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说|从技术到商业转化,医疗企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关注普华资本,置顶公众号
在 2018年末的普华医疗高峰论坛上,普华资本董事李杨邀请了六位被投企业创始人共同探讨医疗企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对医疗行业的企业家而言,通常会遇到较为共性的落地问题,譬如如何对待临床医生需求的反馈,怎样完成实验室产品再设计,以及控制生产成本等等。
合格的医疗产品与服务,是技术到商业的有效转化,也是生物学、工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以下是六位企业家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启发。
来源|贝壳社
作者|天一
(从左到右,Remebot COO聂智、艾瑞迈迪董事长杨健、中因科技首席科学顾问杨丽萍、余杭产业基金公司董事长陈国建、WeGene CEO陈钢、裕策生物CEO高志博、赛诺特CEO齐华)
Remebot COO聂智
Remebot刚获得国内首个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三类医疗器械证,产品最初也是转化自国家重大专项。我认为,医疗产业化阶段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
1. 医疗领域学派很多,往往合作的医疗IP或专家可能仅代表行业的一个分支,而要想产生的成果被整个领域所接受,挑战就非常大。往往IP越大,疑问越多。
2. 一般大专家的思想都很超前,想要解决的往往是10年甚至20年社会可能遇到的问题,但企业产业化必须解决未来2-3年社会所遇到的问题。所以,如何将专家长远思路在当下2-3年内转化为成果,也是产业化面临的较大挑战。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解决思路是,找到企业自身的核心定位及能力,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然后和不同学派顶级专家一起合作。这样,企业就是专家实现想法的通道及途径,专家也不会排斥企业和其他专家的合作。而最后出来的产品,也就融合了多个学派专家的意见,从而更好解决社会需求,避免陷入学术之争。
第二个问题是高校和医院的合作,一般医院会提供临床环境和需求,学校则致力于技术的攻关和突破,这时企业的作用则尤为重要。以Remebot为例,从医院获取临床需求后,我们会将5年以后才能用到的技术或产品,通过与高校进行横向课题合作,进行早期摸索;我们自身则聚焦当下3年内能够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点。也就是说,高校可以更倾向于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技术突破,企业则集中精力解决当下3年以内的需求。
此外,一般医院会给方向,企业要对方向进行筛选,这时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医生所提的需求到底是行业整体需求还是医生独特需求。有时医生提的需求并不是100%正确,所以一定要知道医疗行业普适性的需求是什么。
艾瑞迈迪董事长杨健
艾瑞迈迪是北京理工大学孵化的一家企业,从事微创手术导航,主要特色是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医学诊疗过程中,让医生能够看见以前看不到的部位,例如肿瘤和血管之间的包埋关系等。
这个方向我们已经进行了15年的技术积累,2016年开始产业转化。在转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高校研究级的项目落地到公司产品级别存在很大的鸿沟,例如工程化应用的问题,硬件设计须满足法律法规的问题等。
之前我们对自身技术很有信心,但真正到产业转化阶段却遇到了电磁兼容、电气安全等很多之前没有考虑的问题,因此花费很大力气去解决。此外,我非常同意聂总提到的:一定要面向普适性的医生需求,而非满足单个专家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产品具有真正的价值。
中因科技首席科学顾问杨丽萍
中因科技专注于遗传性眼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我本人也是研究出身,针对该领域IP的转化和落地,我认为,首先实验室研究最大的关注点是创新性,要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但这条路未必是最好的,所以到商业化推广阶段,必须是最好的方案,它和研究本身有很大区别。
另外,药物研发时,研究者往往看到的是有效性,但对安全性、副作用往往容易忽视。这直接决定了药物未来命运,如果副作用大,哪怕药物非常好,但临床应用都是很难的。拿AAV病毒载体治疗研究来说,CMC的控制直接决定了药物有效性、安全性,但在研发阶段,这些都非常容易忽视。
所以,研发和真正的药物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研究者和药企管理者共同努力,将创新型药物从实验室真正转化应用到临床上,服务患者。
WeGene CEO陈钢
精准医疗分类里,突变来源有生殖性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微基因则致力于生殖性细胞突变,即遗传突变,采用大规模人群队列的研究方式。
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方式过去成功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队列,有一个研究项目,研究目标就是划定人群;另外一种方式是DTC基因检测。其实FDA分类里没有消费级基因检测,但有一个非常严格的IVD产品,是二类医疗器械的DTC检测。
实际上,不管DTC用户还是队列数据,或者表型数据及基因组数据,都是整个精准医学要实现的基础。有了这些数据,人群划分才能更细、更精准,最后到各位大咖提到的一人一药,这是一个过程。
最近,以天坛医院为首进行的阿尔茨海默症高危人群队列的构建,一方面是医院本身的门诊和高危人群,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也具备高危特性。对整个阿尔茨海默的研究而言,实际上形成了中国人群带有丰富基因组信息和表型信息的队列。
接下来,如果药厂各种临床研究(尤其是AD药物大量失败以后),将临床时间从60岁、65岁往前提,是不是可以尽早开始使用、产生效果,而不是等到病程后半期再使用药物。
所以,数据、人群的积累以及业界合作,最终奠定的是精准医学以生殖性细胞突变为基因组信息为主的大队列,这些队列在不同的项目中可以得以高效应用。而C端产品,实际上每人都可参与研究,同时第一时间得到研究成果,享受成果带来的好处,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转化过程。
裕策生物CEO高志博
裕策生物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方向,刚刚拿到IDG领投的新一轮融资。
都说今年是免疫治疗元年,讲的更多的是免疫治疗的2.0时代精准免疫治疗。其实免疫治疗药物上市后,大家都抱有极大期待,但从这么多年的积累数据来看,很多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并没有那么理想。
后来,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挑选优势获益人群是重要方向之一;第二个方向是联合治疗,全球范围2100多个临床实验中,1700多个都是联合治疗,以免疫治疗为主,联合各种治疗方式,以期获得免疫治疗长效的效果;第三个则是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时代。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开拓者,裕策希望能成为中国免疫治疗的第一品牌。
在诊断端,裕策走LDT向IVD 转化路径,IVD的转化需要以临床专家牵头的临床实验往前推进,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治疗端,裕策是国内最早涉足新生抗原检测的企业。其实新生抗原检测平均水平、检测效果非常差,直接导致后端治疗成功率、治疗成本非常昂贵,我们想做的就是提高新生抗原检测的水平。
实验级别上已经有成功案例,但将技术转化到更大规模的临床,让更多老百姓用得起,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新生抗原的检测水平。裕策检测准确率是普通实验室的3倍以上,使临床成功率得到基本保障。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更多临床合作,获取更多验证样本,进一步优化检测模型,提高检测算法的准确性。
新生抗原是免疫治疗关键的技术性环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新生抗原检测从科研、从实验室技术,变成可以广泛应用的临床级别技术。
赛诺特CEO齐华
赛诺特成立于2010年,8年时间里完成了肿瘤病理诊断从形态学到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系列产品,除了试剂的研发以外,我们还在深圳成立了子公司从事病理仪器的研发,在美国成立了子公司做病理前沿技术的创新。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精准医疗大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项诊断。传统病理诊断主要是形态学的诊断,近几年逐渐发展到免疫病理、分子病理、数字病理和AI以及液体病理,这些都是未来病理发展的大方向。
我认为病理诊断的新技术或新方向有以下几点:以免疫组化为代表的肿瘤伴随诊断蛋白靶点的检测;以NGS、数字PCR,FISH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病理检测;以ctDNA和ctc为代表的液体病理诊断;以数字扫描和AI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病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