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头和爸爸】第三篇:下棋

陈颍 爱倒腾的程序员 2020-12-18


石头的国际象棋是爸爸启蒙的,

爸爸的国际象棋是跟YouTube学的。 

石头下棋的时间不长,也不是下棋天才, 但充满乐趣。 

父与子的下棋故事,要从五子棋讲起……




石头一岁的时候,爸爸开始常年在外奔波,

但从来没有忘记,每一次回家都给石头带礼物。

一开始,是糖果、玩具和书本。

到后来,是跳棋、中国象棋和五子棋。

 

小男孩下棋有直觉,经常在五子棋上占上风。

爸爸妈妈开始想:下一步是不是该下围棋?



还没等围棋带回家,国际象棋先登门。

石头五岁那年,收到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爸爸的大学同学,送给石头一个木制的棋盒。

盒盖上刻着64格棋盘,盒子里有国际跳棋和国际象棋。

国际跳棋规则简单,一看就会,石头很快丧失兴趣,

国际象棋规则不少棋局繁多,给五岁的孩子带来了挑战。

 

可是爸妈都不会,谁来教?怎么办?

爸爸说:“我来教,临时抱个佛脚总可以!”

 

爸爸上网从YouTube学基础,下网就现学现卖教石头,

8个卒子站前面,底线王后立中间,象马车护两边。

很快,各种棋子的走法石头都学会,

也知道了En Passant,Castling,Promotion。



一开始对弈,爸爸说:“石头,我让你车、马、象吧。”

没多久,三下五除二,爸爸就被杀的片甲不留,

石头说:“爸爸,我来让你车、马、象吧。”

 

爸爸再也当不了下棋老师,妈妈买来了下棋光盘。

在游戏上过关又斩将,石头打通一关又一关。

但这还是不过瘾,爸爸开始为石头寻找下棋小伙伴。

 

不找不知道,一找才知道,

大芝加哥地区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国际象棋比赛。

于是好些周末都成了下棋日子,

这次去North Shore,下次去South Side,

这周在Glenview, 下周到University of Chicago。

爸爸负责送到战场,石头负责疆场厮杀。  

 

待硝烟散尽,偃旗息鼓,才蹦蹦跳跳回家,

有时带个奖牌,有时捧个奖杯,有时两手空空。

父子乐此不疲,下棋不论输赢,自有乐趣无穷。


大城市都有自己的街上棋摊热点,

在纽约是Washington Square,

在旧金山是Market Street,

在芝加哥则是位于美术馆旁边的Michigan Ave.

 

夏天的芝加哥很热闹,石头会在棋摊前一站就是大半天,

摆摊的黑人大叔一招呼,小棋手就想Touch & Go。

5块钱试试运气,终归是敌不过设棋摊的老油子。

下棋未必就是为了赢,石头输得起,父母也觉得有趣。

那10分钟5块钱带来的快乐,多半超过了冰激凌。



周日的中文学校,老师家的地下室,

只要有对弈的小伙伴,石头就愿意奉上时间。

有一天,送棋盒的叔叔建议:要不大家去州里比赛试试?

2007年3月的一个周末,冰雪还没消融,

从AAA找来地图,给车加满油,

驱车300公里,一路往南开到Bloomington 。

 

州里的比赛规模大,700多名棋手分四组,

石头分在最小组,大厅好几排长桌,坐满130名小棋手。

 

第一天的比赛很顺利,第二天的比赛闹乌龙。

粗心的爸爸,记错了时间,等我们赶到,比赛已经开始。

焦急的爸爸还在查座位,机灵的石头早一溜烟进场,

直接报名字,被领到对手的对面,开始了Opening Move。

 

最后一场比赛,石头对弈金发女孩,又添加一段插曲。

女孩下棋沉着,石头下棋淡定,两人还有下棋好习惯,

每走一步都记录,一点都不含糊。

下到全场人走光,下到组织者拿来计时钟。

男孩和女孩,下一子,按一下倒计时,

那么一本正经,那么不慌不忙,

因为,下棋是件严肃的事情。

 

4胜3负,石头获得第36名,USCF积分604分。



州里比赛回来,妈妈很是骄傲,忍不住在同事面前炫耀。

同事Bruce也曾经是棋迷,耐心听完,微笑着说:

“很不错,你看过《寻找Bobby Fischer》吗?

 

妈妈一脸困惑:谁,又是Bobby Fischer?

 

这部电影的原型是Joshua Waitskin,

90年代美国的国际象棋神童。

被认为是下一个Bobby Fischer。

 

Bobby Fischer是个传奇,冷战时期的象棋大师,

在棋盘上打败前苏联大师的第一个美国人,

自此改变了苏联独霸国际棋坛的格局。

他与苏联大师的对弈,至今还在被人研习。

 

后来的Bobby Fischer,麻烦事缠身,

最后隐居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悄然离去。

后来的Joshua Waitskin,仍然下棋,

去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成为作家和武术教练。

 

知道这些象棋天才的故事,恍然大悟,

好心的同事,多么委婉的方式,多么善意的提醒。



石头7岁的那年冬天,爸爸离家的时间增多。

中国放春节,爸爸回芝加哥与石头团聚,

学校放暑假,石头到北京去见爸爸。

七月的北京,盛夏的京城,洋槐花洒一地。

雍和宫旁,胡同口边,槐树下,

下棋的老人,安静看棋的孩子。

石头知道: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



离开中国好些年,那几年的夏天,万事都亏同学指点。

海淀区的下棋托管班,为上班的爸爸妈妈提供了方便。

 

知春路居民区里的一位老师,将自己家开辟为棋室。

十来个孩子挤在一起,中午跟小伙伴们吃盒饭,

天气很热,还时有蚊子来骚扰,石头从不抱怨,

几个月见才见到爸爸,石头很珍惜。

每当傍晚来临,爸爸敲开单元门,石头已经在等待。



走在知春路上,暑气还未褪去,知了还在呱噪。

生长了一个春夏的杨柳,长枝条在热风中摇曳。

同学帮忙报了名,石头去参加海淀国际象棋赛,

最后的输赢已经忘记,只记得有一场对手没出现,

石头一子未下赢了比赛。

炎热的夏天,不知不觉过去大半。



暑假过得很快,转眼又得离开。

学校开学了,爸爸不在家,没有了周末的比赛。

石头在家跟自己对弈,一会执白棋,一会执黑棋,

实在无聊了,对照棋书拆死局。

 

下棋的时间在减少,最后一次父子对弈是在旅行中,

北京通往内蒙古的火车上,父子专心厮杀,

不看窗外风景,任凭时间流过。



从芝加哥搬回北京,带回棋书和那套磁性象棋。

一直闲置在书架,直到几年前清理,

好奇去网上查查,居然还能找到石头的下棋记录。

还发现那个当年获得第一的小男孩Alex ,一直在下棋,

10年里参加了200多次比赛,17岁已经是一名象棋大师。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 很高兴在石头小时候,

有那么短短几年,他在下棋中找到了快乐。



弟弟曾经送我一本培养男孩的畅销书。

书中谈到男孩的游戏,国际象棋赫然列在其中。

嗯,我跟弟弟开玩笑,下棋这一项上可以划勾了。

 

真真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父与子的下棋瞬间。

跪坐在桌上的小男孩,将爸爸的逼得无处可逃,

然后嘴角带着得意,拿起自己的皇后,击倒爸爸的国王,

蹦起来欢呼:


Checkmate!




  • AAA,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美国汽车协会,逾百年历史,在美国有几千万会员,提供多种汽车服务,其中一项是提供地图,在实时导航没有普及的年代,纸质地图为自驾旅行者开车必备。

  • En Passant,Castling,Promotion:国际象棋的几种特殊走法,吃过路兵(En Passant),王车易位(Castling)和兵升变(Promotion)。

  • North Shore,South Side,Glenview, 这些都是芝加哥各个地区和小镇,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本地的国际象棋比赛一般都借用/租用镇上的 Club House (活动室)甚至大学的教室。

  • Opening Move,开局走法。国际象棋有几十种基本开局走法,更有成百上千的变化。这些开局技巧被冠以各种名字,比如 Sicilian Defence(西西里防御),Spanish Opening(西班牙布局),Two Knights Defense(双马防御)等等。

  • Touch & Go,下棋中拿起棋子开始下棋,也有“落子不悔”的意思。

  • USCF, United States Chess Federation 美国国际象棋联合会;

  • Washington Square (华盛顿广场),Market Street(市场街),Michigan Ave(密西根大道),这些都是这些大城市的热闹地带。




点滴的生活,记忆的瞬间,画下来,写出来,

带着时光的印记,带着温暖的回忆,

串在一起,集成一篇。



【作者简介】陈颍,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高分子物理,后赴美国留学。在芝加哥Motorola做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十多年后,2011年起定居北京。自幼喜爱美术,闲暇之余,爱逛画展,爱翻画册,翻译艺术史,还不时画上几笔。


文中的爸爸,是一个爱倒腾的程序员,现为“涛思数据”创始人;儿子石头,现为十一年级学生,也爱倒腾程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