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如何捅破科研、出版和管理间的 “谷仓效应”?

鲁东明 张月红 学会服务365 2019-05-07

今天给大家带来

学术 | 如何捅破科研、

出版和管理间的 “谷仓效应”?


目前,科研、出版、评价与管理体系间究竟存在些什么问题?如何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科研在国际科学共同体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不妨站在科研出版的视角大胆地对这些体系之间的“谷仓效应”做一些分析。


什么是“谷仓效应”



“谷仓效应”,也可以称为“筒仓效应”,是由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吉莲·邰蒂2015年出版的一本书的名字翻译而来的。原书出版后,马上触动了企业界,或者说各个行业的管理人员的神经。作者将社会上一些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企业或组织形象地称作“谷仓”,各个组织或企业间缺乏相互协同的现象,称之为“谷仓效应”。


简而言之,所谓“谷仓”,描述的是一种“社会各体系间是独立的,并且是孤岛式的”现象。如果放在科学界来考察,科学研究领域、科技出版业和科研管理体系,就是典型的3个“谷仓”。


我们可以把“从事科研(过程)”“分享科研(出版)”“管理科研(水平)”看作3个大“谷仓”,一般情况下,它们是各自相对独立的垂直管理系统,尽管都围绕着科研展开,但实质上不会有直接的介入和渗透关系产生,彼此之间不太会直接发生“破仓”效应。



第一个科研的“谷仓”由两部分组成,或者说科研的路分两步走:第一步为有能力从事科研工作的新人,经过评审入门后,接受职业素质培训(包括科研诚信守则、数据处理之规范、撰写科研报告与文章的能力等);继而组建团队,申请基金,上升到第二步做科研。最终做出创新或有用的成果时(即使是多次试验失败的结果),科研人员会根据专业特点和成果水准,选择有影响力、发布时间快的期刊投稿并出版,最后会集结出书,为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留下科研文档。这个过程始终贯穿着“有诚信、有价值、可重复、快发布”的宗旨。


第二个学术出版的“谷仓”紧紧围绕着21世纪科技资源的访问,基于“技术为上,面向用户,深度出版”这个原则展开。出版人不仅要从理念上支持“开放科学,早期共享,透明科研”,还要在技术上实现持久数字标识(doi),开放作者科研身份(ORCID),建设智能化的访问平台,让查找、下载、引用、评审、检测计量可视化。说实话,以上一系列新趋势都是建立在以技术为前提,为科研做“嫁衣”的基础上。因此说21世纪的出版人压力有山大,除了要为第一个“谷仓”的成果发布打造服务平台,还要与一系列的国际信息技术接轨,做到不落伍,跟上智能时代的出版步伐。最终落脚点是让发布的内容有诚信,让所有的产出能找到,让科研评估计量有根据。 


第三个科研管理的“谷仓”展示了当前“改革”呼声最高的中国科研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开放的科学、创新的人才、诚信的绩效、有公信力的评估、新的奖励机制、新的计量指标,在科学、技术与医学(STM)不同学科间的差异与比较,无一不挑战并考验着中国科研管理体制的公平和公正、考验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水平。管理的确是一门大学问,民间也有一句实话,“好的管理机制,做坏事代价大;坏的管理体制,好人都有可能做坏事”。总之,大家的共识是,好的科研管理体系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事倍功半。对工作在一线的中国科研人员的勤奋、智慧、成果与价值是需要真实的影响力来评估、计量、奖励、记载与建档的,这也是管理体系面对开放科学的一个新挑战。


如何穿越“谷仓”



从表面上看,3个“谷仓”之间没有直接交集,但是我们从三仓之间为科研所担负的任务及发展战略上看,有着大面积的重合性。譬如,“开放科学、早期共享、透明科研过程”是三仓当前共同的出发点,也是“科研、出版与管理面临的新趋势与新要求”。


在此就以出版,这个担负着“分享科研”的“谷仓”为例,讨论“谷仓”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穿越“谷仓”的必要性,让服务科研,提高中国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更为实际,更接地气。


第一,科研人员对“破仓”充满期待。这里引用一位从事计算材料科学的Jayaraman教授的一段话,她在今年召开的“美国科学技术医学(STM)年会”上,从科学家的视角谈到分享科研对期刊出版的一些需求。


她谈道:“为了提高可重复性,所有期刊应该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并且对这些公开的数据,应该做到:将强制正确引用原始数据;将允许发布‘负面’结果;将启用搜索特定主题的原始数据;将启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


同时,她又强调,现在正是要考虑开放审稿流程或在线开放评审与离线盲审的混合式模式的时候了。因为此举有利于消除:针对特定类别文章的偏见;社会和认知的偏差;不可靠的评估者的评审;无法检测的错误和欺诈;缺乏透明度或不道德的做法。


由此来看,“科研谷仓”对“出版谷仓”的期望值与新的出版技术趋势高度契合,同时也提示“管理谷仓”在计量评估科研成果时,要注重出版平台上的“原始成果”的检测与引用。


第二,出版者对“破仓”积极响应。首先,出版者要了解科学家的愿望,放眼看清国际出版的技术趋势,才会有更为实效的“破仓计划”。今天的科学家更愿意选择开放获取(OA)的出版模式分享知识与成果,尤其是受到政府基金资助的项目,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科研管理政策要求来说,也必须如此。如Elsevier主管科研的副总Gabriel博士谈到,该公司旗下2016年统计出版了42万篇文章,其中超过2.5万篇选择了开放获取。为此Elsevier眼下也是积极地从出版模式到技术革新,以及与科学家的共融共赢的战略与影响,来考虑“破仓效应”。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大学与浙江大学出版社为例,仅从期刊服务学科的视角,2016年实施了“浙江大学高水平专业学术期刊创刊”计划。在已有6本SCIE综合专业刊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出版社连续3年积极申报科技部联合六部委的提升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计划(PIIJ)中D类新刊项目,在年中率只有20%的概率下,6刊新刊中标。2017年以来3本学科新刊已经面世,后续会有更多的专业新刊见世。浙大这项计划的实施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穿越谷仓”的体验。因为3年来出版社的编辑相继进入第一“谷仓”,跟踪科研团队,摸清学科脉络,为科研团队办刊做咨询和服务,几个新刊得以快速上线。


第三,管理者对“破仓”作用重大。位于第三的“管理谷仓”,其作用不可小觑,神似“大管家”的身份。其工作任务需要管理人员必须穿越和熟悉前面两个“谷仓”的内涵与外延,如它对第一“谷仓”的穿越覆盖面从“人”到“果”无不涉及。从科研团队的基础——研究生培养做起、到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完成、以及成果的产出与发布、继而是对影响力的绩效评估,其后半部的工作也是要“借助”或“穿越”第二“谷仓”的出版在线资源方能完成。因此该“谷仓”的管理人员既要出身于“科研”,又要懂得“分析利用”出版资源,还要“制定”良好的各类科研管理政策,选择“诚信公正”的同行评议专家,因为最后的落脚点是,评估与奖励的项目真的有影响力,公信度高。


“破仓”的几个要点



从出版视角看,“破仓”有几个看点:


一是科研、出版、管理三者共同协力打破篱笆,弱化科研“立项、研究、成果到验收”的界线。


二是数字时代的出版者要转化概念,即从“立项介绍、研究跟踪、章节出版到成果汇集, 实现全程介入,实时在线发布,促进交流与监督”。简言之,变成果发表为全程在线报道。


三是出版者既要“前伸”服务,为科研新人入职提供“资源、培训、建档”,也要做成果发布后其影响力的“后延”追踪。周而复始,可持续发展。


总之,三个系统只有彻底“破仓”,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为科研服务的愿景。


(作者:鲁东明系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月红系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总编)


来源丨科技日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内容


◢  往期回顾  

 学术 | 短效评价阻碍科学创新

 国际化丨看待中国科技创新世界地位要有“定力”

 学术丨“数文章”岂能数出创新的未来

 科普丨别再轻易相信朋友圈疯转的“科学网文”了

 学术丨下好基础科研先手棋

 科普 | 科普刚需,探索美好生活之力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