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容行业还值得干吗?我们逼问了5个资深创业者

黑羊5 记者站 2019-12-28


2019年,关于新媒体,有人开怀大笑,有人离场。
 他们去哪了? 在这一年,据说新媒体人感受凛冬将至的气息,比任何时候都要近;但另一面,内容创业者依旧在加快步伐插队入列,内容产出的形式,从文字到视频,参差多态。 现在到了年末,我们和五位资深内容创业者以同题问答的形式聊了聊,寒冬中,他们是如何看待内容创业、团队治理、逃离新媒体以及自己的未来。
他们分别是:
“8字路口”主编冯翔“娱乐独角兽”创始人邹玲“毒眸”副主编江宇琦“一点财经”联合创始人崔登攀知名自媒体“张先生说”创始人张五毛


采访整理丨黑羊 陈实    制图丨丁丁
来源丨记者站(ID:jizhezhan)

谈创业:有人为理想,有人为赚钱


记者站:当时离职创业的初心是什么?

冯翔:我是一直做新闻报道出身,做了十几年的记者和编辑。但平时也比较注意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技术给传播带来的改变。在每日人物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我觉得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可以推出更新也更垂直的内容产品了,甚至我这时候做都有点后知后觉了,就离开了新闻。
 
邹玲:因为当时并没有一家做娱乐产业报道,面向行业资讯的新媒体平台,我认为微信公众号的崛起,让垂直媒体有了巨大的机会,因此想试试自己是否能成功。
 
崔登攀离职创业的初心有两个吧:一个是每个人都有的创业梦的驱使,另外一个就是当时我是我们公司最年轻的中层,抬头就能看到天花板,所以也想放飞自我加入创业大军。
 
张五毛因为能赚钱!
 
记者站:如何保持创业初的激情?

冯翔:不断学习,不断从每一篇稿子的写作、每一次合作的过程中反思和领悟新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保持兴趣。
 
邹玲:其实创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天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媒体的好处在于,你每天遇到的人和事是不同的,行业内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做内容的永远不会觉得枯燥或者厌倦。而这一两年内容行业的井喷,也出现了短视频、直播等不同的赛道。这需要创业者不止步的学习,这都是创业保持激情的动力吧。
 
崔登攀激情就是对初心的坚持,既然出来创业了就要做出一番事业,又加上我自己的性格可能本来就很客观和佛系,从来没觉得创业是一件很苦很累的事情,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所以即使再苦再累,整体的感觉也是“苦并快乐着”。另外我信奉“三人行都是老师”,我现在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与可交往之人交往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张五毛没什么激情了。具有强烈个人属性的账号都很难有持续稳定的内容输出,这是创作规律决定的。没有说具体到那个瞬间,就是做着做着就倦怠了。
 
记者站:创业这些年难么?最难是什么时候?怎么熬过来的?

冯翔:感觉前期吃了很多亏,阅读和涨粉上不去的时候一度也很焦虑。后来逐渐有经验了,各项数据也都逐渐到了一个可接受的状态。
 
邹玲:难还好,最难的时候应该就是与合伙人的分家吧,这个事情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就是合伙人的三观一定要一致,以及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最后都会熬过来的。

怎么熬过来的也很简单,就是身边有很多支持你的人,而且你的人脉、资源和核心圈子并没有失去,那么其实没什么可害怕的,“道”比“术”重要,你创业的初心和理想就是“道”,“道”坚定的话,最后迟早会走到正规的。
 
崔登攀倒是没觉得有多难。有比较挣扎的时候就是我第二次创业的开始阶段。因为毕竟把第一个项目也是当做自己的孩子,所以从第一个创业团队离开的时候内心还是很挣扎的(当时的合伙人也是前同事,其实内心还是非常感激当时的合伙人的,一起跳上了内容创业的这个方舟)。

后来第二次创业的时候,我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消失”(当时去了国外去度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因为我的离开对原来的团队有所影响,再一个就是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准备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当然最开心和幸运的就是和另外一个创始人特别搭,在性格上和能力上也非常的互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断的鼓励和共勉,最希望的就是我们能这样“熬”一辈子。
 
张五毛最难的时候应该是出爆款之前吧,跟做演员一样,不知道哪天能“出道”,随时有可能坚持不下去。我当时做公号的时候,给自己就定了三个月,出不了爆款就放弃。好在,运气比较好。第二篇就出了十万+。最高兴的时候是广告主说:可以发了!


记者站:你现在的日常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冯翔:从内容、运营到经营,都要自己来管,慢慢学吧。即使是我比较拿手的内容,掌控和介入的程度也跟以前做新闻的时候不一样了。从前期确定选题,到搜集和筛选材料,后期改稿,都要参与。
 
邹玲:每天早上七点半起来,看一下推送的新闻链接,九点开选题会布置选题,同时随时注意有没有突发事件,关注前一天晚上传播效果比较好的稿件,并复盘行业内值得操作的中期选题。

晚上八点到十一点修改稿件、审核图片、格式、文字等内容,负责推送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江宇琦:改稿、写稿,做一些日常管理工作。我现在自己也还在写稿,但是精力没法像以前那么集中了,常常需要为别的事情分神。
 
崔登攀因为从分工上我负责经营,所以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在品牌和经营上用的精力比较多。
 
张五毛(写公众号的时候)正常上下班。每过几个月,写作状态不好的时候,会走出去与人聊天。见各种各样的人,寻找写作灵感。
 
记者站:这种工作状态和初期对比有什么不同?

冯翔:同事们都慢慢练出来了,对一些常识和技巧也逐渐在掌握了。这是我希望看到的。

还有就是学会了更加尊重读者,更加不以自己的好恶为要。
 
邹玲: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有了比较稳定的团队,每天工作起来比较从容。
 
崔登攀初期的工作状态很多时候是懵懂和忙乱,现在随着团队搭建上基本成型了,心态上要平和的多。
 
张五毛转型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个商人,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在有了一点经济积累之后,我更在意自己做事情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仅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应该继续在自媒体行业坚持,因为至少目前还能赚钱,还是舒适区。

谈内容:现在依旧是内容创业者的黄金期
 
记者站:为什么仍然在从事内容行业?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冯翔:因为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习惯了去搜集一个自己不知道的,但听起来还很有趣的故事。
 
邹玲:内容行业永远是创造力的行业。对创造价值的迷恋和对新鲜事物的追逐,让内容行业永不枯竭。
 
江宇琦:还在内容行业是因为喜欢创作这件事本身,写东西、观察、分析本身也是种乐趣。所以即使说现在做了编辑,琐事比较多,可能两三周才能写一篇稿子,我也希望能坚持下去,不要离开内容创作。


崔登攀从事内容行业可能是因为我们团队还在上升期。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行业有很多牛人,都是我学习的对象,还有就是能够不断的跟踪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故事,不断学习他们成功的精神内核。
 
张五毛最吸引我的是:爱好与职业重合。就好比你喜欢的人,正好也喜欢你。
 
记者站:现在来看,内容行业是一个好的创业选择吗?

冯翔:内容行业从前是渠道垄断、特许经营,现在近似于无序的过度竞争。微信不要说红利期,就是红海期都快过了。但只要有足够的能力,还是能做起来。我经常说,我本人就是团队最大的瓶颈。


邹玲:现在看,可能内容行业依然是一个好的选择:1、创业门槛低,只需要你的创造能力和传播能力存在,就可以创业。2、平台依然在大量补贴内容行业(虽然比过去补贴减少很多),优秀的内容人依然能在平台上赚到钱。3、现在创业做内容,一定要选择好细分赛道。一定是自己擅长而目前还是蓝海的领域,有些人一谈到内容创业就想起做互联网、教育、母婴类,其实这些都是红海,现在进入已经没有任何空间。反而一些养花、半导体、军事类的不被人注意的细分赛道有一些不错的机会。
 
江宇琦:内容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创业领域,我觉得分两块来说。首先现在竞争激烈,并且天花板相对很多行业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肯定不如早些年了。但是另一面而言,无论是哪个时代,如果内容足够优秀,还是会有立足点的。而且行业总在变化,总是需要新的“观察者”,例如之前区块链最热的时候,就有很多新的行业媒体出现。现在可能不是一个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期,但总是有机会的。
 
崔登攀这个问题要分怎么看,比如电商行业本来就是一片红海,但是拼多多依然从五环外开进五环,市值甚至一度超过京东。所以内容行业还是存在很多机会的。
 
张五毛内容行业是一个会长期存在的行业,永远都有内容需求。但有的时候,内容可以变现;有的时候,它又不那么值钱。


就目前来说,我觉得依旧是内容创业者的黄金期,我说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公众号,抖音,快手也算内容。之所以说是黄金期,是把它放在互联网历史上去看的,互联网在中国接近20年,最早期的那些内容创作者都很难赚钱,而现在,一篇文章,一条视频可能收入几十万。从这个角度看,当下,依旧是内容创业做好的时代。
 
记者站:你是否因适应大环境变化而调整内容方向?

冯翔:是的。两年前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跟现在比,大环境很不一样了。从监管尺度,到读者的兴趣和阅读习惯都截然不同。不调整是不可能的。

那时候最火的几个大号,如今已经消失了。
 
邹玲:目前没有,如果影视行业持续恶化下去,可能会考虑拓展到其他内容方向。
 
江宇琦:有,也经常会考虑什么内容能出圈。比如我们最近写李佳琦写得比较多,也是考虑到他在当下的话题性和流量。有很多媒体人老师批评过这种跟风现象,有时候我也会比较纠结,所以当我们追热点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够多从行业的角度说,挖掘一些新的点,而不是单纯八卦或者猎奇。
 
崔登攀这个肯定是这样的,但也不是单纯的去调整内容方向,这个肯定是结合当下的环境和经营情况来谋变。我是比较喜欢向智者看齐的,在调整前我会先分析一下所谓的标杆企业,与智者同行,谋定而后动。

说逃离:离职的同行,有一半已不再做媒体


记者站:网上有人说,大批从业者在逃离新媒体,你有这种感受吗?

冯翔:倒没有。
 
邹玲:我认为是行业在加速洗牌的过程中,大量没有原创能力、只有“搬运”和“复制”能力的新媒体因为粉丝粘性下降、广告主的离开而逃离,而拥有优质原创能力的媒体永远是稀缺的。


江宇琦:有这种感受。很多人都去卖保险了,我周围很多朋友也在和我提转行。我认识的离职的同行里,有50%左右都转行不再做媒体了。
 
崔登攀这个我也只是听说,但身边的朋友们也都还在坚持。
 
张五毛据我了解,当下逃离的应该不是第一批,应该算是第二批或者第三批。最早一批做自媒体的人有很多早已经转型了。  
 
记者站:在你的团队中,员工流动高么?

冯翔:不高。两年一共只有一个同事离开,还是因为自己要内容创业。
 
邹玲:流动率不高,通常是创业初期就在了,现在三年多了还在。
 
崔登攀流动率不高,这几年一共离开了3个人。其中一个选择了自己新媒体创业。
 
张五毛离职率比较高,因为自媒体行业门槛极地。稍微有点积累,就可以另立门户。
 
记者站:你认识的新媒体从业者们,通常离职的原因是什么?

冯翔:自己内容创业吧,或者是投向一个更有前景的新媒体。
 
邹玲:现在行业寒冬,自媒体的广告收入也面临大面积下滑,一些新媒体主动收缩或者裁员,导致被动离职,是目前最普遍的离职原因。
 
江宇琦:累,钱,对未来迷茫,对行业环境失望。
 
崔登攀主要还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考量吧。
 
张五毛离职最普遍的原因就是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机会。 
 
记者站:如果逃离了新媒体,未来会拥抱什么呢?

冯翔:可能去做培训一类的工作吧。
 
邹玲:传播都是最高级的媒体。未来还是会做跟传播有关的事情吧。
 
江宇琦:还没想清楚,所以我还没有离开。
 
崔登攀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谈自我:身体是第一位的
 
记者站:最近有没有让你觉得心中一动的场景或者故事?

冯翔:有。看一本写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书,书中提到,美国记者约翰.赫西的非虚构作品《广岛》被《纽约时报》全文刊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买了一千份当天的报纸。
 
邹玲:最近在追《鹤唳华亭》,中间有一幕太子的老师卢尚书在用戒尺教导太子中所说,“君子行路,不仅要提防小人对自己的伤害,更要提防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伤害。因为荣华富贵而臣服于你的人,将来也同样会为了这些背叛于你。与小人缠斗多了,自己却变成了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心中是否有愧?”

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我觉得这一段挺触动我,真实世界复杂残酷,但在经历了这一切还能保持初心,是多么不容易,但这是唯一值得坚持的路。
 
崔登攀在参访一些成功的创业公司时,会思考他们成功背后的偶然和必然。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把事情做好。
 
张五毛国足输给叙利亚。心中一颤。


记者站:最近还写作吗?最近一次写东西是写什么?

冯翔:写的朋友圈,看了一场杭盖的演唱会。别笑。我在做内容创业前就是先通过发朋友圈,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传播规律。比如,什么样的内容更能获得点赞,什么样的内容更容易获得评论,用户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场景如何把握,等等。


邹玲:很难写作了,最近一次写东西,应该是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帮她写的家庭作业。
 
江宇琦:有,最近在写某个很喜欢的演员。
 
崔登攀有一段时间没写作了。
 
张五毛最近写的比较少,最近一次写作应该是写电影剧本。

(我现在)很少看公众号了,看的话,基本也是看一下标题。自媒体人要想长久,只能回归到原来报社或杂志社的内容生产模式,需要采访,去生活中寻找源源不断的素材,或者依靠海量写作者投稿,才能长久维持。如果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想选题,总是会枯竭。
 
记者站:对内容行业的新人,有什么忠告?

冯翔:
1,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2, 一分投入,一分收获。市场公平得很。
3, 与时俱进,谨小慎微。
 
邹玲:身体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注意身体,少熬夜,少通宵,工作时注意休息。因为最近发生的难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江宇琦:一定要多多学习。
 
崔登攀低调而好学,专一且专心,如果不是天赋异禀的话建议一定要在大平台历练和成长。
 
张五毛没有什么具体的忠告,因为经验会误人子弟。成功都是自己闯出来的,不是别人指导出来的,新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输得起。所以,有想法就大胆去试。


阅读更多
从2019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看36氪的新经济服务逻辑

央视频“C位出道”,国家队终于出手视频社交了

悄然消失的“天天快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