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期刊 2018-05-21

“三轮”驱动:智库、学术、科普

“三化”联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

“三维”聚力: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


“科协3²”栏目,围绕“三轮”、“三化”、“三维”等九个方面,为大家推出政策解读、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等方面的文章。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王恩哥院士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科学通报(英文版)》主编、《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代表专家委员会和编写委员会发布《蓝皮书》内容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发布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中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应该重视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好世界科技前沿,特别是技术革命的最新趋势,在各个领域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前瞻布局,抓住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权,形成主导未来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发布和记录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争鸣、激发创新思维、引领学科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一批能在全世界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的科技期刊,对于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科协组织编纂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丰富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研究成果。《蓝皮书》从中国科技期刊全貌、中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分析和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以翔实的数据、客观的分析,描述现状,剖析问题,总结规律。下面我对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予以简要介绍。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该书以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和第一手官方数据为基础分析数据,数据来源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期刊年检数据、学术期刊认定数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和乌利希国际连续出版物指南数据库等。


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蓝皮书》编写委员会的同事们始终保持着公正客观的原则,采用文献调研、数据库检索、科学计量学、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注重以数据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剖析问题,总结规律,不引导社会舆论,不做相关评论,致力于呈现客观、准确的事实依据和相关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高屋建瓴的趋势预测。


在呈现全球学术期刊出版全貌的基础上,《蓝皮书》还特别注重国内外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剖析,从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四个典型非英语母语国家和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两组样本入手,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这九个国家科技期刊的出版特点和学术影响力,同时提出对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与传播的借鉴与启示。

二、主要内容简介

(一)客观呈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1.总体情况

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为5020种,出版地位于北京地区的期刊数量为1586种,占总数的31.59%;出版周期以双月刊和月刊为主,其中双月刊1953种,占总数的38.90%,月刊1805种,占总数的35.96%;出版语种以汉文占绝对多数,有4631种,占总数的92.25%;英文刊较少,有302种,占总数的6.02%;基础科学类(Science)期刊有1549种,占总数的30.85%,技术科学类(Technology)期刊有2286种,占总数的45.53%,医药卫生类(Medicine)期刊有1185种,占总数的23.61%。


2.主管、主办和出版情况

我国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5020种科技期刊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平均每个主管单位只主管3.65种期刊;共有3232个第一主办单位,每个主办单位平均拥有1.55种期刊;共有4381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只出版1.15种期刊,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


3.载文量与影响力

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统计显示,2011—2016年所收录1200种期刊的刊均载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252.19篇降至2016年的215.72篇,降幅为14.46%,与此同时,这些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则总体呈小幅上升态势(年均增幅约为5%)。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STPCD)同期收录的2000种期刊统计也显示同样的趋势。


4.英文期刊发展态势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近年来呈加速发展态势,302种英文科技期刊中有32.78%(99种)为2010—2016年创办。基于WoS和Scopus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指标近年来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刊均载文量则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二)定量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


1.十年间我国SCI论文国内外发文数量与影响力对比:2007—2016年中国的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占同期全球论文总数的1.68%,十年发表论文总数增加了41.81%;同期,中国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增加了242.02%。十年间中国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为5.86,是同期中国全部SCI论文“引文影响力”(12.80)的45.78%。显示出中国SCI收录期刊的论文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


2.我国SCI论文流入流出情况:2007—2016年中国机构在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发文数仅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9%;同期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总被引次数仅占中国全部论文总被引次数的4%,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作者把大部分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的期刊上了。


3.中文期刊发文数量和篇均被引频次:2015年1985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49.35万篇,相比2014年的50.13万篇减少了7759篇,发文总数下降了1.55%。40个学科中,发表论文超过1万篇的学科有18个,这18个学科发文占全部论文数的83.73%;发文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占全部论文数的27.93%,其次为“计算技术”和“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2015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的发文机构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占55.50%,其次来自医疗机构,占27.26%,研究机构和企业所占比例较少,分别占9.85%和3.83%。


(三)分析借鉴国际学术期刊发展经验


1.全球STM期刊总体情况:据《乌利希国际连续出版物指南》数据库,目前全球正在出版的STM(科学、技术、医学)期刊约为4.2万种,由全球162个国家或地区出版。四大出版集团期刊出版量占全球STM期刊总量的14.38%,总共有6038种。期刊数量前三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有8744种,占20.82%,英国有5082种,占12.10%,中国有3529种,占8.40%,这3个国家出版期刊数量占了41.32%的市场份额。


2.典型非英语母语国家及金砖五国STM期刊出版对比分析:在STM期刊出版量较多的前20个国家中选择了4个典型非英语母语国家(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重点分析这些国家期刊的出版语种特征和出版商分布特征;并选取德国《应用化学》和《日本物理学会会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同时,选取作为新兴经济国家的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科技期刊,在语种分布、出版机构分布、开放获取出版、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与传播有所借鉴与启示。


3.全球STM出版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对全球STM期刊总体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典型非英语母语国家和金砖五国STM期刊出版对比分析,对发展中的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1)出版语言多元化是科技期刊的通行做法;

2)科技期刊与学术交流特征和服务用户需求紧密结合;

3)科技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是一种常态;

4)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平台必不可少;

5)开放获取出版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四)总结研判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态势


1.学术期刊方面

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蓝皮书给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判:


1)中国科技期刊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

2)建设科研诚信和规范出版伦理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前提;

3)理性、科学和指标多元化是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未来趋势;

4)加强办刊能力建设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工作重中之重;

5)集群化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重要手段;

6)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

7)依托融合出版、提供知识服务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方向。


2.科普期刊方面

由于科普期刊不同于学术类期刊,所有单独分析。我国科普期刊为182种,可分为综合类科普期刊和专业科普期刊。北京、上海、广东出版的科普期刊数量最多,共计105种,占57.69%,特别是北京有78种,占42.86%。预测中国科普期刊的未来趋势以下六个判断:

1)科普期刊市场潜力巨大;

2)科技发展催生高水平科普内容;

3)科普期刊定位发生转化;

4)媒体融合助力科普传播;

5)重视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

6)企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

作为我国首本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研判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重大问题和潜在机遇,进而不断明确科技期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功能定位,以积极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当然,限于多方面的因素,《蓝皮书》还有许多地方尚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希望《蓝皮书》能够为我国科技期刊明确使命、谋划布局、加快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蓝皮书》编写委员会委员们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感谢专家委员会各位委员给予的精心指导。

谢谢大家。

来源:科技期刊处
相关阅读:


版权保护声明: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我们联系。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科协服务全国学会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全国学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全国学会提供高质量专业化公共服务产品的重要组织力量,成为推进学会学术工作的重要协同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