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健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两个月前

经济网 乱花迷眼 2018-10-29

(“乱花迷眼”微信公众号,猛击关注)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ID:ChinaEconomicWeekly  )   



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张燕

图|《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7月4日,海航集团官网发布讣告: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导致重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7月3日不幸离世,享年57岁。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


大约三个月前,王健与《中国经济周刊》主要负责人见面时说,“海航没有秘密”,他愿意通过《中国经济周刊》向公众毫无保留地公开海航25年的发展过程,“回答你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25年来,作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的王健鲜见接受媒体采访,因而也留给外界“海航幕后神秘操盘手”的印象。


但在2017年的那场海外舆论风波之后,彼时的海航仍处于国内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王健决定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这令海航内部都感到十分意外。海航内部人士称,这是王健第一次接受媒体独家专访。未曾想,这竟也成为了最后一次。


2018年4月,海航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海航总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4月12日,在海口市海航大厦30层会议室,长达4个多小时的专访里,王健真正做到了“不回避任何问题”,直面所有质疑,包括当时那场尚未平息的风波、敏感的股权问题、海航的种种神秘、香港的地产生意,以及一些他称之为“不便往外公布的问题”。


这次独家专访持续了4个多小时,形成了近两万字的初稿,并拟定计划逐一发表。但始料未及的是,专访文章尚未发表,就传来专访对象离世的噩耗。


>25年间,唯一一次接受媒体独家专访 


专访的那一天,礼貌和笑容难掩王健的焦虑,在初见记者的开场白中,他便主动提及过去一年令海航陷入焦头烂额的质疑,像是压抑已久的委屈,不吐不快。


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2017年海航所经历的这一切,“完全没有想到,脑袋都大了。” 


 “如果说攀附任何一个权贵,海航也不可能活到今天。”


“海航经营这25年,如果说攀附任何一个权贵,海航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你看那些攀附权贵的企业,有活着的吗?”王健突然坐直身子,身体往前倾,他的手用力一摆说,“不可能。”


王健有一种深切的不安感,并且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经济周刊》感叹道,“做企业很难,好也不行,坏也不行。好,有人来抢你,坏,有人害你。如果别有用心的人来害你、抢你。你给不给?你告诉我怎么办?”王健提高了音量,情绪有些激动。


这种不安是来自险恶的商业竞争,还是其他方面,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不安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股权处置方式的选择。


“成立慈航公益基金会算是一种办法吗?”对记者的这个问题,王健没有接话。

据此前海航集团的公开声明:目前海航集团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Hainan Cihang Charity Foundation Inc.、12名自然人以及海南航空间接拥有。其中,分别设立在境内外的慈航基金会目前拥有海航集团50%以上股份(海南慈航基金会持股22%、Cihang Foundation持股29.5%),12个自然人股东(均为海航集团创始人和高管)持股47.5%,海南航空持股0.25%。陈峰、王健分别持股14.98%,为最大自然人股东。


这份公开声明称,基于所有股东的个人承诺——在离职或离世时向基金会捐赠其所有股份,基金会在海航集团的持股比例会继续增加。最终,海航集团将由慈善机构持有。


王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将创始人团队的股权全部捐出去是他的提议。从2011年到2013年间,他做了其他创始人两年的思想工作。“当时大家对捐股权还是有些不同的意见,有人提出是不是给孩子留点,给家属留点,死了以后还能够给他们一点延续的东西。反正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大家的认知。我曾经做过陈总(陈峰)的工作,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给他留下钱,恐怕就是祸害。”


如今,王健突然离世,有关其所持股份的归属坊间已有诸多猜测。


在这次专访中,不经意间,王健还透露了关于股权的他的一个新的打算和安排:在香港成立一家新的慈善基金会,将在美国的Cihang Foundation部分股权转给这家香港的基金会。 

>王健很推崇GE和黑石


海航的并购扩张模式近些年受到一些争议。


海航25年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融资和资本运作史。而王健可以说是海航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实际操盘手。


王健热衷于研究犹太人,对犹太人的经商理念深以为然,也将其融会贯通至其经营理念中。他深信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力量,推崇GE和黑石集团,或许他也想成为他们。


王健是海航多元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决策者和操盘者。凭借这一战略,2015年海航集团跻身世界500强,并在2017年升至第170位。现在的海航集团已是总资产逾万亿元、年收入逾6000亿元的综合商业集团。


王健的经营理念对海航的影响极为深刻。但最初在内部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次专访现场,他还指着陪同采访的几位海航高管调侃说,“他们当初还反对过我的决策呢。”


海航的发展最终还是遵循了王健的思路。


“他们(海航高管)心里想什么,我一眼就能看穿。”


王健在海航内部拥有极高的威信。“你们问的这些问题,他们都不敢问我。”当着高管们的面,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但他们心里想什么,我一眼就能看穿。”


像是玩笑又不是玩笑,底下的高管没人敢接话。


那一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还采访了海航的多位联合创始人,但没有机会采访到海航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陈峰。


>海航已渡过至暗时刻?


在2017年海航的多事之秋, 甚至有舆论将海航类比“其他系”。


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王健有些激动,他再次猛地坐直了身子。“海航和他们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以搞保险、金融为主,海航是以搞实业为主,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他强调说。


“他们以搞保险、金融为主,海航是以搞实业为主,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


到了今年6月初,坊间曾流传,说有关方面认定海航与“其他系”的问题不同,海航是流动性问题,要求海航聚焦主业,各方要支持海航。


6月14日,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到海航集团调研,强调海航的明天会更好。在调研座谈会上,王健和陈峰都做了积极表态。王健表示,海航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区域发展,聚焦主业,深入探索“企业+慈善”经济新模式。


6月20日,海航系旗下的渤海金控宣布成功发行10.6亿元公司债。


频频释放的诸多信号表明,海航已渡过至暗时刻。


然而,这一切都已与王健无关。


愿逝者安息。



                 

                                       

随缘点赞,善哉善哉👇🏽




- END -

{ 近期推荐文章 }

神奇|你留了很多细胞在妈妈身上陪她

回应老兵集体维权 中共要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温暖”

被关注的“最年轻市委书记”胡海峰是谁?

除了拼多多,浙大独角兽成群

阿根廷是怎么从天生要强到彻底凉凉的?

28日晚,上海,悲伤现场

废了!押镖员有枪不敢动,警察大宝剑制服菜刀男

80后与90后终将晚景凄凉


长按扫码关注小号,以防失联。


乱花迷眼:每天为您精心挑选有价值、有深度的好文章。

部分文章转载网络,标注来源作者,只为分享价值,无关商业利益。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