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日本,找工作如同修行

古月一刀 看世界杂志 2021-07-07

日本,电车上打盹的上班族



傍晚六点,看见电车上还有仅存的一个空位,我挣扎着挤了过去。

“孤身一人彷徨在大都市,就像被丢掉的空易拉罐”,耳机里传来上杉升的《直到世界尽头》,很贴合现在的心情。
过去50多天里,每天身着“求职西服”,来回奔波于各大企业的说明会、OB聚餐、心理测试、笔试、面试……从早到晚,行色匆匆,每天盯着时间来回于不同场所,而求职进展却极其缓慢。
当一天连续收到几封“残念邮件”(落选通知)的时候,是心情最低落的时候,尤其是被心仪企业淘汰或者是已经耗费大量精力到了第三四轮被刷掉的情况。频繁的笔试和面试,也使得自己始终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笔试要拼速度,面试要拼演技,一天下来,人就累蔫巴了。
在日本找工作,是一个极其锻炼心性的过程。


“第二高考”


没在日本找过工作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一个场面,那就是黑压压的一片——所有人都穿着黑西服白衬衫,男生短发,女生扎着马尾辫,就像《黑客帝国》里清一色的机器人。


日本企业招聘会现场的求职者


这就是日本每年3月的就职大军。


而近年来,由于日本放宽的移民政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加入了庞大的就职军团中。


在讲就职活动之前,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在日本工作。是日本的工资比较高,还是日本公司的发展比较好?


其实都不是。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一流企业的工资早已不输日本企业,2018年华为日本公司招新时给出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的月薪甚至一度引发了热论,要知道日本多数公司提供给新人的月薪只有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华为日本公司的待遇引起热议


外国人在日企,除了“飞来的高管”——类似于雷诺公司的戈恩那种,普通外国人的晋升机会相对于本国员工,是要少一些的。何况,即使混到总裁级别,还是有可能被日本人从后面拽下来。


那为什么还要在日本工作呢?


一般来说,外国人在日本就职的无非是这三种情况。第一种,在日本留学,发现大家都在找工作,随波逐流地跟着找了工作。这是最多的。第二种,因为个人原因未来想在日本生活。第三种,狂热地喜欢某个日企的产品,认同其价值观,想在里面工作。


我属于第二种,由于当时的恋人留在日本,我虽然心中偏向回国,但面对“选工作还是选爱情”的时候,我选择了后者,最终毕业后先是留在了日本。


回忆起那段日本求职经历,感慨万千。在失去经济来源,每天全身心投入漫长的求职活动后,当时,每天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时时刻刻地刷招聘信息,搜集分析各家公司的信息与利弊,神经质一样守候着电话与邮件,与朋友挑灯夜战互相帮忙攻克网测,不停练习日语面试的段子……高考前的准备也不过如此了。


这种活动好比DIY准备留学申请,不去做觉得比登天还难,但实际操作起来发现都是有套路的。当你完整走过一遍,你就可以当老师去指导其他人了。



完美人设


不同于国内讲究效率的“速战速决”,日本的求职流程十分漫长。一般来说,一家企业从举办说明会到最终发下offer,快的需要一个月,慢的则需要四个月,越是大企业,在录用新人上越是谨慎缓行。


各企业的考核方式往往大同小异。首先是要求做“自我分析”,日本企业的一切考核也是围绕此点展开。学校与学历只是敲门砖,你这个人是什么人,符不符合公司所求的人才像,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刚开始做性格测试、做“自我分析”的时候,其实还算有趣,毕竟也是一个难得的研究自己的机会。但随着报考公司数量的增加,你会发现公司给你的问卷千篇一律: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期,最努力的事,最后悔的事,最困难的事,最想做的事,优点、缺点、性格、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成功/失败的经历、梦想、职业规划。


做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答题套路。你逐渐地了解到面试官喜欢什么样的答案,辅导面试的指南书上也会提供大量的“标准答案”供大家背诵。努力、隐忍、认真、遵守规矩、能吃苦的人,是日本企业倾向采用的“平均人才模板”。


于是乎,面试者的答案趋于雷同,塑造的“人设”越来越模板化。



原本是探究个人特质的“自我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有意义——大家了解了自己是哪种人,同时了解了公司想要的是哪种人,用语言和演技弥补掉两者的差距,就变成了面试者所努力的方向。


与面试平行进行的还有网测,最常见的网测分为四种:SPI,玉手箱,TG-web,web-CAB。有的是要求你去指定的考场,上机考试;有的可以在任一电脑上完成。


网测主要测试的是日语能力、数学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英文能力。通常来说,去指定考场考试的是难度最大的,因为杜绝了替考以及网络找答案的作弊嫌疑,且题目的量通常做不完,需要争分夺秒。



而可以在任一电脑上完成的网测,则给面试者留足了操作空间。不少人会选择与朋友一起“攻克”,或者通过多台电脑在线查阅以及提早获得题目答案的方式完成网测。总的来说,网测比考场应试的通过率要高很多。


由于留学生和日本本国面试者是同卷竞争,所以网测对于日语能力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如果日语能力达不到N1水平,参加网测往往题目都读不完。



就职前你应该知道的事


截至2018年,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达249.7万,同比增加了17.4万,刷新外国人在日本居住人数的纪录。其中,20岁至29岁的外国人达74.8万,占日本同年龄段人口的5.8%。外国劳动力已成为支撑日本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8年年末,日本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案,为了解决本国的少子老龄化问题,计划未来5年至少吸收34.5万外籍劳工来日本,且保证薪水不低于本国同行。


日本职场中不乏外国面孔


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日本留学后想要留在日本工作,比起英国、美国、法国等留学生的求职难度,其实要低了不少。就我自身的体会而言,当年身边的朋友只要想留日工作,基本上都留了下来,“就劳”签证的获得本身并不难。


留日工作并不难,但想要找到好工作却是一件难事。虽然日本的劳动保护法较为完善,企业也大多采取“终身雇佣制”,不会轻易裁员,但中国留学生能够长期留在日企工作的,其实并不算多。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不少人无法适应日企的管理文化。


虽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是日本企业的确有着很多共性——讲究集体主义,要求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下班文化盛行,办公气氛严肃等等。习惯于有说有笑的工作环境的中国留学生,往往很难适应日企的氛围。再加上语言与文化的问题,中国职员被孤立或者感到无法出头,是很常见的现象。


日企的管理文化让人很难适应


通过两个多月的就职活动,我最终进入了一家国际咨询公司。按理说,由于是外企,气氛应该比传统日企要活泼得多,但实则不然。由于日本人职员众多,职场气氛非常严肃拘谨,强调绝对的上下级,日常工作中我时常觉得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作为一个操作端的工具。


日企大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遇到新课题会先培训员工,再分配相应课题,比起中国职场的“赶鸭子上架”逼一把的文化,个人成长要慢了许多。很多员工第一年几乎接触不到公司的实质性业务;被断断续续地培训了一年,这放在大的日企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我在进入咨询公司之前,也获得了另一家知名游戏公司的offer。这家公司由于做了不少历史题材的战略游戏,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我也对它很有好感。


但是当真正接触到这家公司后,不管是前辈的现身说法,还是网上的经验分享,都指出了这家公司工作环境其实是蛮恶劣的,无止境的加班文化、社长独裁体制、压榨员工奖金等,最终让我对这家企业敬而远之。


所以在进入日企之前,你一定要问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是否能够适应日企的工作环境。第二个问题,你是否真的了解你要进入的企业,而不是只用过它的产品。


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后,未来在日本的工作生活,可能会相对平坦一些。






作者 | 古月一刀

编辑 | 何子维 hzw@nfcmag.com

排版 | 李鱼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 往期推荐 |

点击图片即刻探索下一世界

 看世界杂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带你一起   畅游世界


点击在看,一起看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