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张召忠:粉丝破千万,局座用实力证明“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岳轻 记者站 2019-12-28

作者丨岳轻

来源丨今榜


他是共和国退役将军,也是可爱的“邻家老头儿”。

他是镜头前缜密严谨的军事分析专家,也是粉丝口中的“战忽局”局座。

他既博学多闻,又风趣幽默。

他就是“局座”张召忠。


11月24日,张召忠发布微头条,其头条号粉丝数正式超过1000万、成为《今日头条》头部大号之一。



事实上不光是在头条号,自2016年起,“局座”张召忠就在全网掀起了一股“战忽局”的浪潮——不管是靠自黑打造的节目性格,还是用专业设立的反差萌,都让诸多内容创作者看到了、当这个行业潮水退却后的另一种可能。


从电视“常客”到新媒体“达人”,六十七岁的局座依然用实力向内容从业者们证明着“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而这位在宣传领域深耕半辈子的“老兵”,又会说出什么样的独家经验呢?



今榜:您是什么时候入驻头条号的?为什么会想起来开通头条号呢?


局座:我们的小伙伴查了一下,开通头条号的时间是在2016年2月23号,到现在三年半的时间。


2015年我退休之后时间就变得很充裕,于是先开通了公众号“局座召忠”,随即就组建了新媒体团队。当时我们团队里的小伙伴就告诉我,说现在《今日头条》这个APP很火,要不要尝试一下?


其实之前《今日头条》就是我必看的APP之一,觉得不管是名称、内容都不错,于是就同意创建了这么一个账号。一开始我是把《今日头条》当做传统媒体平台的,所以一改以往不太正儿八经的风格,特意把“局座召忠”变成了“张召忠”,就这么完成了头条号的开通。


今榜:您觉得和其他平台相比头条号的机制、粉丝群都有什么突出特点?


局座:我搞了几十年的舆论宣传工作,原来一直是负责外宣方面,就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专家。而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是不一样的,它强调以国外的舆论宣传方式来进行,主流的阵地是电视,从1992年开始,已经做了27年。


但从退休之后这四年,我一直和新媒体打交道,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B站等等,特别是在头条号方面,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我觉得第一点是新媒体生态比较好:目前我在头条号上已经突破了1000万粉丝,推荐、阅读量都很高,活跃人群非常庞大。给我的感觉就是《今日头条》对我的文章、视频推荐很到位,而且在一些关键词上的处理更加妥当。特别是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平台包容性等方面,也做的不错。


第二点是我觉得《今日头条》比较适合我:我这个人平时讲话、做事属于那种稀里晃荡类型的,喜欢开玩笑、喜欢和大家面对面交流,比较擅长用讲故事、聊天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一些非常重大的观点藏在里面。而头条号在我看来更偏重于传统媒体,它的内容整合做的比较好、比较庄重。但同时它又有新媒体的一些特性,譬如像智能推送,这个非常厉害。另外,头条号也具备新媒体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对这几种特性的度把握的还是可以的。


第三点就是在鼓励创作方面。现在到年底了我们要进行年终总结,对各个平台进行数据统筹、年终结算,然后发现头条号给的稿酬最高,因为我们是青云计划的成员。这一点对我们而言很重要,一方面是写文章总是要付出努力,另一方面是我们这个团队没有进行任何的融资,有很多投资集团想过给我们融资,都是千万级的。但是我很顾虑接受融资以后内容被绑架。特别是因为我们的内容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很难有一个标的去度量,一旦接受融资之后又难免要说一些好话,我感觉这一点和我们的初衷并不符合,因此一直没有接受融资。


而从头条号上获得的稿酬就能给大家发点工资、奖金,确保我们的团队正常运行。在此也希望《今日头条》能够把这个优点继续发扬光大,能多给钱就多给钱!


在粉丝方面,目前我的头条号粉丝在全平台内排在第二位,突破了1000万。这个数字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刷量,我这个身份也不允许我去刷量。再说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直达粉丝内心的,刷一些阅读量自欺欺人有啥意思?


我们的小伙伴就根据这个比较精准的数字帮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我们头条号的粉丝男性居多,占到96.7%,这一群体确实对军事类、科技类内容比较感兴趣。第二个就是粉丝年龄从几岁的小孩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不等,但是其中三十到五十岁的群体占到60%,总的来说都是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的群体,而且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国家公务员、政府工作人员等有知识、有文化、学历比较高的群体。


这一点就和我在B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在B站的粉丝中,90后、00后可能占到百分十八九十这样,而三十岁到五十岁的群体基本为零。所以《今日头条》的粉丝群和B站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反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今榜:截至目前,您在头条号上取得的最高阅读量是多少?该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你觉得为什么该文会取得这么广泛的影响?


局座:目前最高阅读量的一篇,应该是在2019年5月16号发布的,阅读量是584.7万,评论2000多个、转发6800多个、收藏是13000多个、推荐是3244万个,这个体量真的太大了。文章内容主要是讲特朗普签署的一个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以阻止国外科技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主要是针对华为的。


至于为什么传播的多,除了跟上了当时的热点外,平台本身也占很大一部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今日头条》它属于信息分发平台,除了具备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体量大等特点外,还具备传统媒体的严肃性、权威性。所以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头条号文章阅读量大的几乎都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重大国际事件,一个就是涉及中国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有独特的个人观点,最后是我们的政治素质比较可靠。这是我们头条号受关注比较大的四个方面,这也是我们的特色。


今榜:您觉得头条号粉丝达到一千万后,增速会放缓吗?目前是饱和态势还是有大量的潜在粉丝群等待挖掘?


局座:其实我对粉丝增速是否会放缓挺无所谓的,因为我们不搞粉丝经济、没啥功利心。但是我还是觉得粉丝增速不会放缓。


从2018年开始,我就不上电视了,因为距离太远、效率太低了。结果不上电视以后,很多从92年就开始看我节目的老观众突然找不着我了,说张召忠怎么没有了?然后就找啊找啊结果找到《今日头条》上来了,这就是一大波老粉丝、老朋友。


还有一部分就是年轻的粉丝。四年前退休之后我就想说做点什么,当时看到这些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都是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接触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较多,很多东西课堂上也不教、革命传统教育缺失,容易被误导,三观有时候也存在问题。我就觉得做一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孩子们都不错,现在关注我的也很多。我们做了个调研,在头条号的一千万粉丝中,18岁到23岁的占4%、24岁到30岁的占15%,虽然不多但这些年轻人一直在成长,以后也将慢慢的扩大舆论、扩大影响力。


我比较有感触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其实都很爱国,但是你要引导他。还有就是搞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不能像过去讲课那样动不动就训人,然后一套一套的空话反而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今年11月初,国家颁布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全国各部门各平台都要加强这方面,我也希望《今日头条》以后在爱国主义教育这方面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最近出现的一些事情很是令人痛心疾首,所以不加强这些教育是不行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要做的。


今榜:相比于时尚、娱乐等板块,作为小众群体的军事内容创作者,您觉得该如何开拓新的粉丝?是继续深耕军迷群体,还是从科普培养兴趣等方向来面向普罗大众做增量?


局座:我最早做的节目是针对军迷的,但是那是90年代,而且冠上“军迷”就等于把自己束缚了,老当军迷不行,必须迷一段以后提升自己的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才行。


所以严格来讲90年代以后,我就不再做军迷的这方面的工作了,开始慢慢拓展到国防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国际形势,国际战略,一些重要的学术观点和前沿科技,大约是这么一个方面。


比方说最近,我关注的很多都是5G的问题、国际形势的问题,来提高大家的科技素质、综合素质。从增量上来讲,我们还是要开拓一些新的粉丝,也希望一些家长多关注我们,多教给孩子学习一些科技知识、国防知识、爱国主义教育这些,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今榜:未来在头条号上有什么新的内容创作计划和模式吗?


局座:现在我们最成熟的、大家用的最多的还是图文方面。但是图文在我感觉中,并不是新媒体的特色,它已经没有太大潜能可以挖掘了。


我们也涉足过短视频领域,但是短视频也不是万能的。娱乐领域还好,但是在科技知识、国防知识、爱国主义教育方面,2至3分钟的短视频很难完整的表达出来,尤其像我这种话痨。所谓我觉得将来我们不会在短视频上做太多的工作。


还有就是5到10分钟、或者十来分钟的这样的视频,暂且给它起个名叫中视频,我个人认为还是可以发展的。曾经有过一次尝试,是讲台湾榨菜那次,用手机录了大概十多分钟,发布之后光在B站就600万播放,一直处于热搜榜第一名。所以我觉得这种十多分钟的、能够讲清一些道理的中视频还是可以做的,明年我们也会侧重于这一块。


今年我们做了一个关于长视频的计划,现在想想还是很冒险的。那就是连续做了24期的《国之重器TOP10》,从8月1号开始每周两更,把我们团队全累趴下了。这24期节目都是讲中国能够进入前十名的武器装备,一直到阅兵完了之后我们才结束这档节目。


我自己实际上很是提心吊胆,因为一些保密原因、敏感度原因,生怕哪天就不让播了。但没想到异常顺利。一开始我们是按照25分钟时长来做,结果观众说太短了,要求做到30分钟。做到30分钟之后,大家又要求做到35分钟,最后一直做到40分钟时长。譬如像阅兵之后大家强烈呼吁必须要做一期DF-17,那期节目我们做到40多分钟时长,浏览也顺利达到百万级。


但是这样的一期节目,门槛也非常高。我们是全部的后期转前期,自己装修的专业的演播室、专业的摄像机、专业的制作团队。而且为了让节目更加权威精准,我们找了非常非常多资料,包括乘波体、弹道导弹、末段弹道机动等生僻的知识点,我觉得这样的视频才比较有发展前途。


最后一点是付费视频。前几年付费模式很热的时候,我一直压着没让搞,生怕什么东西都朝钱看,最后反而把我们自己的前途给葬送了。但是今年我做了一些尝试,在一些高质量的音频节目和视频节目中测试了一下知识付费,在《今日头条》测试的是《军事黑科技》,做了一个十来期的系列,感觉还不错,所以明年我们准备对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做一下知识付费。


所以我觉得,短视频这些东西比较快餐化、碎片化,而长视频、付费视频反倒可能有发展潜力。


今榜:目前您团队有多少人?人员构成是怎样?


局座:我团队目前有二十个人左右。有一部分是海归留学生,一部分是国内大学生,各种专业都有,像中文、国际关系、理工、机械、电子、编导、美编等等,而且所有孩子都是90后。


目前我们分为两个组,一个是微信组,主要负责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五六篇左右的内容。第二个是视频组,大部分都是学传媒的,前期策划、摄像、后期制作、美编等专业度很高。



大家可能关心我们这么多专业的东西是不是有军队参与?是不是有转业军人来?在这里我也和大家说明一下这个情况。因为我自己是个退休的军人,所以我就要能够把握我们的团队不犯任何错误,因此团队内只有我一个人有过军人经历。我们所有的孩子跟军队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家里边也没有军人关系,不存在泄密的可能,我们这些年也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今榜:有声音认为,目前粉丝增长放慢,洗稿抄袭等问题屡禁不绝,收入大幅降低,内容创意陷入瓶颈期,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瓶颈期的?该如何突破这种瓶颈期?


局座:一些内容创作者陷入瓶颈期很正常,为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利用搜索引擎耍小聪明,在网上整合一些东西搞“伪原创”。可能刚开始侥幸通过了头条号的算法检查,但当算法越来越聪明的时候,就很难在糊弄下去了。


我们没有碰到瓶颈期,因为我们的内容是纯粹的、深度的、创新的原创,就像《国之重器TOP10》系列,国内仅此一份,就像独家报道一样,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充满了新鲜和干货,别处根本没有,也就不存在瓶颈期一说。


今榜:最近战忽局的老战友金灿荣老师也开通了头条号等平台,您有没有考虑过未来和金一南老师、金灿荣老师、房兵老师等一起开展联动?


局座:这件事我一直在纠结,我目前的身份是个退休老人,所以做自媒体也是一家之言,自负盈亏,就是这么一个发展理念。我很怕请来很多人、增加各式各样的内容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新媒体平台,然后就得公司化、企业化运作,这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精力上都是不允许的。


另外就是我可以靠面子请他们来,但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和考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是内容红线更不容易把控了。因此我还是希望立足本职、搞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在这里我也多提一句,我们去年搞了一个《格局·2019》大型演讲,邀请到了几百位粉丝到现场免费观看。今年很多人建议我们接着搞《格局·2020》,但出于经济成本的压力,最初我们是放弃了的。但是当头条号粉丝数突破1000万的时候,我们团队的小伙伴说需要庆祝一下,就把《格局·2020》做出来。目前初步决定,节目为两期,时间在年底30号左右,敬请大家期待,也希望咱们《今日头条》能够多帮忙宣传!


今榜: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帮助军迷朋友们问一下最惦记的问题,您觉得轰-20未来最有可能什么时候露面?


局座:我的专业就是武器装备,虽然退休之后脱密了,但是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武器装备的一些特点、规律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我从来不对这样的事情进行预测,为什么呢?因为一直以来接受的保密条例告诉我,要慎之又慎、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问的也坚决不问。退休之后我也不问,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打听,有些东西我知道也不说,除非国家说了我再解释解释评论评论,对不对?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最后感谢《今日头条》长期以来对张召忠帐号的支持,除了把我们列入青云计划、予以很多推荐量之外,还给了我们不少稿费、对于我们团队的持续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内容回馈给广大粉丝,谢谢大家。



阅读更多
从2019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看36氪的新经济服务逻辑

央视频“C位出道”,国家队终于出手视频社交了

悄然消失的“天天快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