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星评论上线一月,视频评论单条破百万

记者站 2020-01-23

一个月前,红星新闻评论频道上线,百万“红星评论大奖”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做忠实的“观点供应商”更是直击人心。

截至昨天,上线一月的红星评论发布原创稿件168条,多篇稿件阅读量100万+,在数量上基本达到与同类平台持平,热点事件发声快速而独到。

可以说,运行才一个月的红星评论,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
       
一月看一年,一年看一生。对满月的红星评论进行盘点与梳理,可以管窥红星评论的抱负与运行轨迹。
 

1

这些“特别存在”,有木有闪亮你的眼

世界瞬息万变,新闻分秒更新,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给同行紧张感的,就是亮点。

红星评论上线一个月,针对各大公共事件及时发声,热点评论、国际评论、视频评论让读者眼前一亮,成为“特别的存在”。
          
1.热点评论彰显理性。

红星评论上线当日所发的《“操场埋尸案”宣判,杜少平死刑还扛不下所有罪恶》,标题明确而直接地表达态度,文章刊发后以可见的速度被网友关注,被外平台推送,这篇评论全网阅读量已超过100w+。


究其原因,选题好,速度快,观点新。此后鸿茅药业获“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奖”、长江白鲟灭绝、长安福特30岁工程师坠亡、喝下半斤白酒的“师门规矩”等各类公共事件也依此行事,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2.国际评论大展拳脚

在苏莱曼尼事件发生后,红星评论连续发表系列评论,搭建评论专题。第一篇评论《苏莱曼尼之死 标志着美国的“新战争时代”》,针对苏莱曼尼之死分析战争特点,从小处着眼探讨国际纷争,通俗易懂,便于传播,让红星评论在国际评论领域逐步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

依托红星号作者发布的《美国人民为躲避征兵导致网站瘫痪》《时代周刊如何告诉美国孩子苏莱曼尼之死》等国际观察,通过小视角直击有趣的大事件,讲述有深度的大道理,使国际评论有感性的温度和持久的力量。


3.视频评论小试牛刀

张志超案宣判后,红星评论牢牢抓住事件的强劲影响力,进行了全新的尝试——视频评论。


这是一次文字到视频的跨越,意味着红星评论积极拥抱视频的姿态。次日,红星评论又趁热打铁,针对西宁地面塌陷,完成了第二条视频评论。

与第一条视频评论不同,西宁地面塌陷属突发事件,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红星评论以公共安全为入口,从城市治理的角度追问表达有力的观点。

两条视频评论的播放量总和近200万,为观点产品的融媒体表达探索出新路子。

 “内平台+外平台”,“文字+视频”,多个平台不断刷脸,多种形式呈现,只为满足读者需求,真正成为读者忠实的观点供应商。
 

2

追速度挖深度,抓平台拓边界

日复一日的更新中,红星评论团队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打法”。在“抓大放小”的总体原则下,找准自身定位/发声频次;在音/视频的探索上有所努力,初试效果良好。 
         
红星评论上线之际就直指五大内容板块六种评论形态。五大内容板块包括时政决策和重磅会议解读、城市发展观察、重大事件发声、垂直行业前瞻、财经领域透视,六个栏目则包括快评、深评、蓉评、思客、世相、视评。

一个月的实践,可以看到红星评论在快评上所占比例最多,其次是深度评论。以“快评”抢时间,以“深评”见功力,双箭齐发既看“热闹”又看“门道”,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追速度挖深度。我们可以随时间倒推看一些案例,如中国人均GDP破1万美元、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等,红星评论都做到了快评和深评结合。

在这些案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红星评论的快评不争分,只抢秒,深评紧跟事件的动态走向,邀请专家深入分析,形成了“快+深”的组合。

抓平台拓边界。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分散。对于追求影响力的媒体来说,不能死守自身平台,还要不断拓宽边界,占领外平台高地。


就目前来看,红星评论所发文章除红星新闻APP评论频道呈现外,同步分发到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以及微信、微博等平台,视频评论更推向了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

在内容上下功夫,在运营上想办法,实现了起步就亮眼的成绩。
 

3

三支硬核队伍,打开观点新世界

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红星评论之所以能在短短一个月就崭露头角,离不开背后三支强劲的队伍。

1.专业团队稳基固本。

红星评论脱胎于成都商报“岷江评论”,此前就针对全国大大小小的社会公共事件率先亮剑,在业界打响口碑。

口碑的取得,关键在于其背后的团队,尽管数量不大,但资深评论员理性有力,新生评论员活泼灵动,坐稳红星评论的“品相”。

2.特约团队不断拓展。

实际上,在评论频道上线前,红星新闻已经为打造红星评论打下根基。

去年8月19日,红星新闻主导的开放性内容平台“红星号”上线,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入驻,前期的准备,让甫一上线的红星评论就有充分的提供优质内容和权威声音的能力。

此外,红星新闻还在短时间迅速建立起了一支特约评论员队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能供应优质的观点。

目前部分特约评论员已和红星评论形成非常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稳定”,意味着专业人士对红星评论高度认可。
        
3.作者队伍愈发庞大。

红星评论上线当日推出“星辰计划”受到业界巨大关注,每天数百封邮件,让红星评论邮箱时时处于爆满状态。

一次来稿选用,让双方牵上了线,这些居身世界各地的评论员对红星评论的关注及主动靠近,证明了大众对红星评论的认可和喜爱。

据悉,“星辰计划”激励机制将在年后推出,届时,在一年一度的“红星评论年度大奖”麾下,红星评论的队伍将会愈发强大。

冬天渐行渐远,春天“蠢蠢欲动”,新生的红星评论初生之际就击败了冬日的严寒,唤醒了沉睡的思想,打破了评论的边界,相信“以评论之名,继续追逐新闻的梦想”的红星评论,将一定“打破流俗的思维定式,打开认识世界的新坐标。
 

阅读更多
知名主持人赵忠祥去世,告别一代经典
青年大院的火灾爆文背后,咪蒙学徒们的一场流量生意
央视报道男子列车纠纷成被告,最高法发文为正当舆论监督撑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