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王春林点评:为什么这五部作品获得茅奖?

好书探 2024-01-29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学界所集中努力的一个创作方向,就是怎么样采取恰当的艺术形式,以便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中国的美好形象。这一方面,中国作协采取的两项积极举措可以说不仅格外引人注目,而且也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或者遗珠之憾——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之我见


2023年8月8日,农历立秋。8月11日,就在延续了很长时间的暑热稍有所减的时候,为社会公众期盼已久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经过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评奖过程之后,终于尘埃落定,五部获奖作品各自名花有主。最终结果,山东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原籍河南的北京作家乔叶的《宝水》、新疆作家刘亮程的《本巴》、上海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广西作家东西的《回响》五部长篇小说榜上有名,获得殊荣。一方面,由于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是各种文学文体中体量最大,影响力也同样巨大的一种文学文体,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作家都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长篇小说创作,以期能够创作出一部代表作的缘故,所以,每一届的茅盾文学奖评选都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度。刚刚揭晓的第十一届茅奖也同样如此,或许与新媒体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迅速有关,评奖结果甫一公布发表,很快就引起了网络上的各种真正可谓是众声喧哗的一大片议论声音。由于笔者长期以来一直追踪关注研究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对这一文学领域的创作情况相对比较熟悉,所以愿意在这里略陈管见,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判断和看法。


我们都知道,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学界所集中努力的一个创作方向,就是怎么样采取恰当的艺术形式,以便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中国的美好形象。这一方面,中国作协采取的两项积极举措可以说不仅格外引人注目,而且也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一个是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另一个就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我的理解中,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适时评选,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对以上两个计划的进一步践行与回应。倘若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么,这一届茅盾文学奖就应该被概括为是努力讲述“中国故事”。


《雪山大地》杨志军著

作家出版社2022年12月版/78.00元

ISBN:9787521221350


杨志军《雪山大地》的故事发生地,是位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的沁多草原地区。只要是熟悉杨志军创作的朋友就都知道,作家曾经长期生活于其间的青藏高原,是他小说创作一个取之不竭的题材源泉。无论是早期的《环湖崩溃》,还是稍晚一些的《藏獒》,均是如此。这一次的《雪山大地》,尽管说主题的着眼点已经转换为山乡巨变,但作家两方面的积极努力却仍然不容忽视。其一,作家把山乡巨变的故事放置到了自己最为熟悉的那片“雪山大地”的特定区域加以充分展开。其二,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在聚焦山乡巨变主题的同时,杨志军并没有忽视对人的思想与精神内涵的挖掘与表现。归根到底,只有人也即牧民精神世界的蜕变,方才真正称得上是所谓“山乡巨变”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宝水》乔叶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年11月版/68.00元

ISBN:9787530222669


乔叶的《宝水》,作为一部旨在关注表现乡村振兴的优秀长篇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同样是乔叶自己最为熟悉的中原一带乡村。一方面,以鲜活灵动的笔触全方位地描写展示党的乡村政策给广大农村带来的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在呈现乡村振兴以来美丽乡村面貌的同时,作家也没有忽视对乡村世界的立体性多层次描写。不管怎么说,就我个人的理解,在一部长篇小说中,作家能够最起码在“美丽乡村”、“方言学村”、“风景乡村”、“民俗乡村”、“历史乡村”与“疗愈乡村”这样六个层面合乎艺术逻辑地展开她的乡村书写,其思想艺术内涵的丰富性,无论如何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千里江山图》孙甘露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版/59.00元

ISBN:9787532183319


与前两部作品的聚焦现实不同,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所关注表现的是腥风血雨战争岁月里以中共地下党人为主体的一段革命历史故事。正因为笔者非常激赏这部作品,所以曾经为此写下过这样一段现在看起来也都还切合文本实际的一段评语:“惊心动魄故事情节的精心设计与营构,复杂人性内涵的深度挖掘与丰满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上海市民社会烟火气十足日常生活图景的生动描摹。从一位特别注重于以实验性的方式经营叙事艺术的先锋小说家,到《千里江山图》这样一部关注表现当年中国地下工作的带有一定主题写作特征的间谍小说,堪称‘乾坤大挪移’一般的思想艺术转型,当然称得上是精彩绝伦。如果说一代先锋作家的相继转型是一种不争的文学史事实,那么孙甘露便极有可能是华丽转身的最后一位。”


《回响》东西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版/59.00元 

ISBN:9787020160044 


接下来,就是东西那部带有一定探索性意义的长篇小说《回响》。虽然从艺术形式上作家明显借鉴了推理小说的一些手法,但对于如同东西这样一向有着强烈社会关怀的纯文学作家来说,他充其量也只是会在艺术上借助于推理小说的形式而最终实现自己的社会关怀意图。也因此,与其说《回响》是一部推理小说,莫如说是一部明显借用了推理小说形式的带有突出精神分析意味的优秀社会小说。面对《回响》,一个合乎文本事实的结论就是,作家非常成功地实现了罪案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以及社会现实的三重思想艺术勘探。


《本巴》刘亮程著

译林出版社2022年1月版/59.00元

ISBN:9787544787932


之所以把刘亮程的《本巴》放到最后一部来加以谈论,主要因为它是获奖作品中现实气息最为“薄弱”的一部。我们都知道,刘亮程最早凭借着《一个人的村庄》以散文家的身份在中国文坛亮相,但到了晚近一个时期,他却成功地转型为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上一届曾经以《捎话》入围茅奖前十,这一届他终于凭借着《本巴》登顶成功。他那不无奇迹色彩的文学创作历程,启示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成功实现文学文体的写作转型。《本巴》是一部脱胎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或者说在《江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而出的长篇小说。就“文学性”来说,《本巴》的突出特点很可能有三。一是成功实现与母本《江格尔》的互文,二是艺术想象力的非同寻常,三是寓言或者童话色彩的具备,以及建立在寓言或童话前提下的真理性写作本质的凸显。一方面,因为事关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另一方面因为汉语艺术思维的存在,所以,尽管《本巴》看似与社会现实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们却也仍然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故事”之一种。


任何一种文学评奖,都是众多评委(除非某一奖项的评委只有一个人)集体意志的体现。大约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每一次文学评奖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似乎不应该有的遗珠之憾。即使是举世公认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曾经因为不慎遗漏了托尔斯泰、乔伊斯、卡夫卡这样大师级的作家而令人倍感遗憾。具体到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也同样留下了理论上似乎可以避免但实际上却绝对不可能避免的遗珠之憾。根据我个人对评奖年度内长篇小说写作状况的了解,我觉得,如同王跃文的《家山》、林白的《北流》、罗伟章的《谁在敲门》、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王尧的《民谣》、蒋韵的《你好,安娜》、胡学文的《有生》、葛亮的《燕食记》、徐坤的《神圣婚姻》、邵丽的《金枝》、水运宪的《戴花》等,虽然这里无法全部一一列出,但却都各有其思想艺术上的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家山》,作家对中国乡村世界由传统的宗法制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程度的精准描写与呈现;比如《北流》,无论是对南方方言的大胆征用,抑或还是对广阔世界复杂性的关注与表现;再比如《谁在敲门》,仅仅借助于一场生日宴会和一场葬礼的过程,就成功实现了对乡村世界近乎于“百科全书”式的书写。所有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过目难忘。怎奈获奖名额有限,所以,思想艺术品质同样优秀的他们,也只能与这一届茅盾文学奖万般无奈地失之交臂。


好在文学写作本身永远比文学奖重要。正如同很多年前新飞冰箱的那个广告语“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与此相类似,在文学领域,再好的文学奖都取代不了文学本身。更何况,真正能够衡量文学作品思想艺术品质的只能是更加残酷的时间和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文学创作,其实是永远都在路上,永远也都不可能停下来的马拉松。


(作者:王春林,山西大学教授,曾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评委)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初审:郭奕洲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往期精选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第4号)

茅奖究竟花落谁家?倒计时中!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出炉


排版|郭奕洲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独家!王春林点评:为什么这五部作品获得茅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