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回顾 | 郝利琼:垃圾分类如何实现“社区接得住,成本降得了,居民真参与”

阿牛君 阿牛生态 2022-09-24

      7月13日,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指导,北京市垃圾分类治理促进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主办,多家公益组织协办的“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论坛暨基层赋能培训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上海爱芬环保联合创始⼈及理事,零萌公益理事郝利琼受邀在主旨演讲环节作了标题为《垃圾分类如何实现“社区接得住,成本降得了,居民真参与”》的分享,以下是分享内容回顾。


      本次分享,旨在用郝利琼老师在不同地区亲身参与过的垃圾分类案例,反思关于垃圾分类的4个关键问题:对垃圾分类所依靠的力量的认知、垃圾分类的成本问题、社区赋能问题、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问题。其一,垃圾分类到底是应该依靠社区内部力量还是外部第三方机构的问题,国内城市摸索了多年,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的代价,才逐渐走上正确的道路。其二,一些城市愿意把资金投给外部第三方,却不愿投给社区和物业,导致物业公司缺乏开展垃圾分类的经济动力,物业的力量迟迟无法撬动。其三,在垃圾分类推进中,政府除了供给资金,也需要大规模地赋予能力,广泛借用已有成功经验,无须让每个社区单独去做艰辛的摸索。其四,垃圾分类的可持续,需要政府持续推动和考评加持,需要居委和物业有效管理,还需要小区精打细算,实现财务平衡。


一、认知问题:

依靠内部力量还是外部力量?

案例1:首先来看来自南方某省Q区的案例


      这是一个人口约10万、外来人口占大半的半岛,由一个大型国企负责整个区的垃圾收运处理和分类管理。从2019年开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购买第三方公司的服务,安装了智能机,聘请专人守桶。但当地的物业和居委都不参与,居民参与率徘徊在20—30%左右。


      2020年我们受邀协助Q区开展工作。我们首先邀请当地领导到上海考察,带领他们访问了上海不同类型社区的定时定点模式,邀请他们与上海官员交流对话。Q区领导认为:既然上海的模式很成熟,居民分类效果很好,我们就不必要自己再去探索,直接用上海的模式就好了。2020年7月,Q区决定采用定时定点-除袋投放模式,用重新设计的简洁美观的垃圾亭取代了以前的智能设备。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为该大型国企以及当地的社区和物业赋能,做培训和指导的工作。在Q 区城管系统和大型国企的领导下,该区垃圾分类工作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Q 区经历了社区垃圾分类主体力量从“依靠第三方机构——邀请社会组织赋能开始自主探索——主要依靠物业公司”的转变,垃圾分类从依靠外部力量逐渐转移为依靠社区内部力量。


      此案例中,我们要讨论的是在我国垃圾分类历程中“垃圾分类依靠谁”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问题。认识不清,城市工作不仅会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代价,还将使垃圾分类将在歧路上踟蹰不前。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垃圾分类虽然有很长的链条,但仍然是典型的社区内部事务,开展分类始终要依靠和激发社区内生力量,外部力量可以有,但只能是辅助。


      社区外部力量(第三方机构)参与社区工作的时机,最好在垃圾分类的前期(探索期)。这个时期,可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在短时间内为社区打好工作基础。不过,从根本上说,第三方的职责始终是为了弥补社区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协助社区自身力量的成长,而非一味取代社区从事垃圾分类的服务或管理。随着垃圾分类成为强制性工作,需逐步把第三方承担的职能转交还给社区责任主体,比如给物业和居委。

二、成本问题:

如何降低垃圾分类成本?

案例2:接下来我们来看东部某省G小区的案例

     

      G小区所在地区经济条件较好,政府为社区投资所有硬件,在垃圾分类初期还购买第三方公司提供的督导服务,每天派3位督导员在垃圾房值班。居委无力参与更多,物业袖手旁观,居民参与率不到10%。2021年底,街道邀请第三方组织帮助开展工作。


      我们介入后,发现物业公司不参与垃圾分类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在垃圾分类中没有任何好处——政府和社区把资金都投给外面的公司而不是物业。物业经理说:你只要把第三方的钱给我一半就够了,我就能把垃圾分类做起来。


      在我们的介入下,政府把给予第三方的部分垃圾分类资金转而给予物业,调动了物业的积极性。我们来看看,该小区在垃圾分类前后几年时间,政府(社区)投入的资金预计会有怎样的变化。



      2021年政府开始购买第三方督导服务时,小区只有一个点位,却派了3个人全天候值守,以应对政府的不定期检查,社区为此每月花费10800元。在社会组织建议下,2022年3月,原本支付给第三方的资金转而支付给物业公司,政府成本下降至3000元,一直支付到年底。从2023年起,政府将会以“以奖代补”方式给物业补贴,按照分类效果给予每个点位1-2万元不等的补贴,所以G小区可以获得的补贴最高是2万元,每月1666元。到2024年,政府补贴完全停止,由物业自行承担垃圾分类的一切成本,实现常态化运作。


      上图显示了一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资金从“完全依赖政府资金——政府以奖代补——全部依靠物业”的整个过程。


      此案例中我们要讨论的是垃圾分类的成本由谁支付、政府资金该投给谁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这里只选取从政府降低成本的角度进行讨论。在该案例中我们看到的问题是:政府投入很大,物业却不参与,分类效果不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在于,前期政府(社区)资金外溢,物业公司无“利”可图,缺乏经济驱动力,消极观望。而一旦把给外部第三方的资金转而交给物业,则能很好地发挥物业公司的能动性,促其主动承担垃圾分类的责任。


      物业公司在垃圾分类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否则无法调动起物业积极性。怎样把钱交给物业呢?我们建议:当社区工作有了基础后,一些社区和物业能够做的工作,比如宣传督导等,与其交给外聘人员来做,不如发挥小区自身的力量。


      原则上,“凡是小区能做的服务都让小区自己做;政府只提供小区不能做到的服务”。从长远来看,政府将垃圾分类资金投给社区,提升社区垃圾管理能力,促进社区垃圾治理,事半功倍,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能力问题:

谁来为社区赋能?

案例3:这是我们亲自协助过的上海地区Y小区的案例


      Y小区是一个有1300多户的老公房小区,2019年3月份启动分类。他们小区面临撤桶并点、点位选择、居民动员、志愿者招募等问题,居委会当时最大的困惑是:很想推动,但不知该怎么做。


      我们进入小区后,和居委一起工作,帮助社区判断情况、诊断问题,很快就找到了方案和思路。我们共同组织讨论会和工作坊,邀请和分类有关的政府部门、社区、志愿者和居民参与,与他们商议小区的问题、资源和解决方案。


      我们在小区做了8次培训会,在周末和晚上向全体居民开放,邀请他们来参加培训,争取覆盖到最大多数居民。在培训后,我们邀请居民成为志愿者,不管你能做1次还是10次,都很欢迎。你只需要把你有空的时间写在小纸片上,黏贴到对应的日期中(见下图右下角),就表明你“认领"了这个志愿服务时间段。用这个方式,我们邀请了400多位居民成为志愿者,覆盖了小区总户数的1/3 。


      在垃圾分类开始后,我们每两周会召开一次例会,与物业公司、居委会、志愿者一起复盘,针对小区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在Y小区的案例中呈现的,是面对垃圾分类时社区能力不足的问题。哪怕居委物业想做,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或者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和代价自行摸索。垃圾分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区工作,牵涉的链条很长,针对的是千家万户,大部分社区都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应对。


      针对“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区或街道不光要“给任务”,也要“给资源”,“给方法”,让社区“接得住”垃圾分类这个活儿。区或街道可自行为社区赋能,也可邀请专业、负责任的第三方组织开展。社区的能力建设并非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应该伴随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个周期(至少在3-6个月)。社区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专家老师实地指导,解决当时当地社区的真实问题。

四、长效维持问题:

如何低成本维持较好分类效果?

案例4:这也是来自另一个上海社区垃圾分类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的案例

  

      S小区是商品房小区,1890户,2019年3月份启动分类,小区垃圾投放点从70多个减少到6个,小区业委会自己出钱建了6个垃圾房。政府仅为该小区投入了垃圾房的建设补贴,以及少量的垃圾桶,并没有其他的投入。不过3年多来,小区完全依靠居委和物业的管理模式,取得比较好的分类效果,居民自主分类在85%以上。那么S小区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前期,S小区通过撤桶并点,减少了垃圾清运的成本,小区仅因为垃圾分类增加了1个人力。6个垃圾房分别由2个保洁员家庭进行管理,他们需负责督导、清洁、清运等工作;同时,垃圾房的所有可回收物都归保洁员所有,变卖后作为他们酬劳的补充。


      在后期,S小区的居委和物业通力配合,协同推进垃圾方面的工作。即使到了长效维持期,居委的卫生干部每天至少花费1小时时间参与小区垃圾管理。比如,将街道的要求及时通告居民;参与小包垃圾整治,在需要的时候打电话或上门拜访居民;督促小区考评后的整改工作,她不仅要传递整改信息给物业,还会亲自去看整改是否到位。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小区的垃圾分类如何以较低成本、依靠社区自己的力量持续下去。垃圾分类的前期一般依靠法律和政策强力推动,到了长效维持期,则需要小区自己有一套有形的或无形的“可持续的分类管理机制”,让垃圾分类可以顺利运转下去。这个可持续的管理机制至少包含以下要素:


      政府监管的可持续:区和街道需要建立针对社区的稳定的考评机制,发挥考评的倒逼作用,让社区时时绷着一根弦。以考评促整改,用考评提升社区垃圾精细化治理能力,强效果,补短板,让垃圾分类成为社区的常态化工作。上图右面是该街道每个月发布的垃圾分类考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对促进各个小区的工作推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宣传监督可持续:物业在垃圾分类日常工作中承担主要管理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居委会可以退场。居委仍需对社区进行持续的宣传监督和提醒。一方面要协助和督促物业的工作,也要对居民日常分类行为进行宣传提醒。

  

      物业管理可持续:物业作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要为社区居民分类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整洁的投放环境、分类清运、二次分拣等。


      寻求财务平衡:垃圾分类除了政府投入之外,物业要想办法开源节流,以实现垃圾分类的财务平衡。在人力和资金有限的前提下,一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要运作下去,实际上非常考验物业的管理水平。我们在上海的很多小区看到,业委会或物业经理必须精打细算才勉力维持小区的工作。比如上面S小区,在垃圾分类后,调整保洁员工作岗位,尽量不增加或少增加人力 ,用可回收物收入支持保洁员,以及争取政府的各种奖励补贴等等,都是有效的做法。

     综上所述,通过四个城市案例,我们再次回应本次分享的题目,可以看到,垃圾分类需要“回到社区”才可以持续下去。


      首先,社区要接得住。区或街道需为社区提供符合需求的赋能或者指导,在日常工作中给予支持和陪伴。


      其次,成本降得了。政府合理分配和使用垃圾分类资金,将更多垃圾分类资金巧妙地投资给社区和物业,激发物业工作的能动性,提升社区工作成效。


      第三,居民真参与。居民的有效参与,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政府有持续和平稳的考评机制,以评促改,还需要社区物业做好管理责任人,更需要居委持续宣传、教育和监督。


愿每一次分类都充满喜悦!

谢谢大家




阿牛生态缘起于2016年北京辛庄村发起的“净塑环保、垃圾不落地”行动。2017年注册北京泽乡惠众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2020年注册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团队以“不是有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希望”为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城乡垃圾治理入手,建立自给自足的生态社区,使“零废弃”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