜立特在炸弹尾翼

系上日本的“友好”奖章


轰炸日本本土后,杜立特驾机飞到中国,因燃料耗尽,他不得不在浙西上空弃机跳伞,后被中国军民护送到安全地点,最后辗转回国。回国后,他被越级晋升为准将、并获得“国会勋章”。


而日军随后发动了浙赣战役,恫吓和警告中国平民不许帮助坠机的美国飞行员。美军空袭机组成员降落地周围的所有机场和滑行跑道,均被摧毁。


日军还针对中国百姓,特别是携有美国物品的平民肆意施暴,甚至动用了细菌武器。为搜出空袭的美国飞行员,被日军杀害的中国百姓据估高达25万人。



1992年4月18日,在“杜立特行动50周年”纪念会上,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这段历史作了高度评价:“在突袭以后,那些善良的中国人不顾自己的安危,为我们的飞行员提供掩护,并为他们疗伤。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们也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1993年9月27日,杜立特在加利福尼亚去世后,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葬礼举行时,美国所有的B-25全部升空,以示悼念。




作者 | 蔡运磊

编辑 | 谢奕秋 xyq@nfcmag.com

排版 | 唐俊霏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 往期推荐 |

点击图片即刻探索下一世界



 看世界杂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带你一起   畅游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