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CEO擅长写检查?媒体人笑了!|传媒老炮儿

2018-04-14 记者站

最近几天,多家互联网CEO们


都发布了言辞恳切的公告


其实就是变相的检讨


而在日常工作中写检讨最多的


还有媒体人


欢迎收看本期传媒老炮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629kjn7jg&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附文字版

大家好,最近互联网大公司的CEO都忙着写检讨,CEO做检查凑一块儿不多见。这事咱们不多提,我们单说若论写检查,最熟练的是学生,再有就是媒体人。我在媒体单位工作30多年,所遇到过的部门主任、副总编、总编不下几十人,写检查这事,仅据我所知几乎无一幸免,就我自己也沾过光,也写过几回。


咱们以前说过,92年我写一篇批评报道,提到了一个单位的职工盗窃公司财务。文章中我按照想象加了个形容词,说他是在夜里偷偷摸摸把东西弄走的。结果就被告了,人家说了,我不是偷偷摸摸,我是大摇大摆出去的,连出门证我都办好了。最后败诉了,这是失事报道。这是我第一次写检查,确实怪我。


其实媒体人做检查,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我这种的,叫硬伤。比如错字、失实报道、用错素材等,比较常见。平时编辑记者敲错个字难免,罚个几十块钱就过去了,可是赶上褃节儿上那问题就严重了。99年的时候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时朱镕基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稿子按惯例,要用新华社播发的通稿。可有这么家省级报纸,还是出麻烦了。


因为当时电脑字库没有“镕”字,新华社的通稿凡有朱镕基总理名字的是这样的:“朱(金字旁加容字)基总理”。这是提醒编辑用稿时,造一个“镕”字。通稿里共有7处“朱(金字旁加容字)基”的字样。在一版上的6个镕字都对了,而转入四版的没有改过来,这就出现了“朱(金字旁加容字)基强调”的字样。报纸一发,编辑校对肯定追责,而值班编委的检讨也跑不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第二种是内伤,这一类基本都比较严重。《安徽日报》一位老总编讲过一个案例,1993年安徽省两会期间省政协通过了一项《政治决议》。白天他就在会上,晚间回报社主持编前会。报社的传统做法是,谁主持编前会谁就要对次日出版的报纸负总责,这《政治决议》肯定是重点稿,而他觉得亲历了这个文件的表决过程,没有再看文稿的内容即同意见报。转天早晨领导电话过来了“你怎么把《政治决议》的讨论稿登出来了?”啊!顷刻之间汗就冒出来了。一查,是上会记者误将“讨论稿”发来,版面主编没审出来,他又误认为是最终的通过稿,结果“大意失荆州”。情况查明,隔一天头版加注“编者按”重新刊出。这位老总编的检查据说写的是特深刻。


第三种就比较有意思了,叫预防检查。就是你在写稿前,已经预判到这件事情会引发比较大的反响和来自利益关系方的压力,所以检查差不多和稿子同时预备下。1995年我所在的报社在《读者来信版》组织了一个《创新大讨论专栏》。有一篇读者来信反映了他们单位,一家著名的罐头厂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致使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的情况,讲了许多事例,一针见血,也谈了不少建议。总编看到后决定发在一版,并配发了评论,还是他写的。


见报之后,可就大发了,成了当时的一个热门话题。结果罐头厂领导打上门来,坚持认为他们做的没错,质问为什么不征得他们的同意就见报,还说已经向上级打了报告,分管的市领导有批示,让我们等着。这期间我们的讨论坚持进行,有一天总编通知我,让我准备一篇检讨,重点是记者采访不细致,没有吸收企业领导的说法,但是要坚持这是一次读者广泛参与的有意义的讨论。我把检讨写好,领导修改后,说等着。过了半个月,总编兴高采烈的跟我说,市委书记在刊登罐头厂稿子的那张报纸上做出批示,对这次大讨论充分肯定,并以该厂的情况作为典型希望在企业界举一反三。将我们一通表扬,好了!我这检查没用上。


不过不管怎么说,写检查肯定是自己做的事不合适,被人提出了必须修改的意见,这是承认错误和不妥的举动。错了就是错了,该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话说回来,媒体人写检查也是一门功夫,得练。


国内最大的媒体人社群

记者站,欢迎回家

更多文章:

撤稿可以,交出线人办不到!|传媒老炮儿


原新京报总编辑王跃春有了新身份


人民网开启买买买模式,6年投出几十个项目、数十亿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