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代的婚姻和女性生活是怎样的?

肖严 好书探 2024-01-29

一般人都会认为中国古代笃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同的是,宋代上层阶级是很重视女子教育的,士大夫家庭以培养出“才女”为荣。

但从本质上看,还是因为文化水平高的女性才能成为更好的母亲,更能胜任儿童启蒙教育,为培养出未来更优秀的文官做准备。女性的文化和智力水平并没跳出“内闱”,依然遵循相夫教子的角色设定。

如果不了解女性自身的历史,很可能使现代的话语沦为古老幽灵的傀儡。在今天,比如网络上有很多针对年轻已婚已育女性的情绪性攻击和贬低,很多虽是以女权主义之名,但其实背后仍是古老的雌竞逻辑。因此,在今天回到对中国妇女史本身的关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正是《内闱》的阅读价值所在。


《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女性生活》[美] 伊沛霞著 胡志宏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版/98.00元


人性亘古未变:

读《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女性生活》

文|肖严

从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以宋代为横断面的中古妇女生活百科全书。作者穿行于复杂和多元化的史料之中,但竟不觉滞重和松散,反而处处透着轻盈灵动,这需要比史料工夫更强大的叙述和建构能力。


有些论证很能刷新认知,比如一般人都会认为中国古代笃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从这本书中却可以看到,宋代上层阶级很重视女子教育,士大夫家庭以培养出“才女”为荣。但本质上,还是因为文化水平高的女性才能成为更好的母亲,更能胜任儿童启蒙教育,为培养出未来更优秀的文官做准备。理想妻子的人格,也不是被动沉默型的,而是独当一面、外向能干、具有管理大家族事务的能力。这样可以使男性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仕途经济”上。女性的文化和智力水平并没跳出“内闱”,依然遵循相夫教子的角色设定。


缠足是从宋代兴起的,是上流社会为了彰显其阶级优越性给女性设置的“入场券”式存在,有如今日之奢侈品。缠足最直接的后果是行动困难,不容易离开家到外面去。“不让妻子女儿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是精英阶级显示其道德优越感的一个途径。”无需离开“内闱”,不用为生计奔波,这显然是劳动妇女无法做到的。虽然作者没有分析缠足是在何时、又是如何发展到了下层社会,但可以想象,如果缠足能够流变为一种彰显女性价值的存在,那么它从上流社会进入下层,是早晚的事。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其经济权直接相关。父母会为女儿准备丰厚的陪嫁,以保证女儿在夫家的地位。但这样会招致陪嫁水涨船高,导致大量女性因陪嫁不足无法出嫁。结果某地官员不得不对女方陪嫁制定了上限约束,使当地一年之内就多嫁了1000多人。陪嫁仅限于妻子角色,如果是妾,则无需陪嫁,当然地位也就比妻低很多。


由于作者所使用的大部分文献和资料都是围绕上层社会展开的,所以严格来讲这本书其实是“上流社会内闱史”。只有很少的局部涉及了下层社会,一处是根据宋代的绘画作品看出下层社会的女性不像上层社会女性那样严格受到行动限制,不必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约束。一处是底层女性的劳动任务繁重,要缴纳大量纺织品作为赋税,给底层女性直接带来剥削的,与其说是她的丈夫,或者她的家庭关系,不如说是制度本身。所以下层社会女性如果能成为上层社会家庭的“妾”,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改善自身的经济处境。


男女的不平等体现在许多方面,最明显的就是妻妾制度的存在,以及男性狎妓、和婢女苟合,都是合法的。但女性如果有私通行为,则是非法和有罪的。由此滋生出了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关系,就是丈夫的“惧内”和妻妾之间的嫉妒,作者很容易就收集到大量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来呈现这个现象。


中古以后,在士大夫阶层的家庭中,妻子往往在家庭中处于一种统治地位,主要表现为男性在纳妾、狎妓上严格受到妻子的监视和控制,丈夫不得不向妻子屈服。妻子还会将压力转移到地位更低的妾身上,男性的“惧内”和女性的“雌竞”一体两面,本质上是出于男女不平等的制度。明清市民文学兴起之后,一直到五四新文学出现之前,“惧内”和“雌竞”都是通俗文学中的重要消费对象。


作者发现,“无论上层阶级妇女无意中在嫁资增多和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影响下获得了什么样的权力或自治权,无论下层阶级妇女怎样从经济发展中获益,享受到什么样的权力或自治权,它们都被买卖婢女、妾和妓女的女人市场的扩大及强化父权制的普遍趋势抵消了。”也就是说,男性对女性的一切需求,都可以通过女性市场来满足,这是一个绝对的买方市场,充满由男性主导和定价的规则,使得卖方市场出现了竞争,女性的家庭出身,经济程度,相貌年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都成了博弈内容。“没有女人自觉地反抗男人既得利益和欲望的迹象……为什么这些可视为有违妇女利益的变化能轻易地延续下来,而那些有望带来进步的变化没持续下去,或出现了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在作者看来,这是因为,“总体趋势是女人们陷入争斗,她们在因嫉恨引起的纷争中把精力消耗殆尽。”


用今天的话来说,中国女性存在着严重的内卷。中国的妻妾制度从上古时代就存在,说明女性的内卷史也至少已有3000年,一直到1949年婚姻法颁布才废除,中国的一夫一妻制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西方的女权主义肇始于一百五十年前英国女性对普选权的争取,女性权益有一定的制度基础。而中国的女权主义概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跟着舶来的读物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且在最近几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热词。但与其说这是西方女权主义在东方的回响,不如说是因为中国女性面临着的那些古老困境并没有解决,同时却又套上了新的时代重轭,女性的自我价值认同比过去更加充满矛盾,急需找到一个有效的话语出口,就是女权主义。


但如果不了解女性自身的历史,很可能使现代的话语沦为古老幽灵的傀儡。鲁迅说,辱骂和恐吓绝不是革命,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成立。比如网络上有很多针对年轻已婚已育女性的情绪性攻击和贬低,很多虽是以女权主义之名,但其实背后仍是古老的雌竞逻辑。因此,在今天回到对中国妇女史本身的关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正是《内闱》的阅读价值所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图片来源于当当网销售界面

初审:孟祥辉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 ◆ 往 期 精 选 ◆ ◆

张译:因为这本书,我养成了搜集素材强迫症

爱情和婚姻,都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翻译家杨苡遗嘱公开,个人房产赠与南京市作协

排版|孟祥辉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宋代的婚姻和女性生活是怎样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