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刊速递 | 2017年第10期

2017-10-16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艺术金陵

  目         录  

特     稿

社会工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化发展

田鹏颖  张晋铭

经 济 学

提升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问题

及其路径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范  金  袁小慧  张晓兰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设计

张晓强  李心丹


中国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

技术创新能力贡献:理论与实证

庄之乔  晏维龙

哲    学

“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

庄友刚


论马尔库塞的物化批判理论:

方法、主题与规避路径

刘光斌

社 会 学

当代中国工人群体社会阶层认同

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G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

尹海洁  侯博文


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社区“微”共同体路径

梁贤艳  江立华

政 治 学

大数据与信访治理

张海波


共享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建设:

从问题分析到系统建构

邓海林  双传学


社交媒体时代的政策议程设置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况广收  胡宁生 

法     学

论我国事实婚姻制度之完善

金  眉


我国土壤环境修复制度反思与重构

吴贤静

新闻传播学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监督观

丁柏铨


为宣传正名:

基于进步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视角

吴  飞  武传珍

钟山文艺论坛

试论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研究方法

乔国强


关于中西文论“对话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

曾  军

文     化

“国学”的学术论争与国人的文化自信

朱成山  刘晓华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

多元主体互动机制:制度理想与现实图景

——基于对N市JY区的考察

颜玉凡

教育学

论教育哲学的转识成智

李润洲


儒家“克己”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阐解与内嵌

崔振成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艺术金陵

  文  章  摘  要  

社会工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化发展

田鹏颖  张晋铭

“‘一带一路’倡议”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讲求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理念,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提出的一项新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作为推行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最新理念,在当前现代性重构、世界不同国家矛盾错综复杂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着国与国之间认知差异、大国暗中掣肘、风险应对性不强、缺少文明认同感等问题,面临着在现有基础上改变形式的时代紧迫性。马克思批判“全球化”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社会工程转化提供了逻辑中介。社会工程作为人们挖掘、塑造、深化“全球化”关系的新形态,理应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的基本方式。“‘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人类由冲突走向和平、由对抗走向共生的战略决策,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工程形态要做到在空间上共建,在布局上共谋,在内容上共享,在责任上共担。正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工程形态优化意义下,真正打造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

提升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

主要问题及其路径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范  金  袁小慧  张晓兰

以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为核心组成的中国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靓丽表现的重要引领地区,因此,探寻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在长三角地区增加值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应正确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关系,并给出以下重点措施:第一,以人口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为依据,以扩大需求为目标,深化制度性改革,完善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长效机制;第二,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以贸易结构优化为重点,以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化结构性改革,完善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路径依赖;第三,以创新发展战略为根本动力,以核心城市发展战略为纽带,深化战略性改革,完善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条件。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设计

张晓强  李心丹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改革、长期的主体缺位和短期行为以及对自下而上需求的忽视。六十多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但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农”形势变化,给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依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并从供给端、需求端、外部环境等多个角度,提出新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设计。

中国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技术创新能力贡献:理论与实证

庄之乔  晏维龙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亟需优化能源利用结构,这其中技术创新能力有何贡献呢?简要的理论分析能够大致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四方程联立系统并利用中国经验证据进行实证检验来估计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国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贡献。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提升1%,中国煤炭消费占比将平均下降0.732%。从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创新能力水平每提升1%,发达地区煤炭消费占比却要增加1.097%,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消费占比可平均下降1.026%。因此,在中国省际之间利用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利用结构优化需要区别对待。

“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

庄友刚

 对于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及其霸权地位的形成不能仅仅从一般社会生产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在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上,并不是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带来了资本积累方式的变化,而是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需要刺激和促进了非物质劳动的发展。非物质劳动当代霸权地位的形成是资本积累方式创新的结果。因此,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历史本质。

论马尔库塞的物化批判理论:

方法、主题与规避路径

刘光斌

 马尔库塞综合运用了各种理论资源,对发达工业社会展开物化批判。马尔库塞一方面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解释肉体物化,另一方面采用韦伯的技术理性方法,指出技术成为物化的重要工具;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物化批判的主题再现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对统治和奴役的批判;借助美学理论和萨特存在主义观点,马尔库塞指出,依靠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对发达工业社会采取大拒绝,探寻自由解放的路径。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物化批判,反映了他对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和自由的高度关注。

当代中国工人群体社会阶层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G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

尹海洁  侯博文

历经近四十年的社会变迁,中国逐渐形成一批“从事劳动技术复杂程度较低工作的被雇佣劳动者”,即新时期中国工人群体。本文以中国综合调查CGSS 2013数据为样本来源,运用路径分析模型对其社会阶层认同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原生家庭社会阶层”是新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决定性因素,此外还出现了值得深思的“学历失效”现象。

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社区“微”共同体路径

梁贤艳  江立华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总目标。现有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而缺少对微观尤其是社区治理格局的关注。然而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社区在城乡社区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高,城市社区将成为整个社会治理格局构建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社区共同体与共建共享具有高度吻合性,城市社区如能建成居民共同体,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则容易形成。虽然城市“社区”共同体日益式微,但以楼栋、院落、小区为代表的社区“微”共同体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从共同利益、集体行动、社会分化等视角回答“微”共同体可不可能,从形式、过程、主体等方面回答“微”共同体何以可能的问题。

大数据与信访治理

张海波

信访大数据是对网络信访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识别社会治理中的普遍性和趋势性问题,服务于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信访制度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作用。大数据驱动的信访治理是对传统信访办理的超越,需要推动政府数据的跨部门化、信访研究的去敏感化和信访制度的去神秘化,发展信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加强信访理论的合作研究,发展信访大数据的服务外包。大数据驱动的信访治理既改变了信访的形式,也优化了信访的功能,可以超越信访制度的存废之争,为中国信访制度的未来走向提供新的可能。

共享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建设:

从问题分析到系统建构

邓海林  双传学

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受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矛盾的影响,网络文化在共享机会、共享能力、共享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全面实现网络文化“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需要建构全新的网络文化系统,即以法治思维引领网络空间治理,以价值认同汇聚网络文化正能量,以市场导向激活网络文化新业态,以有效供给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

社交媒体时代的政策议程设置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况广收  胡宁生

社交媒体具有用户生成内容、自主构建社交关系、信息双向交互三个典型特点,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粘合力,形成了以其为主体的信息生态,从而成为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政策议程设置分析框架,强调了社交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揭示了政策议程设置多元化、民主化、开放性、互融性的发展趋势,尝试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政策议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论我国事实婚姻制度之完善

金  眉

中国事实婚姻的成因是解放后实行单一登记婚制与历史传统强行断裂所致。对传统的彻底否定,给立法和司法解释带来的难题就是如何在公益与私益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中国人行用几千年的结婚仪式自始具有人文性和公示性,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男女双方具有结婚的合意和共同生活是婚姻的本质要素,它将结婚与其他形式的两性结合区分开来。笔者主张凡是举行过婚礼、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在经过补办结婚证或者诉讼程序确认后就应当给予其与法律婚姻相同的法律效力。司法解释要求当事人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证转正的规定仍然可以保留适用,但同时增加允许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其身份认定,法院以判决书、调解书等裁判形式确认事实婚姻关系有效的,裁判文书与结婚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我国土壤环境修复制度反思与重构

吴贤静

我国土壤环境修复制度在理念和构造方面存在显见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立法中土壤环境修复责任主体和责任形式不明确、土壤环境修复标准体系覆盖面不足、土壤环境修复目标值不恰当。鉴于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现有土壤环境修复制度的缺失,应当立法明确土壤环境修复责任主体和责任形式,以风险为导向重塑土壤环境修复标准体系,以“土地未来的利用”为基础确定土壤环境修复目标值。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监督观

丁柏铨

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监督观,可追溯至延安时期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及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论述。党的十三大报告使用了舆论监督这一概念,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后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都有所论述并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监督观包含如下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的作用;领导干部要欢迎监督批评、对网上善意的批评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坚持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统一;进行舆论监督,出发点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所报道的事实准确、所作的分析客观。

为宣传正名:基于进步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视角

吴  飞  武传珍

伯内斯是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其在世之时就已赢得了“公关之父”的名声。终其一生,伯内斯都试图为公关宣传正名,以求取在整个学科内外的合法性。伯内斯的公关实践始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时期,再加上他本人深受精英主义思想影响,他的宣传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明显的“主导性”,即体现出对舆论的掌控野心和试图解决问题的动机。我们看到,伯内斯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然“为宣传正名”的夙愿终未达成。


试论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研究方法

乔国强

本文从西方文论与其他交叉学科之间关系的角度,对何谓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进行了理论廓清,并强调了出现在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所具有的多重属性。研究者们在面对这个研究对象时,既应把其视为“问题”来研究,也应把其作为“方法”来探讨。本文作者认为,论述这一问题还要进一步从文论研究自身的逻辑构架、分类以及分类研究等层面出发,来确定“中国问题”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处理措施。

关于中西文论“对话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

曾  军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研究从“中国问题的西方化焦虑”这一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展开西方文论与中国问题之间复杂关系的讨论。为此,需要全面升级中西文论的“对话主义”研究方法:超越“刺激-反应”模式,采取“需要-选择”模式;超越单向的“影响-接受”模式,采取双向的“折返-出入”模式;超越“比较-对立”模式,采取“对话-共识”模式。基于对“视域错位”现象以及“不对等对话关系”的认识,通过“让被看者发声”(“作为被看者的‘开口说话’”)的方式,以“中国问题”为中西方文论共同讨论的平台,建立中西文论的对话机制。“经由世界,研究中国”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意义之所在。

“国学”的学术论争与国人的文化自信

朱成山  刘晓华

近十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国学热”,或被称为传统文化热。然而,“国学热”和国学概念、内涵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之间,形成了不小的反差,围绕着国学的学术论争更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认知,以至于对“国学”的地位及其发展影响颇大。笔者认为,围绕国学的学术论争,其实质是一场东西方文化之争,从更深层次的分析,则是反映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尽快确认国学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

制度理想与现实图景

——基于对N市JY区的考察

颜玉凡

依循文化治理思想,政府、居民和文化服务组织的协力参与和充分互动是顺利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前提。在制度构想中,政府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实践的主导者、居民是受益者和反馈者、文化服务组织是服务或产品的供给者和官民沟通的粘合剂。但在政府行政惯习的强势支配下,居民的主体性地位被削弱,文化服务组织被迫全面依附于政府,形成了一种政府对居民和组织弱依赖、居民和组织对政府强依赖、居民和组织间弱依赖的“非对称性”互动关系,因此,构建具备标准功能的三元平等互动机制依然任重道远。

论教育哲学的转识成智

李润洲

就知识与智慧的关系而言,知识不等同于智慧,但知识却蕴涵着智慧;而智慧则基于知识且超越知识,智慧虽不像知识那样可以言传,但能够体悟。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来看,转识成智的教育哲学是一种灌注问题、以身体之与回归生活的教育哲学。而教育哲学的转识成智则需聚焦问题,展示求解;植入体验,真诚言说;洞察现实,开启思想。

儒家“克己”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阐解与内嵌

崔振成

儒家“克己”文化具有独特的伦理风格与道德意蕴,极具当代德育价值开发的合理性与资源优势。“克己”文化的道德诞生脉络是“礼”(伦理世界)—“克己”(教化世界)—“仁”(道德主体),其提出“克己”有耻的道德命题、内在超越的运思路向、在知行合一的德育范式内乐见德育效果。无论是其作为自我意识觉解、作为“美德伦理”(学),还是其本体意义上的普遍性规范伦理诉求,均可获得当代合理性辩护。而检视当下的德育现场,“克己”文化的德育缺失已然成为事实,并造成许多本可规避的德育损失。因此,探究“克己”文化的德育内嵌策略,既必要又迫切。

《南京社会科学》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前沿 精准 深度 集成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网址:

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

感谢您抽出  · 阅读此文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